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必须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粮食。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既要尽最大的努力增产粮食,又要切
实实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节约用粮,节约用布,节约用钱,
储蓄起来,应该成为社会的风尚和美德。”
话说1960年6月底,毛泽东让刘思齐带邵华一起去大连看望毛岸青,并捎去了一封亲笔信。他在信中写道:
岸青我儿:
前复一封信,谅收到了。甚念。听说你的病体好了很多,极为高兴。仍要听大夫同志和帮助你的其他同志们的意见,好生静养,以求痊愈,千万不要性急。你的嫂嫂思齐和她的妹妹邵华来看你,她们十分关心你的病情,你应好好地接待她们。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有信,交思齐、邵华带回。以后时时如此,不要别人转。此外娇娇也可以转。对于帮助你的大连市委同志,医疗组织各位同志们,一定要表示谢意,他们对你很关怀的,很尽力的。此信给他们看一看,我向他们表示衷诚的谢意。
祝愉快!
父亲
本传前边已经叙述过,邵华于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她是张文秋和革命烈士陈振亚的亲生女儿,与刘思齐是同母异父的姐妹。
刘思齐和邵华长大后,经常和毛岸英、毛岸青一起玩。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经常骑车到邵华家里玩。毛岸青心粗,鞋子坏了,袜子掉在鞋里也不在意,张文秋经常帮他整理整理,还经常帮他兄弟俩洗衣服,做好吃的给他们吃。毛岸青于1957年10月在苏联修完学业归国后,从北京去到大连休养。从那时起,邵华在闲暇时与姐姐刘思齐一起到大连去看望毛岸青。1959年秋,邵华考进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此后不久,毛岸青开始与邵华通信,他们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邵华此次青岛之行,最终接受了毛岸青炽热的爱情。她回到北京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转学到大连师范学院继续学习,同时照顾毛岸青的生活。又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在1960年这一年,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毛泽东非常满意这桩婚事,没想到自己在33年前的一句戏言,竟然又成就了一对小儿女的美满姻缘。他没有去参加儿子、儿媳的婚礼,只送给了邵华一块手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作为对他们新婚的贺礼。后来,毛岸青被安排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工作,担任俄文翻译。他先后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
再说1960年7月2日,毛泽东到达天津。这天晚上,他在专列上听取从北京赶来的彭真、康生等人的汇报。
7月3日,毛泽东由天津直达北戴河,准备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此时,毛远新高中毕业了,由于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被学校保送录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来到北戴河,对伯父说明了此事,毛泽东摇摇头说:
“保送,不算本事。”
毛远新立即说:
“那我就去考。你说什么大学难考,我就考什么大学。”
毛泽东笑着说:
“要么北大,要么清华。”
后来,毛远新凭着自己的真实成绩,还真的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
7月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中苏关系问题和国内经济问题。
7月8日,彭真向会议报告了布加勒斯特会议的情况和中苏两党分歧问题。
7月16日,赫鲁晓夫为压服中共中央,以苏联政府名义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召回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
7月18日,李富春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就国内经济问题作了报告。
毛泽东在插话中说:
“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
他还说:
“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算的。”
7月20日,毛泽东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各地汇报今年完成生产任务情况。
7月25日,苏联政府不等中国政府对7月16日的照会做出答复,又通知中国政府说:自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撤走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1390人,撕毁343份专家合同书和257项科研合同书,停止供应重要设备。而且还逼着中国政府归还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使用苏联的武器装备所折算的13亿美元债务。
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使中国的25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建设项目,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赫鲁晓夫的背信弃义,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困难。毛泽东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并没有屈服,他说:
“他越压,我们越要顶。”“我们只能采取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我们既不能向赫鲁晓夫乞求,也不能向美国乞求。”
“实力政策,实力地位,世界上没有不搞实力的。”“手里没有一把米,叫鸡都不来。我们处在被轻视的地位,就是钢铁不够。要继续跃进。不仅资本主义国家看不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不给技术,憋一口气有好处。10年搞1亿吨,上天。”
后来,苏联在1961年逼迫中国在原协议规定的期限之前,偿还债务,主要是抗美援朝时期13亿美元的军火债务。毛泽东说:
“一个钱也不赖,欠多少还多少。”
他还深情地说:
“因为这是苏联人民的钱。”
7月26日,周恩来主持会议,专门讨论最突出的粮食问题。
7月28日,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粮食问题,讨论尖端技术问题。
7月30日,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答复苏联政府撤回专家照会的答复稿。
7月31日,中国政府将复照交给苏联驻华大使馆,同时印发中央工作会议。
这天下午,毛泽东主持中央工作会议,由周恩来作了苏联撤走专家和外贸问题的报告。
1960年8月1日,毛泽东给杨开英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开英同志:
久不见,甚以为念。你的情况好吗?有暇望告。
祝好!
