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仗要越打越大,都是关系全国大局
的大仗,不要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
话说1948年9月10日,东北野战军林彪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作了南下北宁线的部署:以第12纵队及6个独立师、炮兵纵队1个团及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继续围困长春。以第3、4、7、8、9、11纵6个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第2纵队第5师,冀察热辽军区3个独立师,南下北宁线,歼灭辽宁义县至河北昌黎一线国民党军,尔后相机夺取锦州、锦西、山海关。以第1、2(欠第5师)、5、6、10纵5个纵队,配置于沈阳以西北及长春、沈阳之间,阻止沈阳之国民党军向锦州或向长春增援,并随时准备参加攻锦作战和歼灭长春突围之敌。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了,东北野战军在北宁线义县至河北唐山段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击。热河独立第4、6、8师包围了兴城、绥中等地,将锦州与唐山之间的通道截断,并断绝了傅作义集团增援东北的陆上通道。4纵、9纵插于义县、锦州之间,并包围义县。
9月13日,“九月会议”在结束前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分区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
这个《决议》全文将近5000字,共分为3大部分、12大项、58条,是向全党、全军发出的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要求全党全军全面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总纲,成为加强党的纪律性、规范组织性的纲领性文件,称得上是中国共产党铁的纪律的光辉典范。
“九月会议”结束后,中央书记处5大书记几乎是天天开会。按照原来的分工,毛泽东在周恩来的协助下,负责全国的军事指挥。毛泽东说:
“现在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仗要越打越大,都是关系全国大局的大仗,不要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要集体研究决定。”
于是,几乎是每天晚上8点,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都准时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他们的卫士和警卫人员也都跟了来。书记们在办公室里开大会,卫士们就在值班室议论现在包围了什么地方,消灭了多少敌人。
朱德多年来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10点洗澡睡觉,清晨起来散步打拳。现在,毛泽东习惯于晚上办公开会的习惯,把他的生活全打乱了。毛泽东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有时就劝说:
“总司令啊,你年龄大了,可以早一点回去休息。”
朱德摇摇头说:
“这么重大的事,我回去也睡不着。”
话是这么说,有时会议开到一半他就打盹了。有人想叫醒他,毛泽东就轻轻摆摆手,说:
“不要叫了,让他休息一会儿,决定重大问题时再叫也不迟。”
朱德醒后总是抱歉地说:
“哎呀,糟糕,睡着了。”
大家都笑了。周恩来说:
“没关系,你休息一会儿,就能坚持到底了。”
毛泽东说:
“咱们这一段会议多,为的是彻底打败蒋介石。事情多,又很重大,少数人做主不行,咱们一起打一段疲劳战。总司令开会时稍微休息一会儿,精力更充沛,这是一件好事嘛。”
他又对周恩来、任弼时说:
“我们3个人打疲劳战打惯了,在陕北打了一年多,打败了蒋介石妄想消灭我们的野心。现在咱们再在一起打一段疲劳战,为的是彻底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不然,事情这么多,又这么重要,少数人做不了主啊!”
周恩来接着说:
“这个疲劳战是很辛苦的,但效率也是很高的。”
任弼时患有高血压病,过度紧张或劳累就头晕,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有时大家也劝他早点回去休息,他就摇手说:
“我比你们都年轻,你们坚持工作,我回去休息怎么行呢,我应该比你们多做点事才对。”
9月中旬的一天,张文秋向刘少奇汇报工作后,刘少奇说:
“我带你去看看毛主席,好不好?”
张文秋高兴地说:
“好!我老早就想去拜望毛主席了。”
在刘少奇的引领下,张文秋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室,只见屋里的陈设十分简单:两个单人沙发,一个帆布套座椅,左边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两把木椅子,桌上铺着白桌布。毛泽东穿着深灰色的夹衣,脚穿一双黑布鞋,同张文秋握手问候。刘少奇说:
“我把张文秋同志约来看望主席,主席可以和她多谈谈,我先走了。”
刘少奇走后,毛泽东笑着问张文秋:
“好久没有看见你了。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在何处工作?”
张文秋说:
“我住在平山县王子村,在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工作。我好久未见到主席,很想念主席。”
“你在司法部工作?工作情况怎么样?”
“我没有学过法律,工作起来感到吃力。”
毛泽东鼓励她好好学好好干,接着话题一转,问起张文秋的身世。张文秋后来回忆说:
“我就从祖父母到父母,从求学到参加革命,把自己的家世和经历讲给他听。他听得很入神,有时频频点头,有时还插几句话。当我讲到我的求学经过时,毛主席说,他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毛主席听我讲完家庭情况后,很有感慨地说:
‘你出来参加革命,真不容易呀!你是同封建社会斗争,同宗法观念斗争,才出来的呀!你幸喜有一个好母亲做后台,支持你求学,求进步。她不支持你,你参加不了革命,也不会有今天。’
毛主席向我介绍了他的身世,说他父亲脾气大,不让他外出求学,也是母亲支持他。当主席讲到开慧牺牲,岸英、岸青、岸龙流浪的情况时,他的眼圈有些发红,看得出他是非常难过的。毛主席又向我问起谦初牺牲的经过和谦初的家庭情况,我一一作了详细回答。毛主席听完,有些难过,说:
‘谦初是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他是一个有才能、对党有贡献的人,是党的忠实的儿子。他的牺牲,是党的一大损失啊!’”
