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是一种低能量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由于成本低廉,“效果出众”,甜度可达蔗糖的160倍到220倍,在达到相同甜度的情况下,只用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结果,成本仅为蔗糖的9.4%,用量俭省,因而在食品和饮料中广受欢迎。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诸多食品中。
最近,关于“阿斯巴甜”对人体危害性的一则消息上了热搜,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或将于7月14日宣布,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
据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6月举行专家会议,根据所有已公布的证据评估一些产品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会上认定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或被列为“2B类”致癌因素。
同时,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世界粮农组织也在对阿斯巴甜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预计将于7月宣布相关的调查结果。
《华盛顿邮报》6月22日报道称,根据2022年法国的一项研究结果,大量摄入阿斯巴甜可能增加成年人的患癌风险。
“无糖”的广告
作为一种碳水化合物,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糖是人体主要的供给热能的物质,约占人体每日所需总能量的60-70%,有时超过80%。
糖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例如,水果中所含的果糖,葡萄内所含的葡萄糖,奶中所含的乳糖,甘蔗里的蔗糖,以及米面中的淀粉等等,都属于这类营养物质。
人类所需要的糖类主要是从淀粉中摄取的。
但凡事过犹不及,糖类每日摄入过多也不可取。因为糖分摄入过多,时间一长,日积月累,将会产生“过量危害”。例如,可能出现人体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癌症等多种疾病风险。
因此,许多厂商便看中了这点,大肆宣传天然糖类的“过量危害”,并提出了“代糖”、“人工甜味剂”的优点和好处,——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避免糖类摄入过多、避免过量危害。
“无糖”的概念食品、饮料等等,就被作为宣传卖点。
然而,所谓的“无糖”食品或饮料,真的是“无糖”吗?
实际并非如此。
无糖并不代表里面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已。为了维持口感,往往采用各种成本低廉的人造甜味剂来代替。
标有“零糖、零卡”的食品饮料,大多只是“零蔗糖”。如果仔细甄别食物成分表或配料表,就会发现其中多多少少都含有阿斯塔巴、安赛蜜等甜味剂。
而“零卡”也不是绝对的“没有卡路里”。
对于预包装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十分清楚,只要每100克或者每100毫升食物里面,糖含量或是甜味剂含量小于17千焦,就可以标注为零卡。
17千焦约等于4大卡,而17千焦的碳水化合物大体相当于1克多糖。换言之,每100克食物或每100毫升食物中所含糖分或甜味剂的含量小于1克,营养标签上就可以标注为“零卡”。
由于天然糖类成本较高,生产商们通常都倾向于使用成本低廉的人造甜味剂。但有证据表明,甜味剂摄入过多,将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度下降。此外,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
2021年,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年仅30岁男子,喜欢长期饮用碳酸饮料,由于担心含糖饮料过量饮用导致发胖和糖尿病,便在冰箱中囤积了大量“无糖”或所谓“零糖”的饮料。他平时以这种饮料代替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上四五瓶。时间一长,该男子发现自己尿量增多,时常感到口渴,于是前往医院询问就诊。经过检查发现,该男子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此举乃是长期以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长期摄入人工甜味剂导致胰岛素内分泌失衡、人体新陈代谢紊乱,由身体代谢失控引发的糖尿病。
2022年9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其研究结果显示,人造甜味剂不是糖的健康和安全替代品,较高的人造甜味剂摄入量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所以,推波助澜的宣传广告,究竟是为了健康,还是“引导”人们消费?