毛泽东 1960年8月1日
毛泽东又在信封上写道:交杨开英同志毛寄。就让工作人员发出了。
杨开英自新中国建立后,先后收到毛泽东写给她6封亲笔信和赠给她的数笔款项。毛泽东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她感到非常感动,荣幸终生。1973年,杨开英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宣武区医院去世,终年58岁。
8月10日清晨,住在北戴河别墅里的胡志明因昨晚总想着中苏关系的问题,没有睡好,就起得很早,想和毛泽东谈谈。可他见毛泽东房间里静悄悄的,为了不影响毛泽东休息,便去海滨散步。
胡志明是为了调解中苏矛盾在8月7日与黄文欢、阮春水一起来到北戴河做说客的,8月8日,他们同周恩来、邓小平等进行了会谈。胡志明希望中苏两党停止争论,先召开中苏两党双边会议,再举行有各兄弟党参加的多边会议,共同努力,消除分歧,恢复团结。
毛泽东与胡志明一样,也是一夜没有怎么睡,起床后想去看看胡志明,当他听工作人员说胡志明去海滨散步了,便也来到了海边,与胡志明聊了起来。他说:
“苏联不喜欢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搞完整的全套。但什么都靠别人,有时靠不住。外国援助,帮助是可以的,但不能干涉内政。经济建设上不能强迫人听单方面指挥,政治上更不能强加于人。”
毛泽东显得有点激动,他列举了苏联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做法,批评这种做法是父子关系。同时,他也表示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对待苏联。他还说:
“我们的道理是光明正大的,我们不怕,天是不会掉下来的。”
毛泽东对胡志明这次来为中苏两国劝和,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他是和平的使者。胡志明表示原则上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但他又说:
“中国同志有时采取的方法,似乎不太了解西方同志的性格,所以效果不怎么好。”
“说得好,我们也要注意批评方式。”
胡志明见毛泽东同意自己的看法,就随手拿起一盒烟,举在眼前说:
“以请人抽烟为例,把烟递过去请人家抽,人家乐意接受。如果往桌子上一扔,说:‘抽烟吧!’有人就不乐意了。其实还不是一样,但各人的习惯不同。西方人对后一种方式总会不乐意。批评的原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讲话的方式使人不乐意,效果就不好。”
毛泽东点了点头,说:
“要用科学的语言,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样批评。不粗暴,批评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胡志明补充说:
“加上同志性。”
这时,太阳已经跃出地平线,把浩瀚的大海照得璀璨夺目。毛泽东、胡志明脱去外衣,并肩走下海,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二人游了多时,方才上岸,穿好衣服,与来到海滨的黄文欢、阮春水、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等人一同进餐,边吃边聊。胡志明邀请中共中央派代表团去越南参加国庆纪念活动和越南党的代表大会,他还风趣地对毛泽东说:
“明年春天刘少奇同志一定要去,他欠的债明年春天还。毛泽东同志也一定去,这笔债也要还。时间你自己定。”
“你们那里冬天怎么样,最低气温几度?”
毛泽东问道。阮春水在旁边回答说:
“12摄氏度。”
毛泽东幽默地说:
“不冷。可以偷偷地去,游一下红河。”
胡志明笑着说:
“不公开,不秘密,用你曾说过的方式,非正式访问。至于红河嘛,水可能太浑浊,不好游呀!这要到时再说。”
后来,胡志明一行于8月11日离开北戴河去了苏联,准备与苏共领导人就中苏关系问题举行会谈。
8月10日下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毛泽东发表了一个小时的讲话。这是他在一个多月的会议上唯一的一次讲话。他在会议期间心情沉重,下海游泳只有五、六次,常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睡觉也不好。他曾对值班人员说:我很忙,文件多,生活上请你们多照顾一下。
邓小平在会议结束时宣布说:
“最近主席恐怕是要脱离一下工作,完全休息,就是少奇同志主持。只是有一件事情,就是对苏共《通知书》的答复,我们把文件搞好了,主席过问一下,日常工作我们处理了。”
毛泽东说:
“我赞成,休息一个时期。”
邓小平说:
“小事就不要过问了。”
毛泽东说:
“少看文件。”
邓小平说:
“这样比较好。”
康生问:
“《毛选》第4卷注释,习仲勋那个地方加两句,已经加了,主席什么时候看看呀?”