毛泽东问清了所有的情况后,言归正传,把话题转到了毛岸英和刘思齐谈恋爱的事上,他对张文秋说:
“听岸英说,他和你的大女儿思齐很要好,已经通信好久了。他说:他很爱思齐,思齐也很喜欢他。他们俩人现在要求订婚,我很同意,现在就看你的意见怎么样,你对这个女婿满不满意?”
张文秋一本正经地说:
“他们两人通了许久的信,我是知道的。现在他们要求订婚,我很赞成。主席既然同意了,我非常高兴。不过,我怕思齐年轻幼稚,不懂事,配不上岸英。”
毛泽东微笑着摆摆手,说:
“我看思齐比较懂事。她年纪虽轻,但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她是在监狱里长大的,知道艰难困苦。她是烈士的后代,是我的干女儿,我很同情她,也很喜欢她。所以,我赞成他们现在订婚,将来结婚。”
张文秋也高兴地说:
“将来思齐和岸英能结合在一起,做主席的儿媳妇,经常在主席身边受教育,会非常幸福的。我有岸英这样一个女婿,也很满意。”
毛泽东说:
“今天本应当叫岸英来见你,可是他现在不在家里。明天我叫他到你家里去看望你。岸英刚从苏联回来不久,对国内情况不大了解,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情况,不大清楚。他很幼稚,希望你今后多费点心帮助他,教育他。”
张文秋连忙说:
“我听很多人说,岸英精明强干,能吃苦耐劳。他在苏联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回国后,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好多人都夸他是一名大有作为的青年。”
“这都是别人的奉承话,你可不要相信。他实际上是有很多缺点的。”
眼看到了中午,张文秋起身告辞。毛泽东再三挽留她吃午饭,张文秋只好留下来和毛泽东共进午餐。饭后,毛泽东又谈起了他们家为革命牺牲的5位亲人: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张文秋也谈到了毛泽民和陈振亚在新疆的斗争和被害的经过,又谈到了在新疆第4监狱里同敌人斗争的情况。直到天晚,两人已经谈了八九个小时。张文秋起身告辞,毛泽东还要挽留她吃晚饭,张文秋说:
“主席该休息了。天快黑了,我也要赶快回家。”
毛泽东这才起身,与张文秋握手道别。张文秋后来回忆说:
“我回到家里,仔细回想了一天的情况,明白了毛主席详细询问我的身世和革命经历的原因,显然是为了岸英和思齐的婚事。毛主席真会做调查工作。他以谈家常的方式,将我各方面的情况都调查得一清二楚,连对谦初的家庭都作了深刻的了解。与此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岸英的情况,主动告诉了我,让我心里有底。毛主席这种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使我又感动,又佩服。他这样重视孩子的婚事,又使我格外高兴。”
9月16日夜,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指挥的济南战役正式发起,华东野战军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
9月19日,国民党军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下,率115旅、161旅及独立旅共3个旅约2万余人举行战场起义。
9月2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个《关于健全党委制》(参看《毛泽东选集》)的决定,他写道:
“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近查有些(当然不是一切)领导机关,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习气甚为浓厚。重要问题的解决,不是由党委会议做决定,而是由个人做决定,党委委员等于虚设。委员间意见分歧的事亦无由解决,并且听任这些分歧长期地不加解决。党委委员间所保持的只是形式上的一致,而不是实质上的一致,此种情形必须加以改变。今后从中央局至地委,从前委至旅委以及军区(军分会或领导小组),政府党组、民众团体党组、通讯社和报社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当然不是无关重要的小问题或者已经会议讨论解决只待执行的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地委、旅委以下的党委亦应如此。”“委员会又须分别为常委会和全体会两种,不可混在一起。”
“此外,还须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两者不可偏废。军队在作战时和情况需要时,首长有临机处置之权。”
9月2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指示电,他写道:
林罗刘:
按照近日北宁线敌情,甚有利于我军发展,望你们集中注意于该线之作战,首先达成歼灭该线(锦州至塘沽)敌军19个师之目的。若此目的达成,则将来一切好办,否则将发生困难。
军委 申马
9月24日晨,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致电中央军委等,他在电文中写道: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
一、至此刻为止,攻济战斗已突入内城6个团,敌极混乱,决乘此时机于白昼继续攻歼该敌。如内城之敌解决,则固守城南部千佛山、马鞍山之敌,亦易解决(齐鲁大学之敌昨已投降)。估计攻济战斗日内即可完全结束,但援敌邱兵团直至今晨,才开始自商丘以北分向曹县、城武间地区北进,而黄兵团则尚未完全集结。但以现有材料计,该兵团之64师亦到达砀山地区。李兵团则尚在固镇及其以东地区。
