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马斯克和美国去风险化

星话大白 · 2023-06-11 · 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是说马斯克这次来华期间,动员不少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

  这个消息一出来,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马斯克是不是过来挖墙脚了。

  毕竟美国现在到处鼓吹所谓的“去风险化”。

  不过我后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事倒也没那么简单。

  凡事有利有弊,我们也是得辩证去看待。

  1、马斯克动员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某种程度也是符合美国“去风险化”的意图。

  对此,我们还是要有基本的警惕。

  2、马斯克此举,虽有满足美国“去风险化”的嫌疑,但如果我们应对得好,倒也是我们一次走出去的机会,并可以化解美国的“去风险”图谋。但地缘风险也不可忽视。

  具体本文会来详细分析。

  (1)美国所谓去风险

  美国现在大搞所谓“去风险化”,这实际上就是在试图跟我们长期软脱钩。

  我们对于美国这套“去风险化”自然要坚决反对。

  美国布林肯在5月31日,就又声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

  我们新任驻美大使在6月7日的演讲里表示,如果美国用“去风险”为“脱钩”打掩护,就会给两国关系埋下更多钉子。

  不过,我们反对归反对。

  美国最后会怎么做,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所以我们在反对美国这套“去风险化”的同时,也要对美国进行去风险化,有一些实际应对方案。

  因为美国现在已经在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去进行所谓“去风险化”,进行长期的软脱钩,来降低对我们依赖。

  我们的反对并不能让美国改弦易辙。

  那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去应对美国的“去风险化”,来转危为机。

  比如,美国对我们加征不合理关税,然后我们大量商品就绕道东南亚,贴牌再出口到美国。

  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虽然对美国出口下降了,但对东盟出口大增。

  办法总比困难多。

  同理,美国的“去风险化”,就是将一些产业链转移到其他国家,比方说,美国现在正大力扶持墨西哥,试图把墨西哥打造成美国下一个廉价制造基地。

  那么我们也可以主动去投资墨西哥建厂,这样美国即使“去风险化”,把一些产业转移到墨西哥。但最终在墨西哥建厂消化美国转移的产能,仍然是中国的产业资本。

  换句话说,美国试图通过“去风险化”,来达到“去中国化”。

  那么我们应对,就是让美国没办法“去中国化”。

  美国即使在墨西哥建厂,供应链零部件仍然有大量是来自于中国投资的企业,产业链源头仍然来自中国。

  我们要让中国制造全球化,这样美国就没办法去中国化。

  这跟美国华尔街,通过满世界投资,到处分一杯羹,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马斯克这次动员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我认为得确定两点:

  1、我们去墨西哥建厂,必须只是额外建厂,不能是转移。

  比方说,苹果现在干的事情,就是把国内一些产能,转移到印度和东南亚去。

  他们在印度和东南亚建厂后,会把国内的厂卖掉。

  这样的产能转移,我们需要反对,并警惕。

  如果只是额外建厂,保留国内的产业链和产能,我们才可以考虑。

  2、我们去墨西哥建厂,会面临较大的地缘不确定性。

  因为美国对墨西哥的影响太大,万一我们前脚刚去墨西哥建厂,美国后脚就给我们使绊子,对我们在墨西哥建厂设限,那我们投资就会面临较大风险。

  所以,马斯克想让我们企业去墨西哥建厂,就需要提供一定程度的地缘安全保障,确保我们可以顺利建厂。

  如果马斯克能做到这两点,我们才可以考虑。

  马斯克这次来华,受到我们高规格接待。

  而且不单单是商务部长、工信部长会见马斯克,我们外交部长也会见了马斯克。

  这说明,我们会见马斯克,也不单单只是聊贸易和产业的事情,也有涉及到一些地缘层面的事情。

  虽然因为马斯克这几年借助舆论大肆炒作虚拟货币割韭菜,让我对马斯克也比较反感。

  不过,马斯克基于自身利益驱动,也确实是当前美国企业家里,对我们还比较务实的,并且影响力还比较大。

  按照我们统一战线的风格,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所以马斯克肯定也是我们统战对象,这并不奇怪。

  不过,我们对马斯克也不能100%信任,还是要有基本的警惕,该谈的条件要谈好,各种极限情况的可能性都得考虑到,避免未来吃亏。

  (2)区域化贸易体系

  现在世界朝着“区域化贸易体系”发展的痕迹是越来越明显了。

  我在3年前,就写过“逆全球化”会以区域化经济危结果。

  

  当时我提到一个观点,就是下一波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可能会较长时间面临“两个体系、两套规则、两套贸易、两套产业链。”

  

  也就是,世界全球化分裂成两个大的区域化贸易体系。

  其中一个以我们为中心,一个是美国为中心。

  这两个区域化贸易体系,并非完全隔绝,会有大量国家同时跟这两个区域化贸易体系做生意。

  3年前,区域化贸易体系这个概念,还比较少被人提及。

  现在则被越来越多人说,因为当前这个迹象已经很明显。

  特别是美国提出所谓“去风险化”后,基本已经意味着美国将构建自己的区域化贸易体系。

  区域化贸易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追求供应链的安全,降低地缘风险,某种程度可以为了安全,去降低一些利润,所以会遵循就近原则。

