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选择1991年至今出版的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其中的鸦片战争叙事进行研究。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中英“文化冲突”作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淡化了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国的这一事实。“文化冲突”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清朝的禁烟,英国也会发动战争。英国社会存在着对鸦片战争不同的声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过滤和重构,中国逐渐被塑造成一个封闭、落后、停滞、傲慢无知的鸦片帝国形象。
关键词: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鸦片战争
历史教科书“不仅传达事实,而且传播意识形态,追随政治趋势,并试图通过赋予教科书内容合法性来证明其正确性。”历史教科书难以做到价值中立,总在有选择、有遗漏地呈现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也是中英之间在近代爆发的第一次战争,英国是战争的发起者和受益方,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如何书写鸦片战争的,学界并没有系统论述。本文选择1991年至今的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其中的鸦片战争叙事进行研究,以洞悉他者视角和自身视角,填补学界研究空白。需要说明的是,鸦片战争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本文着重分析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关鸦片战争,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重点放在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上,同时简单论述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一、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通过梳理多本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内容,我们总结出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下:中国人傲慢无知,拒绝与英国进行平等的贸易往来,对鸦片贸易的抵制为其表面原因,中西文化背后的冲突为其深层原因。
英国几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都详细描绘了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中国人狂妄自大、愚昧无知,拒绝平等对待外国人和拒绝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在教科书对马戛尔尼访华事件的叙述中表露无遗。
英国教科书《发展中的历史(卷二):1603~1901》首先指出:“中国,从字面意思理解是处于中央的国家,即‘中央之国’。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都不如中国。”教科书呈现《马戛尔尼勋爵会见乾隆皇帝图》,向学生传达了中英两国关于行礼的差异。画中马戛尔尼头戴礼帽、手捧国书、单膝跪地。接下来,教科书呈现了两则史料:
史料1:许多国家的国王带着各种各样的宝物,从陆路和海上而来。因此,正如你的特使和其他人所看到的那样,我们什么都不缺。我们一向不太重视奇怪的东西,也不再需要贵国的制成品。
——摘自1793年马戛尔尼勋爵回国时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
史料2:英国并不是唯一希望与我们帝国建立贸易关系的野蛮国家(barbarian land)。假设其他国家都仿效你的坏榜样(evil example),要求我给他们每个人都提供一个交易场所,我怎么可能同意呢?
——摘自1793年马戛尔尼回国时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
上文呈现的两则史料摘自1793年马戛尔尼勋爵回国时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史料1中文字对应的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件中文原文如下: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乾隆皇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件中文原文与英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意思相近,但史料2很有意思,英国历史教科书呈现给学生的文字与中文原文意思有很大出入。乾隆皇帝信件中文原文如下:
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难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致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
翻译成白话文为:“况且西洋国家很多,并不是只有你英国一国。如果都像英国国王一样请求派人来中国,我大清国岂能都答应?所以绝对不能答应你们此事。难道就因为国王你一人请求,就改变我天朝一百多年的法度。”单独抽离此话现在看来,是比较平和地陈述事实。但是我们看到的英国历史教科书呈现给学生的英文与中文意思相去甚远,文字已按照英国人的意愿进行了二次改编。8英国教科书用到了barbarian(野蛮的)、evil(邪恶的)等字眼,其意为中国人认为英国为野蛮国家,中国视英国想与中国贸易是一种邪恶行为,加之教科书前文对“中国”的解释。教科书这样的描述难免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愚昧无知、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中国形象。
另一本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思想与机器:1750~1900年的英国》也对马戛尔尼访华进行了详细描述。教科书呈现了一幅《马戛尔尼会见皇帝想象图》(见图1)。
该图为马戛尔尼使团出行前,英国政治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James Gillray)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的马戛尔尼会见乾隆皇帝的场景。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前,英国对其抱有极大期望。“伦敦朝廷早已得到充分的暗示,从这里派遣去的使节将获得中国皇帝优厚的接待。因此,大臣们严格地从政治上注意我国的商业利益,他们所筹备的使团,既符合大不列颠王朝的尊严,具有足以吸引中国人民的仪表,又能获得北京朝廷的尊重。”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打的名义是给乾隆皇帝祝寿,使团出行前精心选择了代表当时欧洲科学和文化最优秀成果的礼物准备送给清朝皇帝。
