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直出在生产过剩
为一般读者解说华尔街的崩盘
福蜀涛译
《海峡评论》
周二飞进纽约,我有种两年前抵达贝鲁特那种进入战区的感觉,当时正值以色列轰炸贝鲁特的高峰。
看到我是教政治经济学的,海关即发表议论道:「哇,你们这行的,现在要改写那些教科书了?」
巴士司机用这样的言语欢迎乘客:「女士们先生们,纽约还是纽约,但华尔街像贸易双塔一样不见了。」
通常轻松的电视晨间节目似乎也不得不以坏消息开场,有位主持人把这一昏暗场面归罪「贪得无餍的华尔街大亨。」
这个大都会受到震撼,过去两周的惊天动地事,许多人还无法理解其意义。
☆美国众院否决布希总统七千亿援救濒临破产金融机构议案后,投资人一片恐慌,9月29日,第二个黑色星期一,华尔街股价大跌778点,上兆美元的资金化为烟云。
☆美国史上最大的银行破产案,即最大的存贷机构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破产,接着是华尔街最着名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的崩盘。
☆华尔街马上转归国营,与金融相关的战略决策,全由美国联邦储备局(fed,「联储局」)与财政部下达,其中包括援救「美国国际集团」(AIG),摆在眼前惊人的事实是美国政府在经营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
去年十月以来,整个市场中超过五兆美元的资金蒸发了,其中一兆多美元为华尔街巨擘的资金。
通常的说法已不足以解释这样的局面,非常的情况得有非常的说法。不过首先要问……
否极泰来了吗?
没有,过去一周两个极端行动--一方面任由雷曼兄弟与华盛顿互惠银行到闭,另一方面接管「美国国际集团」--如有任何意义,不过说明面对危机时当局没有任何战略,只是像消防队一样,哪里有火到哪里灭火。
七千亿美元买下银行房贷债券不是什么策略,只是拚命提振大家对这个体系的信心,防止对银行与金融体系的信任瓦解,阻住银行客户溃散,以防引发1929年的「大萧条」。
什么造成全球资本主义中枢的崩溃?是贪婪吗?
通常所谓的贪婪有一定影响。年年在瑞士阿尔卑斯搞全球菁英嘉年华的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Klaus Schwab),年初在达沃斯(Davos)对与会捧场人士说:「我们必须为过去的罪恶付出代价。」言下正有此意。
是华尔街聪明反被聪明误?
确实如此。金融投机客自恃聪明,搞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合约,像证券化后从各式风险中获利的衍生商品,包括极不稳定期货工具,如「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商品。)说穿了,就是赌银行的公司债务人无力偿债,这一不受监管的几兆美元交易,正是搞垮「美国国际集团」的交易。
2005年12月17日,《国际金融评论》宣布2005年度最佳银行(证券业最负盛名的奖项)时这样说:「(雷曼兄弟)不仅在各个银行领域有业务,同时率先进入热门领域……开发新产品,针对债务人的需求调整交易形式……雷曼兄弟在热门领域最有创意,行事方式别处看也看不到。」
对此,我不予置评。
是缺少监管吗?
没错,每个人现在都承认华尔街创新与规画越来越复杂金融工具的能力,远远超过政府的监管能力,不是政府无力监管,而是新自由主义与放任态度当道,政府无力设计有效的机制加以监管。金融衍生商品的大规模交易从旁引发这次危机,而美国国会2000年通过立法,同意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不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时就埋下危机的因子。
难道不是有更多的状况?体系上的问题?
预见危机的索罗斯(George Soros)指出,我们目前遭遇到的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大循环体系」的危机。
把这位死硬投机客的看法加以阐释,我们看到的是全球资本主义矛盾或真正危机之一的加剧,那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也就是所谓的资本累积过剩与产能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一向就要建立最大的生产力,而由于社会的贫富差距限制了人们的购买力,生产力远超过人们的消费力。利润因此减少。
然而生产过剩的危机与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关系吗?
关系可多了。不过要了解这层关系,我们必须回溯到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即1945至1975年。
这段期间,不管是先进或低度开发的经济体,都有高速的成长。这一部份要归因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破坏后欧洲与东亚的重建,一部份要归因新的社会经济型态,即新凯因斯式国家的型态。后者的关键在国家控管市场活动,积极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把通膨与衰退维持在最小程度内,另外就是维持相对较高的工资,刺激并维系住需求。
那么哪里出了问题?
1970年代中期,高速成长的时期结束,先进经济体为停滞膨胀(滞胀)即低成长高通膨所困,这是不该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出现的。
滞胀好歹只是更深层原因的表相:德国与日本的重建,新兴工业经济体如巴西、台湾、南韩的快速成长又带来庞大的新生产力,加剧了全球的竞争,同时一国国内和国与国间的贫富不均限制了购买力与需求的成长,因而降低了利润。情况因1970年代油价大涨益形恶化。
资本主义如何设法解决生产过剩危机?
资本从三个方面试图避开生产过剩难题:重建新自由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化。
重建新自由经济是怎么一回事?
