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春琦、锡钉
鸣谢|罗马、喵了个咪、旺角金鱼、锡钉、胡图图、轩辕宇
在收到罗马的来信后,我们组织了一次访谈。在访谈中,我们聊到了罗马本人的“左转”历程,生活经验与理论取向。
书籍阅读与在互联网平台上冲浪构成了罗马“左翼生活”的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哲学书籍与《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罗马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基于自己的节奏不断学习。另外,罗马在来信中提到“我们05后受网络的影响比较大”。通过熟练利用网络空间的资源,罗马自己找到了在互联网上传播左翼理论资源的up主,并通过包括表白墙在内的渠道拉起了一个北京高中生的跨校群聊。在讨论当中,他不止一次地强调应当对左翼理论进行严肃、深入的学习与对待,此外,他也谈到了自己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在初步整理后,我们决定将提问部分省略,将部分访谈内容以个人成长为线索分享给大家。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可以让他的经历更完整、鲜活;二是试图创建一个启发: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们如何去像思考外部问题一样去思考我们宝贵的成长经历。希望这份罗马的经历也可以触动到你。如果愿意分享你的故事,可以参考往期推送,扫描二维码答卷。
PS:由于罗马已经开学,本期访谈稿没有经过受访者校订,文责由整理者自负,读者可以将本文当作二创阅读:)。
有一年读了《国家与革命》
我最早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政治相关的内容。初中的时候我因为机缘巧合读了《宣言》。看完宣言之后又马上去看了罗马的历史和其他的古代史。我现在的网名也是那时候来的。在国内读历史,一定会接触到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这个契机,我开始认真自学马克思主义。有一年我看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对我影响很深。我记得他有一章讲到了“民主的消亡”。我们现代人会认为,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原来民主最终也会走向消亡,国家这样的形态最终会走向终结。所以在国家理论上,这本书给我很大启发。
在读《国家与革命》的时候,发现列宁引用了很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后来我就去读这本书,《家私国》是讲古代社会的演变,当时我一路读下来,感觉逻辑就走向了闭合。
初中的时候我还尝试过读《资本论》,但是那时候我年龄小,不会去找电子书,所以就真的买了一本回来。但是很不幸的是我买了个民国的译本,译本的语言习惯和我们差别很大,我读得很难受。而且正好那时候我初三了,要准备中考,也很紧张。所以就读了大概一章就没再继续读下去了。不过我初中不算非常奋发努力,所以我用很多闲暇时间去研究了我自己喜欢的知识。当时读《资本论》,也成为一种启发,启发我在经济方面做一些探索。
我到了高一的时候了解到,除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与经济学手稿,真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权还搞了计划经济。所以我又去读了基本关于计划经济的书。我当时读的主要是当年计划经济时期的教材,我家现在还有一本旧书。那时候国内的教材,涉及高等数学的内容不太多,所以还能读得下去。但是读到苏联的书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比如线性优化之类的高等数学内容,我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有匮乏,目前看不了特别深的著作。所以说在这一领域,如果我要再去读,可能就得等到大学,学了线性代数之后再说。不过这段阅读经历给我打了一下基础,因为我后来知道,在苏联解体之后,计划经济也就不搞了。有一段时间我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是不是也就这样了?但是后来发现还有人在搞,比如有人在搞马克思和斯拉法体系的经济理论。但是现阶段比较可惜,我的数学水平限制了我对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