实际上,阿斯巴甜属于比较低端的人工甜味剂,其广泛的应用值得人们注意。
目前,人造甜味剂主要分为低倍甜味剂、高倍甜味剂、天然高倍甜味剂等几个大类。
1)低倍甜味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
2)高倍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纽甜等,其中三氯蔗糖的甜度高达650左右,纽甜的甜度则是蔗糖的7000-1.3万倍。
3)天然高倍甜味剂:甜菊糖苷(甜度约为200)、罗汉果甜苷等。
在国内,赤藓糖醇的采购价格普遍在1.2-1.5万元/吨,而阿斯巴甜的采购价格大约在8-10万元/吨。按理说,出于利益考虑,大家会优先选择赤藓糖醇,而不是阿斯巴甜。
然而,阿斯巴甜是高倍甜味剂,赤藓糖醇却是低倍甜味剂。
虽然阿斯巴甜的采购吨价较高,但是经实际生产成后,其单位成本反倒降了下来。赤藓糖醇虽然吨价较低,可是其甜度远远低于蔗糖,实际使用量更多、更高,导致成本不断企高,不如阿斯巴甜经济划算。另外,糖醇类的人造甜味剂还有个明显的缺点,一点食用过量,便会导致腹泻。
对于人造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有人不以为然,声称撇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认为只要符合国标就行。
但是,国标只规定了某种甜味剂的安全使用剂量。
如果生产商觉得使用一种甜味剂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又加上了另外一种、或另外好几种类似的甜味剂呢?单从一种甜味剂的使用量来看,它是在安全剂量的使用范围内,可是使用多种甜味剂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例如,人们常见的无糖饮料“零度可乐”等,就使用了阿斯巴甜、安塞蜜两种甜味剂。
针对使用多种人造甜味剂避开有关规定的做法,有机构做过长期跟踪和研究吗?
恐怕没有。
当阿斯巴甜这种人造甜味剂将被卫生组织宣布为“可能致癌”后,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预计生产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随着人们对于甜味剂的来源及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上升,对天然甜味剂的需求将可能出现高速增长。
天然甜味剂来源于何处?
天然甜味剂有三氯蔗糖、葡萄糖、甜味素、甜菊糖、纽甜、果糖、罗汉果甜苷、淀粉糖、甘草类甜味剂、甜菊糖苷等等,通常都是从植物(农作物)中提取、经过化学精炼而来的,上述天然植物代糖往往无法被人体代谢,不会产生热量,但其甜度远远高于蔗糖。
举例而言,甜菊糖是从草本植物甜叶菊中萃取提纯的;罗汉果甜苷是罗汉果中的主要甜味原料,其甜度大约为蔗糖的300倍;而甘草甜素则是从甘草的根茎中提取而来的,其甜度约为蔗糖的50倍,主要应用于面包、酥饼、蛋糕、肉松等食品之中,产生甜味的同时也有疏松增泡、让产品更加松软的效果。
天然甜味剂来源于农作物,农作物又与世界粮农市场息息相关。
因此,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都可能出现波动与上涨,存在较大的牟利空间,——这就是可萨犹大财阀想要的结果。
果然,消息一出,6月30日代糖概念股便开盘大涨,保龄宝一字涨停,三元生物涨超15%,这还只是国内股市,国际市场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无论是军事手段制造地区摩擦,还是生物手段投放鼠疫、霍乱,又或是阿斯巴甜被宣布可能致癌导致生产厂商倾向于使用天然甜味剂,最终的指向都与世界粮农市场高度相关。
除了以此作为获利手段外,用粮食做为战争手段,在华夏历史上古已有之。
距今约2600年前,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曾“一粮灭六国”。
衡山国是一个小国,北接齐国,南接鲁国,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衡山国擅长制造战争器械,但战争器械制作周期很长,一般而言需要十个月。
在春秋各国的争霸中,管仲利用这个特点,让齐桓公花高价购买衡山国的战争器械。
由于齐国是大国,附近的燕国和代国一听齐国在暗暗储备军事器械,于是十分担心自己的国家安危,赶紧也出资向衡山国订购武器。
