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有27万人没能走出长征,请接受后人的致敬!

红色纪年 · 2022-11-07 · 来源:重读老旧书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每位上了年纪的老同志,心中都有一个“长征梦”!艰难险阻、轰轰烈烈,虽千万人倒下,吾往矣。

  但长征是一件对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的事情,许多老同志由于年纪太大,身体不好,经济不宽裕,想要重走长征路也已力不从心,只能喟然长叹。这是一件人生憾事,许多人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翻阅资料,看尽视频,就想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岁月。

  王树增先生的这套《长征》,是我看过对长征故事讲得最细致、最动情、最激荡人心的版本。是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崇高信仰,与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得最生动的一部书。

  王树增先生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实地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终于完成了这部纪实性文学作品。

  该书2006年9月一经出版,就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读书热潮。短短几年时间,重印次数多达二十余次,总印刷量近60万册。可即便如此,社会上依旧不多见,因为许多人看过之后,都作为珍藏书籍收起来了,轻易不肯借人。这在近些年的出版图书中,也是一个很少见的现象。

  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就像是在王树增先生的笔下活过来了一样。书中写了无数的人,包括普通小战士、指战员、通信员、连长、团长、军长,更上面的人,甚至还有普通老百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感情,都会思考,在下面还会有大大小小的议论。这种故事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真切感受到这些鲜活的生命,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进行着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看长征的许多影视作品,或者零星点点的史料,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片面的长征视角。上学的时候,老师讲的长征,我们可能只记得有这么回事,但这件事背后的故事有多震撼,有多感人,我们并不知道。王树增先生就是打破了我们对长征的这种片面认识,用精彩的笔法展现了一场旷古绝今的长征画卷。读他的书,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样!

  网上很多人看了这本书后,都惊叹于精彩的文笔、独到的视角,以及对长征理解的高度与深度。王树增先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将长征精神作为书中的核心思想加以描写。

  他讲的是那些牺牲的,和活下来的长征参与者的事情,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怎样变成了永恒的丰碑,或者历史的注脚。这种描写使我们立马就感受到了长征的沉重份量:将近27万将士未能完成长征,死亡始终伴随左右,伤痛、饥饿和恶劣环境难以想象,乌江、赤水、娄山关、金沙江、大渡河、腊子口、雪山、草地,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没有看过《长征》,我们大概就不会特别懂红军,不会明白为什么最后赢得全国胜利的是共产党。

  先辈们的浴浴血奋战,在一次次痛苦抉择中,一次次数倍于我的敌人中周旋,才铸就了这股钢铁洪流,铸就了这支人民的军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来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王树增先生在书的前言里,用非常动情的话这样评价:“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一位叫B•瓜格里尼的意大利诗人这样写道:

  黑夜沉沉,朦胧的黎明前十分,

  遥望辽阔古老的亚细亚莽原上,

  一条觉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龙在跃动、跃动,

  这就是那条威力与希望化身的神龙!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

  交不起租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

  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

  飞出牢笼的鸟儿——丫鬟、童养媳,

  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

  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

  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杆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

  这本书写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

  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为此,我们强烈推荐读一读这本《长征》,重新上路,走过千山万水,感受风霜雨雪。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进行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购买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48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3.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4. 如何看待某车企“中国工人”在巴西“被指处于类似奴役式环境”
  5.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6.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7. 到底谁“封建”?
  8. 乌克兰逃兵
  9.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3.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4.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5.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6. 群众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谁不高兴了?
  7.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8.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9. 我国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内卷,失业,学历贬值…
  10.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并轨差距究竟有多大?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