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3日,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位西方记者启程奔赴当时颇具神秘色彩的陕北苏区采访。
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参观采访后,斯诺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历史篇章——《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
这部巨篇“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向全世界揭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所在地陕北,有着一片全新的天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这一边,它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
有声有色的一幕。而通过斯诺向中国和世界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是毛泽东政治生涯里的杰作。从1936年夏,斯诺与毛泽东第一次会面,到1970年12月,他们共有五次相见。而每一次会面,都是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进行的,其结果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01
心驰神往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中部密苏里河畔的堪萨斯城,中学毕业后曾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自1928年斯诺来到中国直到1936年,他先后任美国人在上海办的《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代理主编、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驻远东记者、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及美国《纽约太阳报》和英国《每日先驱报》特约记者等职。
在中国的这7年多时间里,斯诺听到许多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传闻,反对派和赞成者、同情者的说法南辕北辙,莫衷一是。他们究竟谁说得对呢?红军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南京政府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名毛泽东,以及多次报道已经毙命、可是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却又“死而复生”的红军其他将领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共产党和红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什么呢?共产党倡议的民族统一战线又是什么意思?百闻不如一见,斯诺决心亲自深入红色中国腹地,去采访、考察。
1936年7月,陕北保安——红色中国的首都,斯诺在这里和毛泽东第一次相见。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致使东北陷落、热河失守、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也正处于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国民党各路军队的封锁、“围剿”。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毛泽东进行了种种努力,但都收效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的一片赤诚宣之于世、告之于民,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毛泽东经过千思百虑,最终认为这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外国人,来记下和发表事实的真相。1936年春,中共中央从陕北密电上海地下党组织,嘱咐邀请一位诚挚的西方记者和一位医生,到苏区访问。这样,急于探寻中国苏区奥秘、刻意追求东方魅力的斯诺,便成了这一使命的承担者。
1936年春,斯诺专程到上海向宋庆龄表达了访问陕北苏区的愿望,孙夫人很快做出了妥善安排。6月3日,斯诺登上了一列破旧的、冒着浓烟的火车,踏上了通往神秘的陕北苏区的旅程。临行前,他在给美国一家出版商的密信中写道: “明天,我真正地要去红色中国了,我要去见毛泽东,我要去红区旅行,要在那里拍照……如果我能突破封锁,这将是一个世界头号新闻。”
02
一见如故
1936年7月至10月,斯诺作为访问红色中国的第一位外国记者,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考察、访问。
7月15日,毛泽东首次会见斯诺。斯诺惊奇地发现,这位被蒋介石悬赏25万银元,不论死活都要缉拿到手的红军首领,颇有些像美国历史上的林肯总统。斯诺在笔记中写道:“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毛泽东坦率幽默的谈吐、坚毅豪迈的性格、高瞻远瞩的分析,使斯诺强烈地感到,在这个身材高大的中国革命领袖的身上,有一种掌握命运的力量。
