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里离北平只有400多里,我们坐汽车一天就可以到了。可
惜他们现在还不欢迎我们去,只能耐心等待他们觉悟。当然,
北平是一定要去的,他们不觉悟我们也是要去的。”
话说1948年4月7日上午10时许,毛泽东邀请郝德青、苏黎一起进餐。稍事休息后,他和周恩来、任弼时等由晋察冀军区派来的迎接人员带路,驱车向五台山进发,原计划到达五台山台怀镇,没想到天气突变,一时间狂风漫卷,大雪纷飞,天地之间一片洁白,车队被阻于繁峙县伯强村了。
4月8日清晨,毛泽东起床后走出房门,在院子里雪地上徜徉。周恩来、任弼时来了,他指指漫天飞舞的大雪,说:
“我们什么时候走?路上不宜耽搁时间太长啊。”
任弼时搓了搓手,说:
“刚才我和恩来商量过了,你今天休息,下午我俩带人去探路,明天出发,翻过五台山。”
毛泽东笑着说:
“好,任胡子,你是中央纵队的司令,我们都得听你的。”
此后,毛泽东召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伯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耿明昭、贫农团团长耿祥明和村财政委员李生峦向他汇报了土改和生产情况。谈完了工作,毛泽东问:
“这里离五台山有多远?五台佛爷还有没有?你们信不信佛爷?”
李生峦作了回答,又解释说:
“和尚喇嘛才信佛爷,咱们不信。”
毛泽东说:
“对,没有什么佛爷,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佛爷。不要迷信佛爷,我们要团结起来,做天下的主人。”
这天下午,周恩来、任弼时从山上回来了,周恩来说:
“主席,如果今晚不下雪,明天天气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毛泽东只得静下心来在伯强村办公,批阅一份又一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电文、战报,其中有一份是陈赓、谢富治率领的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4月5日第二次攻克豫西重镇洛阳的重要消息。他立即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见《毛泽东选集》)。他在电文中写道:
“关于城市政策,应注意下列几点”:
“极谨慎地清理国民党统治机构,只逮捕其中主要反动分子,不要牵连太广。”“对于官僚资本要有明确界限,不要将国民党人经营的工商业都叫作官僚资本而加以没收。”“如国民党人已逃跑,企业处于停歇状态,则应该由工人和技师选出代表,组织管理委员会管理,然后由民主政府委任经理和厂长,同工人一起加以管理。”“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严禁侵犯。”
“严禁农民团体进城捉拿和斗争地主。”“罪大恶极者,可根据乡村农民团体的请求送到乡村处理。”“入城之初,不要轻易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口号。”“不要忙于组织城市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和生活改善的斗争。”
“大城市目前的中心问题是粮食和燃料问题,必须有计划地加以处理。城市一经由我们管理,就必须有计划地逐步解决贫民的生活问题。不要提‘开仓济贫’的口号。不要使他们养成依赖政府救济的心理。”
“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必须妥善地予以清理和登记。”
“一切作长期打算。严禁破坏任何公私生产资料和浪费生活资料,禁止大吃大喝,注意节约”。“市委书记和市长必须委派懂政策有能力的人担任。市委书记和市长应该对所属一切工作人员加以训练,讲明各项城市政策和策略。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
由于这个电报的“内容不但适用于洛阳,也基本上适用于一切新解放的城市,”毛泽东便“同时发给了其它前线和其它地区的同志(《毛泽东选集》注释语——笔者注)”。
4月11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了。午饭后,毛泽东一行离开了被阻数日的伯强村,乘车向白雪皑皑的五台山进发。他的车子走在最前面,周恩来、任弼时的车子随后跟进。从伯强村到五台山的中心腹地台怀镇,在正常情况下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可现在是山高路滑,车队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才走了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毛泽东的司机周西林高度集中注意力,辨认前方的道路。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雪刮都刮不及,汽车终于熄火了。警卫战士跳下车,在后面推车,汽车仍然开不动。毛泽东从车上探出半个身子,大声喊:
“大家休息一下,不要着急。”
休息了半个小时,周西林又发动汽车,卫士们在后边推着,艰难地向上爬行。车轮在地上打滑,战士们就干脆脱掉棉衣垫在车轮下。由于道路太滑,方向盘很难控制,突然间,汽车向路边的悬崖滑去,周西林连打几下方向盘也未能控制住,急得他两眼冒火,猛地踩下刹车,另一只手死死地扳着手刹杆,吉普车终于在悬崖边停住了。周西林头也不回,对阎长林喊道:
“快让主席下车!下车!”
