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东监管缺位 国泰君安天价薪酬疑侵吞国资
【:郝静 来源:华夏时报】
一份《2009总裁年度工作报告》将国泰君安推上了风口浪尖,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国泰君安的薪酬及福利费用32亿元,按员工数3200人粗略推算,人均年薪高达百万!
对于外界质疑,国泰君安很快给予回应:2008年底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由历年节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组成,而并非当年计提就当年发放。而这32亿元薪酬从哪里来,如此分配是否符合财政部新规仍存悬疑。
此外,集中减持法人股是其投资收益较高的原因,可是这样的薪酬分配是否是对国有资产的一种变相侵吞?国泰君安的第一、二、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也就是说,它是一家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如此“瓜分”难道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吗?这个动议是由谁发起的?大股东是否认可?又是由谁来拍板决定的?是股东的集体决定还是内部高管自己的意愿?
业务亏损仍发高薪
经记者调查发现,虽百万年薪说并非确凿,但券商通过将此会计科目玩弄于股掌,在靠天吃饭之下仍可旱涝保丰收。
“应付职工薪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利润蓄水池。”光大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历年累积且并非一次发放,因此单提这一项意义不大,中信去年的数字更惊人。”券商老大中信证券在2007年的应付薪酬为48.4亿,除以正式员工1396人,平均下来每人可拿347万元之多。
“在牛市券商往往会计提较大额度的应付薪酬,用以未来调价利润。”西南证券王大力坦承。熊市又如何呢?2007年国泰君安完成净利润73.9亿,同比巨增5倍多,赚的盆满钵满之余计提了14.2亿应付薪酬,2006年的该项数字为6.3亿元。
而国泰君安的熊市利润已缩至不到56亿,而应付薪酬的累计已经达到30.7亿!换句话讲就是大部分的盈利付了员工福利,着实令人不解。
“国泰君安这么做的目的不清楚,但可以预见的是2009年或以后业绩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因为从会计上看,应付薪酬是计费用,费用大那么利润就相对降低了。”王大力表示。
“换言之,高费用相应就需要比较高的收入来与其配比。”熊市之下,国泰君安的各项业务均未如理想:佣金收入49.8亿,比起2007缩减一半,年初定的业务指标也只完成了62%;证券承销收入仅为5.2亿元,投资部甚至还亏损了1.44亿元。
2月5日,在记者试图联系公司了解更多详情时,总裁办及财务负责人的两部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32亿薪酬哪里来?
不管这部分薪酬是不是当年分配和怎样去分,要付出去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出处值得深究。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高薪的来源有二,一是其40亿法人股收益,二是34亿元的外部注资。
市场将视线牢牢锁定在其69亿的投资收益上:上半年国泰君安的自营收益已高达60亿元,当时投资收益67亿元,公允价值损益-7亿元。公司监事会主席郑会荣曾表示,由于自营部门对市场判断准确,在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国泰君安的自营盘避免了较大损失。
郑会荣亦承认,除准确判断市场因素外,集中减持法人股也是投资收益较高的原因。早在2001年,国泰君安以账面价值31.25亿、评估价值18亿元的逾期债权打包,与大股东上海国资公司进行了一次资产置换。后者则向国泰君安注入3亿元现金及估值11亿元申能股份、大众交通的法人股权;同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注入了中石化法人股5.87亿股,每股价格仅低至2.5元。
当时总值约20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在7年后成了国泰君安业绩的救命稻草:据知2008年上半年国泰君安抛售解禁法人股获利近40亿元。
至2008年3月31日,国泰君安减持中石化约2亿股,该季度单这一项就为国泰君安进账36亿之巨!正如郑会荣所说,这笔法人股减持较准地踏准了景气周期:在1月份摸至阶段性高点24.76元,随大盘一路下滑,3月31日收盘还有12.1元,最新的收盘价已跌到了8.14元。
外援扛起了另外半壁江山:国泰君安曾于2007年4月对其原有股东进行了一次总额为34亿元的内部配售:根据其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公司以每股价格1.08元向全体股东增发10亿股,选择增发的股东需同时以每股价格1.92元等比例购买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公司的股权。除国泰君安将获增资10.8亿元外,国泰君安投资管理股份公司也将获增资19.2亿元。
国泰君安的前三大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支付了3.57亿、2.16亿和1.13亿的增资扩股款。但因国泰君安并非上市券商,更多交易细节无法从公开资料中获知。
在记者致电至上海国资公司时,办公室人士表示:“我们也不清楚,他们不是已经公开澄清了吗?你还是要去问国泰君安自己。”
金融企业绩效奖励如何评估?