斯诺在陕北期间,除去7月下旬至9月中旬斯诺去前线采访不在保安外,毛泽东几乎每天都同斯诺会面,谈话的次数非常频繁,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据斯诺所著《毛施会见记》记载:7月15日,毛泽东第一次和他谈话,主要谈外交问题;7月16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7月18日,谈内政问题;7月19日,继续谈内政问题;7月23日,谈特殊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与第三国际及苏联的关系);9月23日,论联合战线;9月底至10月初,谈个人生平和红军的长征史。
在这些谈话中,许多问题都是毛泽东第一次阐述或提出的。例如: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第一次公开地、详尽地论述了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外交政策,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外交问题的一次最为重要的论述;毛泽东第一次正式公开中国共产党对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前途的预见,首次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并使之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第一次正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郑重地申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立立场;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叙述了近10年间中国红军的发展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经过,详细地介绍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向别人讲述自己的生平,这是后人看到的唯一的毛泽东自传;毛泽东第一次声明,欢迎蒋介石参加反日的抗战,这是7月18日提出来的,比中国共产党9月1日发布的《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早一个多月;毛泽东第一次表示,在蒋介石愿意抵抗日本的那一天,“把我们的军队放在他的指挥之下。”……总之,毛泽东通过斯诺向中国、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传播了他关于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预言,批驳了国内外反动派对中共和苏区以及红军的种种诬蔑。
03
开诚布公
毛泽东对同斯诺的谈话非常重视。他常常搁下大堆报告和电话,取消一些会议,同斯诺彻夜长谈。因为他知道,这绝不是他个人同斯诺一般朋友式的交谈。正如斯诺后来所写的那样:“毕竟我是一种媒介,他通过我,第一次得到了向世界发表谈话,更重要的是,向全中国发表谈话的机会。他被剥夺了合法地向中国报界发表意见的可能,但是,他知道,他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毛泽东对斯诺也非常信任,批准他在苏区和红军前线可以随便采访和拍照,对他的笔记和照片不加任何限制和检查。他们像两个神交很久的老朋友,开诚布公,无话不谈,常常彻夜交谈,经常忘记时间。
斯诺在保安期间,几乎每天都去毛泽东的窑洞坐坐,毛泽东也经常邀斯诺去他那里吃饭。有一次,斯诺提出要给毛泽东照相,毛泽东欣然应允。他们走出窑洞,斯诺选择好摄影角度,发现毛泽东的头发很长,没有戴帽子。“戴上帽子才更像红军领袖。”斯诺想。他坚持毛泽东戴上缀有红五星的军帽,可是军帽一时找不到,于是斯诺就把自己头上戴的那顶簇新的缀有红五星的军帽取下,戴在毛泽东的头上。就这样,一张毛泽东身穿深蓝色军装、头戴灰色八角红星帽的珍贵照片——《毛泽东在保安》诞生了。这个历史性的镜头,于当年11月14日首次见诸于《密勒氏评论报》,从而流传于海外。此后几十年间,斯诺把这顶军帽视为家珍,从红区带到白区,又从白区带到美国、瑞士。斯诺去世后,他的夫人将这顶军帽赠送给中国政府,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04
一生知己
史沫特莱后来说过:毛泽东是孤独而内向的,“在他的意识深处,有一扇门,一直没有向其他人打开。”斯诺也有同感,他觉得毛泽东的“个人自尊心极强”,他不愿向别人袒露自己的心迹,在孤独和寂寞中禁锢自己的心灵。然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斯诺正是以他的真诚、正直、敏锐和渊博的知识,以及他对中国深深的爱,对中国革命和革命者的理解,成为极少数有幸能走进这扇难以开启的心灵之门中的一个人。在保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向斯诺讲述自己身世的时候,他的妻子贺子珍感动得直流眼泪,因为这些连她都没有听说过。
在后来那“史无前例”的年月里,毛泽东已经很难同什么人促膝谈心了,他曾不无凄怆地告诉斯诺:他只是这个世界上打着漏伞的独行僧。只有同斯诺谈话时,他才流露出自己对“四个伟大”(即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厌恶、同刘少奇之间关系的隐秘。因此人们赞誉斯诺为“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毛泽东的海外知己。
1936年10月12日,斯诺带着毛泽东的信任,惜别保安,踏上了去西安的公路。不久,《红星照耀中国》等历史巨著问世了。“《西行漫记》就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红色中国的真相公布于世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啊!”