阎长林迅速打开车门,把毛泽东从车上接下来。战士们跑到前头低头一看,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真危险啊!汽车已滑到了崖边,一只前轮已经悬空。要不是周西林反应敏捷,处置得当,后果不堪设想。
不一会儿,后边的车跟上来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毛泽东这辆车子被拖回到公路中间。毛泽东拍了拍周西林的肩膀,感激地说:
“这次你救了我一命。”
此时的周西林脸色还有些发白,连忙说:
“主席福大命大!主席福大命大!”
汽车不能再坐了,毛泽东一挥手说:
“走!”
说罢,一个人迈开大步踏着积雪向山顶走去。刚走了一程,聂荣臻派来的许建国、周荣鑫带着迎接的部队赶到了。毛泽东骑上一匹红马,由战士牵着,向台怀镇走去,攀过鸿门岩,于傍晚时分抵达台怀镇。毛泽东指着不远处的塔院寺对任弼时说:
“寺庙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引以为自豪。我们转战陕北时,还到过佳县的白云山寺,这次来五台山,大可一饱眼福。”
这五台山海拔3000米左右,最初因清凉宜人被叫作清凉山。山上有东南西北中5座高峰,每个峰顶都平坦宽阔,宛如平台,故又被称为五台山。五台山上有70多座庙宇,供奉佛像2万多尊,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中国佛教圣地。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被安排在塔院寺方丈院内。毛泽东下榻的里院北屋东阁间内,摆放着一张木桌一张木椅,桌上有一砚台一笔筒;桌子和炕之间置一取暖火盆,上边放一把铜茶壶。毛泽东向方丈询问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故事和杨五郎出家在那个庙?又听方丈讲了五台山的历史、佛事活动。他对方丈说:
“共产党允许人民信教。我们的政策是保护宗教活动。”
4月12日,毛泽东与江青吃过早饭,和周恩来、任弼时一起由许建国、周荣鑫陪同,在方丈和小沙弥引领下,游览台怀镇各个寺院。毛泽东饶有兴趣地给大家讲《水浒》里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和杨五郎出家五台山的故事。
从塔院寺东口出来,毛泽东见对面东门墙上有一副对联,写的是: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他默默念了一遍,问方丈:
“这对联是谁写的?”
方丈答道:
“是老衲所写。”
毛泽东略一沉吟,说:
“这副对联应广为宣传。我们不是和尚,不是从佛家慈悲放生的立场出发。要知道自然界中的三春鸟捕捉害虫,是保护农作物和树木的益鸟。”
他由塔院寺进入十方堂,来到后大殿,看见几个和尚正在整理残缺不全的经书。有个叫罗真呢嘛的与方丈搭话。毛泽东听了他的口音,问道:
“你是青海人吧?”
“是的。”
“你来五台山多久了?啥时出的家?”
罗真呢嘛见眼前这个衣着朴素的人,气宇不凡,反问道:
“你去过青海?你知道青海省有几座出名的寺庙?”
毛泽东说:
“有两座。西宁东广大寺和塔尔寺,对吧?”
罗真呢嘛点点头。毛泽东指了指那些残损的经书,又问:
“这些经书毁坏了,可惜不可惜?”
罗真呢嘛不做正面回答,漫不经心地道:
“有生之物,有生就有死;有形之物,有成就有坏。”
毛泽东见他如此,便故意问道:
“那么,打倒蒋介石,可惜不可惜?”
罗真呢嘛被问得不知所措,只好埋头整理经书,不再言语。毛泽东看到“四大天王”背后被人掏了个大洞,再一细瞅有几个“弥勒”缺少了脑袋。忙问身边的方丈:
“此为何由?”
