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权力斗争兼论文化大革命的武斗问题
列宁说,政治就是阶级和阶级间的斗争。就是说,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斗争,一开始总是表现为个人的或小规模的经济利益间的斗争,之后会逐渐的发展为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有时激烈有时缓和,政治斗争也是这样。政治斗争的缓和期就是和谐期,和谐不是没有斗争而是斗争显得比较平和而已。有时和谐其实是一场不和谐的蕴酿,是一场更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前兆。政治斗争的最终发展是权力斗争。政治斗争一般表现为政策之争,立法之争,路线之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为权力之争。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权力之争,权力斗争会使政治斗争变得更为激烈更为残酷。勾心斗角,阳谋阴算,造谣中伤,杀人越货,甚至群殴武斗直至战争,这一切人类社会中最下贱最卑鄙最残酷的丑恶和罪恶现象都会在权力斗争的导演下引发和暴发出来。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纲领《十六条》中规定,要文斗,不要武斗,但武斗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涉及到了权力斗争。历史上的一切当权者,不论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对于受到批评,甚至很激烈的批评,甚至个人争执中挨个三拳两脚,一般都可忍受,唯独不能忍受的是权力的被剥夺和权力的丧失。这涉及到地位和尊严甚至自家性命攸关的问题,是万万不能让步不能退让分毫的。文化大革命中,有的权势者说,造反派要我们的权,我们要的是造反派的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人否定文化大革命,说他是一场浩劫。依据的理由之一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发生惨烈的大小规模不等的武斗事件。特别是一些没有经过那场运动的年青人,也是从这个角度根据别人宣传的事例和观点去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但是他们没看到本质的东西。不明白事物的复杂性的一面。有些人心肠太好,以自己的好心肠看待残酷的阶级斗争,是受蒙蔽受欺负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源。谁首先在否定文化大革命呢? 除了国外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等敌对势力以外,国内当然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失败后,那些掌握实权的人物了,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就是文化大革命指导理论中所规定所界定的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了。当然 在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队伍中也不乏受骗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彻底的革命者。但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人和大多数受蒙蔽者都没有认真的想一想,武斗究竟是怎么引起的,是谁最先搞起的。这个问题,也可能有些有权人是明白的,但是他们不说。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就已经指出和预见到了。在这个文件的第二部分“主流和曲折”中说,“文化革命是一场革命,就不可避免的会有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时也来自旧的社会习惯势力。这个阻力是相当大的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规定要文斗,不要武斗,但武斗还是发生了而且直接影响到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毛主席也说,文化大革命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这三分错误就是全面武斗。就是说文化大革命中的武斗正是这种大的顽强的阻力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形式。这种阻力来自什么地方呢?就来自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旧的习惯势力。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最主要的源头。事实也正是如此。本人亲身经历过的农村武斗事件正是当时的当权派当时手中握有实权的党支部书记一手策划亲身指挥下发生的。那是对造反派的残酷镇压,造反派根本无力与之对斗。很多文献证明,其他地方的武斗事件也都是有权势的当权派导演而成的。在造反派和当权派之间的权力角逐中,造反派始终是弱势是无能力首先挑起暴力争端的。这也是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所造成的。历史上,所有人民的起义人民的武装反抗都是统治阶级先行暴力人民使人民生存不下去了才引发出来 的。统治阶级武斗人民在先,人民的武装反抗在后。这是客观的历史规律。历史是这样,文化大革命中也是这样。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历史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王和皇帝是站在统治阶级一边的,而文化大革命中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是站在人民一边的。但即使是在毛主席站在人民一边的文化大革命中,客观规律的影响,在武斗中实际吃亏的还多是人民群众。这是因为走资派策划的武斗也都是打着毛主席的旗号干的,使外人一时是难以分辨真假的。但历史会证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阻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武斗或全面武斗来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是确定无疑的。这也是政治斗争涉及到焦点问题时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是人的良好愿望所能改变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