不是第一个,国泰君安也并非最后一个被摆上台面的“年薪门”的当事人。
北京一家国企的宋会计对记者表示:“企业内部一般考核的是当年的经营额和利润额两个指标,经营额就是营业收入,放在国泰君安的例子里就是它的交易额。但具体细化到每个企业都不同,企业怎么规定怎么发工资都是自己的事情,权限相当大。再说了,就算是亏损,员工的工资还不得照发不误吗?”
经记者了解所知,虽然此前传出几轮券商普降薪,但仍无伤其高薪根本。“年终奖肯定是受影响的,工资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主要是我们在2008年1月份涨了一次工资,加了好几倍呢。后来的降是迫于股东方面压力,做给外界看的罢了,幅度不大。”一家上市券商的员工对记者表示。
财政部终于在近日打出了一记重拳:春节前发布了《关于印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办法将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金融控股公司四大类金融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提出了对包括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和偿付能力四大项20小项指标的考核以及权重确定,根据绩效评价分数及分析得出的评价结论进行评级。
按办法粗略考核一下国泰君安,证券类企业的两项绩效权重最大的指标来计算:代表盈利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之2007年有大幅度下滑,而代表偿付能力的净资本负债率由2007年的20.4%些微上升至23.7%。或许这就是老总祝幼一决定大肆犒劳旗下员工的动因?
券商高薪刺痛市场 被指致国资流失监管仍为盲点
2009年02月07日 来源:扬子晚报
正当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华尔街金融机构把184亿美元政府拯救基金当做年终分红分发给职员而怒气未消的同时,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也被曝光天价薪酬,其虽立即作出澄清,但语焉不详,券商高管离谱高薪再次成为舆论诟病的焦点,要求证监会限制券商高管薪酬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部分券商高管年薪超过千万
“员工平均年薪100万元是不可能的事情,跟同行相比,国泰君安一直待遇不好,否则研究所大牌怎么可能被国信等其他券商挖脚。”前日国泰君安公司一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不过他也坦言,不排除由于高管拿大头,把平均薪水带高。
由于国泰君安在此前的澄清公告中并未否认公司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这一数据,这一笔较2007年牛市涨幅超过57%的费用花在何处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由于不少券商并未上市,其管理层薪酬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据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金融行业高管薪水高得离谱早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去年,很多券商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总监在内的公司高管,都拿到了至少100万元的人均年薪,少数券商高管到手年薪甚至超过千万元。
■国企券商被指导致国资流失
由于包括国泰君安在内的多家券商都属于国资控股的金融公司,公司不透明的薪酬支付也引发了各界的质疑。很多人担心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国资控股公司的薪酬,不得随意发放,”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类公司不同于一般的公司,在于其中存在国家出资,国有资产不得流失是最为基本的一点。”
“券商是国企,岂能想发多少钱就发多少钱呢?”有投资者认为,各大券商龙头作为国企,却在业绩不断下滑时,高管仍然旱涝保收拿高薪,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因此,有投资者呼吁券商作为国企应该实施高管薪酬透明化。甚至有人提出,监管层应该限制券商高管高薪发放。
■券商高管薪酬监管仍为盲点
事实上,金融行业国资企业高管限薪已有先例。
2008年12月,保监会要求其直属的5家国有保险公司坚决防止发放过高薪酬。同月,银监会相关人士也称银行业高管降薪是大趋势,并委婉提出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高管年薪150万元的参考上限。
不过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看来,对券商高管限薪难度不小。国资控股公司的薪酬问题,现在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张汉亚分析,包括国泰君安在内多家证券公司,其性质属金融公司,财政部对其有监管职权;作为证券公司,证监会也有监管职权,但对于薪酬问题,到底由谁监管,是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需引起重视。
