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1972年!毛主席这个决策,改变了中国

寒牛出栏 · 2024-12-31 · 来源:寒牛出栏|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

  毛主席时代,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励精图治。

  大家之所以“穷”,并不是经济建设没搞好,一是因为打了十几年的仗,国家都打烂了,经济基础底子太差了;二是工业落后,科技落后,生产力落后;三是全国人民省吃节用,只为攒钱搞工业基础建设。

  很多农产品都拿去换外汇,购买工业设备和材料零件,导致城乡居民粮食供需不足,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棉花种植面积不能扩增太多,故此棉花总产量得不到大幅提升,多年维持在4000万担左右。

  加上新中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以老百姓穿衣问题,没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布匹产量有限,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老百姓买布做衣服,需要凭布票才能购买。

  那时期,几乎每个家庭孩子,都穿过旧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过去穿衣的真实写照。

  2

  上世纪,80 年代中期。

  市场布匹供应充足,民众买布做衣服,不需要凭票购买,且没有数量限制。老百姓穿衣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布票退出历史舞台。

  很多人,看问题比较表象,误认为这是设计师改革带来的变化。

  事实上,真正解决民众穿衣问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我国化纤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全国纺织业得到井喷式增长,为市场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布匹;二是我国经济有了一定积累和基础,工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化纤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人工合成化纤维大量使用,弥补了传统棉纤维的不足。

  化纤技术,为纺织企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大幅提高了纺织厂和服装厂的产能产量,从而为市场提供丰富而充足的布匹,进而彻底解决民众穿衣问题。

  中国化纤技术,受益于“四三方案”。

  而这个“四三方案”,是毛主席晚年最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一。

  3

  1971年8月,毛主席去南方视察。

  在长沙视察时,毛主席给工作人员放假,也顺便让他们买点东西,出去搞点调查。

  有位工作人员,回来后很高兴,毛主席问对方为啥这么高兴。工作人员说,辛苦排了半天队,终于买到一件“的确凉”。

  “的确凉”是广东话,真名叫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易洗快干等特点,深受年轻人喜欢。

  毛主席,听后感触很深,对此念念不忘。

  回京后,特意找周总理商谈。

  毛主席问到:“解放这么多年,吃饭和穿衣问题还解决不好,怎么向人民交代?”“为什么,我们不能多生产一点‘的确良’”?

  周总理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还不能生产,只能靠贸易进口。”

  毛主席又问:能不能从国外引进相关生产设备和技术?

  周总理说:当然可以。

  事后,周总理找李先念、余秋里等人研究引进国外化纤技术问题。

  4

  碰巧,机遇来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欧资本主义国家集体发生经济危机,正需要寻找出口市场,来转移经济压力。

  周总理抓住了这个机会,授意国计委向毛主席报送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设备的报告》。

  毛主席阅后,表示同意及赞赏。

  并嘱托相关同志,要趁机把成套设备、技术一起进口过来,不要满足于单纯的商品进口,要学到西方化纤和化肥技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学习和独创要相互结合。

  在毛主席支持下,国计委于1972年上半年,向日本、法国、联邦德国,引进了4套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2套化肥设备,以及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总价值约需4亿美元。

  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合成化纤24万吨,相当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其中,“的确良”产量大幅提高,年产量为19亿尺,满足民众对“的确良”的大量需求。

  另外,还引进两套化肥设备。

  当时,还向西方引进两套30万吨、大型合成氨化肥厂设备,分别建在四川泸州和黑龙江大庆。

  在这个方案基础上,国计委先后向毛主席增补递交了《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关于请示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以及《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

  报告均得到毛主席的同意。

  其中,第四个报告内容,因引进成套设备总价值为43亿美元,也被称为“四三方案”。

  5

  设备进口,进展很顺利。

  我国向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先后引进4套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分别建设在天津、辽宁、上海、四川。

  以辽宁石油化纤总厂为例。

  1973年从法国德布尼斯·斯贝西姆公司引进成套化纤设备,中央决定在辽宁省辽阳市落户建厂,由解放军工程兵负责基础建设,从1974年开建,直到1981年9月才建成,1982年初才开始全面投产,累计总投资24.15亿元,是当时投资规模最大的化纤项目。

  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工业设计经验,加上部分人为因素,导致建厂时间拉得过长。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就参与了这个化纤项目建设,当时他就是部队的优秀技术工程师,在化纤设备工程安装、调试仪表、完成生产过程中还有自己的发明创新,为化纤工业做出重大贡献,后来还受到国家的隆重表彰。

  同年,建成投产的化纤厂,还有天津石油化纤厂。

  而上海化纤厂和四川维尼纶厂,早在1978年5月和1979年12就建成投产。总体而言,从签约、到建厂、再到投产,整个过程都比较顺利。

  截至1983年,四套化纤设备,全部建成量产。

  6

  我们来看一组真实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4》显示,1965年,我国化学纤维的年总产量为5.01万吨,纱的年总产量为130万吨,布的年产量为62.8亿米,毛线的年总量为1.10万吨。

