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细数毛主席最亲密的人,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有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的亲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这是13岁的娇娇给陌生的爸爸第一次写信。

  贺子珍前后生了六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这多灾多难的娇娇。

  娇娇在苏联和妈妈生活的几年,母女俩相依为命。冬天,在零下30度的严寒日子里,没有暖气,没有烧炉子的劈柴,甚至连火柴都很紧张,每天发几块黑面包,人们在生死线上挣扎。母女俩顽强地活下来了,还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食物尽量照顾在苏联读书的毛岸英、岸青。

  在苏联生活的那几年,娇娇心中只有妈妈,没有爸爸。离开延安赴苏联时还很小,对爸爸的印象很淡很淡。

  在国际儿童院的礼堂里,挂着各国共产党领袖的巨幅照片,其中有列宁、斯大林、加里宁,还有毛泽东、朱德。儿童院的老师经常对孩子们进行国际主义教育,讲述各国共产党的领袖领导本国人民进行斗争的事情。老师们也讲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娇娇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这一切的。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中国的伟人竟是她的爸爸。贺子珍很少同她讲起爸爸。

  有一次,毛岸青特意从莫斯科到国际儿童院看望娇娇。他给妹妹买了一小捆长长的手杖糖。兄妹俩坐在无人的礼堂聊天。突然,岸青指着高高挂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的照片,问娇娇:

  “你知道他是谁吗?”

  “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他是我们的爸爸”

  “你瞎说,我没有爸爸”

  “我没瞎说,他是我们的爸爸,是他把我们送到苏联学习的。”

  看着岸青说得那么坚定,娇娇有点相信了。但是,爸爸还是太遥远了,娇娇仍然想象不出她同爸爸有些什么关系。

  她对爸爸的情感,是在妈妈的叙说中逐步加深的。贺子珍要娇娇给爸爸写信,不能不让娇娇了解爸爸。

  不过贺子珍的叙述很简略,她把娇娇还当作小孩子,不愿和她深谈些什么。

  比如,为什么她不同爸爸生活在一起等等。娇娇真正明白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能同其他的爸爸妈妈一样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是以后从舅妈那里才知道的。

  1949年春夏之际,娇娇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贺怡牵着娇娇的手对毛主席说:“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娇娇接回来了。”然后转身对娇娇说:“快叫爸爸。这就是你的爸爸,就是给你打电报的爸爸,赶快叫爸爸。”

  娇娇看见站在面前的身材魁梧而又慈祥的爸爸,和画报上的毛主席一模一样,知道这就是她日夜想念的亲生父亲,激动得扑上前去,叫了声爸爸,就依偎在他怀抱里。毛泽东也激动得一下把娇娇抱起来,亲了又亲,享受着骨肉相逢的幸福。

  但这种幸福,却也不是长久的。

  从毛主席患病到去世,李敏总共才见了爸爸三次面。在这个时候,李敏要见到父亲已经非常困难了。甚至李敏再也听不到爸爸的消息,没有任何人告诉她毛主席的病情。她去中南海请求见面,却很难获得准许。

  终于有一次,她在中央一个文件中谈到毛主席的病情以后,她不顾一切,立刻到中南海门口求见。这次,她倒是进去了,见到了爸爸。

  毛主席仰卧在床上,疾病折磨得他脸容憔悴,声音微弱,但神智十分清醒。他见到李敏说:

  “娇娇,你来看我了?”李敏点了点头。

  “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李敏无言以对,她能告诉爸爸,这里的门槛高,自己轻易进不来吗?

  她记得,在陈毅去世那年,毛泽东出席了陈毅的追悼会,过后就生病了。李敏去看他,他也是这样拉住自己的手,深情地说:

  “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要常来看我啊。”

  李敏知道,爸爸的心正象妈妈所说的,是很孤独、很寂寞的,他希望得到爱,享受和普通人一样的天伦之乐。

  “你今年多大了?”毛主席接着问她。

  “三十九岁。”

  “不,你三十八。”

  毛主席重病在身,还清楚地记得他女儿的出生年份,这父爱之情深深打动了李敏,她心头一颤,热泪盈眶。她竭力控制住自己,不使眼泪掉下来,惹爸爸伤心。

  毛主席艰难地打起手势。他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连成一个圆圈,说了一句话

  李敏没有听清,她用眼睛询问旁边服务员,听到我爸爸说什么?服务员摇了摇头,表示他也没有听清,李敏也就没有回答。

  毛主席想表达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在李敏的心中,始终是一个迷。多年后,她同一个挚友谈起这件往事,这个朋若有所悟地说:“你爸爸会不会是询问你妈妈贺子珍的情况,或是嘱附你要照顾好你的妈妈呢?主席用手势比了个圆圈,这圆圈是不是合上你妈妈桂圆的圆字呢?(贺子珍,又名桂圆)”

  李敏听了,觉得这个解释有道理。在那种场合,有别人在身旁,他不便直接询问贺子珍的情况,表达他对于贺子珍的最后的怀念,因此打了个手势旁,说了一句话。

  可惜的是,当时李敏未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没能满足他最后的心愿。当时,毛主席看李敏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有回答,不再说话,无力地闭上眼睛,李敏就退了出来。

  这就是李敏同毛主席的最后一次会见。

  1976年9月9日,李敏接到中办的电话,让她去看毛泽东。中办派来的汽车把她接进了中南海。她以为是父亲已经转危为安了,没想到见到的是已经离开人世的爸爸,输氧的罩子已经撤了。李敏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只被允许为父亲守灵一次,她只好以家里的客厅为灵堂,将爸爸的遗像挂在灵堂上方,下面摆几盆鲜花,两旁是她全家洒泪写下的挽联,寄托着对亲人的无限哀思。

  我一直以为,身为毛主席的子女,是幸福的,他们的爸爸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是大英雄,是真正的男子汉,但是真正细读他们的经历,却又真的感觉到心痛。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尚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毛主席的儿女们却夭折的夭折、失踪的失踪、牺牲的牺牲。

  我也一直以为身为毛主席的妻子是幸福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但杨开慧的早早牺牲,就因为她是毛润芝的妻子而已;贺子珍在苏联的凄惨经历和悲凉一生,也真是令人唏嘘。

  还有毛主席那些最亲密的战友,在他们垂垂老矣而无能为力的时候,让人心痛。

  更多的有关毛主席和身边的人的感人故事,妻子、子女、亲朋、战友、工作人员,都可以在一本《毛泽东的人际世界》中看到。

  我觉得没有哪一本这一类的书,写的比这本更丰富、细腻了。

  在9.9到来之际,特别推荐给您。细细体会毛主席作为父亲、丈夫、党员、主席的为人处世和行事风格

  如需要,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其他购买方式:

  一、添加客服微信:17782938357 扫描二维码添加更便捷。

  二、扫描微店二维码,查看更多毛主席时代出版的书籍。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看今朝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3.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4. 到底谁“封建”?
  5.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6.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7.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8.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10. 韩乱时,朝鲜做了三件事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3.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4.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5.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6.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7.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8.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9.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10. 元龙: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