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
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已经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革命形势转危为安。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长达9年的严密新闻封锁,向国内外宣传自己的纲领和政治主张,党中央决定欢迎并协助西方记者到苏区考察。宋庆龄与党取得联系后,举荐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斯诺作为第一位西方记者去陕北考察。
斯诺的行装极其简单:一只小皮箱里有一封用隐色墨水书写的地下党组织给毛泽东的介绍信,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药品,足够的笔记本和一条毛毯。在启程的前一天(6月2日)他在给美国的出版商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真正要去红色中国了,要去那里会见毛泽东、旅行、拍照,如果我能突破,那将是一个头号新闻。”历史证实了斯诺的预言。
斯诺一行不畏艰辛,晓行夜宿,终于来到了前敌指挥部驻地——安塞县白家坪。在这里,周恩来接见了斯诺,并对他说:“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
周恩来为斯诺安排了住处,替他草拟了共需92天的旅程表。在明亮的灯光下,他们促膝长谈,直至深夜。斯诺详细地记录了周恩来这位“书生出身的造反者”的传奇般的经历,并被周恩来的那种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所感动。按照周恩来的安排,第三天清晨,斯诺和马海德便骑着马,直奔陕北苏区临时首府——保安。
斯诺到保安后,红军专门给他配备了一匹马、一支自动步枪,送给他一套棉布的红军制服,还为他的采访提供方便。在保安的日子里,常常可以看到斯诺头戴红星军帽,身着灰布制服,在明朗的蓝天白云下,与红军指战员和老乡们亲切谈话,不时传出欢快笑声的情景。被他采访的从前线的红军指挥员到被人们称为“小鬼”的司号兵或小勤务员,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采访中,斯诺围绕着苏区的人们为什么如此富有献身精神的问题,请他们解答,然后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谈话,还为他们拍摄了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照片。
在广泛采访的基础上,斯诺紧紧抓住了外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即从广度和深度上能够反映苏区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进行重点采访。如: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人是些什么样的人物,他们的纲领是什么?他们是否是对于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学说抱着热烈信仰的受过教育的人?……重点集中在采访报道被国民党悬重赏缉捕的“赤匪头目”的生平和被国民党中央军“多次击溃”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此,他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林伯渠、徐特立等领袖人物和一些红军的高级指挥员。
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想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
1936年7月16日,在一座朴素的、烛光摇曳的窑洞里,斯诺见到了毛泽东。此后有十多个夜晚,毛泽东派人把斯诺请上山作彻夜长谈,直至第二天旭日东升。斯诺将多年来积累的一连串问题写在纸上,请毛泽东解答。毛泽东详细地向他介绍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史和红军的英勇长征。
斯诺在采访毛泽东生平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即毛泽东不愿意谈自己的生平。为此,斯诺想方设法说服毛泽东。他对毛泽东说:“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想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应该“让中国人民以及国外人民知道你是怎样的人,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你工作,这将是有好处的”。正是由于斯诺下大力去采访毛泽东及其他领袖人物的生平,并作栩栩如生的报道,才使《西行漫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斯诺是位忠于事实、作风严谨的记者。他在采访毛泽东生平时,谈话经常是跳跃的,有时还会引出各种各样的补叙。这就给整理记录带来了难度。斯诺则耐心地予以重新整理,而后交给翻译吴亮平,请他把全部草稿译成中文交给毛泽东审阅。经过毛泽东的校订、调整、扩充或压缩,他和吴亮平又把稿子译成英文。他经过整理后再译成中文。请毛泽东再次审阅,然后拿出一个第二次修订稿。经过多次反复,才译成英文的最后定稿。斯诺说:“由于这样小心,我认为报道上的错误是很少的。”
斯诺曾在窑洞前为毛泽东拍摄了一张头戴缀有红五角星八角红军帽的历史性照片。照片里的毛泽东那么年轻、潇洒、沉着、睿智,眉宇间充满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这张照片首次刊登在1936年11月14日的《密勒氏评论报》上,以后大量发行,斯诺夫人认为这张照片“可能是摄影史上印数最多的一张照片”。在中国,这张照片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斯诺的陕北之行,使他掌握了大量的丰富的史料,从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和苏维埃运动发展史,了解了工农红军及其英勇奋战的光辉业绩。
斯诺结束陕北之行回到北平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撰写了约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该书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现实性、合理性和历史的必然性。这部巨著一问世,就广泛流传。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伦敦首次出版后,几个星期就售出l0多万册,一个月内连续出了五版;1938年1月在美国出版后,立即成为有关远东的非小说著作的最畅销书。1938年2月,为了避开国民党的新闻检查,该书的中文版改名为《西行漫记》出版后,几个月就印刷了五版,至今发现的中文版本就有30多种。该书的外文版本有十多种,译本之多,实为罕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