似此,如援敌知济南已被我完全控制,则停止北援,而转为加强警备,以防我主力南进之可能性,似较继续北援之可能性为大。如敌仍继续北援,我们当按既定之方针歼灭援敌。如敌停止北援,则我们下步行动,拟作如下建议:
1、为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孤立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可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加强一个纵队)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自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3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尔后全军转入休整。
2、只进行海州作战,仅以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为目的,并以主力控制于新安镇、运河车站南北及峄枣线,以备战姿态进行休整。
此案对部队休整(只有攻城部队须稍事休整,至昨黄昏为止,攻城部队之6个纵队仅伤亡8000余人,昨晚及今晨伤亡尚不在内,依此伤亡并不算大)更便利,但亦增加今后攻占两淮的困难(敌可能增兵)。
3、全力向南求援敌之一部而歼灭之,但在济南攻克,敌人加强警惕,可能退缩,恐不易求战。
4、全军即进入休整,如此对部队有好处。但易失去适宜作战——“秋凉气候和济南失守后加于敌人之精神压力”。
二、究应如何请电示,但不论采何方案,建议华东自立即令鲁南及滨海地武将临沂之王洪九部包围,以待济、徐作战结束后,加派一部主力(如仅以地武歼该敌很难奏效)攻歼该敌。
三、饶政委今明可抵职部,到后当将尔后行动再请示饶政委。
粟敬晨7时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战争史上第一次由前线将领提出战略计划。
9月24日,毛泽东在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召开东北高级干部会议给东北局的电报稿上加写了一段话,他写道:
“关于战争第3年(今年7月至明年6月)的作战计划,要求东北全军和华北第2、第3兵团协力歼灭卫傅两军至少36个师,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4线及其线上除平、津、沈3城以外之一切城市,准备以现有主力军之半数于战争第4年向长江流域出动,留下半数攻击平、津、沈。为适应第4年出兵南进之需要,你们应于第3年内,准备第一批远出工作干部1万5千名至2万名,其条件为地方区委委员以上军队排长以上各种党政军民财经文教及新闻工,望于此次干部会议上布置完毕,待命于明年秋季随军出发,那时再准备第2批1万5千至2万名远出工作干部,以便你们能在长江流域及南方管理5千万至1万万人口的新区域。”
9月24日17时15分,济南战役结束,由于国民党援军未敢轻动,济南守军10.4万人(包括起义部队)全部被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保安司令王耀武及副司令牟中衔、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被活捉。同时,华东野战军乘势攻克了长清、齐河、历城3座县城;马鞍山、千佛山国民党守军亦分别于25日、26日向解放军投降。
攻克济南捷报传到西柏坡,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都非常高兴。毛泽东的一个卫士调皮地说:
“主席吃了红烧肉,指挥打仗没有不赢的!”
蒋介石得知济南失守,暴跳如雷,竟然将收音机摔得粉碎,他说:
“该城失陷实出乎意料之外。过去不惜任何牺牲以坚守强固据点或主要城市的战略,必须改变。”
中共中央在贺电中指出,济南的攻克,“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
就连为蒋介石撑腰的美国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说:“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9月25日下午,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的陈毅、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致电中央军委并转粟裕,他们在电报中说:
“济南攻克后,我们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
电报中还说:白崇禧正调集张淦、黄维两兵团“破坏我豫西区之中心腹地。如此着实现,对我秋季群运、屯粮、冬衣储计划妨害甚大。”我们“拟采取分遣歼敌方针”,以1至2个纵队南下,配合桐柏、江汉军区部队,先破击信阳至汉口段铁路,然后分歼江汉地区之敌;野战军主力位于南阳附近,吸引敌人西进,“如敌转向东北,则我亦向东北机动均可。”“此一行动计划可争取在江汉歼敌一部,可保持豫西基本区,于东战场亦可配合得宜。”
9月25日傍晚,毛泽东在办公室里反复阅读着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的两封电报,思考着粟裕和刘伯承等人的意见。国共双方在中原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粟裕的建议虽然不错,只是把战斗限于两淮和海州,战役的范围设想得较小,对作战的第一个目标也认识不足,是不能达到歼灭国民党军主力于江北的目的的。眼下华东野战军一战而定山东,不应转为休整,而应乘胜打第2仗、第3仗,力争尽快解决徐州问题。一个更大的战役计划在他的脑海里酝酿。
面对徐州国民党的60多万重兵,人民解放军必须投入更多的部队,这可不同于济南战役那样双方二十几万人的角逐,而将是又一场规模宏大的拼死搏杀啊!