彭真说:
“不要他看了。”
邓小平说:
“可以不看了,我们定了算了,那个里面没有什么重大问题。”
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8月10日)和《关于全党大搞对外贸易收购和出口运动的紧急指示》。
《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是这样写的:
当前的中心任务是:鼓足革命干劲,掀起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的高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生产,保粮,保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是比工业生产还要费力的事情,粮食问题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农业战线是全党的长期的首要任务。
我国的粮食生产,10年来一直是上升的。1958和1959两年的粮食产量,按最近核实的数字计算,增产的幅度也大大超过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59年遭受到大面积的空前严重的旱灾和其他自然灾害,今年又有5、6亿亩农田连续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和风灾、涝灾等自然灾害,人民公社在抗灾斗争中显示了无穷的威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灾害的损失,今年的夏季收成大体维持去年的水平,或者稍多于去年。事实证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当前政治的和经济的形势是很好的。对于这个主要的方面认识不足,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农业生产的发展,首先是粮食生产的发展还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跃进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粮食生产的指标偏高,估产不实;又由于粮食消费安排得不好,主要是用粮计划太高,管理不善,浪费不少,前松后紧,“前方吃了后方粮”;因而,1958和1959连续两年,在青黄不接时期,都出现了粮食紧张的局面。而且,应该指出,今年的夏收已经到手,但是,收购不快,库存减少,调拨不灵,某些城市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还没有过去,粮食和农副产品的出口计划也完成得很不好。这种严重情况,无论如何不能再继续下去,必须在保证钢铁生产的同时,坚决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粮食生产,并且做好粮食的征购调运工作,安排好城乡人民生活,保证在明年青黄不接的时期不发生严重的粮食问题,保证必要的粮食出口计划的完成。为此,中央要求,全党全民,一致努力,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一、坚决从各方面挤出一切可能挤出的劳动力,充实农业战线,首先是粮食生产战线。解决农业劳动力紧张的根本办法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应当加紧实行,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目前农业生产还几乎完全是手工劳动。由于两三年来抽调了相当大的一批劳动力转为国家的正式职工和临时工、合同工,或者搞短途运输,一般是需要的,合理的,但是其中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又由于水利等农村基本建设战线拉的过长,占用的劳动力过多,社办工业和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用人过多,又事事强调专业化,不按照农事忙闲灵活调配劳动力;财政贸易、生活服务、文教卫生和行政管理人员过多,脱产的青年少年学生增加过猛;再加上强弱劳动力的搭配使用又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结果,用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了,质量也降低了。农业生产,首先是粮食生产的力量削弱了。所以,解决劳动力问题是当前保证粮食生产的中心关键。办法是:立即从县和人民公社着手,充分发动群众,从各个方面实行精减,该停办的停办,该缓办的缓办,该减人的减人,该调换的调换(以女代男,以弱代强),挤出一切可能挤出的劳动力,加强田间生产的力量。切实整顿县社工业、精减人员,一切县社工业都应当真正做到为农业生产服务。县社工业和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除了一部分必须维持常年生产的以外,一般都必须同农业生产季节相结合,农闲多办,农忙少办,大忙停办,农忙务农,农闲做工,这才是最合理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县、社办的文工团和球队等等,脱产的一律停办,业余的在农忙季节也一律根据需要可停止活动,全力搞农业生产。县以上各级办的文工团也要大减,文艺会演在两三年内停止举行。农村学校应当放农忙假。农业中学不要发展过快。农村小学根据需要可采取二部制。能够参加辅助劳动的少年,在劳动力紧张的地区,应当半日劳动,半日学习。已达劳动年龄的超龄小学生都应当回到生产岗位,参加业余学习。同时,基本建设战线缩短了,合同工和临时工应该精减一批回农村生产,运输砖瓦沙石占用的劳动力、畜力和运输工具都应该大减,常年的基建队伍也要精减,坚决动员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口回农村去。在两三年内,各行各业都不允许在计划外到农村中私自招人,应当在技术革新和革命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解决增加生产和新建厂矿所需要增加的劳动力,并且节约出一部分劳动力派到农村中去。中央、省、专、县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必须大刀阔斧地精减。城市人口的增加必须严格控制。为了保证钢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应当首先从精减的职工中解决,不足之数,秋收以后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从农村中临时调用一批。支援边疆建设的青年,除了为建立少数大豆、棉花和橡胶基地所必需的以外,一般暂停几年。总之,必须从城乡,从公社内外,尽可能地挤出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生产,保证在农忙季节参加农业生产的至少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
二、坚决压缩水利等农村基本建设。从根本讲,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同水旱灾害做斗争和增加农作物产量上,水利也确实起了巨大作用。这应该首先肯定。水利建设一定要搞,但是,一定要分期分批,讲究质量,讲究实效,并且要同粮食的生产和分配统一安排。去冬今春水利战线拉的过长,300个大型工程同时上马,材料分散使用,人力物力都来不及,许多工程搞了一半,有的主体工程完工了,不配套,不能发挥灌溉效益;还有少数工程因急于抢修,质量不好,被洪水冲垮了。这种做法并不是多快好省。而且,占用劳动力过多,最高额曾达到7000万人,既增加了粮食消费,又影响了冬季积肥和田间管理,甚至到农忙季节,有些水利工地上的民工还下不来,影响了春耕播种,影响了当前的粮食生产。基本建设必须同当前生产统一安排。这一点,在农业方面尤其重要。因为,饭是天天要吃的,绝不能单纯强调水利等基本建设,而削弱当前的粮食生产。因此,中央决定,在今冬明春的100天中,调离本包产单位、不在本食堂吃饭的参加水利建设(包括水土保持)的民工,全国总计不许超过1000万人,只搞续建工程和配套工程,新建项目一概不上马。而且,续建和配套工程也要先后排队,能够早发挥效益的尽先施工,不能一齐都上。不脱离本食堂和本包产单位的施工力量,也要适当控制。公路、航道、土铁路等等基本建设,都必须按照同样的精神坚决压缩,在今冬明春的100天中,上工人数最多不准超过300万人,工程项目也要按轻重缓急排队,不能齐头并进。非生产性的农村基本建设,一律坚决停止。