我也读过一些毛主席的著作。网上有流传一句话,什么小时候在敌人的引导下质疑毛主席,长大后理解毛主席,然后再成为毛主席。关于毛,我倒没有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因为我读毛主席著作的时间和读马克思著作的时间是差不多的。那么我最开始读书的时候,因为毛是中国人,他写的东西肯定比西方人写的东西更容易读懂,他的写作语言也确实更加亲近。毛的书,比如毛选第五卷,以及一些关键的文章,我也确实都看了。对于毛主席,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的。因为如果我们要研究毛时代的整个历史,我们还是会发现,比起旧中国,新中国的面貌改善很大。另一方面,他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说他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但是说实话,我最近老在网上看一些所谓“网左”的人,他们天天拿毛说过的一些话去生搬硬套。我对毛本人当然没太多负面感觉,但是对他们发的东西,我是真的有点看麻了。我看他们有一种回到七十年代的感觉,我感觉他们的整个思想领域当中,除了马恩列宁之外就是老毛,他们说的很多概念当然也是从马列毛著作当中摘出来,然后去批评现实问题。但是我一直感觉他们的批评有个很大的问题,就像高中考试答题,就是硬套知识点。看到什么东西,二话不说,先把背过的东西默写上去。
另外,这个群体会很轻易地把很多社会问题都简单地归因于阶级。我觉得,你当然可以说一些问题都和阶级有关。但是即便你要这么主张,你也要认识到阶级和社会问题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机制。我在这边随便给大家做一个不一定正确的类比:比如你高中学的这些知识和上什么大学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但是中间一定有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可能叫高考。那么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个机制,如何去改变这个机制,这才是值得探讨的东西。
P社游戏与键政青年
当然我还会看一些马克思之外的东西。按现在的话说,可能我们这代人很多政治思想的来源比较抽象。很多键政的年轻人都爱玩一些历史类游戏,尤其是P社游戏。这些游戏里有非常多的“政治路线”让你去选择,然后会遇到各种问题。很多路线和事件是你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没听到过的,所以你就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会去了解这些东西。所以很有意思,很多p社游戏模组好像就变成野生的政治教材一样的东西,能让你了解到不同社会思潮。另外就是网上会有很多所谓“政治倾向测试”,不仅是左派,靠右的那些人也会分,比如有自由派,也有那种很极端的法西斯主义,法团主义等等。
当然总体而言,P社游戏更多的还是消遣。P社不同游戏的系统是各有侧重,但是总体而言还是简化了复杂的现实,某种意义上这种简化起到了“故抑其词”的效果。比如在游戏里,你正在进行一个国策,游戏机制会告诉你这个国策大概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但是它不会告诉你,这个国策是如何落实的。一些人其实就会感到好奇,进一步去了解相关的历史,但是很少会有人去认真研究。我觉得因为P社游戏对历史过程有许多简化,所以通过P社游戏政治化的人里,会出现很多所谓的“魔怔人”。大家从p社mod里得到的可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政治主张,大多数时候可能就是20世纪初乃至19世纪政治思想当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但是主张如何落实,我觉得游戏是很难告诉我们的。就我本人来说,我对政治的思考还是更多从历史与现实出发的,在这个过程当中,P社游戏能给我的启发可能更多的是历史细节和地图与地理位置方面的。
我也会关注安那其主义思想。当然我不是安人,但是会看过一些书。有一本书叫The Anarchist Collectives: Worker's Self-Management In Spain 1936-39讲的是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安人组织,叫CNT,他们当时在加泰罗尼亚之类的地方搞了一些社会实践。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内战,在某种特殊的社会情境下这个玩意儿真的胜利了,然后成为了一个新的西班牙共和国的基础,会怎么样?当时我看他们做的很多东西,我觉得是比较有意思的。在理论方面,我读过的比较经典的理论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其他的理论书籍,比如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的《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
哲学到底为什么能吸引左翼青年?