毛泽东分析了形势,认为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将敌人主力歼灭于淮河以北,从而为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国奠定基础。在此情况下,必须坚定敢于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信心。他感到农舍小屋里有些憋闷,于是,就走到院子里,在夜幕下踱步沉思起来。
刘峙、白崇禧两大军事集团有110万大军,装备精良,又有津浦、平汉和陇海3条运输线,确是两个硬敌,不可等闲视之。但是,蒋介石要防白崇禧“尾大不掉”,把一个完整的中原战区一分为二,表面上刘峙、白崇禧一东一西,各据徐州、武汉,互成犄角之势,可他恰恰疏忽了战略上的联系,增加了我军从战略上分割敌人的可能性,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可乘之机。
毛泽东不禁摇了摇头,有点替蒋介石惋惜。他快步走进屋里,拉近了地图,把目光集于华东一隅。徐州集团国民党军的部署是星罗棋布,其重要将官有刘峙、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
毛泽东对这些将官一一排队点名,他对国民党的将官像对自己的部下一样熟悉。谁是淮海战役的首取目标呢?刘峙、杜聿明坐镇徐州中心点,左有邱清泉、孙元良,右有李弥、黄百韬,还有4个绥靖区,形成一字长蛇阵。他逐个分析着,绥靖部队不负责机动作战,部队素质也差得多,谈不上首取主要目标;东西两侧的4个兵团,数黄百韬离徐州最远,而他的东面是滔滔大海,天绝其退路。更重要的是黄百韬兵团是土军阀出身,并非蒋介石的嫡系,他一旦被围,邱清泉、李弥等都不会拼死力相救。对!先打黄百韬!于是,黄百韬兵团就成了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的首取目标。
毛泽东把他的思考意见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人通了气,大家一致赞成。
9月25日19时,毛泽东亲拟的电文发给华东局饶漱石、华东野战军粟裕并告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和陈毅、李达,他在电文中写道:
饶粟并告许谭王,刘陈李: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等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10月10号左右开始行动。你们应利用目前半月时间,使攻济部队获得短期休息,然后留1个纵队位于鲁西南起牵制作用,吴化文亦应移至鲁西南其余全部南下,准备进行几个作战:
1、估计不久邱清泉兵团将退回商丘、砀山地区,黄百韬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2、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3、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
进行这3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你们可以歼敌十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敌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你们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之作战。因此,你们应在酉灰以前做好有关这一战役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开一次像上月曲阜会议那样的干部会,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
军委 25日19时
毛泽东根据东北战场上的敌我态势,也作出了先打锦州之敌的作战部署。
原来9月24日,东北野战军南下的4纵在兴城东北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切断了兴城与锦西之间的联系,牵制了锦西、葫芦岛的敌人。9纵位于锦州、义县之间,以渗透战法,插向锦州以北,并夺取了帽山屯和锦州以北诸高地。8纵由八面城出发,经彰武等插入锦州以北。7纵渡过大凌河,插至锦州西南地区,并协同4纵攻占塔山、高桥。11纵攻占了昌黎及其以西地区。
9月27日深夜,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林彪等的指示电,他写道:
林罗刘:
寝9时电悉,计划极好。惟歼灭义县、高桥、兴城、绥中、锦西5处之敌以后,如能同时打锦州、山海关两处,则应同时打两处。如不能同时打两处,则先打山海关还是先打锦州值得考虑。因先打山海关,然后以打山海关之兵力回打锦州则劳师费时,给沈阳之敌以增援的时间;如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继续陷于麻痹状态(目前已是麻痹状态)我则可以主力移攻山海关、滦县、唐山、塘沽,并且只要有可能便应攻占葫芦岛、秦皇岛,完全肃清锦州、塘沽之线,直迫天津城下,迫使国民党用空运方法从沈阳调兵增防平津,除此以外绝无其他方法增防平津,而空运方法则是很迟缓的,并且是运不完的。这个时候你们全军休整一个月至多40天(不要超过40天),然后分为两个集团,以一个集团第一步攻占平承线,第二步攻占平张线,以另一个集团攻沈长,如此方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我军则完全处于主动地位。你们现在就应计算到这些步骤。
军委 感 亥
9月28日,毛泽东为军委起草给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的指示电:
“黄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新安镇地区距离徐州甚近,邱李两兵团赴援甚快,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因此,你们必须有相当时间使攻济兵团获得休整补充并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战役时间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战后休整一个月,故你们须准备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粮秣用品。此次济南战役只费10天,战后休整似需20天左右,淮海战役估计为一个半月,共计两个半月左右。这个时间,即是原来准备对付攻济及打援可能有的最不利情况的时间,如果你们能按照这个时间取得济南(已经取得)、淮海两大战役的胜利,那是很合算的。师长以上干部到会的曲阜会议似宜推迟数日举行,以便攻济兵团各纵、师能在会议以前稍加整理。伤亡最大之9纵、13纵等部宜迅速给以补充,在可能条件下如能抽调若干地方建制部队补入该两纵,特别是73团和109团是有必要的。在执行淮海战役时,该两纵在作战第一阶段宜作预备队使用。俘虏6万余人中,宜有半数以上拨补全军人数最感不足的各纵。为顾到攻济兵团的休补,淮海战役出动时间似须推迟至酉哿左右。”
9月29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指示电,他写道:
林罗刘:
俭日10时电悉。先打锦州后打锦西,计划甚好。卫立煌赴宁与蒋顾何会商,27日返沈,必是决定接出长春之敌和增援锦州之敌无疑。因卫如不接出长春之敌,则难向锦州增援。但接出长春之敌,估计需要10天左右时间,向锦州增援又需要10天左右时间,故你们攻取义县、锦州、锦西3点必须顾及此种时间性。你们准备追歼长春逃敌是必要的,但不知在沈敌向北迎接长春逃敌时,你们使用多少兵力,及在使用这些兵力之后,你们是否尚有足够兵力确有把握地于20天左右时间内歼灭义县、锦州、锦西3点之敌。我们认为,你们必须将作战重心放在攻占这3点上面,因为这是你们整个战局的关键。如果以现到锦州地区各纵难于在20天左右时间内攻占3点,则宜从现位沈阳以西各纵中抽调一部加强之,确保迅速攻占3点至少3点中之两点。当然卫立煌亦有不顾长春,径向锦州增援之可能。假定如此,你们更应于攻克义县之后,力求迅速攻克锦州,否则敌援接近,你们集中全力去打援敌时,锦州、锦西两处之敌势必集中一处扰我后路,并使尔后难于歼击该敌。若你们能够迅速攻克义县、锦州两点,则主动权便可握在你们手中,否则,你们可能产生如像过去半年那样处在长沈两敌之间,一个也不好打的被动姿态。你们必须估计到打沈阳倾巢援锦之敌时,有好打不好打,打得胜打不胜两种可能性。因此你们是否能取得战役主动权(当然战略主动权是早已有了的),决定于你们是否能迅速攻克3点尤其是锦州一点。只在两种设想之下,你们可以在未占锦州的情况之下,也能获得战役主动权,这即是你们能于沈敌北上迎接长敌时,能打一个极大的胜仗,歼灭敌军10万左右,或者于沈敌援锦时你们也能打一个这样的大胜仗,但是我们不知道确有此种把握否。我们觉得,首先攻占锦州是有较大把握的,并且是于全局有利的。以上望见复。此外,我军从9日出动至今日已21天,尚未开始攻击义县,动作实在太慢,值得检讨。
军委 艳寅
9月30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北平,要傅作义增援东北。
9月30日深夜,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刘伯承、陈毅的指示电,他写道:
刘陈:
一、袭破平汉路信汉段不宜过早,应俟7师、48师到达确山地区并向西有所动作时实施破袭方能生效。
二、在7师、48师集中确山地区以后,你们主力作战目的似以攻取襄阳为最适宜。你们如能集中主力攻占襄阳,威胁宜昌,则7师、48师又将被迫南调,你们可以回头攻取南阳,否则你们除攻郑州外再无好打机会,将处于到处不好打之被动地位,而攻郑州则18军向北增援之距离和7师等部向襄阳增援之距离较近,似亦不如打襄阳为较有利,较易获得战役主动权。现在你们只有战略主动权,尚未获得战役主动权。如何,望考虑见复。
军委 30 亥
1948年10月1日,罗荣桓签发了《准备夺取锦州,全歼东北敌人》的战斗动员令。
10月2日,蒋介石飞临沈阳,不顾卫立煌的反对,亲自部署战事:以沈阳地区的11个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廖耀湘统一指挥,进占彰武,新立屯,策应长春守军突围,然后西进,与将要组织的“东进兵团”夹击锦州共军。以5个师编成“防守兵团”,由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防守沈阳及铁岭、抚顺、本溪等地。
毛泽东听说蒋介石到了沈阳,高兴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蒋介石飞到沈阳了,这下子我们胜利就更有了把握。”
周恩来也说:
“蒋介石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仗就好打。他历来是瞎指挥。”
正当箭在弦上之际,林彪在10月2日晨乘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列车到了郑家屯,获悉葫芦岛又增重兵的情报,他顾虑打锦州时有被敌人从沈阳、锦西、葫芦岛两面夹击的危险。
10月2日晚22时,林彪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名义,给中央军委发出了“AAAA”字的万万火急电报,提出两个行动方案,要求改变作战方针,放弃打锦州,回师攻打长春。
3日清晨,罗荣桓得知林彪发电报的事情后,马上拉着刘亚楼找林彪。林彪向他俩说出了发电报的原委,坚持说打长春可靠一些。罗荣桓说,现在几十万大军已拉到了辽西前线,锦州外围据点已肃清,敌情变化不大,不能轻易改变中央已确定的作战方针。他还强调说:
“这是抗拒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违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是影响全国战局的。”
在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说服下,林彪才要秘书到机要处追回那份电报,可电报已经发出去了。此时,毛泽东尚未复电。刘亚楼问怎么办?林彪不作声。罗荣桓说:
“检讨一下,再发一份电报,说明我们仍然要打锦州。”
林彪嘴里说同意,就是不起草电报。罗荣桓马上起草了电报,经林彪修改后,于3日上午9时发出,电报称:“我们拟仍攻锦州。”并拟定了如下作战部署:
“以4纵和11纵全部及热河两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敌两个师;以1纵、2纵、3纵、7纵、8纵、9纵及6纵之第17师共19个师的兵力及炮兵纵队主力,攻打锦州;以5纵、6纵(欠第17师)、梁兴初的10纵(附1纵第3师)在新民以西以东地区,牵制敌“西进兵团”;12纵南下通江口地区,准备参加新民方向的打援和截击长春突围之敌;以1纵(欠第3师)位于高桥为总预备队。”