三、鼓足干劲,搞好秋田管理,力争秋季丰收,特别是粮食丰收。现在正是大秋作物的盛长期,田间管理的好坏对秋季收成影响甚大。锄草、除虫和追肥,是当务之急,必须集中力量抓紧进行。草荒现象必须消灭。大力开展夏季积肥运动,保证秋收作物的追肥,准备秋冬播种的基肥。商业部门应该协同工业和外贸部门把计划供应的化肥尽快地调拨下去。局部地区的旱灾还没有解除,另一部分地区又遭到涝灾和台风的袭击,必须继续发扬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保证秋收。无论在遭灾地区和丰收地区,都要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抢种荞麦等晚庄稼和秋粮,尽可能地减轻和弥补灾害的损失。
从现在起,就要着手进行秋收、秋耕和秋冬播种的准备工作,广泛动员群众,认真讨论三秋工作的安排,按生产队按地块落实。安排好劳动力,准备好工具,保证精收细打,颗粒还家。还要准备好秋冬播种的种子和基肥,真正做到随收、随耕、随种,不违农时。必须估计到,今年秋收以后,将不得不抽调一批劳动力突击运粮,所以,更要及早做好三秋的准备工作,统一安排好三秋和运粮的劳动力,保证做到两不误。秋冬两季,各地就地开荒必须积极进行。基本建设多占地、早占地、占好地的现象必须制止。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复种指数,在保证明年春播用地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扩大秋冬播种,多种一季。必须认识,就明年来说,小春和夏粮的丰收,对于缩短青黄不接的时间,度过粮食困难,关系特别紧要,所以,今年秋冬播种,特别是冬麦和夏收杂粮必须多种,种好,种得适时。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
四、在大力增产粮食的同时,棉花、油料等等经济作物也必须重视。棉花、油料、烟、麻、糖等主要作物的集中产区,必须尽力增加这些作物的产量。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必须坚持。农业的“十二个字”要统一安排。林牧副渔也要发展。当前正是种植饲料和采集野生饲料的大好季节,一定要抓紧时机,大搞饲料,储藏青饲料,发展畜牧业,发展猪、羊和大家畜,特别是养猪积肥运动必须继续坚持下去。积极多种瓜菜,搞好副食品生产。还要做好准备,开展一个比去年规模更大的“小秋收”运动。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副业生产,今年冬季应当比往年搞得更多更好。这既有利于稳定市场,安排城乡人民生活,也可以增加公社的收入和社员的收入。增加社员收入,也就更有利于把农村劳动力稳定在农业生产上。
五、保证粮食生产,不只是农业部门单独的责任,而且是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全党全民共同的责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思想应当成为全体干部全党全民一致的认识,并且真正贯彻到各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去。工业部门应当把支援农业的任务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国家计划指定用于农业的钢材,应当由农业书记和农村工作部长掌握,不许挪用。尽可能地迅速提高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生产,小合成氨厂的设备制造应当列入国家计划,制造农药和生物药品的重要原料也要列入国家计划,按计划生产,保证供应。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按照自觉自愿和不降低待遇的原则,动员一批技术工人下乡,把农机具的修配网迅速地搞起来,帮助农业技术改造,这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在市委的统一安排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工业、交通、财贸、文教、卫生等等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农业生产的需要,支援农业,为农业、为粮食生产服务。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的安排上,任何妨害农业生产、妨害粮食生产的事,都必须禁止。
六、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把粮食管好、用好,安排好人民生活。安排粮食,必须从6亿几千万人口出发,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瞻前顾后,留有余地。口粮标准必须从低,其他消费标准也必须从低。同时,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大搞代食品和代用品。只有如此,才能既保证吃好用好,又节约粮食,留有余地。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和其他农产品的征购任务必须坚决完成,城乡粮食销量必须严格控制。有调出粮食任务的省区必须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种子、口粮和饲料等留粮也必须落实,保证按低标准留够。国家、集体和个人,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3者的需要都必须落实。
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应当由基本核算单位统收统支,统一管理,全面管好。积极办好食堂,坚持计划用粮,反对秋收到手多吃多用,反对浪费;继续实行口粮以人定量,指标到户,粮食到堂,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制度,奖励社员节约粮食。公社和生产队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以后,增产节约的粮食,也归社队储备,鼓励社队增产节约,储粮备荒。丰收地区,更要反对浪费粮食,努力增加粮食储备。食堂必须有自己的菜地,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菜吃。食堂必须养猪,每10人最少养一头。
城市人民生活也必须妥善安排。今明两年城市粮食的供应标准不可能提高,肉蛋等副食品,由于必须保证出口,还可能有所减少,同时,由于今年棉花收成可能不好,棉布的供应标准因而有所降低;因此,除了必须向城市人民进行充分的解释以外,各城市党委还必须注意加强各伙食单位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节约用粮用布,并且在不增加人员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地解决一些副食品的困难。大的厂矿、机关、学校,应该有一个副职人员或者党委负责人管理生活。城市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和社办福利事业,要分期分批地逐步发展,不要一下子发展过多,以免增加粮食和副食品的供应。