高中之后,除了继续看一些政治与经济相关的文章,我还开始接触哲学。不同于政治经济,哲学内容的语言往往很晦涩。但是马克思的思想除了政治性的主张,比如阶级分析之外,还会有一些更进一步的东西。比如我最近对黑格尔有些了解。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是很紧密的,资本论的开头,马克思好像也有为黑格尔“打抱不平”。包括在语言上,即使是已经把他们翻译成中文了,都能感觉到很多与黑格尔相似的点。
我现阶段对哲学的阅读,首先是从最难的东西开始,但是能读成什么样?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也不清楚,我就是自发在读。我感觉如果读了黑格尔,你可能可以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但是同样你要去读黑格尔的话,你去读之前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比如谢林康德也是一样。但是我在这里不是认为说我看马克思就必须先读黑格尔,看黑格尔就必须先去看谢林和康德。
我对哲学的了解是从马克思开始发起的,后来基于哲学史继续阅读。往前读了古希腊哲学,往后又去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像阿尔都塞、卢卡奇之类的。我现在刚看完的书是关于精神分析和齐泽克的。这方面的书我之后还是会读的,包括之后的德勒兹的《千高原》,还有中世纪经院哲学等等,作为古希腊哲学的延伸。但是目前来说,我还是在集中阅读精神分析。
在哲学方面,其实有不少视频可以推荐。比如要看精神分析,B站上有个“拉黑字幕组”,他们翻译了很多拉康的东西,如果对那些感兴趣也可以看看。齐泽克的话,我看过一本蓝色封皮的书,叫《导读齐泽克》,我觉得这本书讲得比较清楚。
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些b站up主,里面有一些做哲学内容,也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这些up主包括:
unterlinden、Quaerite、后现代的幽魂、量子人类学的余风同学、鼠格拉底e和猫老板、经济理论学会Official、路标Pathmark、白日-梦想-家、Springfield1999、nichijou長野原美緒、潘能伯格、小镇读书会、什么自己
另外还有一些不错的系列视频:【入门级】俗讲黑格尔、Overthink Podcast 哲学视频翻译自用合集、炒老板鱿鱼以后,阿根廷工人当家作主治厂是种怎样的体验、拉康理论精分神析人门、【合集】骗流量的频道-合集理查德·沃尔夫
当然这些内容,我也不敢说他们能做到绝对客观,但是这些内容不管是视频还是书,多看多了解还是对的。
我现在关注精神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我要看齐泽克,另一方面也和我个人的需求有关。比如在中世纪欧洲,人们去学习、讨论神存不存在,是他们生活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去讨论自己生活的意义也是这样。为什么自己还活着?为什么人要存在?就像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有一条箴言叫“认识你自己”。我感觉西方哲学的整个基本脉络也是这样,它很大程度上是从人的主体,从自我出发。我不知道是不是青春期大家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一个人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尤其如果选了文科,就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经常有人说,我们好像一生都在考试,高考的考试,考完大学毕业没工作,就再去考研,再去考公考编,然后好像一生就过去了。如果人生就是这样不断考试,那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另一方面,我觉得精神分析的特点是它是哲学和心理学并存的学科。在面对现代生活,乃至后现代生活时,我们肯定会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使用精神分析,我们可以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解答。
所以我总结一下,一共两方面。其一是文本上的线索。我们要接触当代哲学家比如齐泽克的思想,就必须有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识背景。其二是现实需求,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就是会困扰着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精神分析作为哲学和心理学的一种结合,我会认为他对我有价值。
北京高中生的“组织生活”
在学习和讨论的时候,思想碰撞往往是免不了的。不过对我来说,这种和不同的人的观点碰撞,大部分其实是在线上。在初中的时候,我接触到的可能只有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乃至很多时候只有一个班上的同学。很多人在学校里,可能只认识自己班的人,到了年级这一层就不太可能认得全了。但是在互联网上,大家确实可以认识到很多本来可能一辈子都认识不到的人。有的人会在冲浪过程当中找到一个视频,可能就给你发过来。转发的过程当中,有人会说自己的观点,这样大家就能聊起来。
之前我也提到,其实北京一些学校也会形成自己的社群。但当然也不是说学校更好,他们的理论水平就更高。比如我知道有一个学校的学生,那个学校要比我的学校好。他们更多的接触的就还是毛的理论,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他们在学校建立了一个类似社团的东西,社团内部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
我觉得,一些小团体出于宣传或者各种方面的目的去做个公众号或者网站之类的,都是好事。现在学生做自媒体,它的场域多少就会限于学校之内,影响范围不一定很广,但是很多时候可能会更深。无论初中也好高中也好,我觉得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接收到的思想信息,和人长大之后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是他们有影响力的地方,我们需要有这样传播影响的渠道。