10月3日下午5时,毛泽东看了林彪2日22时要改变方针的电报,非常生气,他征得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同意,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文中写道:
林罗刘:
2日22时电悉。
一、你们应利用长春之敌尚未出动,沈阳之敌不敢单独援锦的目前紧要时机,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在义县、兴城、绥中之敌已被歼灭的情况下,葫芦岛、锦西地区虽然已增加新5军及95师,并准备以4个师打通两锦交通,你们可以于攻锦州之同时,部署必要兵力于两锦交通线上,首先歼灭由锦西增援锦州之4个师,然后打下锦州。在5个月前(即4、5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即7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线之第8第9两军亦已调走,你们却又因新5军从山海关、95师从天津调至葫芦岛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
二、你们指挥所现到何处,你们指挥所本应在部队运动之先(即8月初旬)即到锦州地区,早日部署攻锦,现在部队到达为时甚久,你们尚未到达,望你们迅速移至锦州前线,部署攻锦,以期迅速攻克锦州。迁延过久,你们有处于被动地位之危险。
军委 3日17时
10月3日下午7时,毛泽东发完上一封电报,还是不放心,又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他在电文中写道:
林罗刘并告东北局:
本日17时电发出后,我们再考虑你们的攻击方向问题,我们坚持地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除了前电所述之理由外,假定你们改变方针打下了长春,你们下一步还是要打两锦。那时,第一,两锦敌军不但决不会减少,还可能增加一部,这样,将增加你们打两锦的困难;第二,目前沈阳之敌因为有长春存在,不敢将长春置之不顾而专力援锦,你们可利用长春敌人的存在,在目前10天至20天时间(这个时间很重要),牵制全部至少一部分沈阳之敌。如你们先打下长春,下一步打两锦时,不但两锦情况变得较现在更难打些,而且沈敌可以倾巢援锦,对于你们攻锦及打援的威胁将较现时为大。因此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于10天内外攻取锦州,并集中必要力量于攻锦州同时歼灭由锦西来援之敌4至5个师。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望你们深刻计算到这一点,并望见复。
军委 3日19时
10月3日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致电第一批抵达哈尔滨的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等,表示慰问。
是年秋,章士钊在河北西柏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
“你的好友杨度,是我们的人,是共产党员。杨度在病危期间,写了一幅自挽联:‘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度曾留学日本,曾师事王闿运,也曾投靠袁世凯,后追随孙中山。1926年始与李大钊来往密切。1929年秋,经潘汉年介绍、周恩来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1931年在上海逝世。
10月4日凌晨1时30分,中央军委收到罗荣桓起草的电报,毛泽东得知林彪坚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及调整作战部署后,这才放下心来,他在4日清晨6时的复电中写道:
林罗刘并告东北局:
3日9时电悉。
一、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
二、你们决定以4纵和11纵全部及热河两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之敌,以1、2、3、7、8、9共6个纵队攻锦州,以5、6、10、12共4个纵队对付沈阳援锦之敌,以9个独立师对付长春之敌,这是完全正确的。你们这样做,方才算是把作战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纠正了过去长时间内南北平分兵力没有重点的错误(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此项想法,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我们过去一个月中曾有多次电报叫你们如此做,你们到现在才想通这一重要点,不是平分兵力,而是以主力放在两锦方面。虽然在时间上应当一开始就如此做,从你们部队开始行动起到今天差不多已有一个月之久,你们才把攻击重点问题弄清楚,重新增加两个纵队到两锦方面去,可能对于作战要受一些影响(是否有影响及影响之大小,要看作战结果如何才能定),但是平分兵力的错误算是纠正了。从这件事你们应取得两个教训:第一个教训是,你们的指挥所应先于部队移动到达所欲攻击的方向去(这一点我们在很早就向你们指出了),由于你们没有这样做,致使你们的眼光长期受到限制;第二个教训是在通常的情况下必须集中主力攻击一点,而不要平分兵力。
三、攻击锦州的时间愈快愈好,但因你们兵力尚未到齐,你们指挥所方才接近锦州附近,部队的攻城动员准备工作尚未进行,当然应当稍待时日,等候兵力到齐和完成准备工作,然后开始攻击。但是你们应当力求缩短这一准备过程,不要延迟太久,当然决不要有任何的慌忙。
四、关于不应当回头攻长春的理由,不是如你们所说的“太费时间”以及“即令不攻长春,该敌亦必自动突围,我能收复长春并能歼敌一部”,而是如我们昨日17时及19时两电所说的那些理由,即你们如果真的回头攻长春,你们将要犯一个大错误。就拿突围一点来说,目前该敌突围愈迟愈有利,不突围更有利。
五、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希望你们按照你们3日9时电的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然后再攻锦西。
六、蒋介石已到沈阳,不过是替丧失信心的部下打气。他讲些做些什么,你们完全不要理他,坚决按照你们3日9时电部署做去。
军委 4日6时
10月5日凌晨,毛泽东为军委起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指示电,他写道:
林罗刘:
