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新民主主义论》与新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论述了抗日战争初期的战争形势,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步骤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〇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周刊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论》中的经济理论
《新民主主义论》共分十五节,其中与经济理论有密切关系的,是中国革命步骤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内容。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骤 。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它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在国际上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后,已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国内从1919年“五四”运动后,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了。所以这种革命已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的胜利,要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新民主主义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在这种共和国内,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实行“节制资本”,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还要采取一定的办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农村中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
以国营经济作为领导力量,有合作经济,同时还存在着中、小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存在,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标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总结中国近百年的革命经验,为争取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而创立的科学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同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标的革命。在世界历史上,从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十九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经历了这种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纪元。从此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这种革命的第一阶段虽然按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它发生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必须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因此,它是一种新式的特殊的民主主义的革命。
中国的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原来是一个封建主义长期统治的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又遭到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同时完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封建主义统治两项任务。从鸦片战争开始,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都常有这种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3000年左右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特别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的独立的政治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从此,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革命形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造成中国农民极端穷苦,小农经济生产力难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从明朝中后期就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牢固性,由于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道路,所以社会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国家贫困落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目的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利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压迫手段,极力保存封建势力,使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它们扶植官僚资本主义,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残酷剥削人民,镇压人民的革命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消灭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掌握着政权和军队,它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反革命力量异常强大,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在长时间内聚积和锻炼力量,因而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了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必须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根本动力。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最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革命性最强;他们与广大农民有天然的联系。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取得彻底胜利。农民,主要是贫农和中农,约占农村人口的80%,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在内的小资产阶级,也受三大敌人的压迫,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也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他们也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迫,有可能参加革命并成为革命力量,但由于它自身的软弱性,又有妥协的一面,总的来看,它是无产阶级团结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在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革命阶级、阶层和个人,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必然建设和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培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只有坚持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保证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