图像也是一种话语表现形式。在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图像史料起着与文字史料同等价值的作用。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漫画心目中的乾隆皇帝和中国官员形象,这也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英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漫画中,大腹便便的乾隆皇帝半躺在床榻上,斜斜的小眼睛、叼着长长的烟斗、喷着浓烟,接待单膝下跪的马戛尔尼使团,背景中有代表中国建筑特色的园林式房屋楼阁。从乾隆皇帝类似蒙古人肥硕的体型及其官员所戴的类似元朝官员的帽子,似乎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统治下的元朝给英国人留下的极深印象之延续。乾隆皇帝及其官员细长上斜的眯眯眼、大饼脸、塌鼻子,与长期以来欧洲人对中国人的长相审美契合,反映了西方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
这幅图在表现西方使节的表情神态上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英国使团带来的礼物如同玩具散落在地上。随行侍从或谄媚、察言观色,极力展示手中的物品,或匍匐跪地,高高翘起臀部。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启蒙时代欧洲仰慕中国的延续以及17~18世纪中叶前英国盛行的“中国热”中对充满财富的东方中国的想象。总的来说,《马戛尔尼会见皇帝想象图》既体现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想要与清朝合作,开发中国市场的谄媚示好态度,也突出表现出西方人对盲目自大的清朝的嘲笑和不屑。
教科书《思想与机器:1750~1900年的英国》接着叙述,当马戛尔尼想向皇帝出售商品时,乾隆皇帝回答:“如你所见,我们需要的东西都有了。你们国家的产品对我们毫无用处。我一直对那些渴望和我们一样生活的王国的使者表现出极大的仁慈。你有责任理解我的感受并永远服从我的指示。”然后,乾隆皇帝赠送给英国人的礼物包括丝绸、玉器、书籍以及一双拖鞋,甚至还有两头奶牛以制作英式茶。从清朝角度讲,赠送礼物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外交礼仪和对来访者的体恤与仁慈。但是对英国而言,这是清朝从言语到行动上,对自诩为当时世界上第一等国家英国君主和国威的侮辱。
英国本来期待数以百万计人口的中国成为销售英国商品的巨大市场,但是清朝说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之贸易往来。中英贸易受阻,英国的预期愿望和后来的结果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英国使臣远道而来,历经风波,但是没有达成通商的目的。他们极度愤怒和沮丧,这为后文其通过战争完成马戛尔尼的通商使命作了铺垫。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被誉为“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和“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之间的较量,在中英外交史上地位显赫,对英国的中国形象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是英人认识中国的一个转折点”。通过马戛尔尼访华,以前传教士宣传的美好中国形象土崩瓦解。“西方从仰慕中国转向鄙视中国”。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马戛尔尼访华事件的描绘中,中国成为对世界一无所知,愚昧、自傲、自大的庞然怪物。当时英国的主流观点认为,清朝自傲自大,愚昧无知,这正好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如果中国彬彬有礼,注重礼尚往来,英国怎有发动战争的理由。所以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英国主流社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以服务于英国的政治需要,商人的利益需要,扩大海外殖民地、推销商品和原料市场的需要。“塑造一个被否定的、邪恶的中国形象,不仅为鸦片战争与殖民统治掩盖了毒品贸易与战争的罪恶根源,而且为掠夺与入侵提供了所谓‘正义的理由’。”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作为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讲述有其合理性和可取性,但是教科书过度渲染该事件中的中国愚昧无知、自傲自大,实际上更多的是在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寻找借口。
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中国人傲慢无知,拒绝与英国人进行平等的贸易往来是战争爆发的表面原因,背后的东西方两种文化冲突才是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持这种观点的最典型英国教科书是《思想与机器:1750-1900年的英国》。该书第13单元的章节题目“东西交汇——文化冲突如何引致英中战争?”(East meet West-How did a clash of cultures lead to Britain's war with China?)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的观点。接下来该教科书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史料、系列学生探究活动详细阐述了文化冲突是如何引致鸦片战争的。
如前文所述,教科书《思想与机器:1750~1900年的英国》利用《马戛尔尼会见皇帝想象图》呈现了英国人心目中的傲慢无礼、肥胖无教养的中国人形象。那么,中国人心目中的英国人又长什么样呢?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又呈现了另一张《老毛子:中国人对英国水手的印象图》(见图2)。
该图是对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下列文字的图像化补充。教科书文字如下:
林则徐认为欧洲人是劣等民族,中国人称之为“蛮夷”,即野蛮而奇怪的人,有着巨大、多毛的身体和奇怪的有色眼睛。
文字叙述加图像展示传递了中国人眼中的只有三个手指和两个脚趾、全身长毛、口吐滔滔大水,具有“人御之化为血水”“刀剑不能伤”“逢人便食”等骇人特征的英国人这一怪物形象,使英国学生更进一步形成清朝人民愚昧的形象。