方丈痛心地说:
“五台山数僧为掩护抗日军民,曾遭日寇屠戮,寺庙亦被破坏。”
毛泽东说:
“等全国解放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寺庙和文物,绝不能让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破坏。”
接着,他又详细询问了寺院的修缮工作和寺僧生活情况,并指示陪同的几位地方干部要加紧寺院的修复和管理保护。
毛泽东一边观察一边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通往灵鹫峰菩萨顶的108级石阶。方丈气喘吁吁赶到毛泽东身边,说:
“老衲老矣,跟不上贵人龙骧虎步了。”
毛泽东忙说:
“慢走,不急,我们这几年转战陕北,成天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周旋于崇山峻岭之中,早已习惯了。”
方丈仰视毛泽东,目露崇敬之情,对搀扶自己的小沙弥说:
“徒儿,此人雍容富贵,体拥佛云,目蕴睿智,行止大度,有拔众生脱苦海之力,苍生有福了。”
此时,早已进殿的毛泽东正端详着弥勒佛的慈笑憨态,打趣说:
“胖师傅,久违了……”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刚从殿外进来的任弼时见众人大笑,说道:
“笑么子哟,莫非要和弥勒佛比个高低!”
毛泽东面对方丈道:
“讲得好,等革命成功那一天,老师傅可给我们作证,看谁笑得最好,笑得最响。”
方丈垂头念佛: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敢嬉笑佛爷,罪过罪过。”
毛泽东忙表示歉意,说:
“噢,是我们的不是了。方丈若能明白我们说革命成功是什么意思,恐怕就不见怪了。所谓革命成功之日,便是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天下老百姓耕者有其田,万民乐业安居时。”
任弼时插话说:
“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人无贵贱,众生平等,行善慈悲,福极无涯的境界。”
毛泽东问方丈:
“弥勒佛的像义不就是如此吗?”
方丈点头道:
“贵人所言极是,但愿此话弥勒佛爷知晓。”
毛泽东笑道:
“信仰自由嘛。你们可以信佛教,我们信马列主义;你们讲修行,我们讲革命,讲造反,用枪杆子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他边说边走上钟楼,细细品读着巨钟上铸刻的经文,抬头对周恩来说: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它和儒、道学说相融,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以保护和研究。”
周恩来点点头,说:
“是啊,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今人成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取得的。我们信仰马列主义,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毛泽东说:
“几千年来,佛教在哲学、建筑、美术、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全人类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
任弼时也笑着说:
“佛学的教义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献身于拯救民众的精神。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看到人世间百姓遭受生离死别、病患贫困、自然灾害的痛苦,才下决心抛弃荣华富贵、儿女情长献身于佛教事业,舍生取义嘛。”
毛泽东说:
“我们共产党人则是信仰马列主义这个‘佛’,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拯救天下穷人脱离苦海,团结起来闹革命,求解放,当家作主人。”
他转身问方丈:
“长老意下如何?请赐教。”
方丈正和小沙弥听几位讲佛论禅,深感精深博大,一时难以找到适当的词句对答,慌忙说道:
“岂敢,岂敢,施主真人,大义参天,老衲受教匪浅。”
毛泽东说:
“长老谬赞了。我们共产党从献身精神上来讲,与佛教有相同之处,但本质不同,最大的分别便是共产主义讲现实,向一切不合理的封建剥削制度发动革命,推翻蒋家王朝,让天下穷人都过上实实在在的美满幸福生活。来世之说,空怀一种美好的信念,不去斗争,一切子虚乌有。”
任弼时插话说:
“还有佛门戒条颇多,第一戒‘杀’,共产党可不守佛戒,当然这不是我们好战,而是为了长久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幸福,不得不打败日寇,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民族彻底解放的胜利。”
毛泽东问方丈:
“你看,我们能胜利吗?”
方丈回答道:
“能,一定能,天遂人愿嘛。”
毛泽东笑道:
“好,好一个天遂人愿。”
眼看到了中午时分,周恩来与任弼时嘀咕了几句,说午饭后就出发,继续前进。此时江青游兴正浓,她拉着毛泽东向大殿走去。殿中一老僧正为香客解签,毛泽东上前微微躬身,说:
“打搅长老了。”
老僧举目一瞧,见说话的中年男子身材魁梧,慈祥大度,聪睿沉着,忙说:
“不敢当,施主求签还是拆字?”