  比方说,我们现在跟东盟的贸易规模越来越大。

  而美国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3年前,美加墨贸易协定建立后,就基本确立了美国的区域贸易体系。

  美国当前所提出的“去风险化”,实际上就只是美加墨贸易协定的落实结果。

  过去这两年,美国确实有一些实际行动,把一些产业转移到了墨西哥。

  这个可以直观反映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贸易数据上。

  墨西哥是已经超过我们,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国,加拿大则是美国第一大贸易国。

  而且,位于德州的美墨边境城市拉雷多,已经超过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等传统海港城市,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口岸。

  这也是海权朝着陆权转变的一个重要迹象。

  我们当前通过一带一路,要把亚欧非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超大的陆权体系。

  但那样一来,美国就成了一个悬在亚欧大陆之外的大号孤岛。

  所以,美国实际上也是在未雨绸缪,提前把北美大陆强化陆权。

  双方都是在强化陆权。

  加拿大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和长期位居首位的贸易伙伴。

  而墨西哥就成为美国试图扶持起来成为下一个廉价的制造基地。

  (3)墨西哥

  马斯克这次会让中国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主要是因为马斯克在墨西哥建了个超级工厂。

  

  这是马斯克全球第5座超级工厂,其中有两座是在美国,一座在上海,一座在柏林。

  马斯克之所以会选择在墨西哥建厂,也是迎合美国当前“去风险化”的需求,实际上也是在配合美国搞“区域化贸易及体系”的战略需要。

  马斯克这人虽然满嘴跑火车,但眼光确实还不错。

  从他从互联网支付捞了第一桶金,并且早早押注新能源汽车,就可以看出端倪。

  而且他即可以看到我们的机会,让特斯拉靠上海超级工厂来起死回生。

  也可以看到美国的战略意图。

  当然,马斯克与其说是配合美国搞区域化贸易体系,还不如说,美国在通过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和资本,去执行区域化贸易体系的意图。

  但这里需要说明,马斯克在墨西哥建厂,看中的并不是墨西哥的经济潜力,更多只是看中墨西哥的地缘潜力。

  比如,马斯克在墨西哥的工厂选址在墨西哥新莱昂州的首府蒙特雷,这与目前特斯拉的德州工厂相隔不远。

  蒙特雷市,是墨西哥第二大城市,也是墨西哥最大的工业城市。

  所以,马斯克这个选址也是比较有讲究。

  但墨西哥最大的问题还是制造业底子太薄弱,缺乏完善的基建设施、电力供应,并且营商环境也并不好,最关键是墨西哥还是太乱了点。

  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要动员中国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因为单靠特斯拉自己,很难把墨西哥的汽车产业链就完全撑起来,缺乏规模化效应。

  当时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能这么快就投入运营,并且也是特拉斯全球所有超级工厂里,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成本最低的,这是因为我们长三角有世界最齐全的汽车产业链,有强大的规模化效应,让特斯拉所需要的零部件,都可以十分便捷高效的就近生产出来。

  而这是墨西哥所欠缺的,所以马斯克才想让中国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这样形成规模效应后,马斯克在墨西哥厂子的生产成本才能降低。

  所以,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觉得我们制造业很容易就被替代。

  美国之所以寻找墨西哥做一个替代,是基于就近原则的地缘结果,是美国把安全放在经济之上的选择。

  但其他国家,并没有像美国这样的扭曲需要。

  我们拥有世界最完善的基建设施、电力供应体系、稳定的营商环境,能稳定供应世界25%的制造业产能,只有我们可以做到。

  但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让中国制造全球化,也是我们应对美国“去风险化”的必经之路。

  去墨西哥建厂,只是其中一个选择。

  当然,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全球化,去满世界建厂,前提也是我们得有强大的海军,来保护我们当地企业,不被过河拆桥,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我们在墨西哥的布局,其实也是早就开始了,中国是墨西哥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贸易伙伴,2021年起双边贸易超过1000亿美元。

  我们今年出口增速里,汽车出口增速是高达124.1%,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我们外贸出口的主要增长点。

  而我们上半年汽车出口对象,增速最大的两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和墨西哥。

  所以,国家在墨西哥的长远布局,是早就开始。

  美国试图“去风险化”,但不可能真正“去中国化”。

  中国经济早就深度融合在世界经济里,除非美国跟世界脱钩,不然美国很难摆脱中国。

  美国顶多就是采取绕道东南亚进口的模式,贴个牌之后,就觉得不是made in china,达到所谓“去风险”目的,来满足美国政客的脱钩叙事,至于增加的中间成本,自然是美国民众买单。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3. 从历史工人运动到当下工人运动的谋略——(一)历史工人运动
  4. 如何看待某车企“中国工人”在巴西“被指处于类似奴役式环境”
  5. 乌克兰逃兵
  6.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7. 殖人哭了:还是中国好,别来美国做牛马了
  8. 到底谁“封建”?
  9.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0.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1.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3.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4. 与否毛者的一段对话
  5.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6. 群众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谁不高兴了?
  7.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8. 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着
  9. 我国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内卷,失业,学历贬值…
  10. 不能将小岗村和井冈山相提并论!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元龙:1966-1976,文人敌视,世界朝圣!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并轨差距究竟有多大?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