七、认真抓紧粮食调运工作,保证城市工矿区和必需出口的粮食按时供应。要把运粮放在运输的第一位,决不允许发生粮食脱销现象。必须努力做到,大中城市经常保持3个月,至少1个月的粮食周转库存。要求在征购粮食的同时,有计划地把准备外调的粮食集运到交通沿线。在今年秋收以后,要开展一个群众性的短途运粮运动,事先安排好人力、畜力和运输工具,到时候突击运输,保证粮食调运任务的及时完成。粮食部门要事先安排好粮食调运计划,并且对于粮食外调任务大而运输工具又很困难的地区,在运输工具方面给以必要的支援。
八、要保证搞好粮食生产,安排好人民生活,还必须坚决肃清官僚主义,首先是上级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农村中的“五多”,主要是从上面来的。表报已经成灾,有的公社甚至要用几十个人专填表报。开得好的现场会议本是一种好的领导方式,开得过多,则势必流于形式。有许多现场会议无准备,无领导,到会人数过多,大吃大喝,欢迎欢送,变成了官僚主义铺张浪费的典型,必须坚决纠正。不深入实际,不解决具体问题,徒尚空谈的官僚主义,必须反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必须完成。三反运动不能占农作时间,应放在农闲时间去做。各级领导机关和农业部门,都要紧紧抓住某些主要农作物的重点产区,首先是粮食的重点产区,了解它的情况,帮助它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搞好生产。各级干部都必须到第一线去,深入田间,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对于生产领导的好坏,第一是不妨害下面,尽量不占用农作时间和睡眠时间;第二是帮下面的忙,要帮得好,帮得是“火候”,帮在“刀口上”,就是说,及时地帮助下面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就是好的领导。各级领导机关,都应该按照这个要求,来检查和改进自己的工作。进一步整顿巩固人民公社,加强队为基础的3级所有制,至少在5年内不要急于向基本社有制过渡;加强公社的经营管理,认真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把劳动力组织好,使用好,做好秋收分配,继续肃清浮夸风、共产风和强迫命令,把广大群众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农业生产,首先保证粮食生产。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必须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粮食。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既要尽最大的努力增产粮食,又要切实实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节约用粮,节约用布,节约用钱,储蓄起来,应该成为社会的风尚和美德。一定要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把粮食管好用好,保证粮食不脱销,保证必要的粮食出口,并且保证在明年青黄不接的时期不出现粮食严重紧张的局面。中央尖锐地指出当前粮食困难的严重性,同时指出这种困难是暂时性的,局部性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大好形势对于搞好农业生产是十分有益的。中央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不向困难低头,不松劲泄气,继续鼓足干劲,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更多的增产粮食,把人民生活安排得更好,更有力的支援工业,更好更全面的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保证国民经济更好更全面的继续跃进。
会议还发出了《关于向党员干部介绍布加勒斯特会议情况和中苏关系问题的通知》。
8月14日,毛泽东主持起草了一个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内容如下:
目前摆在全党面前的紧急任务是: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导下,立即在全国开展一个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争取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中央已经批准了李富春同志关于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生产的措施的意见和李富春、薄一波同志关于1960年第3季度工业交通生产中的主要措施的意见,各级党委应该立即根据这两个文件迅速地切实地布置工作。现在的问题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发动群众,使所有厂矿、企业、人民公社、机关、学校、部队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奋斗。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基本建设事业都在继续跃进,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很多。钢、铁、煤的产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都完成了全年生产指标40%以上。在农业战线上,虽然在去年的特大灾害之后,今年又遭了严重的旱灾和部分地区的水灾,但是由于全体农民的艰巨努力和各方面对农业的支援,仍然取得了抗旱抢种的巨大胜利,并且使夏季作物保持或者略为超过去年的产量。农村人民公社已经走上了巩固和健全发展的道路,日益显出它的优越性。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正在稳步发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以增产原料、材料和燃料为中心的小土群、小洋群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所有这些,都进一步证明了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和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并且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它们具有无限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工作中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是,在我们胜利前进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缺点,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第二季度,在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8种没有完成产量计划,其中11种甚至低于第一季度的水平。造成工业生产有某些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在今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的大跃进的情况下,产生了盲目乐观和松劲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要动员大量的劳动力和一部分的工业力量,投入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影响了一部分小土群、小洋群的工业生产。