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储瓜分说”正反方看中国官僚学术之弊
熊德银
“网易财经”2009年2月9日消息:
2009年2月8日 晚,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九届亚布力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建议,应将国有企业股票和一半的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中投集团总经理高西庆当场表示强烈反对。
一、正方观点:藏富于民,刺激消费,而且可以缩小收入差距。
张维迎表示,将近2万亿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居民。不仅短期可以引起财富效应,长期也可以减低国家的运行机制,让收入分配的差距大大缩小。
张维迎认为,如果政府持有的美国债券分给老百姓,让中国人都变成美国债券的持有者,这是一件好事。“一万亿拿出来就是七万亿,6+7就是13万亿,这就相当于每人一万块,这是一个很大的财富效应。”
初看,甚喜。为资本家说话的经济学家终于为老百姓说话了。
再看,总觉得怪怪的,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正方观点错误性:没有搞清外汇储备的来源和本质属性,纯属无稽之谈。
输入关键词到百度搜索,得到下述信息。
(一)什么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二)外汇储备的来源和经济属性
外汇储备有两个来源。
第一是经常项目顺差。企业通过出口获得外汇,在结售汇制度下,将外汇卖给指定银行,再通过银行间市场由中央银行买回,企业则得到人民币,作为用商品出口换回的对国内商品的支付能力。从企业角度看,形成商品出口——外国货币——人民币——国内商品购买的交易链条。从最简单的意义上,中央银行在此交易链条中起到的只是置换货币币种的作用,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支付能力,支付能力留在企业手中。但如果央行再用外汇来购买商品去消费,就相当于一笔钱使用了两次。其危害性表现在:用于国内商品购买,必然需要二次结汇,导致通货膨胀;用于国际商品购买,当企业需要外汇来自己购买国外商品时,可能会出现央行没有相应外汇准备来满足需要的情况。
第二是资本项目顺差。将资本流入按照对外汇储备规模有无影响,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资本流入同时对应着商品进口,对外汇储备增减没有影响;另一部分资本流入会最终通过中央银行换取人民币,并形成外汇储备。在后者的情形中,支付能力仍然留在最初持有外汇的外资流入者手中,中央银行同样只是起到置换货币的作用,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支付能力。
再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无论是何种来源的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外汇资产增加都同时对应着负债的等量增加——为购买外汇,央行必须多发行基础货币或央行票据(用以对冲部分基础货币发行),这些都是央行的负债。所以,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外汇储备对外是资产,但同时对内是负债。
(三)外汇储备可瓜分吗?
通过外汇储备的来源过程和经济属性的分析说明,外汇储备并不是央行的一笔收入,或者说在央行和财政部合并形成的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并不是政府的财政性资金,不能把外汇储备随便花费掉,或者无偿划拨,但可以作为资产来运用。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6年10月16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以外汇储备充实社保基金账户,相当于无偿划拨的财政透支行为,是不可行的。对其他机构来说,要用外汇储备,就需要拿人民币购买外汇储备,绝不能无偿划拨,否则就等于央行直接印钞票去消费,这相当于直接制造国内通货膨胀。
再简单地说:外汇储备就是储户将外汇存在央行,央行付给人民币(类似存单),因人民币流通,储户不确定,但储户今后可能会拿人民币(存单)兑换外汇(存款),在储户未兑换之前,央行对外汇可以像普通银行对存入的人民币一样拿去借贷或存行生息,但这笔钱始终是储户的。
二、反方观点:外储分散不利政府集中管控,会削弱对外谈判能力
张维迎上述两个观点受到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的反对。
高西庆认为,中国政府一旦把储备分给老百姓,那么就不好集中控制管理。
此外,他认为第一反对的可能就是美国人,感到最紧张的就是美国人。“去年9月15号到20号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现在我们动了几十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联储都会紧张。”
他称中国现在拥有的巨额美国债券,就像一颗原子弹。“如果政府把债券往市场上一抛售,美国的美元收益掉到零,什么都没有了,中国和美国都什么也没有了。”
另一个理由是,他认为如果一定要推行这个东西,工人和农民工一定会把钱存起来,而不会去消费,更谈不上刺激经济。
反方观点错误性:反方虽然反对瓜分外汇储备,但他没有抓住外汇储备的来源和本质属性进行反对,客观上承认外汇储备是可以分的,只不过分了不利政府集中管控,美国人会反对,美国人会紧张,老百姓会把钱存起来。
三、正、反方何许人也?
