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产业研究

一个时代的落幕,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诞生

昆羽继圣 · 2023-12-01 · 来源:昆羽继圣公众号
关注龙芯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华民族坚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必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有人曾经问,为什么你有时写金融,有时写科技,有时写军事,有时又写西方伪史?他们对此表示疑惑,认为创作不聚焦,应该要垂直于某领域才好。

  其实,笔者写金融、科技、军事,都只是一个目的,就是跟踪其发展动态,看看何时能全面超越和碾压对手,看看东方大国何时能在各个领域傲视群雄,——因为这决定了东方大国何时可以登顶、何时能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笔者所关心的就是——台湾何时能重回祖国大陆的怀抱。

  至于擦掉西方伪史、树立中国崭新的科技形象、树立华夏传承已久生生不息的北斗精神,那是属于文化战争的一环,是祖国登顶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确切地说,这是着眼于“战后”

  笔者的分析与跟踪可能与别人有所不同,整体而言,它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展开的,简单说来,便是与中美角逐的五个维度,也就是逐一破除美帝的美元霸权、科技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政治霸权。

  在笔者看来,目前大体上是按照上述五个维度去逐一突破的,详细的分析早在往期的文章已经说过了,详见:《重新认识中国:转守为攻,那个心心念念的日期已经非常近了》,以及《西方近代科技露馅,华为发布新手机,预示着西方科技霸权的衰落》《第二条战线其势已成,第三条战线必定开辟,扩军的日本蠢蠢欲动》《形势发生根本逆转,千呼万唤终于听到了破除文化霸权的第一声钟响》。

  所以,请大家明白一点,笔者就是在跟踪这五个维度的进展,并努力为最终的文化复兴准备“弹药”。

  我们今天跟踪分析的是科技方面的进展,也是突破美帝科技霸权的进展。

  11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CPU“龙芯3A6000”在北京正式发布。

  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全自研”新一代通用处理器,其采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和架构,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技术和授权。

  龙芯3A6000新一代通用处理器采的是龙芯自主指令系统的龙架构(LoongArch),属于龙芯第四代微架构的首款产品,基于12纳米制程工艺制造,内部集成4个最新研发的高性能6发射64位LA664处理器核,核心频率可以达到2.5GHz(可超频至更高),支持128位向量处理扩展指令(LSX)和256位高级向量处理扩展指令(LASX)。

  由于该处理器加入了超线程技术,最终实现了4核心8线程,多核性能得以大幅提升,对比测试的结果显示,比上一代产品提升了整整一倍,且整体性能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换言之,还能再进步!

  而龙芯上一代产品3A5000的整体性能,已经与英特尔2020年上市的第十代酷睿四核处理器,以及AMD Zen2处理器性能相当了。

  所以,龙芯3A6000追上来了吗?

  是的,我们追上来了。

  有人可能会嘲笑龙芯3A6000的制程工艺“停留在12纳米”阶段,其实这种嘲笑根本没什么用,只会显得“心虚”而已。要知道,如果中国用12纳米制程工艺生产的芯片性能就能追上、超过国外更先进制程工艺的英特尔和AMD的芯片,那说明什么?中方的技术是不是有独到之处?若是中方也使用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其芯片的性能是不是又能得到大幅提升,而产生“遥遥领先”的结果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等级的通用芯片是目前的市场主流,占据了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

  您看,从吹响破除美帝科技霸权的号角开始,咱们也是在不断努力,彻底击破对手在这方面的优势并完全扭转形势,无法一蹴而就,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准备得越充分,于我而言越有利。

  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在上述五个维度的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越是让对手绝望,就越能保证“不战而屈人之兵”,越能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提到龙芯,就不得不说一说被誉为“龙芯之母”的黄令仪先生。

  黄令仪先生生于战火之中,故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市。适逢抗战,山河破碎,幼小的黄令仪耳濡目染,从小便明白了战争的残酷,知道了什么是“弱国无外交”,遂萌生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1958年,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从华中工学院(即今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彼时,国家百废待兴。黄令仪怀揣科技兴国的伟大理想,被母校推荐前往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进修。

  当时,举目四望,全国范围内开办半导体专业的大学屈指可数,清华大学是其中一所。从那一刻开始,黄令仪先生就踏上了为科技报国的伟大征程。

  而这一路,她一走,便坚持了整整六十年。

  1960年,黄令仪学有所成,返回母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创建了华中工学院的半导体专业,亲自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她在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同时,创建了全国首个半导体实验室。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干,终于研发出了国产的半导体二极管。

  1962年,黄令仪被调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1965年,为了突破“两弹一星”的瓶颈,中国组织成立了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隶属于计算机所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团队成立后,面临的困难如大潮般袭来,资料、设备、人才、材料样样匮乏,黄令仪先生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殚精竭虑,排除万难,带领团队想方设法解决各种问题,最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半导体三极管,而后又开始了更为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1966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计算机成功问世。

  1973年,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芯片作为集成电路上的重要载体不可或缺,其应用十分广泛,意义不言而喻。

  于是,临危受命的黄令仪又带领团队宵衣旰食,披肝沥胆,展开了有关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深入研究,直到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芯片成功。

  1984年,中国晶体管的研发已取得实质性突破,集成电路和芯片研究与发展已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此时,正如运十团队当年的遭遇一样,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研发被突然叫停,理由则是出奇的一致:“经费紧张”。

