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道家学说到底几斤几两?《道德经》里有什么阴谋?

红色纪年 · 2020-08-05 · 来源:红色纪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我们大部分国人的认知里,“道”代表了无上的智慧,老子、庄子也都是先哲、智慧的代名词,提起他们我们都会不禁产生无限的仰慕。

  甚至很多人都从来不会去怀疑道家学说是否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落后的因素,好像天然地就认为它就是完全正确的、就是至高无上的,不容许反思、批驳。

  

  而这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真实的道家学说到底几斤几两呢?今天我们一一来说。

  首先,我们要明确,道家思想真正的鼻祖是杨朱,而非老、庄,老庄只是杨朱的继承者而已。那我们就从这个杨朱说起。

  杨朱,又称阳子居或阳生,出生大概在墨子之后,是孟子的前辈。他的事迹是少有可考的,他的思想言论散见于《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杨朱的思想,看来似乎没有什么脉络可寻,仿佛是独往独来的,但仔细探求,还是有他思想上的渊源的。

  比如,在孔子的时代,那时常讥笑孔子的,有长沮桀溺、楚狂接舆等等,这许多人都是杨朱思想的前导。

  

  他们见到孔子,有的便说:“孔子,是不是那知道大势已无可挽回而要强干一番的人呢?”就是说孔子有意于危局的挽救。他们这种讥笑,就是认为孔子不洒脱,不能和他们一样为自己的摄生打算,养好自己的身体就行了。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反对孔子这种对于旧世界的极力维护。

  而杨朱的思想就是承接着他们的,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从对当时的现实采取蔑视的态度中只具有这样的一种意识,然而尚不曾形成为有体系的思想。形成为有体系的思想,这是杨朱手里的事。

  但到了杨朱的时代,儒家的势力日趋扩张之外,又出现了一个和儒家相反的积极于新世界创建的墨家。

  墨家一出来,也博得了不少的人的拥护,收了不少的门徒弟子。在这种情况下,杨朱们益感儒家的积极固为不识时务;而墨家的积极也不免是多余,两家都只知有所为而为,其实何必有所为而为。无所为而为岂不干净些吗?且人们的养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杨朱的“为我主义。”

  

  (墨子)

  不论在杨朱以前的长沮桀溺也好,还是杨朱以后的庄周慎到也好,他们之间的思想虽略有差异,但基本上就是所谓道家的思想。

  这道家,从时代说来,就是这样产生的:在春战国时代,由于地主势力商人势力的兴起和种族奴隶制王国的走向灭亡。从这一时代的激流中,除对立着的新兴者与保守者外,自有不少的人从这当中被遗弃、被淘汰下去,成为时代的没落者者,于是在社会上就产生了这种没落者的思想意识。

  这,除了杨朱的为我主义以外,还有庄周的任乎自然的思想。

  由此,我们确认,道家思想的本质就是属于社会没落者的自保思想,一切的变化都可听其自然,都可掉头不顾,珍摄自己的身体才是第一要务。

  道家学说的重要著作《道德经》,在中国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它的中心思想是柔弱,如它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还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上所引,我们能看到核心意思都是要“胜”,要“攻”。

  什么“柔”,什么“弱”,都只是迂回的手段而已,在柔弱的外表下其实是有一颗凶狠的狼子野心。

  如它说:人之所最讨厌的,就是“孤”,就是“寡”,可是做国王的偏偏爱用“孤”“寡”来称呼自己,这是怎么的呢?

  它解释:一切的事物都是一样的,损之反而有益,益之不仅不能获益,倒还有损。所以做国王的都自称孤、寡、不谷,都自愿居于柔弱的一面。

  所以它主张“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欲求人民有所归向,必得给予人民以宽大,甚至还有更露骨的话:“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总归一句话,就是“向人民有所需求,有所夺取,首先就必须得使人民壮大。可是,要使他们能够壮大,在自己的一方面,就必得有所“牺牲”,必得先自处于柔弱、卑下和吃亏的一面而给予人民以若干“便利”。这个,也就是它所谓的“守柔曰强””。

  

  它就是要以柔弱,以随其柔强来软化一切。如汩没人的理性、湮没人的进取心和消灭人的斗志。

  这一切都消除尽净,于是人便自自然然地不会有多的技巧,自自然然地不会有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两个前提不存在,生产力又怎么会发达,社会又怎么会作急激的变革呢?自然“天下将自定”了。

  在老子的思想里,由于社会的急激烈变革,反映在他思想里,也充满了矛盾的概念。如“有——无”、“益——损”“高——下”“与——夺”等等,也具有一些辩证的因素。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以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些都是它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只是,它虽知道社会诸矛盾的存在,但不是从斗争中以求得矛盾的解决,而是采取一种消极退让的办法,所谓“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所谓以柔弱胜刚强的思想。

  然而,这种思想正是当时没落阶级思想意识之具体的表现。

  

  以前小编也算是一个道家思想的爱好者,曾经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好好研读《道德经》,一天一句。

  但现在小编认为,在打算去学习、接受任何一门思想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它的形成背景、立场、出发点,然后再听他说了具体的什么,这样我们才不会傻乎乎地被蒙骗,接受来一套思想糟粕。在这个前提下去吸收它的积极、有益成分,才不失为一个妥当的选择。

  不仅仅是道家思想存在这样的问题,儒家、法、墨等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小编觉得我们真是应该回头再重新检视一下自己吸收的那些思想学说,看看我们不知不觉头脑都受了多少毒害?对我们的人生又产生了什么扭曲?

  是不是有这样一本书,从头至尾,把整个中国的思想、学说都给我们好好地梳理一遍,好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唯物辩证法给我们剖析一遍呢?

  这本《中国古代思想史》,就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这一需求。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购买链接)

  这本书从殷周种族奴隶制国家的思想意识讲起,给我们梳理了孔子、墨子、老庄、韩非等各个时代各家学说的产生、思想内核、存在的问题。

  本书是在毛主席时代出版,杨荣国,哲学家、湖南长沙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兼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对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有极深造诣。

  这本《中国古代思想史》,就凝聚了杨荣国老师的全部思想精华,每一页的内容都是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大家如需要,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其他购买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扫描二维码添加更便捷。

  

  二、扫描微店二维码,查看更多毛主席时代出版的书籍。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青松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3.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4. 到底谁“封建”?
  5.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6.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7.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10. 韩乱时,朝鲜做了三件事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5.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6.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7.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8.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9.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10. 元龙: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并轨差距究竟有多大?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