一、完全同意你们4日15时电关于对付援敌的处置,这种处置,可以保障攻击锦州时不受东西两面现有任何援敌的威胁,即使再加一部援敌亦可阻止之。
二、据息,国民党正在海运台湾孙立人的31军向葫芦岛登陆。该军如全部北运,则是两个师,每师3个旅,全部美械新兵,虽已训练一个长时间,但无作战经验,战力不强,估计10天内难于到达。你们不应被此项消息所扰乱,而动摇你们的决心。惟须尽可能缩短准备时间,早日开始攻击。
三、大连所得沈阳援锦部署是很胆怯的,该部署表示极怕我攻锦打援战法,采取逐步推进看势行事的谨慎方针。因此你们不要顾虑该敌难于阻止,大约有9个师左右即够阻止该敌。你们可从该方面12个师中以9至10个师位于第一线第二线,以3或两个师位于接近锦州不太远之地点,以便在必要时转用于锦西方面。
四、沈阳锦西两方援敌攻击精神必不强,你们以6个纵队阻援必能胜任愉快,同时攻城兵力亦可能不要使用到6个纵队,估计有5个纵队即够,尚有一个纵队可以作为总预备队,保证整个战役的胜利。
五、尚须几日完成准备,何日可开始攻击,盼告。
军委 5日4时
10月6日凌晨,毛泽东为军委起草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指示电,他写道:
林罗刘:
4日9时电悉。一、你们到锦州附近指挥甚好。但你们不应距城太近,应在距城较远之处以电话能联络各兵团即妥,务求保障安全。另设攻城直接指挥所,委托适当人员秉承你们意旨,迫近城垣指挥(亦不要太近)。二、国民党统治机构全般慌乱,一切战场处于被动,士气一般下降,望鼓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争取大胜。
军委 6日2时
10月6日,蒋介石在葫芦岛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海空军协同地面部队向锦州增援,他要以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及从华北、山东抽调的7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侯镜如统一指挥,由锦西向北增援锦州。
此时已进入深秋时节,卫士们发现毛泽东的毛衣毛裤实在太破了,不仅有好几个大窟窿,还有不少地方脱了线。他们商量着让韩桂馨给补一补。韩桂馨接过毛衣毛裤看了一番,建议说:
“今年和去年的情况不一样了,去年陕北的条件困难,现在的条件好了,西柏坡离石家庄这么近,那里毛衣毛线都有,如果买毛衣毛裤怕不合身,你们买来毛线,我可以给主席织,保证天冷的时候让主席穿上。”
阎长林知道毛泽东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经他同意,谁也不能花钱给他添置东西,就说:
“小韩,你去请示主席吧,因为你年龄最小,什么话都可以讲。”
韩桂馨在毛泽东面前确实很随便,有一次她的一位战友江燕来看她,说想见一眼毛泽东,照一张相。韩桂馨说:
“那还不容易,你跟我来。”
她到了毛泽东的办公室,推开门冒冒失失地叫一声:
“主席,你出来,跟我们照张相。”
毛泽东居然听她的话,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走出窑洞同两位女战士合了一张影。可是这一次韩桂馨并没有答应阎长林,她说:
“这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小李讷的事,如果是小李讷的事情,你们不去,我就敢去。这些都是你们的事,不应当由我去问主席。”
阎长林知道韩桂馨和李银桥正在谈恋爱,就说:
“你跟李银桥一块去问主席行不行?”
韩桂馨瞟了李银桥一眼,不做声了。李银桥说:
“这要找个机会才行,不能干扰主席办公。等到主席吃饭、休息或者散步的时候,才能和主席说。”
阎长林说:
“先侦察侦察么,有机会就说,别拖,一拖就没劲了。”
李银桥为补毛衣毛裤的事时刻等待着机会。后来他见毛泽东正坐在沙发上看报,就约了韩桂馨一同来到毛泽东面前。李银桥先开口,他说:
“主席,天气很快就要冷了,同志们在给你准备过冬的衣服。你的毛衣和毛裤太破了,不好再补了。再说也找不到颜色相同的毛线来补,就是能找到顺色的毛线,补上也不好看了。大家研究了一下,想给主席买新毛衣毛裤,也可以买毛线,小韩来织,保证天冷时叫你穿上新织的毛衣毛裤。”
韩桂馨接着说:
“现在又不是在陕北了,那时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只能穿补了又补的衣服。现在这里离石家庄近,可以去买毛线,我来织。你原来那毛衣毛裤已经破得不像样子了,实在不好补了。”
毛泽东慢悠悠地说:
“我的衣服破了,补一补还可以穿。就是这样,我们从生活上来说,比前线也好多了。前线更需要给养,一切为了前线。小韩哪,你把李讷照顾好了,又为我们做了缝缝补补的工作,给你添麻烦了,我非常感谢你。还是请你辛苦一点,把我的毛衣毛裤补一下,能穿就行了。”
“你的毛衣毛裤实在太破了,就是能补上,穿上多么难看呀!”
韩桂馨仍然不甘心。可是毛泽东也坚持他的意见,他说:
“唉!穿在里面不讲什么好看难看,能穿就行了。外衣破了,补补还不是可以穿嘛!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啊!等我们胜利了,再穿好一点,你说对吗?”
李银桥、韩桂馨无话可说了。毛泽东见他俩要走,忽然说:
“你们两个就是为这件事来的吗?还有没有别的事呀?”
韩桂馨说:
“没别的事,就是动员主席买毛线。”
毛泽东顺口问李银桥:
“银桥,你今年二十几岁啦?”
“21岁。”
毛泽东转向韩桂馨,说:
“小韩,你1947年秋天到我这里来工作是17岁,今年18岁了,对不对?”
韩桂馨说:
“到年底就19岁了。”
“那很好嘛,你们两个应当互相帮助。”毛泽东见韩桂馨有点难为情了,又笑着说:“好了,我听你们的好消息。”
第二天,毛泽东在散步时又悄悄地问李银桥:
“你们谈得怎么样啊?”
李银桥赧颜低头,窘笑不语。毛泽东又说:
“不要封建哟,你们谈我是赞成的。不要靠媒人,啊,我的卫士要自力更生娶妻生子么。”
李银桥和韩桂馨都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两个年轻人接触多了,彼此之间都有爱慕之意,但是他俩都不好意思开口。毛泽东看出了一些名堂,就给他俩牵线当“红娘 ”。不久,李银桥家里来信,说是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李银桥自己的事,无论大小都愿意请毛泽东当参谋,帮助出主意。这次,他还是拿着信去找毛泽东:
“主席,你看这事怎么办?”
毛泽东看罢信,反问道:
“你说怎么办?”
李银桥低头不吭声了。毛泽东哈哈笑出声来,说道:
“银桥啊,你就是太老实。谈恋爱也要动脑子么!你就不会拿着信去问问小韩,她比你文化高,你正好有借口要她帮你写回信么。”
于是,李银桥就拿着信去找韩桂馨,他说:
“小韩,你看看这封信。你看怎么办?如果,如果……不合适就推掉吧?”