重建新自由经济在北半球是雷根主义与柴契尔主义,在南半球是结构调整。目标是激出资本积累,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一)取消政府对资本与财富的成长、运用及流通的限制,(二)将所得由穷人及中产阶级那儿重新分配给富人,理由是这样会刺激富人投资,因而带动经济成长。
这一公式的问题在:把收入重新分配给富人,这样就掏空穷人与中产阶级的收入,因而抑制了需求,不见得就一定会引诱富人投资到生产上。事实上,富人是把他们新增的财富拿去投机。
实际上,在北半球南半球普遍接受新自由主义的1980与90年代,就成长率而言纪录并不好:90年代全球平均成长1.1%,80年代1.4%,相形之下,政府干预政策盛行的60与70年代分别还有3.5%与2.4%的成长率。新自由经济无法摆脱滞胀。
全球化如何给用来对付危机?
全球资本对付滞胀的第二条途径是「全面的积累」,即全球化,也就是将半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地区快速整合到全球市场经济中来。着名的德国前卫经济学家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很早就指出这是提高大都会经济体利润率所必须。如何做?就得靠廉价劳工,靠有限的新市场,靠新出现的廉价农工源料,还要靠可以拿来投资基本建设的处女地。透过贸易自由化,透过拆除全球资本流动的障碍,透过取消海外投资的限制,整合的目标达成了。
过去25年来,中国当然是非资本主义地区给整合到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显着的一个例子。
应付利润的下滑,《财富》500大名单中有不少公司把大部份作业移到中国,利用所谓的「中国价格」,即从中国似乎不虞匮乏的廉价劳工取得的成本优势。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美国公司约40-50%的利润系因海外作业与销售而来,其中主要来自中国。
全球化为何没有压制住危机?
这条避开滞胀的途径,其问题仍在加深了生产过剩情形,原因是它增加了生产力。过去25年,中国的制造能力大幅提高,这对价格与利润发生递减效果。果然到1997年左右,美国公司的利润停止增长。另据经济学家欧哈拉(Philip O'Hara)的指数,《财富》500大的获利率从1960-69的7.15%减到1980-90的5.30%,到1990-99的2.29%,再减到2000-02的1.32%。
金融化能解决危机?
对付生产过剩造成的结果,新自由经济与全球化的效果都有限,为维持并提高获利,第三条途径就至关紧要:金融化。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想世界中,金融体系是一种机制,透过这一机制把存户、拥有多余资金者跟需要他们的资金来投资生产的企业家结合。而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实际世界中,由于生产过剩致使投资工业农业的利润降低,大量游离过剩资金给投资并再投资到金融部门,即金融部门自己投资自己。
结果日益呈现两块领域,一块是极为活络的金融经济,一块是停滞的实体经济。正如一位金融业的执行长指出的,「过去这些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越行越远。实体经济有成长……,但怎么也不能与金融经济的成长相提并论……直到金融经济爆掉。」
这位观察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脱钩不是偶然的--崩掉的金融经济正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生产过剩所带来的滞胀。
金融化这一途径有什么样的问题?
投资金融部门的作业无异在既有价值中再挤出一点价值。诚然它可能创造点利润,但它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唯工业、农业、贸易、服务业能创造新价值。
由于利润不是来自实际创造的价值,投资变得非常不稳定,股票、债券与其他各式各样的投资工具,其价格可以远远超出实际价值,举一路上扬的网路公司股票为例,主要系因其在金融上面高估而上扬,然后就崩掉。
利润端赖脱离商品价值而一路上涨的价格,只要算准时机,在现实逼得非来一次「校正」前售出即可获利,所谓「校正」就是跌回商品实际价值。
一项资产的价格高涨而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时,就是所谓泡沫形成的时候。
为何金融化会如此的不稳定?
获利率全看投机,金融部门从一个泡沫移到另一个泡沫,从一个疯狂投机到另一个疯狂投机,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是由疯狂投机带动,自1980年代资本市场自由化而不受监管后,金融驱动的资本主义经历约百次的金融危机。
这次华尔街崩盘之前,着名的危机有1994-95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98亚洲金融危机,1996俄罗斯金融危机,2001年华尔街股市狂跌,以及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
克林顿主政时期的财政部长鲁宾(Robert Rubin)五年前预言,「金融危机势不可免,可能更为严重。」
泡沫如何形成、成长、爆掉?
先容我们以1997-98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
☆首先在国际货币基金(IMF)与美国财政部鼓励下,开立资本帐户并开放金融自由;
☆接着短时间内追求高额利润的海外基金涌入,高获利意味基金只会投向不动产和股市;
☆过度投资导致股价与不动产价格大跌,导致基金恐慌性撤离--1997年不到几星期就有一千亿美元撤离东亚经济体;
☆IMF紧急援救海外投机客;
☆实体经济崩盘--1998年全东亚经济的萧条。
尽管出现普遍的不稳定,各国与全球管控资本体系的努力仍遭到反对,多半系基于意识型态的反对。
再来看看目前的泡沫。它怎么形成的?