毛泽东望了周恩来、任弼时一眼,笑着说:
“求签打卦纯属游戏,共产党人从不相信天命。”
说话间,江青早已从香案上拿起签筒,摇了几摇,随手抽一签,看完一笑,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见竹签上歪歪斜斜写着:“上上大吉”4个字,将竹签递给周恩来和任弼时,二人传给老僧。老僧看了竹签,凝视着毛泽东说:
“施主此行平安无事,一生上上大吉。”
毛泽东摇了摇头道:
“说什么此行平安无事,昨天过五台山巅,汽车失控向悬崖滑去,若不是司机周西林技术好,险些丢了性命。”
周恩来笑着说:
“主席福大命大,化险为夷。”
毛泽东感慨地说:
“我走过的这五十几年,道路是曲折艰辛的,曾被敌人辱骂,在党内受孤立、误解,甚至遭到打击,几至开除党籍。一生上上大吉,那是骗人的,也是不可能的。”
他从寺院出来,信步来到台怀街上,见几个孩子在踢毽子,就走上前去,抚着一个孩子的头说:
“我也来一下,怎么样?”
说着从一个孩子手中接过毽子,踢了两下,把毽子交给小孩又继续往前走。他看见一个摆摊卖纸烟、花生、大豆的小商贩,便上去打招呼,问道:
“生意如何?”
这个小商贩叫董富财,他说:
“差不多。想买些什么东西?”
董富财看到毛泽东穿着单薄的旧棉袄,就问道:
“凉不凉?”
毛泽东说:
“不冷。”
董富财说:
“们这里离了这羊皮袄可不行哩。”
五台县方言把“我”念作“们”,毛泽东也学着五台方言说:
“来,们想买包烟哩。”
董富财被毛泽东的“五台话”逗乐了。毛泽东将钱递给董富财,董富财终于认出了毛泽东。
“你是毛主席?”
董富财给吓楞了,只一个劲地躲着不收钱。毛泽东说:
“买卖要公平嘛,我们共产党人可不能随便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纪律。”
董富财只好收了钱。后来,他逢人便说:
“毛主席买我的烟还付钱哩。”
4月12日下午,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一起鉴赏了康熙御衣、吴道子绘画真迹和其它一些文物。他对陪同的方丈说:
“很有价值,好好保存。”
尔后,车队离开五台山继续东进,经石嘴、上长城岭,又经晋冀交界的龙泉关,进入河北省阜平县境内。毛泽东看着车窗外嫩油油的麦苗,对司机周西林说:
“老周,咱们停车休息休息吧。”
他下了车,站在路边的一个土坎上,把大衣脱了下来,说:
“看来,我这件大衣不需要再穿了。再往前走,连棉衣也可能不需要了。你们看,气候差别多么大。前两天,农民在地里劳动,在街上吃饭,还可以光着膀子。昨天,大风雪里,穿着棉衣皮袄还受冻。现在,这里的麦子长这么高了,树叶出来了,桃花也开了,咱们这几天的路途上,就经过了夏季、秋季和春季。从现在开始,就是春季了。”
阎长林说:
“河北人一般都说,二八月里乱穿衣。”
“对啦,你们河北人来到河北,情况熟悉,更有发言权。昨天住的五台山是山西省的地区,现在这里是阜平县,已经是河北省的地区了。这两个地方,都叫晋察地区,也叫华北地区。你们不是经常说,河北这也好那也好吗?今天第一天印象还不错。”
毛泽东说完,喝了几口水,说:
“咱们出发吧。今天不着急,路程不远。”
车队很快就到了阜平县的西下关村。毛泽东被安排在村中路北的一个院子里。这座院子很整洁,北屋很高大,东西配房也都是砖砌的。毛泽东坐在屋门口的台阶上吸着烟,对周恩来、许建国和周荣鑫说:
“我们在这里住一天,明天下午就到军区司令部去。告诉聂老总,我们都很好,见了面再谈。”
周恩来对许建国、周荣鑫说:
“你们二位也辛苦了,先回司令部休息。你们的任务完成了。这里离司令部很近,就不必担心了。”
房东老汉从地里干活回来了,阎长林说:
“老大爷,给你添麻烦了。”
老汉说:
“军民一家人嘛,用不着客气。要不是解放军打走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咱老百姓哪会有今天的好日子过呀。”
毛泽东搭话说:
“我听说过,阜平县不富,平山县不平。你们这一带的土地不是很好吗?又有水渠灌溉,可以旱涝保收。”
老汉说:
“我们这里的地,都是平地就好了。能浇上水的好地,全村人平均不到半亩,别的都是山坡沙土地,不好长庄稼,打粮全靠一点水浇地。”
“你们应该想办法,把这每人半亩地深耕细作,多施肥,多浇水,就能多打粮食。山上也应该想办法多种果树,种经济作物。有了粮食,再多收入点钱,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首长说得对呀,过去这山沟山上有许多树,在战争中都被破坏了,以后不打仗了,慢慢就好了。”
慕丰韵科长来向周恩来报告说,民兵们的武器库就在毛泽东住处附近的空院里,那里有地雷、炸药、手榴弹、土枪土炮。周恩来生气地说:
“在我们没到以前,就应该把周围检查好,让毛主席住在这样的地方怎么行?”
