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5月30日,纽约曼哈顿刑事法庭对特朗普“封口费”一案作出裁决,宣判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此案中所面临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
这一判决使得特朗普成为美国第一位被判有罪的前总统,也算是一种特殊的“名垂青史”了。
特朗普毫无疑问会上诉,而这一判决其实也不太可能影响他在今年大选前的自由之身,更加不会影响他竞选总统的资格。
毕竟,美国宪法并未规定被起诉、被定罪甚至入狱服刑者不能竞选或当选美国总统。
该事件究竟会如何影响今年美国大选的走势?
老墨的观点跟眼下很多评论家不太一样。在老墨看来,总体上还是弊大于利,特朗普的支持率会因此下滑。
Winred被挤爆说明裁决结果对特朗普有利?
特朗普的铁杆粉丝、佐治亚州联邦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琳在判决后的第一时间站出来放炮:“虚伪的审判!就算特朗普入狱我也会投票给他!”
随后不久,特朗普团队宣称特朗普的筹款网站winred.com被挤爆,页面瘫痪。
美国国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
一时间,“为特朗普申冤”的论调充斥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很多国内自媒体据此分析认为民主党利用司法武器“迫害”特朗普适得其反,使特朗普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
老墨对这种观点不敢苟同。
单说筹款网站被挤爆这事儿,特朗普团队是在Truth Social上呼吁网友为特朗普筹款打官司。
Truth Social是什么?
是特朗普在自己社媒账号被X、Facebook封禁之后,请自己团队创建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基本都是右翼,本来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你在Truth Social上,几乎不可能看到批评、谩骂特朗普的帖子。
著名市场调查机构易普索(Ipsos)这两天迅速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被判有罪后,41%注册选民表示如果当天就举行总统选举,会投票给拜登;39%注册选民说会投票给特朗普;其余20%注册选民没有选定支持者,表示倾向于投票给第三方或者不投票。
而易普索于5月7日至14日开展的民调显示,拜登和特朗普在注册选民中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均为40%;该最新民调结果还显示,52%受调查对象认为“封口费”案的裁决是出于公平执法、遵循法治;只有45%受调查对象认为对特朗普定罪是出于政治目的,防止他重返白宫。
独立选民才是关键
从人性角度分析,喜欢特朗普的人,喜欢的是他右翼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
只要特朗普的意识形态不变,无论他遭遇什么样的司法纠纷,杀人放火也好,抢劫强奸也好,都不会影响他们对特朗普的支持。
同样道理,讨厌特朗普的人,讨厌的也是他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特朗普为某个快要病死的穷人慷慨解囊,或借了一大笔钱给某个上不起大学的穷学生,就对他的印象改观。
所以,分析该司法判决对今年大选形势的影响,其实应该重点看中间派的独立选民所受到的影响。
今年4月,路透社针对美国选民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从年龄上看,独立选民中36%是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26%是Z世代(1997-2012年出生),21%是X世代(1965-1980年出生),这三代人在独立选民人口中占近四分之三。
独立选民相对于民主党选民和共和党选民而言明显更加年轻,其中很多人在2020年大选时甚至还未到法定投票年龄。
仅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特朗普稍显不利,毕竟共和党支持者大多数年龄偏大,尤其是特朗普的MAGA基本盘更是以俗称的“老白男”居多。
在最关心的议题方面,路透社列出了5个主要议题:改善经济、降低犯罪率、削减对盟友资助、堕胎权和种族歧视,并将民主党选民、共和党选民和独立选民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认同度做了一个对比,结果如下:
换句话说,独立选民的议题关注面比较分散,既没有大量的人都认为某个议题非常重要,也没有大量的人认为某个议题不重要。
这也符合该民调的最终结论——
独立选民讨厌极化的意识形态。
他们既不喜欢特朗普的极右,也不喜欢桑德斯的极左,反而更倾向于支持中间派。
这一点对特朗普明显不利,毕竟他是极右翼民粹主义代表,而拜登是典型的建制派。
共和党选民会更加支持特朗普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也跟大部分人想象的不一样,也是老墨观点最重要的依据。
站在政客的角度,特朗普现在是共和党初选的第一热门候选人,也是目前党内唯一能拿得出手与拜登抗衡的候选人。按照共和党建制派“不管哪一派当总统,只要是共和党人当总统就行”的原则,他们现在当然是毫无疑问支持特朗普。
麦康奈尔、卢比奥这些建制派共和党议员纷纷表达了对懂王的声援以及对民主党政治算计的批判。
然而,政客归政客,选民归选民,共和党建制派选民可未必会买这笔账。
2022年5月曾发生过一个事件,时任北卡罗来纳州联邦众议员、95后极右翼政治新星麦迪逊·考索恩一段疑似同性恋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
麦迪逊·考索恩与男性朋友的亲密合照
北卡是美国基督教福音派葛培理布道会的大本营,宗教保守主义氛围极其浓厚,而同性恋是福音派的大忌。
尽管特朗普第一时间出来为考索恩辩护、站台,试图挽回舆论,但当地大量的福音派选民并没有给特朗普面子,两周之后的北卡州共和党初选,考索恩被建制派候选人查克·爱德华兹击败,黯然离任。
虽然目前在共和党内,特朗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以丽兹·切尼为代表的党内反特朗普建制派人物纷纷遭到清洗,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会山之外,全美的共和党建制派选民也纷纷投靠了特朗普。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科罗拉多州选民在2016年和2020年两届大选中的投票情况。
科罗拉多是美国重要的页岩气页岩油产地,该州的共和党支持者多数为从化石能源产业中受益的“产业红”,而非拥护特朗普主义的“意识形态红”。
他们不认同特朗普,但也不至于去反水支持搞绿色新政、砸自己饭碗的民主党,所以他们往往选择不投票。正因如此,选择该州作为参照比较有说服力。
2016年时科州总人口为554万,特朗普在科州获得120万票,希拉里获得134万票,选民投票率不足50%。到了2020年,科州人口增长到580万,在两党都进行了大规模投票动员活动的前提下,该州选民投票率升至54.4%,其中特朗普得票136万,拜登得票飙升至180万。
可见,民主党的投票动员作用明显,而共和党的动员相对而言收效甚微。类似这种“产业红”选民大量弃投的现象也出现在宾夕法尼亚、怀俄明等盛产油气资源的州。
这些“产业红”为什么不认同特朗普?