衡山国接到各国大量订单后高兴地嘴都合不拢,但碍于制作周期长、产量有限,获利有限,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索性趁机将采购价格提高了十倍。饶是如此,各国仍旧争相采购。
衡山国一看,这种价格也能接受?那不是赚翻了?!于是,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全国百姓放弃了种地,全都去军器坊加班加点制造战争器械了。衡山国的田地庄稼,由此全都处于荒废状态,无人打理。
与此同时,齐国则派出大臣隰朋悄悄行动,开始收购粮食。市场上,粮食一石十五钱,隰朋非常大方,直接出价一石五十钱,此举相当奏效,引得全天下的商人都争先恐后把粮食送往齐国。
五个月后,待全天下的粮食都运送到了齐国,整个市场的粮食价格就被齐国掌控了。齐国一看时机已至,遂撕毁合约,不再需要战争器械,还和衡山国断交。
各国一瞧,齐国原来不是想打仗啊,哪咱们花十倍高价买那么多战争器械何用?随即纷纷取消订单。衡山国备受打击,立马傻了眼,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庄稼的耕种期,家中粮食颗粒无收,此时天下粮食已被齐国垄断,价格飙升,最终国破家亡。
衡山灭国后,齐桓公又采用管仲奇谋,以同样的方式重金收购鲁国的“鲁缟”。重金收购鲁缟,本质与高价购买衡山国的战争器械如出一辙,但鲁国就是没有看穿这一切。
在齐桓公的推动下,齐国国内各大王公贵族纷纷效仿,平民百姓争相跟风,争相购买鲁缟做的衣服。鲁缟价格水涨船高,鲁国人心浮动,种庄稼远远不如干纺织,因此家家户户都一窝蜂去做鲁缟去了,还有人声称,可以用鲁缟赚来的钱,再去买更多的粮食。
只是,这些人都忘了一点,人不穿鲁缟没有事,但若不吃饭却会饿死。
仅仅过了一年,管仲见时机已然成熟,便请齐桓公下令,全国不许穿鲁缟所做的衣服。如此一来,堆积如山的鲁缟一下没了市场,失去销路,价格跌入谷底,还只能看着不能吃。
当鲁国人回过神来时,管仲早已下令抬高粮食价格,并且还严令粮食不允许销往鲁国。不久,鲁国存粮告罄,市面上粮食爆涨数十倍,乃至百倍。
两年后,超过六成的鲁国百姓投奔齐国。
又三年,鲁国国君迫不得已,主动向齐国请降。典故详见《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
而后,管仲如法炮制,照葫芦画瓢,又在莱、莒两国收购柴,然后开采铜矿铸币,两年后又是一个反制断粮,导致两国粮食暴涨。两国七成左右的百姓投奔齐国。在苦苦支撑两年多以后,莱、莒两国请降。
此后,对付楚国和代国,亦是如此。
管仲以粮食为刃,对楚国“公贵买其鹿”,对代国“买狐皮降其国”,对衡山国采取“贵买其兵器”,对鲁国“服帛降鲁梁”,对莱莒两国“收其柴”,弹指间连灭六国,在其“石壁谋”和“菁茅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辛格在学习了管仲的经济思想和谋略后,曾公开表示:
“如果把主粮作为武器,对于那些被援助的国家来说,要不屈服,要不绝育,要不饿死。”
最先发明食品添加剂、人造甜味剂的是谁?
孟山都公司创立于1901年,模式最初的全面业务是生产人造甜味剂——糖精。
人造甜味剂作为一种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中含有孟山都公司的“中性甜”(Nutra Sweet)和“坎特雷”(Canderel),2009年以后改为阿米诺甜(Amino Sweet),作为糖的替代品,用于无糖可乐等诸多食品与饮料。
后来,臭名昭著的孟山都被拆分后,主体部分被拜耳收购,但甜味剂部门却卖给了日本的味之素公司,由日本方面继续从事研发。目前,日本味之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甜味剂制造商,其相关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所以,食品添加剂大量在日本涌现不是没有缘由的,其目标的针对性也很强。
研究表明,洋快餐、肥胖症、II型糖尿病之间高度相关。有临床类医学杂志发表过调查,发现高脂肪的快餐食品可能会在大脑上留下疤痕,导致大脑视丘下部出现炎症。
当一些副作用鲜为人知的化学成分被加入到食品添加剂中,而各种食品添加剂又被加入各式各样的食物中、饮料中,日积月累、多种添加,过量可能只是迟早的事。谷氨酸钠在工业中经常使用,一旦过量可能造成神经性损害,引起反应迟钝、大脑痴呆等症状。
由此可见,在人造甜味剂和食品添加剂方面,已经被人掌控,我们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
认清事物的本质,如何维护我们的粮食与食品安全,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