他立即和慕丰韵一起去检查了武器库,交代说:
“这里要警卫连派哨兵看守,谁也不准到这个院里来,所有的武器都不准动。你要亲自把看守的任务布置好,还要来检查。”
第二天,毛泽东要出发了,来到附近的水渠前,望着哗啦啦的流水,对警卫员说:
“这都是前人给后人造的福啊。如果山区有条件的地方,都能修上水渠用这样的水浇地,供人吃用,那该多好呀。有些山区,不用说用水浇地,连吃水都困难。我们要时刻想到人民的困难,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人民造福啊!”
周恩来说:
“主席,请上车吧。”
“弼时和定一同志呢?”
“他们随后就到。”
毛泽东在车上还想着“阜平不富”的事,他说:
“人们都说阜平不富,这里有山有水,为什么不能富呢?一是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二是过去农民没有土地,没有生产资料。今后土地改革了,多打粮食,就有饭吃了。在山上多种树,造果木林,几年以后,收入也会很多的。在山区多种草,发展牛羊畜牧业生产,是可以富起来的。以后应当把阜平不富的名声改过来,把阜平县改成富平县。”
毛泽东又对司机周西林说:
“老周呀,咱们现在离开你们山西往东走,离你的家越来越远了,你高兴吗?看来太原不解放,你想回家看看也困难呀。”
周西林说:
“主席,太原包围起来了,为什么现在还不把阎锡山消灭掉呀?”
毛泽东说:
“老周,你不要忘了我们现在还是小米加步枪噢。如果我们有飞机加大炮,太原随时都可以解放。太原肯定是要解放的,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风不是诸葛亮借的那个东风,而是人民解放军借的东风,那就是大炮。大炮一到,太原就可以解放了。”
4月13日黄昏时分,一队快马向军区疾驰而去,报告司令员聂荣臻:毛泽东、周恩来的车队,即刻就要到了。聂荣臻和参谋长赵尔陆立即带领有关人员乘车来到村外二三公里远的地方,迎接毛泽东的车队。毛泽东看见两辆吉普车迎面开来,便叫到:
“停车,停车!”
他下了车,聂荣臻、赵尔陆等人快步迎上来和他握手。聂荣臻说:
“主席,总算把你等来了。”
毛泽东说:
“是吗?我可是个大包袱,硬把胡宗南给压垮了。”
赵尔陆说:
“主席辛苦了,也瘦了。我们大家都非常担心你的健康和安全。”
毛泽东笑着说:
“我和你们大家一样,都是亲临战场和敌人作战。你们担心我的健康和安全,我也担心你们的健康和安全呀。看来我是比在延安的时候瘦了些,这都是在战争中锻炼的结果。这个瘦是个好现象,用钱是买不到的。”
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都笑了。此时,周恩来、任弼时的车子也到了,众人寒暄已毕,在聂荣臻、赵尔陆车子引导下,车队抵达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察冀军区机关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
军区司令部设在一个大院里,前后共有4排新盖的平房;院子北面是高山,西北边紧靠着一个山坡。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聂荣臻、赵尔陆等人引领下,走进一个会议室。工作人员把行李等一应东西搬进了安排好的房子里。毛泽东和江青住的是聂荣臻腾出来的两间房子,里面是个套间,办公和休息很方便,家具和办公用具也很齐全,还有电灯。
邓颖超来了,毛泽东握着她的手说:
“你坚持在一线工作,取得了成绩,又有了经验,很好啊!可你这个后勤部长没有当好。这么久,你连到前委来慰问也没有,可苦了恩来呀。”
邓颖超是在中央枣林沟会议以后分在后委工作。她参加了阜平县土地改革和整党的试点工作,担任细沟村土改工作组组长。她这次来是参加部分区县干部关于土改和整党工作座谈会的,终于见到了分别了一年的周恩来。邓颖超见毛泽东和她如此说笑,也笑着说:
“恩来的身体很好,有主席的关心,有警卫员照顾,我不去也很放心呀。”
毛泽东说:
“那可不行,我们都代替不了你这个后勤部长啊。”
周恩来笑着说:
“通信联系,也等于见面了。”
这天晚上,毛泽东和几个领导人在小灶上吃晚饭,工作人员在司令部的中灶吃,饭菜全是河北味,阎长林、李银桥,韩桂馨这一些河北人高兴极了。
毛泽东召开了一个有定县、曲阳、阜平3县县委书记和部分区委书记参加的土改、整党工作汇报会,邓颖超也参加了会议。
一天下午,毛泽东召见了侄女毛远志夫妇。
毛远志、曹全夫是在1945年10月中旬动身去东北的途中,由于交通阻断,被组织上安排在张家口工作。
毛泽东穿一身灰色的旧军衣,坐在院子里的小木凳上,曹全夫见他脚上的一双布鞋都破了,两脚的拇指露在外面,便说:
“伯伯,您该换一双鞋子了,解放区每人节约一针一线就够您穿的了。”
“破了没关系,旧鞋子穿着舒服。”毛泽东说罢,看着毛远志穿的衣服上面补得东一块西一块的,就笑了:“看来你还会打补丁噢!你的衣服呢?”
毛远志也笑了,说:
“好一点的给孩子改做衣服了,旧的缝缝补补自己穿。”
毛泽东点着了一支烟,望着毛远志、曹全夫问道:
“现在土改了,你们那里怎么样?”
毛远志向伯父汇报了自己和丈夫的工作情况,她还说:
“我住的老乡家隔壁是个地主,被扫地出门后没有房子住。”
“后来怎么样了?”
“地主婆娘没处去,半夜敲我的房门,问我怎么办?”
“那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扫地出门了,破房子也该给一间住嘛!他们没地方呆,就会跑到国民党那边去了。”
毛远志见伯伯不住点头,肯定了自己的观点,便接着说:
“还有一家地主有一个儿子,是小学教员,听说在半道上被人截住打死了……”
“哦,竟有这种事?”
毛泽东站起身来,吸着烟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毛远志见状,赶紧打住话头,以免影响伯伯考虑问题。
4月15日,杨成武奉命乘车由蔚县来到城南庄,晋见毛泽东。
原来,毛泽东此时正考虑着新中国联合政府的组建问题,准备去东北会见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在哈尔滨签署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3党的联合声明;尔后由哈尔滨出发去苏联一趟,向斯大林说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以便在成立联合政府的时候,取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这一去一回,都要经过许多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地区,少不得涉艰险打恶仗。为此,毛泽东交代聂荣臻说:
“杨成武,还是叫杨成武来。”
杨成武来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已经休息,他半坐半躺着伸一下手,说:
“成武,你来了,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
杨成武说着在毛泽东面前坐下。毛泽东说:
“你打大同、打集宁、打清风后又打石家庄,你好威风啊!部队现在怎么样啊?”
杨成武汇报了出击平绥线和察南战役的情况。毛泽东说了一个“好”字,顺手从床头小桌上拿了一支烟,点燃后,不慌不忙地说:
“这次又要给你一个任务。你选一个熟悉的、战斗力最强的师由你亲自率领,准备护送我到东北去。怎么样?”
“主席去哪儿,我就护送到哪儿,保证完成任务!”
“哈哈,你要护送我武装大游行啊?”