  1972年,我国化学纤维的年总产量为13.73万吨,纱的年总产量为188.6万吨,布的年产量为83.5亿米,毛线的年总量为2.21万吨。

  1976年,我国化学纤维的年产量为14.61万吨,纱的年产量为196.0万吨,布的年产量为88.4亿米,毛线的年产量为2.78万吨。

  1980年,我国化学纤维的年产量为45.03万吨,纱的年产量为292.6万吨,布的年产量为134.7亿米,毛线的年产量为5.73万吨。

  1984年,我国化学纤维的年产量为73.49万吨,纱的年产量为321.9万吨,布的年产量为137.0亿米,毛线的年总产量为11.00万吨。

  通过对比1965年、1972年、1976年、1980年和1984年的数据,发现化学纤维、沙、布、毛线的工业生产总量都是连年稳步增长。其中,化学纤维年产量增幅最大,从1965年的5.01万吨增至1984年的73.49万吨,十年间增长了14.66倍。这个完全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得益于向西方国家引进的化纤设备完成安装投产。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70年代初期的引进化纤设备做基础,那么就没有80年代的化学纤维及布匹高增长。

  7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

  人们穿衣问题,之所以能得到彻底解决,主要是因为我们引进了4套化纤设备,弥补了棉花供应不足的短板。

  新技术的应用,为布匹生产提供丰富原料,改变了布匹市场供应链,从而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布匹。引进化纤技术成套设备,改写了人们缺衣的历史。

  “四三方案”是新中国前30年,第二次大批引进国外工业设备,对完善中国工业体系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也足以说明,毛主席时代一直在积极拥抱世界。

  只不过我们的历史相比其他国,更为曲折与坎坷。前十年是美欧的围堵,中间十年是美苏遏制,后十年全面融入世界。

  可见,毛主席选择有秩序地开放,并非一窝蜂地盲目对外开放。再次强调一下,前三十年并不是封闭锁国的状态,而是一直保持对外开放的状态。

  美国为了极力封锁新中国,还搞出了一个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非法国际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该组织还成立“中国委员会”专属机构,负责对中国实施禁运管制工作。

  尽管如此,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同西方国家开展实质性的贸易活动,实现商业上的互通有无。

  事物都是一步又一步发展的,从低级走向高级,很少有一蹴而就,一竿子插到底的情况。

  新中国的外交史、开放史,就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8

  向西方国家引进化纤设备和技术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

  由此可见,中国领先全球的化纤技术,是毛主席晚年打下的工业基础。只不过,时间节点往后推,在改开后才开始凸显规模效应。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么后来用一亿件衬衫换一架外国飞机的基础都没有。

  这就好比,父亲种下大片苹果树,过了几年才开始挂果,儿子接手管理苹果园时,刚好进入丰收期。儿子管理有功,但也不能忽略父亲开荒种树的基础。

  要用辩证的视觉,去看待过往的历史,要在发展中看到传承。

  前30年为后40年打下厚实基础。

  没有毛主席、华主席时代的厚实物质做基础,后来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没有可依托的前行阵地。

  那些年,没有崩溃,只有不停地探索与发展。

  全盘否定前30年的经济建设史,都是虚无历史主义,都是错误的历史观,都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要不得。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怒驳“那个年代的十大荒唐"(上)
  2. 我们还等什么?
  3. 心里没鬼,怕什么群众运动
  4. 1980年,计划拆除成都天府广场毛主席像,为何最终保留?
  5.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百姓为什么越来越不相信“辟谣”了?
  6. “牛马文化”闹到国际上去了
  7. 他身上,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松弛感”
  8. 孙锡良|文学,不能只是影射工具
  9. ​一件令人深思、关乎我们未来的事情!
  10. 欧洲金靴|「党政分开」是怎么一回事儿
  1.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2. 欧洲金靴|我们就认毛主席
  3. 日,谁给山西大学的狗胆?
  4. 现在上班,真的有种当汉奸的体验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6. “白卷英雄”张铁生既是毛泽东时代也是后毛泽东时代的英雄
  7. 全国2843个县的老百姓都是“刁民”?
  8. 愈演愈烈的失业潮
  9. 王老板还能幸运几时
  10. 新冠爆发5周年总结,祸国殃民的专家名利双收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宁波这起事件,荒诞到让人不敢相信!
  3. 【燃烧】谁把老实人逼疯了?年轻人的愤怒之火怎么燃起来的
  4. 鹤岗市公安局局长会场指挥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长
  5.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6.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7.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8. 谁敢说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
  9. 王泰俊:党建以挣大钱为目的,就是政治投机
  10. 孔庆东:贾平凹的病相
  1. 毛主席从未远去,一直都在!他早已与我们血肉相连!
  2. 李庆科逝世 | 国产万吨轮与洋奴哲学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清晰史迹巍然,革命光辉不朽 | 百色起义九十五周年
  5.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祖国的花朵这样说!
  6. 日,谁给山西大学的狗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