业内人士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要帮助企业完善薪酬制度。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要将原有薪酬标准有所调整。记者注意到,已上市券商在薪酬待遇上似乎未太离谱。根据最新公告,3家上市的较大券商中,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年薪248万元,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年薪254万元,海通证券董事长汤世生年薪174.42万元。据北京商报
■财政部发文:寒冬里高薪发不得
新华社电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企业最高层收入与组织成员平均收入之间差距不宜超出20倍。但现实中许多金融企业薪酬差距早已达到数百倍甚至更高。在金融危机下,这样的差距引发了公众更大的愤怒和不满。
如果说公司良好业绩主要由于高层的贡献,那么如今企业遇到困难高管们理当减薪来承担责任。近期一些国企和民企高层纷纷减薪,主动承担金融危机中的消极影响。这些做法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激励员工克服短期困难,调整不合理的收入差别,也是企业共克时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事实上财政部早在1月13日就下发通知,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要合理控制各级机构负责人薪酬,避免进一步拉大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及企业内部职工收入水平的差距。因此,要坚决防止脱离国情、行业发展以及自身实际发放过高薪酬的做法。企业高层更应率先垂范,认真与普通员工一起共克时艰。
国泰君安用谁的钱发百万年薪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09-2-5 16:23:00
新闻背景:历经2008年资本市场的熊市行情,照理说证券业人员的薪酬都应该大打折扣,但这时却报道出“国泰君安2008年员工人均薪酬达到100万”。2008年该公司薪酬及福利费用大幅提高到了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而按照其3000多员工人数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100万元。
相关评论:
华商报:国泰君安用谁的钱发百万年薪
:马红漫
历经2008年资本市场的熊市行情,照理说证券业人员的薪酬都应该大打折扣,但这时却报道出“国泰君安2008年员工人均薪酬达到100万”。2008年该公司薪酬及福利费用大幅提高到了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而按照其3000多员工人数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100万元。国泰君安随后回应说,不应以人均收入看待年薪,如果和其他券商应付薪酬总数作比,“那些券商只有1000多人,他们的人均薪酬比我们的高很多。”
由此可见,熊市大红包居然是证券行业的普遍现象,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一个段子说,人们判断股市是否到底的标志,就是看券商人员的社会地位,如果证券从业人员高高在上、四处被人们追捧,那么股市就是泡沫横生;反之,则股市就差不多要见底了。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估计所有股民都要“恨死”国泰君安了,因为天价薪酬表明市场还远没有见底。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
这条新闻的关键在于为何某些机构敢于逆大势而动,在市场极度低迷时给自己大幅加薪。想来想去,能够解释的理由似乎只有“国际惯例”这个说法了。众所周知,美国的华尔街巨头给自己发起钱来也是不手软,甚至在金融危机中仍然如此。岁末年初,就在美国纳税人出钱拯救金融业时,华尔街仍然大手笔地向员工发放了总额近200亿美元的高额分红。对照看来,中外金融机构在市场利益与商业道德之间,的确共同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问题。
熊市背景下,券商发的奖金显然不会是靠自营炒股收入,而是要靠经纪业务与投行业务。A股市场的融资与再融资已经长期停滞,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券商用于大笔发钱的资金来源,就只有客户交易的佣金收入了。而客户之所以在某券商开户,自然看重的是公司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无奈大势不妙,绝大多数客户亏损得血本无归。这时券商却在大手笔地给自己发钱,如此不合理的高佣金又如何能够让市场满意,让公众顺心呢?尽管金融机构可以认为这是企业自身的行为,但是当企业行为已经与客户利益、与公众的基本价值判断出现背离,这样的行为就很难避免遭遇社会舆论的鞭挞,对于证券企业的形象维护和未来市场拓展都将是巨大的伤害,国务院为何不降低佣金,让利股民?