教科书继续讲述,中国人只允许外国商人居住在广州一地,且中国人不想要英国的商品,于是他们找到了一种替代物:鸦片。这里,英国教科书特别用加粗加大的文字,突出强调是“很多中国人自己想要鸦片”,因此“英国船只将鸦片从印度运往中国”。文字暗含的意思为:英国在中国销售鸦片,是因为中国人自己想要鸦片,英国人是在满足中国人的愿望。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向学生宣传这样的观点,英国学界也持同样的看法。“18世纪末英国人进入这个行当时,他们坚持认为他们只是在提供一种服务,是在满足一种需求,而不是在创造一种需求。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人,尽力将其.作.为东方最为高尚体面的.行.当来呈现给国内的民众。”这里,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基本没有提及鸦片带给中国人民的伤害,而反过来强调是中国人自己想要鸦片,英国人只是在满足中国人的愿望而已。英国教科书在强词夺理。我们知道,当鸦片变成毒品时,它已经不是一种正常的货物。毒品不是商品,毒品不能用来交易,特别是在用外交手段行不通时,用武力来强行交易。
回到英国教科书,它们是如何围绕文化冲突引致鸦片战争展开叙事的呢?教科书首先用一幅《1841年英国进攻广东的海战图》配合文字说明展示了英中之间的武器和军备差异,体现了英中之间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冲突。接着教科书引入马戛尔尼访华事件,插入英国画家的想象图,进一步以文字描述这次会面的具体细节和对话。教科书以马戛尔尼使团面见中国皇帝的具体事例,展示英中双方在价值观念、思维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英中双方均不愿意放弃自己固有的认知礼节,在赠礼中,一方送彰显英国先进工业文明的钟表、望远镜、战舰模型,另一方送彰显大清王朝气度的丝绸、玉器、牛奶,凸显了英中双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马戛尔尼会见乾隆皇帝是磕头还是单膝下跪,表面上是中英礼仪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礼与利之间的冲突,即清朝要求遵循的朝贡之礼与英国想向中国倾销商品之利之间的冲突。礼仪之争是表面,利益之争是根本。教科书进而设置探究题,引入鸦片贸易以及《老毛子:中国人对英国水手的印象图》,加深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最后全面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强调文化冲突的影响,说明中国人的傲慢以及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教科书在图片选择上,以马戛尔尼访华的图片,细致入微地刻画细节,突出利与礼之争;在叙事角度上,侧重于微观叙事,从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访华、互赠礼物来刻画文化冲突;在正文内容中,刻意引用林则徐对外认识不足的言论,从细节处反映文化冲突;在学生活动中,大部分问题都极具引导性,指向中英文化冲突导致鸦片战争。
除了上述两本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发展中的历史(卷二):1603~1901》《思想与机器:1750~1900年的英国》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详细阐述外,另外几本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如《二十世纪的世界史》《二十世纪的历史》《同一世纪的世界》《近现代中国的形成:1860~1997》还提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其他因素: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把拥有数百万人口的中国视为一个巨大的新市场,出售其工厂生产的商品和在印度种植的鸦片;但是,清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地与外国人通商,不足以扩大英国与中国的贸易;“清朝官员试图没收英国的鸦片,并停止在中国的鸦片贸易,导致英国宣战”。上述英国教科书都将战争责任推给中国,多从中国方面找原因,说是清政府的行为导致英国宣战,压根不提为什么清政府要“停止在中国的鸦片贸易”。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极大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国库亏空;官兵吸食鸦片,则使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减弱。“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有关鸦片的危害,连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都这样写道:“可不是吗,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英国历史教科书故意掩盖鸦片带给中国的危害。总之,鸦片战争中清朝是被动应战而非主动宣战。与马戛尔尼访华和中西文化冲突相比,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以上这些因素着墨甚少,有的仅一两句话带过,教科书在有意回避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那么,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真的是中国傲慢无知、对鸦片贸易的抵制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吗?笔者在后文有详细阐述。
二、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提到两点。第一,中国人愚昧无知、傲慢自大,对英国实力及意图认识不清导致战争失败。第二,英中两国军事实力差距过大导致中国战败。
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指出,中国人愚昧无知、傲慢自大,对英国实力及意图认识不清是失败的原因之一。“鸦片战争中国人失败,是因为中国人太骄傲狂妄了。”中国战败显示了“中国对西方的无知、对西方的意图和军事实力的无知”。“中国的一位将军和他的士兵相信仅仅悬挂中国皇帝的旗帜就足以让敌人闻风而逃。”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1900-1976》列出一段史料说明清朝认为英国不能远土作战,不足可畏。
英国野蛮人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令人憎恶的种族,他们完全信赖强大的船只和大炮,但他们穿越遥远的距离到中国,季节性的补给品无法到达。如果士兵经历一次失败,失去给养,他们将意志消沉,没有信心。
该教科书还列出了中国人愚昧无知,用原始落后的民间巫术与英国作战的例子,如中国人认为英国人有严重便秘,于是禁止出口大黄被认为是一种赢得战争的策略。中国人将携带原始炸弹的猴子带上英国船只,但往往猴子带着炸弹完好无损地返回。
另外,关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指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与中英双方军事实力差距过大密切相关。“英国战胜中国的主要原因与其在工业革命期间发展的技术有关”。战争暴露了中国技术的落后,中国的战船敌不过英国武装过的汽船和现代化的大炮。“到19世纪,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已经落后于西方,特别是在武器方面。因此,当英国等西方列强开始使用武力说服不情愿的中国开放港口与外国商人贸易时,中国的抵抗是无效和徒劳的。” “中国人没有获胜的机会。中国水兵的装备是弓和箭,他们的大炮是三百多年前设计的,大炮还没来得及开火就被击沉了。”