4月16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刘伯承、邓小平等指示电,他在电文中写道:
刘邓,并告陈粟、陈唐、陈赓:
卯元电悉。
一、请令转入太康、柘城及以北之1、11两纵,在陇海郑徐段及其南北地区歼灭分散之敌。
二、你们所率2、3、6纵及陈士榘、陈赓各纵,在平汉路西将黄河以北补充人员及物资,运达各纵,补充完毕,准备新行动。
三、新行动方向是豫西南、鄂西、鄂西北及整个汉水流域,歼灭分散之敌,调动平汉线以东之敌向平汉以西,以利粟裕行动。不要企图在平汉线附近和数个师集中兵力行动之敌作战,而应远离集中之敌,到有分散之敌可打之地区去作战。我军到豫西南及汉水流域去的兵力亦不要太大。我们意见:(甲)将宋纵派回郑徐线地区,与1纵、11纵汇合成1兵团,担负该区作战任务。(乙)以陈士榘、陈赓之3、4、8纵共10个至11个旅,待补充新兵、弹药、夏衣后,早日向西南,首先夺取宛西4县,然后出汉水。他们说该区缺粮,我们则认为在夺取宛西4县及汉水广大城镇乡村之后,是可能解决粮食问题的。(丙)你们直属之2、3、6纵则位于现地区休整,居中策应郑徐线地区及汉水地区两兵团之作战。第一步准备协助陈唐、陈赓向西南行动,第二步准备向沙、淮间行动。
四、以上意见是否适宜,盼复。我们已到阜平,不日即可与中工委会合。
军委 卯铣
4月17日晨,毛泽东起草中央关于解决新解放城市粮荒问题的指示,他写道:
陈谢,邯郸局并告陈唐,陈粟及中原局,华东局,东北局:
陈赓关于洛阳缺粮问题3电均悉。我们认为此一问题已渐带普遍性,将不仅在洛阳一处发生。凡被我军包围较久之较大城市,一旦被我解放或敌军撤走,城中均有发生粮荒可能。尤其是这种城市,如离我老解放区较远成为灾荒区,或为敌人有计划破坏者,这种情况会更严重,但解决粮荒的主要办法,绝不能倚靠我老解放区远道送粮,而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就地筹划上面,其原则办法大致可有:
一、动员城市基本群众(工人、贫民、职员、学生)及一部分工商业家开明人士,在民主政权领导下组织救济委员会,调查城中囤粮大户大商,实行征借平粜或部分施放。
二、鼓励附近各县区乡运输粮食入城交换所需货物或鼓励小商贩下乡换取粮食。
三、疏散城市中有乡村亲友关系的人民下乡。
四、吸收城市贫民工人参加我军,调往乡村后方训练。
五、吸收好的青年学生转往乡村或老区训练。
六、如离我有粮老区不太远,亦可动员一部分贫民苦力前往运粮或作贩卖或作救济。
七、对此等城市,我军只应留下必要的警戒或维持治安部队,其余部队均应移至城外就食。此外,你们或尚可想出其他办法,但主要精神必须放在就地筹划上,而陈赓同志则放在要求老区远道送粮上,这是极不适当的。因如此,不仅使管理该城市的领导同志和部队失去其依靠当地人民解决当地问题的信心,并且影响当地人民失去其自力更生的信心,不愿为解决粮荒努力,而眼巴巴等着解放军送粮来救济,不来,便会抱怨我们,反倒掩盖了敌人给予他们造成的灾难和祸害。关于此事,陈谢应派最负责的人员亲往洛阳主持,并根据上述所提原则,订出适合洛阳情况的具体办法,迅谋实施。邯郸局亦应就你们经验,给陈谢以较具体的指示,并令宋任穷等同志迅速前往主持。处理情形如何,望告。
中央 卯
毛泽东一连几天忙得连散步的时间都没有,阎长林说:
“主席,来城南庄已经好几天了,你一直在屋里,出去走走吧。”
毛泽东说:
“我这个人是喜欢散步的,但散步也必须要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空余的时间。这几天事情太多,没有空闲的时间,也就顾不上出去散步了。”
阎长林说:
“活动活动对身体有好处,时间长了不注意活动,会影响健康。”
毛泽东说:
“我的身体很好嘛,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从明天起,咱们就可以出去散步了。”
第二天上午,聂荣臻对阎长林说:
“你们除了留下岗哨以外,都坐车到后勤供应部去,他们要给你们发衣服,发鞋袜。”
警卫排的战士们一听说要发衣服发鞋袜,就猜测说:毛主席要留下,可能和在陕北时一样,和晋察冀的部队一起行动,狠狠打它几个漂亮仗,然后再到西柏坡去。大家欢欢喜喜地上了车,来到后勤供应部,每人领了一身卡其布新衣服和新鞋新袜子,还有水壶、毛巾和挎包。战士们在返回的路上又议论开了:
“上前线打仗,为什么还要穿新衣服?我们穿的衣服虽然旧了,但这毫不影响和敌人打仗嘛。”
“这新衣服相当漂亮,外衣是美国卡其布做的,我们还没见有谁穿过。这白洋布衬衫,倒是有人穿过,那是在延安,中央委员和机关部门的最高领导才能穿。”
马武义说:
“是不是北平敌人投降了,咱们要跟毛主席去谈判?”