然而问题还不止于此。报道还显示,国泰君安的内部一般员工表示根本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据此来推算,看似平均高达百万计的年薪水平,其实公司高管拿到手的要更多了,称之为天价薪酬也并不为过,而公司内部的员工收入差距之大也是令人咂舌。对于社会来说,如果基尼系数达到一定数值,比如0.4以上,那么就意味着发生动荡的可能性在加大。其实企业也同样如此,如果企业内部的薪酬差距过大、薪酬分配不均问题极为严重,而且形成巨大薪酬差距的原因又并不合理与规范,那么企业内部动荡同样是在所难免的。当最基层普通的员工年薪处于三四万元的水平,而公司高管却拿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薪酬,同时又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经营业绩,员工的不满情绪和消极心理很难避免,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也无法得到保证。
金融危机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同仇敌忾的通力协作,而非逆势而动的个体利益追求。我们提醒那些处于漩涡中的金融企业高管,不要低估了社会公众与企业内部员工的呼声与压力。2006年4月,美国劳工联盟成员曾租用一架直升飞机参加辉瑞公司的年会,飞机上的巨大横幅上写道:“汉克,退回你的高薪”,以此来指责辉瑞CEO汉克麦金内尔的高额退休金计划。现如今,同样的直升飞机已经在中国若隐若现了。
广州日报:谁踩着股民钱包进行薪酬狂欢
:徐锋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披露:尽管证券业全面退守、千万股民深度被套,国内最大券商国泰君安去年的薪酬福利支出却比年初预算猛增了57%,“超额完成发钱任务”12亿元,人均薪酬高达100万元。尽管国泰君安方面很快对某些细节性说法进行了“澄清”,但对“加薪”事实却含糊其辞。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口水无数。
也难怪。奥巴马对华尔街高管高额分红的痛斥言犹在耳,面对金融海啸的不确定性,公众早已对那些罔顾大局的“可耻”行径形成同仇敌忾情绪。此语境下,“以员工为本”的薪酬大手笔无疑非常值得商榷——
其一,假若你去年大幅盈利,大幅加薪当然也是情理之中。遗憾的是,该媒体披露,国泰君安去年主要业务均未完成年初预算,投资部亏损1.44亿元,完成率竟为-9%。虽然国泰君安昨晚的回应称,其去年业务净收入事实上达到年度预算的1.15倍。现在哪一方的数据可信,尚待观察;更何况大批股民赔得涕泪横流,它有何功劳给自己大幅加薪?
其二,假若你是单纯的私人老板,花自己的钱给员工逆势加薪,赔得吐血公众都没意见。然而翻看国泰君安的“身份证”我们却赫然看到,十大股东几乎都是“公家人”,第一、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国资(也就是全民所有)比重这么高的企业,业绩平平而大市惨淡,却在发钱方面高歌猛进,这又是否涉嫌私分国有资产?
从华尔街发端的这场金融海啸,暴露出一种让人愤怒而喟叹的怪象——越是危机袭来、大厦将倾,企业高管们越容易掀起最后的发钱、花钱狂欢。华尔街“精英”们,逆势高额分红;早就巨额亏损的“两房”,两位首席执行官2007年收入竟高达3000万美元;雷曼兄弟一边申请政府援助,一边却将上千万美元的天价离职金装进高管口袋……企业高管们的这种癫狂式捞钱、花钱,无疑是受“浑水摸鱼”的利己心理驱使,它将人性贪婪、自私的丑陋一面暴露得一览无遗。
这更是一种游戏规则的失范。某些企业在薪酬上的“以员工为本”,更准确地说是“以高层员工为本”。另外两则新闻给了我们佐证——“去年部分券商员工薪酬缩水超六成”,但同时,“部分券商高管去年到手薪酬超千万”。又有消息说,招商证券去年人均薪酬也高达129万元;创出巨亏的中国平安,不仅养着“中国最贵的老板”,近期更欲豪掷百余亿元建115层总部大楼……作为被国资或民资(股民)抬起来的某些企业,高管们这种罔顾萧瑟大势、无视出资人权益和感受的自我封赏与无度挥霍,折射了一种“崽卖爷田不心疼”心态,将“内部人控制”的阴暗面暴露到了极致,值得我们警惕。
虽然,“道德的血液”并非在企业家们体内与生俱来地流淌;也许,道德这只“无形之手”并不必然与“经济动物”们紧紧相握,但是,我们期待“有形之掌”能将他们拍醒。据说,奥巴马将宣布一项限薪令,接受政府注资的企业,高管年薪上限为50万美元。奉自由市场为圭臬的美国尚且如此,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对企业高管形成“过度激励”的我们,又怎能再邯郸学步般踏上前车覆辙,听任那些“精英”踩在我们的钱包上进行最后的薪酬狂欢?