上述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的阐述基本合理。但是,1840年的清朝即使对英国实力及意图认识清楚,也可能无法战胜英国。鸦片战争首先是中英两国军事力量之间的较量。要判断中国能否获胜,首先得考察清王朝的军事力量。鸦片战争的亲历者林则徐留下这样的记述: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觌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
林则徐所言意思为:英军大炮射程远,我军打不到他,他能打到我,这是武器不行;英军可以连续放炮,而我军不能,“须辗转移时”,这是发射技术不熟练;清军虽有作战经验,但那都是面对面的作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相距十里八里的炮战。研究鸦片战争的著名学者茅海建先生指出:“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各自的水平,那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英国海军为当时世界之最,工业革命末期开始使用的铁壳蒸汽动力船航速快、机动性能强、吃水浅,能在中国内河航行。“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枪洋炮’。就型制样式而言,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了二百余年”。清军也不可能利用数量上的优势来战胜英军。清军的编制“利于分散‘治民’,而不利于集中御外”。清朝没有一支可机动作战的部队,也不可能将全部兵力用于与英军作战。
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只从中国军事上的落后和心理上的轻敌分析了中国战败的原因。实际上,中国战败还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中英军事实力的差距是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差距如此巨大,我们可以从清王朝政治的腐败、小农经济的制约等方面找原因。“自然经济不仅提供了产品,而且也在生产和再生产出闭塞。从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中很难滋生向外发展的欲望和冲动。”由于小农经济的制约,中国当时还滞留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阶段,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和工业水平已远远落后于欧洲。正如陈旭麓先生指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武器的陈旧,政治的腐败,还是社会的落后……应当说这三个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
三、
关于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近现代中国的形成:1860~1997》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叙述如下: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水师非常耻辱的失败而告终。……《南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一个世纪的开始,在这个世纪中,中国在外国对其经济和领土权利的要求面前没有话语权……
事实证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几年里,西方扮演了一个两面性的角色:掠夺者和救世主。……自1850年以来,中国国内一直叛乱不断,而清政府既无法镇压叛乱,也无法同时打败外国人。现在中国被西方打败了,西方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英国、法国和美国从清朝的敌人变成了清朝的盟友。然而,要获得西方的友谊就必须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代价,清政府认为这是值得的。于是,一支代表清帝国作战的外国军队———常胜军建立了。1860年8月,面对太平军的进攻,这支军队成功地保卫了上海。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孤立状态和自认为可以自给自足的道德和文化的优越感戛然而止。中国不能忽略外国人想要拥有更多经济自由的要求,这一点显而易见。另外,采用西方的手段,甚至是西方政权的积极军事支持,对中国抵御国内叛乱和维持自身统治至关重要,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我们将上述三段文字进行话语分析以及结合前文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中国战败的原因的叙事分析,可以看出: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反复强调清朝的愚昧无知,因此,软弱的清政府必须借助西方的帮助以镇压国内叛乱和维持自身统治。在英国教科书这样的叙述逻辑中,西方“变成了清朝的盟友”,“成功地保卫了上海”。中国需要西方的支持来“抵御国内叛乱和维持自身统治”,与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获得西方友谊必须付出的代价。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巨大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破坏,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用铁壳蒸汽动力船和现代海军火炮摧毁了清朝水师,然后通过蒸汽船将现代工厂大规模生产的商品运入中国内陆,这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英国蒸汽船对中国的影响,比大炮更具破坏性。但是,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后果与影响轻描淡写。教科书不仅淡化了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国这一事实,而且将之美化为对中国的拯救。在近代中国历史中,西方扮演了中国的救世主角色,“从而使所有中国人对西方的恩情永世难忘”。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思想,颠倒黑白,为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一贯写法。
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火下,步履蹒跚地进入近代。鸦片战争可以说改变了世界格局。鸦片战争爆发前,在世人眼里,中国是雄踞东方的实力雄厚的大国。但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人们不再仰慕中华文明,富庶繁荣、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之邦的中国形象逐渐土崩瓦解,一个封闭、衰败、愚昧、落后的近代中国形象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
讨论与结论
问题之一:如果清朝不禁烟,英国是否就不会发动战争?