由于某些部门某些单位领导上的官僚主义,放松了生产管理工作,一部分生铁、转炉钢、煤炭等产品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不断发生。在基本建设方面,由于不少地方、部门违背了中央多次强调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把战线拉得过长,人为地造成了原料、材料、设备,劳动力和运输的紧张。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还没有在各个部门全面地认真贯彻,而水利建设、社办工业以及其他方面又占用劳动力过多,以致用在农业方面的劳动力不足,部分地区的灾情还在继续,因此,完成今年农业生产的任务,还是极为艰巨的。如果今后水旱灾情继续扩大,而我们的工作又没有充分抓紧,农业收成甚至还有比去年减少的可能。此外,在连续取得两年大跃进的胜利之后,我们一部分干部中滋长了一种盲目乐观、不重视具体困难、不深入下层研究具体措施、不及时抓紧和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不良风气,滋长了一种追求形式、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一部分干部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也有所增长。以上这些困难和缺点,虽然都是局部性和暂时性的,但是,如果不认真努力加以克服,今年粮钢生产指标和其它一些主要产品的生产计划,就有完不成的危险。
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粮钢的增产问题。目前粮钢的供求之间的矛盾是很紧张的。在连续两年的大跃进中,粮食的产量确实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凡是能劳动的人一般都参加了劳动,工人和农民全年都在积极紧张地劳动,食量大为增加;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建立以后,原来的贫农、下中农的口粮一般已提高到中农的水平;工业用粮增加,城市工矿区人口增加,农业基本建设队伍用粮增加,种籽、饲料等也增加很多;特别是全民用粮计划定得太高,加以管理不善,前松后紧,浪费不少;因此,粮食供应仍然十分紧张。两年来钢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半以上,但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大跃进,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钢是工业的“粮食”,也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粮食”。因此,必须首先调动一切力量和积极因素,保证粮钢的增产,并且厉行节约。这是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当前全党的紧急任务,就是要由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亲自动手,全面安排,立即展开一个轰轰烈烈的、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进一步地鼓足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革命干劲,反对盲目乐观和右倾松劲思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反对铺张浪费,迅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踏踏实实地、千方百计地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粮、钢和其它主要产品的生产计划而奋斗。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除了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问题中央另有指示外,在工业、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方面,应该作好下列工作:
一、立即发动群众检查今年前七个月完成国家计划的情况,讨论今后五个月增产节约的指标,和实现这些指标的具体措施。(以下文字略,下同——笔者注)
二、继续深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略)
三、一切基本建设项目和生产任务,都要在省、市、区党委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计划,分别轻重缓急,进行排队。(略)
四、干部要立即下去,亲临生产前线。(略)
五、大量精简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战线。(略)
六、加强企业管理。(略)
七、坚决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反对本位主义。(略)
八、所有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都必须进一步加强支援农业。(略)
九、广泛开展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略)
现在已经是8月,今年只剩下5个月了。时间是紧迫的。中央要求各级党委立刻行动起来,实行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保证在8、9两个月内钢产量及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有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在第四季度再接再厉,争取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家计划。目前的形势对我们是有利的。帝国主义、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及其追随者对我们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污蔑、攻击和阻挠,只能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的义愤,使全党全民鼓起更大的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革命干劲,创造出更加伟大的成绩。中央深信,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和全国人民,一定热烈响应中央的号召,团结一致,展开一个空前规模的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
本指示发到所有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的基层党组织,并由党委在全体党员和群众中进行传达、动员和组织讨论,立即把群众增产节约运动开展起来。
8月19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了这天从苏联返回北京的胡志明、黄文欢、阮春水,听取他们同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会谈的情况介绍。胡志明还情真意切地表示,希望中苏两党尽快举行会谈,消除隔阂,加强团结,挽救面临危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胡志明的真诚深深感动了毛泽东,他紧紧拉着胡志明的手说:
“谢谢胡志明同志,为团结奔走万里。感谢你!”