重庆时报:国泰君安的高薪证明无耻不是舶来词
:高立学
“美国人明白,我们已经陷入黑洞中。民众还指望他们填平黑洞,他们却将洞越挖越深。这是高度不负责任,是可耻。我们要求他们表现出克制、守纪和责任感……”此话不是出自某个仇富的“愤青”,而是发自美国总统奥巴马之口。1月29日,纽约州审计署公布统计数字,华尔街高管在2008年共拿到184亿美元的分红,虽然比2007年减少了44%,却相当于2004年金融业繁荣时期水平,由此,刚就任9天的奥巴马怒不可遏。
“无耻”不是舶来词,现在,类似的一幕也在我们身边上演。据2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2008年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
证券中介员工年薪百万,放在牛市背景下,恐怕还不会让人感到过于惊讶,但在A股巨幅下挫、交易量急剧下滑的2008年,这样的薪水水平无异于在众多受伤的股民伤口上撒盐。而据《2009年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工作报告》显示,该公司2008年各项目实际收入情况较年初预算的完成率普遍不高,年初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的业务均未完成。那么,国泰君安又是拿什么来豪掷那32亿的天价薪酬,原来靠的竟是2008年法人股减持收益来的44.75亿元。这足以让人愤怒,更何况它还是一家大型国有相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亦即天价薪酬还可能挤占了国有资产利益。这就更让人愤怒了。
我们不是仇富,但我们同样难以抑制对某些人毫不顾忌整个国家经济衰退而自肥的愤怒。针对沪深股市低迷,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救市举措,尤其是其中降息一项,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是让根本不炒股的储户都拿出钱来给股市添柴增温。此外,同样面对危机,国内很多企业高管均选择主动降薪来应对,三一重工董事长甚至只领1元年薪。而国泰君安却偏以“逆风飞扬”的超大红包来挑战公众神经。更蹊跷的是,据接受调查的众多该公司员工均纷纷表示,自己年薪远远不到100万元。那这32亿元薪酬又是如何分配呢?我们对此难免产生一种更为“不公”的预感!
“美国人明白,我们已经陷入黑洞中,我们要求他们表现出克制、守纪和责任感……”奥巴马的愤怒之语言犹在耳,其实这个道理,中国人也明白!
潇湘晨报:遏制高管过高薪酬仍需有效监管
:周东飞
在2008年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相关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3版)
面对媒体爆出的惊人猛料,国泰君安的回应同样显得耐人寻味。在稍早之前,一位国泰君安人士称,不应以人均收入看年薪。人均已经如此惊人,不人均又能怎样?该券商的普通员工反映自己的收入远远没有达到100万这个平均数,那么更为惊人的薪酬大头儿是不是被高管们笑纳了呢?到4日下午6时,国泰君安作出正式回应,称32亿元薪酬福利费用只是“计提”,而不是实际发放。不过,计算与提取之后,最终还是迈不过发放这一关的。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是不是就不需要特别强调“计提”与“发放”的区别了呢?
高管高薪一直被公众所诟病,比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6600万的年薪,就引发了全国范围旷日持久的争论。马明哲是幸运的,因为他还能够以“靠业绩拿高薪”来抵挡一阵来自公众的愤怒。国泰君安似乎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声明中特意强调自己2008年的业务收入为预算的1.15倍。但是,按照相关报道披露的更为详细的表格,国泰君安2008各项目实际收入情况较年初预算的完成率普遍不高,其中主要的项目都低于年初预算数,特别是数额较大的业务,年初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的业务均未完成。
在大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不足100%,甚至某些指标完成情况为负数的情况下,国泰君安的薪酬福利却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57%。在这样的数据面前,“靠业绩拿高薪”的理由显得并不是特别理直气壮。在宏观经济持续上行的时候,马明哲们的天价高薪往往拿业绩来说事。如今,形势已经急转直下,公众准备拿业绩说事的时候,才发现“难看”的业绩也可能无法阻止“好看”的薪酬。对于高管薪酬如何监管,过去是一个问题,如今更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市场低迷之际,不管不顾的利己行为,更是往社会的伤口上大把撒盐。
央企和国企的高管薪酬问题似乎更容易解决,因为他们的“婆婆”手中握有直接起效的行政权力。甚至不用真正动刀,就已经有若干国企高管联名承诺降薪以彰显榜样的力量。但其他类型公司高管过高薪酬的问题如何解决,一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话题。按照人们良善的想法,市场机制会自动解决一切问题。但在无止境的欲念面前,市场有时候是虚弱无力的,华尔街的海啸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需要市场,但不需要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必须的监管应当与市场同行,在高管高薪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奥巴马怒斥华尔街高额分红“无耻”引来舆论一片喝彩,其实中国并不是不存在类似的愤怒,而且同样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公司内部,薪酬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并不少见,但关于薪酬问题最后的决策结果是否符合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却是一个无法把握的难题。在国资作为大股东的股份公司里,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不因管理层的自肥而流失,也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这些问题真正得以解决之前,行政监管的及时介入未必不是一个选项。以自由市场标榜的美国可以大大方方地颁布“限薪令”,难道只有我们需要扭捏和羞涩?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