当然这些团体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学校里的小团体,常见的问题在于找不到“接班人”。如果他们毕业之后离开这个学校,那一个社团后面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当然,另一方面也和客观情况有关,现在高中生里真正愿意去花时间了解政治,学习理论的人还是比较少。但是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客观条件其实是在变好的。像我们北京最好的学校在海淀,海淀那边有人大附,那个是北京乃至全中国最好的高中,相对而言校风也更加开放。我听说他们的学生搞了一个社团,就是哲学社,哲学社里讨论的问题很多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们学校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应该都是比较好的,他们也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我本人没有正式的加入过这些团体,但是我与他们这些人会保持一些接触,相互之间也会聊一些事情。就我所知道的情况来说,还是会有人从一些政治经济的理论上去写一些文章。从政治理论上讲,一些人的思想可能还是更偏向于毛的,但是他们和之前提到的那种网左还不太一样,比如他们也读过一些黑格尔的哲学等等。但是未来比如我要去大学里,我可能会加入一些这样的小社群,要不然我就自己考虑建立一个社群。
表白墙与QQ群
我们北京的高中生往往私底下会有一些共同账号,比如所谓“表白墙”,很多大学其实也有这些东西。但是一般来说表白墙并不一定真的是用来针对表白的,有些人会通过表白墙的渠道去建一些群,一些小团体和社团也会利用表白墙来招新。比如会邀请全东城(北京市东城区)、全西城(西城区)乃至整个北京市的人来加一个群。
我自己也通过表白墙建过一个群,这个群现在还在。我在表白墙上发了群的二维码,积累了第一批群成员。再接下来就是群友自己拉自己认识的同学进群,就这样滚雪球把人积攒起来。最后到鼎盛时期,这个群里总共有一百多人,各校都有,后来有些担心一些话题导致群炸了,便转了另一个群,目前也就70多人,暂时也没有继续拉人的打算了。
我当时拉群的初衷是可以找一些人一起来讨论理论问题,但是现在群里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学校课内的一些事儿,不同学校的人会交流各自学校的安排、教学情况等等,也一起学习,同时偶尔也会聊些社会现象与历史。学校还是比较多的,除了一些人认识的本校外的人多些,消息多些,想来还是有不少人消息闭塞的,互通有无,也算是建群的一个目的吧。
这个当然是大家一个很大的需求,因为人人都要应试。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北京教育很轻松,高考也没有压力。你从外省的角度看,相较之下可能的确如此。但是对北京本地人来说就未必,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差距其实是非常大的,并不是所有北京学生都像网上说的那样,随便考考就能起码上个211。不同的学校学习氛围,师生群体都是不太一样的。如果学校不太好的话,你哪怕是一个很上进的人,可能在这个群体里面也不一定能在高考当中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有这样的群之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的壁垒是可以被冲击到的。现在这些群里,有一些好学校的学生和不太好的学校学生之间也会讨论试题,讨论各种事情。我觉得眼下无论怎么评价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我们在短期内都无法改变他。即便你要改变这个体制,你现在好像也需要一些通行证,你要获得这个通行证还是需要参加高考。所以我觉得,这个群也可以让一些学校氛围不太好,但是还是追求上进的同学们看到一个动力。
之前在回信中也提到过,看身边朋友交流的时候也时长有一些矛盾摩擦,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很多群里也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一个组织本身,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去中心化,否则很容易就分裂了。这种情况体现在群聊里,就是要不然又一些人会退群,要不然会有一些人在群里故意做“炸弹人”,发敏感内容把群搞炸。那如果炸群了,我们就还得去组建新群。建新群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我之前就经历过一次。当时那个人可能也不一定是故意,但是在群里发了点敏感信息,当时我们为了以防万一就建了一个新群。我们随后就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然后对于发信息的人,我们把他从群里请出去了一两天,单独去和他谈了一下。当时那个人说他之后不会再犯这种错误,所以过了几天我们就把他拉回来了。
我还见过另一个人,就说他只相信苏联马克思主义,觉得西马都是扯淡。如果你不遵循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教诲,你就是走向修正主义道路。之前我在回信里也说,在互联网上大家可能都没有见过面,但是很多无谓的争吵其实也是可以被避免的。所以当时我们也去和他们“辩经”,我也会抛出一些文献或者视频给他看。我觉得如果你是真的想追求“真理”或者学习一些东西的话,那我觉得他可能就会看,会讨论这些内容。当然也有过一些非常激烈的矛盾,那就没办法,当事人会退群。但是有些群友也会保留对方私信,看一看这个人的消息。
我觉得有争执也是正常的。除非你是一个完全中心化的,威权的结构,那可能连“不和谐”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但是如果真的有民主讨论,那矛盾肯定就是会公开显现出来,但是这也不一定有问题。你哪怕把范围放大到一个现代西方国家,那这种社会里的矛盾和冲突更加多了去了,但是就算这样,也不一定就必然积累到什么出现危机或者崩溃的局面。
我们该做些什么?