8月24日,李富春向毛泽东汇报说:苏联在华专家已经全部撤离回国。毛泽东大手一挥,大声说:
“不要怕,没什么了不起!我们还是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8月30日,毛泽东嘱咐办公厅秘书室给原湖南一师数学老师王正枢的二儿媳吴启瑞写一封回信。
此前在7月19日,吴启瑞写信给毛泽东,寄来了她全家的合影照。信中还说她在无锡很难买到《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让秘书将《毛泽东选集》一至三卷样书和5张在上海拍的照片一并寄给吴启瑞。秘书在给吴启瑞的信中写道:
吴启瑞同志:
你寄给毛主席的信和照片,我们已送主席看过。主席送你一部《毛泽东选集》和5张照片,我们已另交邮局寄去,请查收。此复。即致
敬礼!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
1960年9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转发纺织工业部党组《关于纺织工业发展方针的请示报告》写了一个批语,他写道:
上海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
中央同意纺织工业部党组《关于纺织工业发展方针的请示报告》,现在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
中央认为,报告中提出的今后纺织工业发展的方针,即实行发展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同时并举、家生纤维与野杂纤维同时并举、专业生产与多种经营同时并举、原材料的开源与节流同时并举的方针,是正确的、必要的,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这个方针,就可以大大增加纺织工业原料的来源,加速纺织工业的发展。
今年纺织工业的基本建设计划已经经过调整,该停办的项目应该坚决停下来,把腾出的资金和材料,用于增添改进产品质量的设备和发展人造纤维。人造纤维所需的原料材料,国家经委应该进一步安排落实,按时拨给。对大量利用棉秆纤维急需解决的棉秆剥皮机,各地应该抓紧时机,迅速赶制,所需钢材应优先调拨,生铁、焦炭等由地方根据中央计划,统一给予安排。为了适应今后国家少出口棉花、多出口纺织品,多进口原料、加工成品出口的需要,纺织部门应当迅速改装和增添一些必要的设备,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今后,在安排纺织工业生产计划的时候,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的原则,以便更好地组织生产和保证市场供应。
中央 1960年9月1日
9月2日,毛泽东写信给吴启瑞,他写道:
启瑞同志:
7月19日的信收到,甚为高兴。选集及照片,已寄出了,收到时请告。祝你健康!
毛泽东 1960年9月2日
9月7日,毛泽东主持起草了中央《关于压低农村和城市口粮标准的指示》,全文如下:
上海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
一、北方早秋已经开始收割,南方早稻和早熟杂粮已经收割完毕,中稻也接近收完。9月下旬和10月是北方地区进行三秋工作特别是大种冬麦的最忙时期,各地必须立即集中力量做好三秋和农产品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且切实安排好全年的生话。有关国际问题的传达、学习和讨论,如果来不及开始和结束,可以推迟到秋收、秋耕和秋种以后再来补课。
二、今年夏收以后,还有很少数的地方,生活没有安排好。据中央财贸部第25期工作简报反映,河北省新乐县灾区夏粮估产偏高,征购以后,留粮不足。又据新华社8月31日和9月2日的内部参考反映,山东某些地方在麦收以后,肿病、非正常死亡和人口外流的现象还在继续发生,偷青吃青现象很严重。在夏收以后仍然出现这种严重问题,是极不应该的。据我们所知,夏粮估产偏高、留粮不足、偷青吃青、人口外流的现象在河南、山西、安徽、江苏等省也有发生,肿病和非正常死亡在个别地方也发生过。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灾区的灾害损失估计不足,估产偏高、留粮不落实,开始夏收时又多吃了一些,因而口粮接不上秋收了。今年夏收,绝大多数基本核算单位的估产是接近实际的,有的可能偏低一点,按照他们的估产来分配粮食,征购粮、种子、口粮和饲料粮都能够落实兑现。问题在于某些县和公社,特别是连续两年的重灾区的某些县、社,他们不听基本核算单位的话,主观主义地高估产量,结果粮食安排中的各种毛病和后果就不断出现。虽然在全国说来这是极少数的地区,在一个省来说也是很少数的县、社,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引起全党注意。中央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认真检查有无这种现象,一经发现,立即解决,不容丝毫忽视。
三、各地在安排全年生活的时候,必须注意到今年全国粮食生产的总情况:由于春旱严重,受旱面积有6亿亩,有的是从去冬以来一直干旱;入秋以来,部分地区的旱灾还没有解除或者发生秋旱,另一部分地区又发生洪涝灾害,水灾面积达到1.2亿亩,再加上虫、风、雹灾,全国总计全年受灾面积达到9亿亩左右,其中减产3成以上的成灾面积约在3亿亩以上,比去年大得多,给粮食和其它农作物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现在看来某些省区,粮食势将比去年减产。全国夏收粮食和稻的产量,包括小麦在内,比去年还少一点。全年的粮食产量预计可能达不到北戴河所估计的4500亿斤(自留地等零星土地收获不包括在内)。面对这种情势,各地必须继经努力防止松劲,抓紧后期的田间管理,丰收区要力争更大丰收,灾区要力争弥补损失,减少损失。正由于灾害的损失,夏粮征购和粮食销售两个方面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夏杂粮的征购超过一点,小麦的征购差得较多,从7月1日到8月25日,征购入库139亿斤,比去年同期的190亿斤少51亿斤;在同时期内,销售152亿斤,比去年同期的139亿斤,增加13亿斤;一出一入为64亿斤,库存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亿斤(包括6月底以前的库存减少数在内)。辽宁省要求增加粮食调入的数量,个别重灾省不仅不能调出,也要求调入一点。因此,全国必须立即采取压低城乡口粮标准的方针,要求农村少吃,城市也要少吃,丰收区少吃;灾区更要少吃;灾区减少征购任务,丰收地区则必须多购,各个丰收的省份要比在北戴河所商定的全国上调粮190亿斤的总盘子中所分摊的数量更多调出一点;只有如此,才能减少歉收省份的任务,而又保证上调粮190亿斤任务如数完成。同样,在一省,一县,一社之内,都要实行丰收的单位多购一些的原则,支援灾区。
