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阅读有关周家庄人民公社历史发展的资料时,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周家庄在社会主义合作化改革过程中发生的事,与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的故事内容,有许多相像之处。
周家庄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是雷金河,小说《金光大道》中芳草地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名叫高大泉,这两位,一个是真实人物,一个是文学人物,他们具有相同的品格和素质:朴实,正直,睿智,大公无私,思想水平高,走社会主义道路意志坚定。雷金河曾多次抵制不利于周家庄集体事业发展的上级要求、指示甚至瞎指挥,而《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也是在某些上级领导的怀疑、反对乃至打压下,坚持把芳草地村的合作化事业发展起来的。正如根据小说《金光大道》所摄制的同名电影中一首插曲所唱的:群雁高飞头雁领,书记带咱向前走。从事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广大农民需要有“头雁”带领,而这许多“头雁”,必然像雷金河与高大泉这样,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品质。
周家庄土地改革后,分到了土地的贫农由于缺少劳力、耕畜等,种地仍然困难,遇到天灾人祸仍然不得不卖地甚至卖儿,周家庄有一户贫农就卖掉了儿子,是党支部书记雷金河动员党员凑米帮这户贫农赎回了孩子,并组织农民成立互助组,互相帮耕帮种,解决了问题。《金光大道》中芳草地的多数农民也是耕种困难,贫农刘祥由于妻子长年生病欠下外债,自己在劳动中脚部受伤,家里只有个年幼的女儿,无力耕种,不得不准备出卖土改中分得的宅基地还债,村里的党员高大泉阻止他卖地,并动员其他党员和积极分子省出家里的口粮帮他还债,同时把种地困难的农户拢在一起组成耕种互助组,使农户渡过了难关。
周家庄互助组成立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多种爱国棉,支援了国家建设。《金光大道》中的互助组,在本地从未种过棉花、缺乏种植经验的情况下,响应号召带头种棉花,带动全村完成了种棉、交棉任务。
周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积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平整田地,填治荒沟,搬走沙丘,把挖下来的沙土掺到土质板结的胶泥地里,使之变松软,利于耕种。小说《金光大道》中,合作社组织社员开挖渠道,平整土地,拉来河沙改造不能种庄稼的板结地,让原本的荒地获得了丰收。
周家庄曾多次受到暴雨、冰雹侵袭,农田被淹遭灾,都是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合作社集体的力量,抗灾保粮,减少庄稼损失,获得了较好的收成。《金光大道》中芳草地村在暴雨成灾时,合作社发挥集体力量组织社员疏沟排水,救苗补种,还主动帮助单干的农户,使全村的农业生产未受大的损失。
周家庄合作社曾连续两年利用正月农闲时间,组织社员艰苦奋战挖平沙土岗,消除了风沙对农田的危害,增加了集体土地。《金光大道》中,合作社在新年刚过的正月里,动员社员捣碎肥堆,送往农田,为春耕春播做好充分准备。
周家庄合作社重视农业生产技术,严格按照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制定的棉花种植管理规程进行棉花生产和品种优选,获得连年大丰收。《金光大道》中,合作社注重麦种培育,社长多次到县中学向教授农技知识的老师请教,并请她到社里指导、培训。
雷金河重视勤俭节约的美德,通过合作社章程、社规民约和经常性的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思想教育,杜绝铺张浪费,形成社内良好的生产、生活风气。《金光大道》中,高大泉发现合作社发展壮大后,一部分干部、社员身上出现了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行为,他及时敲响警钟,加强勤俭办社思想教育,并建立、健全相关规定。
……
作家浩然是冀东人,在冀东和山东农村参加过农业合作化工作,小说《金光大道》中的地域背景是冀东,浩然在有关这部著作的创作经过回忆中没有提到过位于冀中的周家庄,可以肯定,《金光大道》的创作素材与周家庄无关。而周家庄走合作化道路的事迹,与《金光大道》的故事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这说明:
一,当时农村(尤其是广大老解放区农村)这样的情况很普遍,毛泽东主席当年指出“贫农、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和老中农中间的下中农……有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的,他们是积极地响应党的合作化号召的”,是正确的。
二,小说《金光大道》虽然是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但它确实是源于生活的,是建立在当时农村社会真实状况之上的。《金光大道》讲述芳草地村从土改后发起互助组,经过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的过程,堪称是一部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业史,是表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文学经典。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