目前华尔街崩盘的根源在1990年代的科技泡沫,当时网路公司股价飙升后崩盘,结果造成七兆美元的损失和2001-02年的衰退。
「联储局」在格林斯潘任主席时的宽松货币政策助长科技泡沫,而当美国陷入衰退,为防长期衰退,格林斯潘在2003年6月把基本利率调到45年来的最低点1%,并维持这样的利率一年。这又助长另一个泡沫:不动产泡沫。
早在2002年初,「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前卫经济学家贝克(Dean Baker)就警告有不动产泡沫。然而迟至2005年,时任「经济顾问协会」主席的「联储局」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仍将美国房价上扬归因于「强劲的基本面」而非投机。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爆发,他完全不知所措也就不足为怪了。
它如何成长的?
听听一位主要市场玩家索罗斯的现身说法:「房贷机构鼓励抵押权债权人把抵押权再押出去,提走多出的金额。他们降低借贷标准,推出新产品,像可调整抵押贷款,『只付利息』抵押贷款,以及一种超低的『先期优惠利率』。房价以两位数字开始成长,这又增强在房地产上的投机。投机性增强,房价跟着上涨,屋主以为自己有钱了;结果消费激增,维系住最近几年的经济。」
再仔细看看这一过程,次贷危机不是供应大过实际的需求。「需求」多半是开发商与金融商在拚命投机中营造出来,他们要从过去十年充斥美国的海外资金中攫取最大利润,其中许多资金来自亚洲。高额的抵押与其他方式的贷款给了数百万无力负担的人,让他们以很低的「先期优惠」利率支付,然后再调高利率,由接手屋主继续偿付。
然而次贷玩不下去后怎么会变成这么大一个问题?
因为这些资产当时与其他资产一起由第一手抵押债权人「证券化」后成了复杂的衍生商品,叫做「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CDOs),与第一手抵押债权人一起工作的有不同层次的中间人,他们把风险说的很低,尽快的把这一产品倒给其他银行与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再倒给其他银行与海外金融机构。他们的想法是赶快销售,赚进丰厚利润,而把风险塞给整条线上的买家。
当次贷、可调整抵押贷款及其他房贷的利率上调时,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据索罗斯的估计,未偿次级房贷有六百万件,其中40%在今后两年可能无法履行债务。
而在未来几年中,可调整抵押贷款与其他「弹性贷款」会有五百万件无法履行债务。像病毒一样,价值数兆美元的证券(「担保债务凭证」)早已给注入全球金融体系。全球资本主义庞大的循环系统已遭致命感染。
华尔街巨擘又怎么会像骨牌一样垮掉呢?
对雷曼兄弟、美林、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与贝尔斯登(Bear Stearns)而言,这些病毒证券所值远超过他们拥有的资金而把他们拖垮。还有更多公司,一旦帐簿经校正而浮出他们拥有多少这类资产时也会倒闭(因为不少这类持股都「不在收支帐上」)。
当其他像信用卡与各式各样风险保险等投机活动一旦被卡住时,应还有许多公司会加入他们的倒闭行列。「美国国际集团」大肆涉入无人监管的「信用违约掉期」领域而倒地,「信用违约掉期」这种金融衍生商品就是让投资人去赌一家公司无法履行债务的可能性,这个完全不受监管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已大到有45兆美元规模,比美国政府公债市场大上五倍多。「美国国际集团」一垮,这庞大的资产马上出问题,这才是逼得华府改变主意,让雷曼兄弟倒而救「美国国际集团」的原因。
现在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大可这样说,会有更多的破产事件与政府接管,而外国的银行与机构的命运也会跟他们美国同行一样;华尔街的崩盘会加深并延长美国的衰退;而在亚洲与其他地方,就算不会更糟,美国的衰退至少会带给他们衰退。
所以会有上面的说法,是因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中国从日本、南韩与东南亚进口原料与半制成品供出口美国的产品之用。全球化使大家不可能「分开」。美国、中国与东南亚像三个人犯一样都给炼在一起了。
总而言之……?
华尔街的崩盘不光是贪婪或政府未对一个活络部门进行监管造成。它的源头在生产过剩的危机,197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危机拖累全球资本主义。
投资活动的金融化是摆脱滞胀的一条途径,另外两途径是重建新自由经济与全球化。重建新自由经济与全球化的效果有限,金融化就成了提高获利率最具吸引力的机制。然而金融化经证实是条危险途径,它导致投机泡沫,投机泡沫只为少数人带来短暂的荣景,最后以公司倒闭、实体经济衰退告终。
关键问题在:这次衰退有多深、多长?美国经济是否需要另一个投机泡沫救它出衰退?果然这样,那下一个泡沫在何处形成?有人说在军工复合体,也有如克蕾恩(Naomi Klein,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06/aug/30/comment.hurricanekatrina)所说在「资本主义灾难复合体」(disaster capitalism complex,指巨大灾难带来的投资机会,如美国纽奥良发生的卡翠纳飓风),不过那是另一道题目了。
(原题:A Primer on Wall Street Meltdown;Walden Bello现任「免除债务联盟」主席,菲律宾大学社会系教授。原文10月2日刊http://opinion.inquirer.net/viewpoints/columns/view_article.php?article_id=16388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