四、农村的口粮标准必须降低。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的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全年原粮360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丰收的地方在完成原定外调的和为支援灾区而增加外调的粮食任务以后,还有余粮,口粮标准可以提高到原粮380斤,最多不能超过原粮400斤。在吃的时候,还要厉行节约,应当采取湖南的经验,一年的粮食分做13个月吃,以免在明年青黄不接时发生粮食紧张,使大家有备无患。凡是超过400斤标准的要降下来,这自然要进行艰苦的说服工作,并且必须做好商品较多的地区的商品供应工作,以便把余粮更多的卖给国家。淮河以北地区的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全年原粮300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而各省的重灾区,则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300斤以下。各地社办企业的职工和事业单位的人员口粮应当同本社一般农民的标准完全一样,不能提高。如果全国农村不照这样做,丰收的地方不能多购,遭灾的地方又要多销,结果势必一方面完不成国家的粮食收购计划,另一方面又突破粮食的销售指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在粮食工作上就一定处于更加被动的境地,并在政治上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求全党立即动手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有些省区对农村口粮标准的安排是比较克己的,另一些省区则标准较高,必须下降。
当然,在农村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口粮,是完全必要的。在粮食安排中必须保证这种最低标准的落实。据河北省委调查,平均每人每天有0.8市斤原粮(全年合290斤)加上2斤到2斤半菜,大小人口调剂着吃,劳动力可以维持通常的劳动。希望各地党委都进行这种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粮食安排的依据。同时要求各地结合农村三反,杜绝某些社队干部和他们的家属亲戚朋友营私舞弊,多吃偷吃粮食,切实保证农村每一个人都能吃到他们应得的一分口粮。县级党政机关和社队的干部应当同当地农民吃一样多的粮食,以身作则,带头压低口粮标准。社队干部必须在公共食堂入伙,干部小灶必须撤。在压低口粮标准的时候,这样做是尤其重要的。
五、在压低农村口粮标准的同时,城市供应标准也必须相应地降低。除了高温、高空、井下和担负重体力劳动的职工以外,其余的全部城市人口,每人每月必须压低口粮标准2斤左右(商品粮)。城市的粮食供应必须认真加以整顿,坚决消灭浮支冒领,取缔“黑人口”。城市近郊区和一般农村的口粮标准,差别不能大,远郊区应当向一般农村看齐,压低城市人口粮食供应标准的具体办法,由粮食部另行拟定。人民解放军和中央机关正在带头节约用粮。
六、实行压缩城乡粮食供应,必须走群众路线,做政治工作。在城市居民和职工中广泛进行口头的宣传教育,说明今年灾荒的损失、压低城市粮食供应、支援灾区的道理,说明城乡团结、工农联盟的大道理。在乡村中,特别要宣传以丰补歉,支援灾区,并且要把压低城市粮食供应这件事向农民讲清楚。无论在城市和乡村中,进行压低口粮标准的教育时.都必须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结合起来,采取回忆对比的方法,既讲清楚生产的增长,又说明灾情的影响,说明粮食生产的增长虽然还赶不上大多数人生活提高的需要,但是只要安排早、安排好,群众的生活仍然可以过的不坏。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只有3700亿斤,而日子过的还比较好,就是一个证明。在宣传解释工作中,应当注意提高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避免引起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优越性的怀疑和误解。尤其要防止松劲泄气的右倾思想的滋长。
最后,再重说一遍,各地应当抓紧全年生活的安排,通过全年生活的安排,带动三秋工作,首先带动当前的田间管理和秋粮的收购工作。
中央 1960年9月7日
欲知此后全国各地农村的生产和农民生活出现了什么状况?请继续往下看。
东方翁曰:本章录入的1960年8月10日《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8月14日《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9月1日转发纺织工业部党组《关于纺织工业发展方针的请示报告》的批语、9月7日《关于压低农村和城市口粮标准的指示》,是难得一见的毛泽东在三年困难时期主持起草的重要文献,故立此存照。老子云:“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天灾、人祸(抗美援朝时期13亿美元的军火债务)的灾难降临之际,正是以“烹小鲜”的精神,周密地筹划着全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至于具体到耕种收割、一日三餐这些细节。尽管如此,还是难免有几个跑堂的摔了盘子、砸了碗,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歪嘴和尚念经”,会生出“信阳事件”(指1959年10月至1960年4月在河南省信阳地区发生的大面积饥荒、饿死人事件)一类的问题。由此可见治国之难,治大国更难!
电子版咨询微信: qunfeiyang2014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