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关节点探源
——重读《雇佣劳动与资本》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紧密相关。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为界点,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开始真正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无缝对接。马克思在这一文本中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 既厘清了“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概念的内在关系, 也达到了对“资本”概念的科学把握, 并提炼出“雇佣劳动”概念, 最后考察了二者的关系。《雇佣劳动与资本》第一次全面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阐述, 为深入批判资本做好了理论准备, 它处于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变化的重要节点。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思想从萌芽到产生、发展和成熟,既是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历史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思想进行不断论战的重要成果。因此,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思想涵盖了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核心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基础。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关节点
古典经济学派把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规律当作一般生产方式的普遍规律,无论是重农学派还是重商主义者都只能从片面的、狭隘的视角认识资本的本质,在考察了若干主要经济学说的发展之后,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生产资料混同于资本,把作为进行新生产的手段所积累起来的劳动直接等同于资本的错误观点,阐明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马克思还深入论证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辩证关系,揭露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紧密相关,因此,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作为划分依据,资本批判思想大致划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42年到1857年,马克思资本批判主要表现为异化劳动批判,它指向私有制批判。第二个阶段从1858年到1867年,属于成熟时期的资本批判,是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意义上的资本批判,指向的是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自身的矛盾趋势。其中,第一个阶段又包含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42年到1844年底,体现的是异化劳动批判、私有制批判、分工和交换批判;第二个时期是1845年到1857年,它是雇佣劳动批判,指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系统阐述,为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跃升提供了哲学基础。紧接着,马克思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的同时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但力图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结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从篇章结构分布的两部分就可以看出,这两部分的结合还是初步的、外在的、表层的。相比较而言,1847年12月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则真正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无缝对接。
马克思早期的资本批判集中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开始,逐步展开对私有制(私有财产)的批判,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他深入到交换和分工批判,为实现从社会关系到生产关系、从所有制形式到生产方式的升华认识奠定了基础。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经济学研究,在一般社会关系中发现了生产关系,并把它指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从经济学层面比较细致地表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通过两对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自然过程,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历史之谜”的解答。这就为进一步实现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深化提供了理论准备。《雇佣劳动与资本》在1847年12月应运而生,但因为当时形势所迫并没有立即发表,直到一年以后才以“新莱茵报”社论的形式首次出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 《雇佣劳动与资本》一般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全面阐述,并处于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关节点。
二、厘清“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概念的内在关系
“生产关系”是从社会关系中分离出来的,列宁把它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中心范畴。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蕴含着这一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开始使用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大量使用生产关系与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等等同序列的概念,说明正处于对生产关系概念筛选和厘定过程中,不可否认,此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实质已然非常清晰。根据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文本的比较分析可见,交往形式基本上不再与生产力作为同一序列的概念同时出现,而交往形式与生产关系同时出现的频率也骤然降低。生产关系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中心范畴,在《哲学的贫困》中的界定已经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形成了实质内容和术语形式的基本统一,不仅用词明确,而且主要是指与所有制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即所有权是“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这表明,马克思已经突破了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理解,而是拓展到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将生产关系理解为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的总和。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进一步厘清了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还以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为例,说明了它们都是以一定生产关系总和为标志的社会形态。如此一来,就将社会关系聚焦于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抽出了具有根本意义的生产关系。换言之,马克思不再满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深入到社会关系;也不再满足于社会关系,而是深入到生产关系;更进一步的是,不再满足于生产关系,而是深入到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这就为马克思深入进行资本批判提供了路径支持。