英国以商业贸易立国,主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英国通过外交手段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的尝试失败,对利润的贪婪和被自由贸易主义主宰的英国外交政策决定了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英国也会以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鸦片贸易与大英帝国的利益和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政府必然要对中国的禁烟运动作出反应。对于刚刚完成工业革命四处寻找新的海外市场的英国来说,拥有巨大人口的中国带来的诱惑力是不可抵御的。“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英国的鸦片贩子和与对华贸易有关的资本家的极力煽动和精心策划、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竭力怂恿和出谋划策,又推动了英国政府迅速做出发动侵华战争的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不仅可以维护鸦片贩子的利益,还可以借机打开中国国门,何乐而不为。可以说即使清政府不禁烟,英国也会发动战争。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除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政策,还应考虑到英国国内不断激化的矛盾这一因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其转移国内危机的手段之一。
19世纪20~40年代,随着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不断尖锐和激化。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英国国内政治局面动荡不安,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受到极大冲击。其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英国广泛传播,处于动荡不安和危机之中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视其为洪水猛兽。1836年,英国爆发了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革命运动——宪章运动。为了淡化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英国社会的影响,缓和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稳定资产阶级政权的统治秩序,英国政府走上了海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了对中国的不义战争。
“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实际上,西方自己也承认:“如果当时有一种有效的鸦片替代品,比如糖蜜或大米,这场冲突可能会被称为‘糖蜜战争’或‘大米战争’。唯一的区别是时间问题:假设进口的主要物品是无害的,昏睡的中国人不会这么快就被吓得采取行动。这场战争可以推迟,但无法避免。”总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是转移其国内矛盾的手段,是其既定的海外殖民政策的一部分。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也会发动战争,战争不可避免。
问题之二:是不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导致了战争爆发?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一些学者用“文化冲突说”来解释。他们提出,“鸦片战争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方是农业的、儒学的和停滞的并且深陷于日益衰败的王朝循环泥淖之中的社会……另一方则是工业的、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和不满足于现状的社会。当二者相遇时,冲突不可避免”。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东亚地区中华文化圈的中心。清朝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优于其他文明。这种文化优越感使其在早期与其他国家交往时,不能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对方。在清朝的官方文书中,英法美三国被称为“英夷”“法夷”“美夷”,需要向清朝称臣纳贡,以此来确立它们的臣属地位。而与此同时,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强行推行自由贸易,而中国仍沉浸于自给自足的天朝迷梦里。经过马戛尔尼访华后,西方对于中国的看法有了巨大改变。他们认为,中国是“静止不动”的,是“一个经过防腐处理的木乃伊,身上裹着丝绸,上面绘有象形文字。其内在循环类似于一只处在冬眠状态的榛睡鼠”。中国拒绝向其他先进文化学习,他们必将为其狂妄自大付出高昂代价。对这个难以忍受的国家,唯一合适的回击就是战争。美国前总统亚当斯称“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鸦片而是磕头”“中国人认为可以在‘侮辱和贬低’的基础上与人交往,这种‘傲慢和不堪忍受’的态度,正是引起中英冲突的惟一原因。”中英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之间的分歧无法调和。“与中国的纠纷不再是……鸦片走私问题,而是中国对英国国家尊严蔑视的问题——对这种蔑视,英国为了自己的荣誉,必须要通过军事手段进行报复。”中国注定“要在海岸上被撕成碎片”。
“文化冲突”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所谓政治制度的矛盾、经济学说的矛盾、法制观念的矛盾等等观点,都是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其性质的有意无意的歪曲,又是对英国资产阶级侵略罪行的有意无意的开脱。”正如前文所言,英国为了开辟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将其侵略扩张矛头指向了拥有庞大国土和资源的中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其对外殖民扩张政策及转移国内危机的必然结果。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本末倒置,颠倒黑白,过于强调中英的文化差异和清政府的傲慢愚昧无知,虽有提及寻找商品的销售市场,但是在轻描淡写。教科书通过一系列文字、图片、学生活动的描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中国的愚昧上。英国教科书用文化冲突论掩盖了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国这一赤裸裸的事实。
问题之三: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鸦片战争?