我知道有一些学校里的学生团体是会做一些写作和产出的。但是我最近一年内这类写作会比较少。我在给你们投稿之前,是没有写过那种专门发表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的东西。我可能主要就是发朋友圈,或者在知乎b站上的专栏发出来。俄乌战争的时候我和另一个朋友是合作写过一篇文章。另外我自己也写过一些小文章,在我周边的朋友那边传播过。其实我写这些东西,一个是记录自己的思想历程,另一方面可能也确实是想写给别人的。尤其像俄乌战争那篇文章,我现在看网上的评论已经多到我不想去看了。我觉得现在这个话题我就不太想说,因为你说什么别人不喜欢的话,就会被举报,这也会很麻烦。
我在学校里学过一片儒家的文章,就是说什么大学之道要先修身,然后格物致知。在儒家的世界当中,肯定一切都是从修身开始讲的,你要先修身,然后改变周边一些东西。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个和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比较相似。比如像笛卡尔说你先要一步步撤回,撤回到最后能确立起你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是真的,那么基于这个你才能一步步往外放。所以说要改变周边的情况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这个“周边”的一部分。所以首先我要自我改变。那么对于旁人来说,说实话我虽然和一些初中同学后来都没怎么说过话,但是因为也算是三年同学,所以像朋友圈之类的也都开着,能看得到。有时候我说的话,我的朋友圈虽然没什么人点赞,我也不知道他到底看没看,但是最后我好像总是可以从一些细微的角度看出来说,他好像是看过我说的一些话,我说的一些话好像是有意义的。所以好像对周边朋友的潜移默化确实是可行的。我也会发现,很多我身边的人也去读了马克思的著作。
现在我身边很多人,可能态度已经变成说我虽然不太了解马克思主义具体是什么,但是我会比较敬重它,觉得理论大体上有可取之处。我知道十年前二十年前,可能能看到网上很多“公知”会诋毁马克思主义。今天应该不至于到这个份上。对左派来说,我觉得环境相对而言是比过去好的。
说回我自己。我已经在做的是会写一些文章,改变周边人。如果我有更大的影响力的话,除了思想上的工作,我也想搞点合作社或者一些延伸的组织。我们需要有一些扎根在具体的社会阶层之中的组织机构,可以是阶层自身的自保,也可以向外扩展。但是具体怎么做,我可能还没想太清楚。我觉得我拉的群就是一个例子,在应试上,能让不同学校的同学有一个交流互助的空间。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就像是砖石的缝隙当中飘进了一颗植物的种子,然后发芽生长,终有一日会撬开这些石砖的束缚,进一步成长。这也是我之前讲到的,在未来我会继续做这些事情,会创建或者加入那些群,去改变一些原子化的状态。总而言之,我们在谈的寻求改变,不会是那种堂吉诃德那样对风车发起无谓的冲锋,也不至于是和孔子说的那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们要选择一些我们可以长期坚持的事情来做。
关于零号笔记本
我最早是在b站上关注了一个叫“吴衢”的公众号。后来各大平台大数据就会给我推送类似的东西,当然主要是推送视频。但是当时我对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了解。于是我点进去看,我感觉好像标题也好视频内容也好。我发现它和我以前读到的那些书好像不太一样,内容也更贴近当代生活。因为它的主题都是当今社会当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我之前看到的很多都是上个世纪乃至19世纪引用的东西。所以我就去了解了一下。随后我又顺藤摸瓜关注了很多别的公众号,除了零号笔记本,还有一些社会学的公众号,比如结绳志等等,我都相继关注了。
现在这个号搞访谈,搞读者来信,和之前看的那种理论类公众号可能不大一样。我觉得有些内容确实引人思考,对我而言我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些别的相关的内容,接触到更多的人,了解更多人的故事。当然理论类的公众号也挺有意义,能让我看到一些在正常的阅读节奏和氛围当中很久都未必能看到的内容,我也能基于这些新内容自己去读书,去慢慢做深入了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