三、科学把握“资本”概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斯密的观点为例,指出“资本就是积累的劳动”这一观点还仅仅是资本概念的基础,应该进一步表述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初步确立之后,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再次反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对资本的界定:“作为进行新生产的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资本。”马克思以黑人与黑奴为例,明确地指出如果不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来理解资本,如果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则高度来解读,就无法反映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的本质。所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讲,资本不仅是物,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即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就把对资本的概念界定从社会关系中提炼出来。资本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自己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可见,马克思对资本的认识步入一个新境界,因为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换言之,资本是一种历史性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将从分配领域、交换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可见,对资本范畴及其本质的把握为马克思进行资本批判奠定了学理基础。
四、初步提炼“雇佣劳动”概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都是在论战中构建的。但是到了1847年底,在革命形势高涨的情况下,马克思决定以正面阐述的方式来阐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明确指出劳动并不向来就是商品,也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因此,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劳动的出售情况。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自由得一无所有,只能按照时间出卖自己,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工人仅仅属于购买者。结果就是,工人可以离开某一个资本家,但是无法离开整个资本家阶级,因为工资是他的惟一生活来源。在这里,马克思把这样一些工人就称作雇佣工人,他们的劳动相应地称为雇佣劳动。这一概念不仅具有异化的性质,而且它指认了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事实。尽管当时马克思明确指出的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关系,但事实上,恩格斯后来在1891年为此写的导言中清楚地指出,应该把劳动改为劳动力。事实上,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入口。
雇佣劳动概念激发了马克思更深入的思考。他发现,工人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把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商品买进来,完全符合价值规律要求。而等到产品生产出来后,在市场上以商品出售的过程,仍然是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进行的等价交换。那么多出来的价值来自哪里呢?既然无论是机器设备还是原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价值转移,却无法增殖,那么只有雇佣劳动者才是价值增殖的秘密所在。马克思逐渐认识到雇佣劳动与资本交换只是形式上的平等。所以,增殖的秘密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因为劳动力概念尚未提出,所以,尽管马克思已经触摸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大门,但囿于当时经济学研究水平,尤其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还处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层面上,所以,马克思还无法彻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在机理,更不可能提出剩余价值理论。但不可否认,雇佣劳动概念的提出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从交换关系深入到生产关系层面的批判提供了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说,《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重要关节点。
五、雇佣劳动和资本关系的初步考察
马克思在1847年上半年写的《哲学的贫困》中批驳了普鲁东的错误认识——分工和交换等范畴是先验的唯心主义思想。“总括起来就是:我有许多建立在分工和交换基础上的需要。蒲鲁东先生既然假定有这些需要,因而也就是假定有交换和交换价值存在,而交换价值的‘起源’正是他想‘比其他的经济学家更仔细地阐明’的。”马克思指出交换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剩余产品交换到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一切东西的交换,马克思在这里旨在明确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特征。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指出,交换的实质是各种劳动的平等交换,生产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交换形式的变化。根本上,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和经济范畴的变化,而不是相反。总体而言,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错误思想过程中,第一次把历史唯物主义全面运用于经济学领域,不仅厘清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还明确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这就为马克思将资本批判进一步从交换关系转向生产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历史观为马克思提供了资本批判的新视野,马克思把握了资本的概念及其本质,并阐述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互为前提、又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但二者的关系决不是资产阶级所认为的那样全然一致,而是完全冲突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雇佣劳动对资本的关系,工人的奴役地位,资本家的统治。”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马克思首先指向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的体认,因为工资是联系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桥梁。事实上,工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工资掩盖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和统治。表面上看,二者的交换并不违背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这就是在等价交换规律支配下的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交换。整个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喜好,就因为它看到了劳动力的特殊性。比如,一百万投资买机器,绝不可能实现增殖;但若是把一百万投资于劳动力,几个周期后,就可能变成一百二十万。所以,严格按照市场价值规律看,买进和卖出商品都是等价交换,为什么后者却发生了价值增殖?马克思发现,秘密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秘密不是在于物,而是在于人,即劳动者。马克思开始了对生产关系领域进行批判的伟大探索。马克思对雇佣劳动的批判蕴含着对资本的批判。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对资本的本质体现,雇佣劳动批判无疑是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重要节点。
六、余论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语境下,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最初人本学意义上的异化劳动批判,发展到了科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批判、交换关系批判和生产关系批判,内容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第一次全面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正面阐述,通过对生产关系、雇佣劳动、资本等核心概念的科学界定,为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做好了理论准备。“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已经触摸到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内核,虽然还不能从经济学的高度剖析生产之所以产生“剩余”的内在根源,但是对于事实上不平等的市场交换分析终将导向资本批判的深处。从这个意义上看,《雇佣劳动与资本》正处于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变化的重要时期。
从整体性视角看,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但是资本批判思想的根本旨趣是不变的,都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解放贯穿资本批判思想的始终,尽管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内容有了质的飞跃,但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总体上前后一致。无论异化劳动批判、私有制批判还是雇佣劳动批判,都是马克思资本批判思想的重要环节。
:郝淑芹
文章来源:《宁夏党校学报》2019年第04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