学界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存有文化冲突说、贸易冲突说、鸦片战争说等观点。实际上,用文明、自由贸易字眼无法掩盖英国侵略中国的本质。我们在谈论这场战争时,是不能回避鸦片(鸦片贸易)的。为了自由贸易就必须付诸战争的极端形式吗?不同的文化就必须以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吗?不能因为你心目中的对人不礼貌就发动战争,也不能因为别人不需要你的商品就用武力来强迫买卖。商品贸易不能用武力来强迫。况且鸦片是毒品,毒品交易不能算是正常的商品贸易,只能说是财富的掠夺。鸦片战争由鸦片而来,为鸦片而去。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具有明显的非正义性,这无可争辩。战争是邪恶的,为邪恶的鸦片贸易进行的战争更加邪恶。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不用“鸦片战争”,而用“英中战争”(Britain's war with China,The second Anglo-Chinese War)来命名这场战争,去掉“鸦片”二字,实质上是英国教科书话语运作的“杰作”,这一提法掩盖了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
“近代中国的落后决不意味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合理的、正义的。侵略就是侵略、强盗就是强盗;弱小不代表应该被欺凌,弱肉强食不是历史正义!”强盗就是强盗,无可辩驳,文化冲突说、贸易冲突说都掩盖不了英国侵略中国的事实。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不正当的侵略战争,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的野蛮战争,是西方扩张与侵略的典型例证。所谓通商战争、贸易战争、文化战争,都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言论。
其实,对于鸦片战争爆发时的中国以及对战争的评价,无论是当今还是战争爆发时,抑或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英国国内有不同的声音。前英国商务大臣、英国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党魁凯布尔爵士(Sir Vince Cable)评价说:“这是一场非常错误及充满剥削的殖民战争,造成历史上长久的伤痕及怀疑,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会重演。”作为曾在鸦片战争中获利丰厚的沙逊家族后人,美国乔治城大学的沙逊教授(Professor Sassoon)认为:“和许多战争一样,鸦片战争是错误的。”1795年4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所乘“狮子”号船的第一大副爱尼斯·安德逊回国后出版了访华见闻录,由于书中有不少对中国的赞誉,引发了“各种恶意的和出于误解的对本书和对的攻击”。
虽然英国存在少许对清朝赞美的言论,但也淹没在英国大众对中国的普遍负面印象中,人们在选择性叙事。18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始衰落,英国开始崛起,而中国仍然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中英力量平衡的局面开始打破。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转变与当时中英实力对比发生改变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福柯所倡导的权力与话语的关系。“一种话语,对从这一传统或话语中产生的文本真正起控制作用的是这一传统或话语的物质在场或力量,而不是某一特定的创造性。”
总之,英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叙事,多将重点放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上,认为东西文化冲突引发了战争。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鸦片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伤害基本不提,反而认为西方扮演了清朝“救世主”的角色。受20世纪50~60年代盛行于西方学界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影响,强调“以褒扬的口气描述西方扩张,而以贬谪的口气描述中国对西方的抵抗”“把中国过去一个半世纪所经历的种种问题,主要都归咎于中国社会与文化自身的弱点与不足”。虽然英国社会也存在对鸦片战争不同的声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想象、过滤和重构,形成了大众普遍认可的中国形象。这中间有集体的偏见,也有无意识的遗漏。从1794年英国使团带回的各种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开始,英国逐渐塑造了一个封闭、落后、停滞、傲慢无知的鸦片帝国形象。文本在创造秩序又在巩固这种秩序,从18世纪末至今,这种中国形象还存在于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