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张志坤:中美对抗的高峰什么时候到来

张志坤 · 2021-07-25 · 来源:昆仑策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类社会有些战略对抗可以做到这一点。譬如当年美苏之间的冷战,这场冷战从开始到结束,也只不过五十年的时光而已,这在人类战略斗争的历史上已属相当短暂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战略斗争,大多都要持续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几百年。

  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持续发展,现在人们所关心与关注的一个焦点,是这场对抗的高峰什么时候到来。

  应该说,这种心理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按照惯常的思维,对抗进程如能很快走到高峰,则意味着最艰难时刻已经渡过,剩下的就是平稳的收尾了。所以,期盼或者渴望这个高峰早日到来的人,往往同时也都期盼中美对抗早日结束,从这个视角看,这些人应该是速战速决论者。

  但是,中美战略对抗真的可能速战速决吗?

  人类社会有些战略对抗可以做到这一点。譬如当年美苏之间的冷战,这场冷战从开始到结束,也只不过五十年的时光而已,这在人类战略斗争的历史上已属相当短暂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战略斗争,大多都要持续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几百年。

  现在,有人提出一种意见,说中美战略对抗已经到了相持阶段,说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对中国发动了四波攻势,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四波攻势过去,战略相持阶段到来。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听起来头头是道,俨然就是这么回事了。

  我们说,这种说法不能成立。所谓“四波攻势”属于想当然,因为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战略竞争才刚刚开始,连第一波攻势都还没有打完,“四波攻势”一说的,其所列举的前三波攻势,其实是另外一场战略对抗的范畴,并不属于眼下这场战略对抗,彼此捏不到一起。上一次中美战略对抗总体而言属于“和平演变”的范畴,是全球范围内“颜色革命”的一部分。现如今的中美战略对抗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的战略对抗,同上一场对抗之间有联系,但并不同类或同一,不可混为一谈。就中美这轮战略对抗而言,大幕才刚刚拉开,攻守也刚刚开始,在时间方位上,还属于开篇阶段。

  即便抛开时间方位不提,目前中美之间的对抗在事实上也根本并没有什么战略“相持”的事件发生。

  所谓“相持”,简单地说就是敌对双方互有攻守、攻守相当,大致上达成了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这种战略上的相持表现在战场上则是相对地平静,表现在全域上则是一种“冷”和平状态,当年美苏之间所谓的“冷战”,实质就是一种广域上的战略相持;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侵略军打下太原武汉以后,再也无力发动全线大规模军事进攻了,也造成一种战略上相持。而在1937年以前日本侵略者所策划发动的一系列事变,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则属于战略前哨战,或者属于战略性侦查。在笔者看来,如今的中美“战略竞争”似乎还处于美国制造各种“事变”的阶段,似乎连“七七事变”后那种全面进攻都还谈不到,更谈不到什么攻守相当、势均力敌的战略相持了。

  所谓的“战略相持”,必须是优势一方遭遇重大损失、但并未达成既定目标之后,形成一种骑虎难下的状态。现如今美国霸权显然不是这样一种情形。尽管中国的一些人多年来每日每夜都说美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以笔者观之,美国霸权的“脚”迄今还是好好的,是不是真的被砸了都很难说,即便真的砸过,但敌人自己砸脚不会造就成“战略相持”,要想达成“战略相持”,不经过几场血战根本不可能,必须要以自己的牺牲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创击与消耗,使之后继乏力。但在目前,这样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血战”,还并未在中美之间发生。

  总之,所谓中美之间的“战略相持”实在是子虚乌有。

  现在,我们把话题拉回到中美战略竞争的高峰问题上来。

  按照“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这一持久战三阶段理论,战略相持阶段一般没有什么高峰,对方进攻的时候要掀起高潮高峰,我方反攻的时候也要掀起高峰高潮,而相持阶段则因为势均力敌、攻守相当,反倒不会出现什么高峰与高潮,高潮反倒只在进攻与防御两个阶段出现。在战略防御阶段,敌人气势汹汹发动全面进攻,在一定时期要达到高潮,走到进攻的高峰。在战略进攻阶段,我方发动大反攻,也可能达成高峰与高潮。

  以现阶段的中美关系而论,谈论中国战略大反攻的高峰与高潮显然不切实际,现如今可以预测与展望的,只是中国战略防御阶段里美国的进攻高潮,其实,这也就是中美关系的谷底问题。这个时刻将在什么时候到来呢?

  有人将这一时刻定格在中国武统收台之际:当中国进行武力统一的时候,势必同美国发生严重的战略冲突,届时美国将在全球范围发起声势浩大的反华浪潮,从而使中美对抗达到高峰;

  还有人将其定位于中美发生武装冲突之时:美国正围绕南海“航行自由”拼凑力量,正在中国周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并开展频繁的武装挑衅行动,这些行为的终极结果,就是一场局部但却十分激烈的武装冲突,届时中美关系就将滑落到谷底了;

  更有人把时间放在2035年或2049年这两个节点上: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超过美国,2049年,中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可能比肩美国,届时“修昔底德陷阱”就要大发作,于是中美对抗达到历史的高潮。

  应该说,上述看法都无不道理,但问题在于,这些高潮之后是什么,难道就是中美战略对抗的发展曲线从上升拐向下滑吗?难道中国收复台湾实现统一之后中美战略对抗就进入相持阶段吗?或者一场中美武装冲突后就趋向平稳?笔者以为,这些都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想当然耳。

  笔者认为,中美战略斗争漫长而艰苦(请参阅笔者《当代中国对美斗争的特点与意义》、《请不要制造中国胜利在望的幻觉》、《中美两强相斗具有哪些特点》等文章),其规模、深度与广度都将超过历史上所有的战略斗争,即便是其中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即中国的战略防御阶段,也将持续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既要防止右倾绥靖主义,也要防止左倾盲动主义,不能搞那种现代版的“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把戏,中美对抗距离高峰与高潮阶段还远得很。

  现在,至少在正式的宣传口径上,中国官方还不承认中美战略对抗。中美战略对抗目前的情形是霸权要对抗,中国正在回避对抗,还没有为对抗而进行全面的战略动员,既没有在国内全面发动,更没有在国际上全面发动,远远没有达到高潮高峰,更遑论什么战略相持了。

  所以,关于中美对抗的高峰的时间节点,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需要要留给下一代,下一代要准备迎接更加艰苦卓绝的战略防御战。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只争朝夕、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打好每一个具体的自卫反击战。

  (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授权发布)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晓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3.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4. 如何看待某车企“中国工人”在巴西“被指处于类似奴役式环境”
  5.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6.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7. 到底谁“封建”?
  8.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9.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0. 乌克兰逃兵
  1.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3.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4.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5.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6. 群众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谁不高兴了?
  7.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8.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9. 我国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内卷,失业,学历贬值…
  10.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并轨差距究竟有多大?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