因为共和党选民的法治观念要普遍强于民主党选民,典型体现就是“零元购”大部分都发生在蓝色州。
其实,规则与秩序本来就是共和党的立党之本,共和党内反对特朗普的丽兹·切尼等人,并不是因为特朗普搞个人崇拜或“推特治国”而反对他,真正让切尼与特朗普决裂的是“冲击国会山”事件,传统共和党人认为该事件触犯了共和党“规则与秩序”的底线。
一些建制派选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原则至上”,呼吁就“冲击国会山”事件向特朗普问责。
美国民众“冲击国会山”
路透社的另一项民调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曼哈顿刑事法庭宣布特朗普罪名成立后,路透社立刻在共和党选民和独立选民中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线上民调。
结果显示,共和党选民中,56%的人认为裁决不会影响自己的投票立场,35%的人表示会更加支持特朗普,还有9%的人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独立选民中,56%的人表示裁决对自己没有影响,18%的人表示更加支持特朗普,26%的人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
需要指出的是,56%的独立选民表示“裁决对自己的投票立场没有影响”,不等于他们会像56%的共和党选民一样继续支持特朗普,也许其中一部分独立选民本来就不支持特朗普,定罪之后仍然不支持,也算是“没有影响”。同样,那18%的独立选民也可能有一部分是从原本不支持特朗普转变为支持特朗普,具体比例不好说。
但无论如何,从路透社民调的整体趋势上看,这次判决对特朗普的消极影响还是更多一些。
“出轨”真相恐难定论,事件可能导致共和党投票率下降
回到“封口费”案件本身,这起案件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特朗普2007年婚内出轨艳星丹尼尔斯究竟是否确有其事;二是特朗普前律师迈克·科恩向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这一点是科恩亲口承认的,虽然特朗普团队坚称科恩被民主党收买陷害特朗普,但站在理性中立角度,恐怕大部分独立选民会从逻辑上认可如果特朗普确实出轨了,支付“封口费”是很有可能的;三是科恩事后找特朗普“报销”这笔“封口费”,特朗普通过伪造商业记录从自己的信托基金里为科恩报销了费用,这件事应该是证据确凿;四是特朗普这么做是否为了在2016年大选中影响选民的投票,这个答案恐怕傻子都知道。
所以,最最关键的就是第一点,特朗普究竟有没有跟丹尼尔斯发生过一夜情。
特朗普和美国成人片女星“风暴姐”丹尼尔斯
老墨觉得,直到今年大选结束,这个问题都不太可能有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特朗普肯定不会承认,而唯一的证据是丹尼尔斯的证词。
要说民主党收买丹尼尔斯陷害特朗普,老墨觉得完全有这个可能;
要说纽约曼哈顿刑事法庭破天荒这么快做出裁决是出于正义而不是为了帮拜登,老墨是打死都不信;
但要说特朗普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老墨也不太信。
所以,独立选民觉得特朗普真有罪,还是觉得民主党真卑鄙,现在很难有一个准确预测;但对于本来就对特朗普印象不好的共和党建制派选民,在这种触及规则与秩序的原则性问题上,恐怕他们更倾向于相信特朗普干得出婚内出轨这种事。
还是那句话:共和党建制派选民不至于反水去投拜登,但完全可能选择谁都不投。
不过,两党都心知肚明,在某些关键摇摆州,自己党派的选民投票率不足是要命的。
总之,说民主党这时候耍这种卑鄙的政治技俩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让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老墨觉得言之尚早,winred网站被挤爆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又要面临一大笔官司支出,这对刚刚从经费短缺中喘了口气的懂王而言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好消息是马斯克在这关键时候站出来帮特朗普说话,批评了民主党的政治算计行径,后面就看这位当今世界首富能不能拿出点真金白银来帮忙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