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追随,是因为他的行动力、他的智慧,他的胸怀,跟着他就能屡次成功,不听他的就屡次失败。
毛主席在早期被很多人不理解,他提出的策略经常被否定,甚至受到排挤。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几次反“围剿”中,听从毛主席的策略就能胜利,否定他的策略就失败,最后不得已才再请毛主席“出山”。
接下来跟大家讲述毛主席在几次反“围剿”中是如何以弱胜强和化被动为主动的。
第一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基本搞定各大军阀后,开始抽出精力对付井冈山上的红军。
老蒋开始是不够重视毛主席的,觉得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派出10万兵力去“围剿”。当时红军大概四万人,老蒋派出10万人去攻打,其实不符合兵法的围攻理论,一般来说需要用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去包围,这才能有大概率达到歼灭对方。而且老蒋实行的战术是“长驱直入,分进合击”,声势浩大地攻打井冈山。
毛主席以“诱敌深入”方针,集中全部兵力打老蒋的分兵之敌。
在整体上是以弱对强,但在局部上创造以强对弱,占回优势,掌握主动权。
面对分兵之敌压力不算很大,毛主席与朱老总在背后指挥,粟裕在前线主攻,很快歼敌一万,取得了一个胜利。
毛主席挥师向东,又歼敌3000,彻底打破老蒋的第一次“围剿”。当时朱老总很佩服地说:还是摇羽毛扇的厉害啊。
毛主席在朱德的眼里是诸葛孔明的形象。
而毛主席在这次反“围剿”的胜利还写了一首诗,它的前半阕是: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第一次“围剿”失败,蒋发现自己大意了,于是派何应钦去进行第二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2月,国民党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调集18个师又3个旅起第二次“围剿”。
十万兵力失败,这次增加多一半兵力,共20万。国民党吸取第一次惨败的教训,把作战策略改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每日只进五里、十里,然后停下来马上修工事,再加上搞民团善后,看你怎么对付?
毛主席知道情况后,发布命令——跑!
而当时组织内有人主张跑远点,跑到根据地外面去,有些人甚至主张“分兵退敌”。
伟人反对两种主张,不用跑远,但对付这么多敌人也不能分兵去打,还是要坚持集中兵力原则。以“诱敌深入,避其锐气,在运动中伺机歼敌” 为作战原则,将红军主力悄悄转移至广昌、石城、宁都等地区。
毛主席的跑不是逃,而是想方设法去诱敌深入,寻找有利时机再打敌人,并不是单单躲避敌人,是要把被动局势化为主动。
刚开始没有太多人理解,毛主席为了能获取更多基层的支持,所以毛主席建议扩大会议讨论,最终支持毛主席占多数。
当时他还写了一副著名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主席命令士兵开始埋伏,布下“口袋”,苦苦等了二十五天,等到了一个师加一个旅。因为在第一次反“围剿”获取了电台,这一回比上一回纯粹布置的“口袋”不同,毛主席用电报安排士兵以穿插的方式抄了敌人的后路,使毫无准备的敌人陷入混乱之中,我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很多物资。
毛主席很高兴又写了一首词: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有人泣”指的是蒋介石,“步步为营”指的是蒋介石的战术,但依旧失败了。
三、第三次反“围剿”
红军在毛主席的指导下虽然又赢了,但蒋介石很快对苏区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来得比毛主席的预料要早,而且这回老蒋亲自赴江西指挥作战,兵力更是达30万,这次是蒋介石第一次和毛主席面对面直接较量。
国民党方面并聘请德、日、英军事顾问。
蒋介石自恃兵力雄厚,作战方式又回到第一次“围剿”的老路去。
敌人进兵速度比毛主席想得快太多了,毛主席想退到腹地都来不及,于是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勉强躲过敌军进攻,这才实现了主力的集中。敌人实在太多,毛主席定下了“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术。
老蒋不断寻找红军主力,但屡次扑了空。
即使这样,红军还是没有跳出包围圈,一不小心依旧会被国民党大军包围。
毛主席处于三面临敌的状态,一面临赣江的危险境地,另两面就是南北都有强敌,中间只有20公里空隙可以穿过。毛主席派少量士兵伪装主力向赣江方向去,主力趁着黑夜,翻山越岭跳出敌军包围圈。
不仅跳出来,还反咬几口包围圈,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把敌军拖得很疲劳。
但国民党兵力太多,危险依旧在,有一回只有10公里的窄缝没有敌军,毛主席命令整夜急行才有惊无险溜出敌军的包围圈。
红军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发动攻击,三战三捷。在兴国休整半月后,对疲惫退敌实行追击,再取三捷。
更准确说,以五胜一平打破老蒋的包围。
第三次“围剿”,老蒋第一次亲自坐镇指挥与毛主席较量,国民党还是失败!