  随后,获知消息的黄令仪步履蹒跚、神情恍惚地走出计算所大楼北门,忍不住放声痛哭。

  那一哭,撕心裂肺,痛彻天地。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一个国际芯片的展览会。她跑遍了整个会场,看完了所有的展台,竟然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

  后来,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2001年,黄令仪先生六十岁,已退休在家,准备安享晚年。此时,中国科学院胡伟武教授亲自登门拜访,邀请黄令仪一起参与芯片研发。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黄令仪还是毅然选择加入龙芯研发团队,并担任了项目负责人。

  2002年,中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由于国内该领域的研发停滞多年,与国外同类芯片相比,这枚芯片在性能上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但却填补了空白,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

  据胡伟武教授回忆,黄令仪老师年近八十岁时,依然从早到晚拖着鼠标,盯着屏幕查电路。有人劝她给年轻人把把关就行,别亲自干。她脱口而出 ,说出了那句发自肺腑、却感天动地的话: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后来,在黄令仪先生的带领下,在整个团队的持续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顺利面世。接着,国产高铁、北斗卫星、歼-20等大国重器也陆续换装了中国龙芯,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这一幕,可谓“十年砺刃度清苦,一朝亮剑破敌阵”。

  如今,龙芯3A6000也顺利发布了,虽然晚了点,但也能告慰先生在天之灵了。

  其实,龙芯3A6000的发布还有一个深远的意义,那就是打造独立于西方之外的全球第三套行业生态体系。

  西方靠着烧杀抢掠等各种殖民手段积累财富,然后躺在这些财富上笼络世界各国英才,再冠以西方先进的名义,并屡屡炮制伪史来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在离开世界财富和世界人才支撑的情况下 ,他们必将露出本来的面目。

  举例而言,笔者又找到了一个否定西方科学大神“奥斯特”的证据,与此前发现的证据加在一起,论证无疑变得更加坚实了。

  在现行西史中,1820年发现电流磁效应的人名叫奥斯特,全名汉斯·克海斯提安·奥斯特(丹麦语:Hans Christian Ørsted,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是一名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文学家。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轰动了科学家,使电磁学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然而,1903年成书的《西学关键》“卷六,磁电学,二十七”记载的内容却与此并不相同,1820年是一个从未听过的、不知是哪国人的“亚拉哥”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问:流电能使钢条成磁石否?

  答:能。须以铜丝绕钢条,以电气纳铜丝中,纲(钢)条即成磁石,且能久存。不若软铁受磁气,随受随失。

  问:何谓电磁石?

  答:电磁石如三十三图。一千八百二十年(1820年),亚拉哥见电瓶上铜丝偶入铁屑中,铁屑即附之密布,无(意)间又以钢针横置铜丝上,亦即成磁针……

  这个发现,也恰好印证了此前在分析《博物通书》时的一个观点。

  《博物通书》“第五章 电气连吸铁”中提到的是1817年在奥斯特之前就有人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比奥斯特至少早了三年: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间,西洋人深究其理,将五金电器上增减两铜线平接于指南针上。增线在南,减线在北,则针之北极必转而向西。接于针下,必转向东......盖针之南北极欲绕增减二线而旋却又左右不同之故。”

  笔者还在英国人田大里所辑的《电学纲目》一书中发现了另一个“否定奥斯特”的证据。

  《电学纲目》第二章“论电气吸铁气要事”之“九欵(款)”中记载:

  “如将吸铁条悬以线,令易旋转,若指南针,其两端自向南北。另于吸铁条下平列金类丝一条,两端同向南北,若金类丝不通电气,其吸铁条毫不改向。若金类丝联于化电气器,一通电气,其吸铁条立即改向,不能正向南北。此为电学家囘司对特所考得。”

  此处提及的电学家名叫“囘司对特”,也不是奥斯特。

  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技史也只是为了维护自己高大的科技形象而杜撰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没有必要高看他们。

  现在,科技领域的其他突破仍在持续发力。

  11月27日,我国首张完整覆盖国土全境的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根据DoNews11月12日消息,已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21所“985”一流高校已经开设了鸿蒙相关课程,为国产系统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希望我们全社会的年轻人,都能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科技报国的精神,从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去寻找方向,努力解决当下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并着眼于未来,开发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让别人卡脖子,不让别人影响和决定我们的生死。

  哪怕是技术的无人区,科学的无人区,星辰大海的无人区,我们也要努力去探索,就像数十万北斗科研工和航天工向我们展示的那种奋斗精神一样,我们要树立中国崭新的科技新形象,树立新一代的北斗精神,薪火相继,生生不息。

  此外,还要充分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的星空探索其本质意义上就等同于明朝的大航海。所以,在这一轮的赛跑中,我们绝对不能落后,也不能再犯当年的错误。

  最近,两个可萨犹大的巨擘相继去世。

  11月28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美国商业资讯网站上发布声明,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查理·芒格去世,享年99年。

  11月29日,据美国媒体报道,基辛格咨询公司于纽约时间11月29日晚发布声明称,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不得不说,一个时代落幕了。而另一时代,即将诞生。

  与此同时,在无数国人期待的眼神中,厦金大桥厦门一侧的项目,已于近日开工建设。

  中华民族坚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必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3.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7. 历史的“魔镜”
  8.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