“那就,那就推掉呗。”
李银桥见韩桂馨红了脸,胆子便大起来,说:
“你代我写封回信吧?你文化程度比我高,主席说互相帮助,是吧?”
韩桂馨低着头,嘟囔着:
“你可真聪明,你也真够傻的。那么多人找我,我都没有答应,就等……”
李银桥笑了,说:
“要不然,我还要傻呢,是主席教了我这个聪明的办法,是他让我请你写回信。”
“哼,主席就喜欢你,叫别人都是叫警卫,就叫你银桥。”韩桂馨说着声音低了下来:“现在女同志少,将来,将来进城了,女同志多了,你,你可不能变心。”
李银桥说:
“这怎么可能呢?毛主席不答应,我自己也不答应呀。好歹我是你的领导,我要是变心还像个当领导的吗?怎么教育别人呀?”
韩桂馨轻轻地说了一句:
“那你就领导我一辈子吧,我都听你的……”
李银桥又回到毛泽东身边,把经过详细汇报了一遍。毛泽东很高兴,对他说:
“谈下去,银桥,继续谈下去。你们都在我身边工作,又都是安平县的老乡,走到一起来了。要说缘分这就叫缘分。”
后来在毛泽东的关怀下,李银桥和韩桂馨在1948年12月10日写了申请结婚的报告。不到两天时间,各级领导都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大大好事,甚为赞成”,“完全赞成”,“同意并致贺”,“十分赞成”,“总支委员会同意”。两位年轻人终于喜结连理。
就在这秋季的一天下午,毛远志得知自己寄养在老乡家里的孩子病得很重,便骑马从阜平赶往50多公里外的平山县东黄泥村。她在经过西柏坡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伯伯那熟悉的声音:
“岸英,岸英,那是你姐姐,快去追呀!”
毛远志回头望了一眼,来不及多想,依然催马赶路。不一会儿,一个陌生青年骑着马赶来了,拦住她问道:
“你是毛远志吗?”
“是啊,你是谁呀?”
“我是岸英。你要到哪里去?爸爸前几天还打听你呢。”
毛远志闻言,自然非常高兴,但她顾不得多讲,只说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病得很重,正要去看看。毛岸英听了,催她快走,还嘱咐她说,需要帮忙时捎个信来。毛远志匆匆赶到老乡家,看到患痢疾的孩子已经奄奄一息,村里又无医无药,赶忙托人捎信给毛岸英。毛岸英很快便骑着马赶来了,将小孩子带到西柏坡,经过医生急救方转危为安。他将毛远志母子安顿到自己的住处,吃了饭,又聊了多时。毛远志见毛岸英的书摞中有一本《马恩列斯毛论思想方法》,拿过来翻了翻,很想要,毛岸英却说:
“别的书都可以,这本书不能送你。”
“为什么?”
毛远志不解地问。毛岸英认真地说:
“爸爸讲了,他不同意提‘毛泽东主义’,也不能把他同马恩列斯并列,说他不够资格。你看,这本书的封皮是马恩列斯毛的头像并列,所以就不能送给你喽。”
再说10月9日,东北野战军开始了锦州外围战。一场以东北野战军25万人对国民党守军10万人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10月10日9时,毛泽东发出了为中央军委写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二)(见《毛泽东选集》),全文如下:
一、从你们开始攻击锦州之日起,一个时期内是你们战局紧张期间,望你们每两日或每3日以敌情(锦州守敌之抵抗能力,葫芦岛、锦西援敌和沈阳援敌之进度,长春敌军之动态)和我情(攻城进度,攻城和阻援之伤亡程度)电告我们一次。
二、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可能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锦州守敌,而且能歼灭葫、锦援敌之一部,而且能歼灭长春逃敌之一部或大部。如果沈阳援敌进至大凌河以北地区,恰当你们业已攻克锦州、使你们有可能转移兵力将该敌加以包围的话,那就也可能歼灭沈阳援敌。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
三、按照我军攻击锦州的进度和东西两路援敌的进度,决定阻援部署的方法。如果沈阳援敌进得较慢(如果长春之敌在你们攻锦过程中突围,并被我12纵等部抓住歼击,则沈阳援敌可能被麻痹,进得较慢,或停止不进,或回头救援长春之敌),葫、锦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4纵、11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如果葫、锦援敌被我4纵、11纵等部所钳制和阻击而进得很慢或停止不进,长春之敌没有突围,沈阳援敌进得较快,而锦州之敌业已大部被歼,全城已接近于攻克,则你们应使沈敌深入大凌河以北,以便及时转移兵力包围该敌,然后徐图歼击。
四、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的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它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前面所说各点,只是希望你们予以相当的注意。尤其在锦州作战的头几天内,东西援敌不会大动,你们要用全部精力注于锦州方面之作战。
欲知国共双方决战结果如何,请看下一章更精彩的内容。
东方翁曰:毛泽东匠心独运,同时指挥东北、华东、中原3大战区的战事,实非易事。本章部分电报内容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10月3日下午的两封电报,10月4日、5日、6日凌晨的3封电报,对林彪等人既有批评又有鼓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在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则是飞来飞去瞎指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却也难以挽回颓势。两相比较,高下立判矣!
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