毛主席在《毛选》的一篇总结性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写到:
“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第四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不久,日本突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但蒋介石没有对抗外敌,而是继续把精力放在对付自己人上。
此时苏联派了一批人到根据地来,他们完全听从苏派的安排,反对毛主席的作战方式,把毛主席的成功说成“狭隘经验论”。
此时陈独秀已经边缘化,蔡和森刚牺牲,还有一批站毛主席的人也被边缘化了,毛主席此时解决内部的教条主义,比对付敌人还艰难。
苏派的领导越来越多,伟人没有领导权。会议上他们决定打赣州,毛主席反对,但没人听,后来失败了,牺牲3000多人。
老蒋整顿好各军阀,发动第四次“围剿”,兵力增加到50万。
组织内矛盾重重,好在周总理、王稼祥、朱老总等人顶住了组织内反对声音的压力,用“朱毛”的方法歼灭敌军三个师,人数达28000人,打破了老蒋的“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前,虽然毛主席有些职务被撤了,但当时已经进入反“围剿”的准备,毛主席、朱德等已基本上确定第4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并带领红军扫除突入赣南的粤军4个师,实际上就是为诱敌深入消除后顾之忧,加上毛主席深刻思考让周恩来认识到新人的一些错误,本质上是毛主席策略的延续。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下半年,国民党经过半年准备,对红军发起了第五次“围剿”。
这次老蒋的方法又高明了一些,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在根据地周围地区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对根据地实行更严密的经济封锁。
那时生活十分苦,盐油和衣服布料都缺,东奔西跑,睡的是草席,吃的是南瓜粥。
老蒋军事上采取“堡垒主义”和逐步推进的新战术,调集100万大军,自任总司令。
不过老蒋用于主攻兵力在50万那样,而我军主力已发展到了10万,差距其实并不比前面的大,特别是与第三次“围剿”相比。
但此时李德、博古掌握指挥权与领导权,他们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蹂躏一寸苏区”方针。
“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主席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陷于被动地位。
很快就出现失利,博古与李德归罪于战场指挥员,想要处决他,毛主席坚决反对。
这时其实有一个反“围剿”的机会,因为抗日好几位名将反对老蒋,他们派代表同红军谈判,老蒋要抽出兵力对付这些人。
但博古拒绝毛主席的一些方案,很快老蒋就搞定那边问题,错失机会。
最后失败,被迫转移。
老蒋继续“追剿”和堵截,毛主席虽然没有领导权,受到排挤,又有病在身,但依旧积极了解局势,寻找化被动为主动方法。
毛主席的建议还是没有得到采纳,直到湘江那里,遭受优势敌军夹击,最后惨败,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
这悲惨的结果和面对危机重重,引起了组织上下对博古等人的不满,所以有了后来的遵义会议,从那个会后毛主席开始有了领导权。刚接手就把敌人耍得团团转,指挥出著名的“四渡赤水”,三万士兵对40万大军,以弱胜强,化被动为主动,跳出敌人包围圈,开始了长征之路。
五次反“围剿”、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凡是听从毛主席的策略就能取得胜利,不听从就失败,毛主席的思想深邃,逐渐让将帅们服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