张天义摇摇头说:
“我看不像去谈判,如果要是去和敌人谈判,就该是周副主席去。”
“毛主席还去重庆谈判了么。”
“现在情况变了,不像重庆谈判了。那时毛主席亲自去和蒋介石谈判,现在蒋介石别想再做那个梦了,就是他提出来要谈判,毛主席也不会去。”
这天下午,毛泽东起了床,洗了脸,吃了点东西,对阎长林说:
“走,咱们出去一下。”
“要不要车?”
“不要车了,走走吧。”
毛泽东到了村边,望着一片麦苗说:
“解放区能有几个丰收年就好了。”
城南庄的村边到处都有菜园子,什么青菜都有。阎长林想到转战陕北时很少见到青菜,就是东渡黄河以后,一直走到阜平的下关村,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青菜。毛泽东转了一会儿就要往回走,阎长林说多待一会儿,毛泽东说:
“回去还有事,等一会儿再来。”
他刚回到住处,聂荣臻就领着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说:
“这是裁缝师傅,给主席量体做衣服来了。”
战士们见毛泽东要做新衣服了,还给师哲也量了尺寸,就议论说:
“我们一下子都穿上了好衣服,看来这里边必有原因,肯定是有新的任务了。”
他们的猜测没错,只是后来由于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出乎意料的迅速,毛泽东访苏未能成行,去东北的计划也取消了。
且说毛泽东等裁缝师傅走了以后,喝了一杯茶水,又提出和大家一起到山上看看。于是,他们出了村子,向东边的一座小山走去。开始爬山了,工作人员在难走的地方要搀扶毛泽东,毛泽东不让,他说:
“现在咱们是散步,是锻炼身体,只有累一点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呀。”
他在山头上坐下来和战士们聊天,他说:
“你们河北人总说河北好,咱们现在坐的地方就是河北,你们说,这里比延安好在哪里?你们再说说,咱们坐在这里,周围远的近的都是些什么地方?”
王振海说:
“我是定县的,我小的时候在家里听说,铁路西有个平山县,没有听说有个阜平县。我们定县可能在这里的正东或正南。”
阎长林说:
“河北比延安就是好,河北有大平原,延安就没有。我是顺德府尧山县人,在石家庄南边180里。我小的时候到过石家庄,也到过平山县。再往北就没有去过了,也没有听说过阜平县。”
一个卫士说:
“我是河北完县人,完县离这里不远。咱们这个地区叫晋察冀,也叫冀西。铁路以东是冀中,铁路以西是冀西。西南方向是石家庄,到这里不过200里。”
毛泽东说:
“在三交镇时,你们谁说咱们坐在汽车上,叫老周开车,一天走它400里,就可以到河北平山了。可是,我们走了20天才到这里。按照你们的说法,这里离北平也只有400多里,我们坐汽车一天就可以到了。可惜他们现在还不欢迎我们去,只能耐心等待他们觉悟。当然,北平是一定要去的,他们不觉悟我们也是要去的。”
欲知毛泽东在城南庄还有何重大活动,请看下一章内容。
东方翁曰:从召见杨成武,到警卫部队换装,到与警卫人员聊天遥望北平,以及后来起草的一些电文,很显然,一幅辉煌的蓝图正在毛泽东胸中描绘:联合各民主党派,成立新中国联合政府,迅速获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承认;以至于定都于北平,也都在他的考虑之中。这正是基于他原来的战略方针和对胜利充满信心的未雨绸缪之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毛泽东调整了原来的战略方针,从而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同时也终止了去哈尔滨去苏联的计划呢?这正是本传下面要叙述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