百度搜索到如下资料:
张维迎:1959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西北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1987年10月至1988年12月,在牛津大学进修;1990年9月—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在北大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张维迎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主张国家退出经济领域,让万能的自由市场主导经济,国企改制。这样的改革思路在1980年代到90年代大行其道,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产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引文索引》统计,他的论文被引用率连续几年名列第一。
2000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关于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和企业信誉的阐述,引起人们对这三大问题的空前关注和讨论,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主要著作有:《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发表。
但到了21世纪,人们开始反思张维迎改革思路带来的代价、社会不公平、不合法改制、工资欠付等等问题,对张维迎提出了很多批评。
高西庆:男,1953年出生,陕西人。1978年,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一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国际贸易系国际经济法专业,获经济学/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70年至1973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1973年至1974年,西安昆仑机械厂工人。1981年至199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其间,1982年,在美国加州律师事务所工作;1986年至1988年,美国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工作;1992年至1995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发行部主任;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银国际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1999年至2003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至2007年9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2007年9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7年10月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四、结论
从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头衔来看,让人很难与“外储瓜分说”联系起来。
联系“郎顾之争”中“挺顾”的“主流经济学家”,就不奇怪了。
当前,真有这么一批“主流经济学家”,要么是食洋不化,要么是故意指鹿为马,常作妄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态。
有如此的学者导航改革开放,企业改革工人净身出门就不奇怪了,“房改积蓄掏空”、“教改二老逼疯”、“医改提前送终”也不奇怪了,同一企业股票国内高于国外价格、银行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就见怪不怪了……
身为中投公司总经理,外汇储备是一笔什么钱也不清楚。
有如此的官员,中投公司海外投资损失、钢企高价矿石、2万亿外汇储备天天缩水就不奇怪了,“大头婴儿奶粉”、“黑砖窑”、“三鹿奶粉”也不奇怪了,上海杨佳袭警事件、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也就必然要发生了……
二○○九窗体顶端年二月十日 五彩缤纷
不懂行的经济学家何其多!
余斌
刚刚在网易上注意到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文章:http://money.163.com/09/0209/00/51LVV1DM00252G50.html
“2009年2月8日晚,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九届亚布力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博客)建议,应将国有企业股票和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
而在网易财经《百名经济学家会诊中国》的栏目中,著名的经济学家谢国忠(博客 谢国忠吧)和陈志武(博客)也曾提出类似的建议,谢国忠的建议是:中国应该给老百姓发股票,而陈志武则表示可以通过国民权益基金把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平均分配给13亿国民,这些建议都受到多数网友支持,但同时遭到多位经济学家反对,认为此举并不可行。
昨日,经济学家张维迎重提这一建议,‘应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给老百姓,给老百姓一只下蛋的母鸡。’
张维迎同时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建议:将近2万亿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居民。他认为,如果政府持有的美国债券分给老百姓,让中国人都变成美国债券的持有者,这是一件好事。‘一万亿拿出来就是七万亿,6+7就是13万亿,这就相当于每人一万块,这是一个很大的财富效应。’”
没想到张维迎既健忘,又不懂行。把国有企业分给所谓的国民,俄罗斯早有前车之鉴,对于张维迎的健忘,我们不提也罢。
问题在于,张维迎根本不懂国家外汇储备从何而来?当中国的企业向外出口获得美元后,将这些美元以结汇的方式卖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付出相应的人民币,这些美元才成为我们的外汇储备,进而用于购买美国的债券。实际上,这些外汇储备作为财富早就在出口结汇的企业手中,因此,要将这些外汇储备作为财富分给居民,就必须没收那些出口结汇企业手中的人民币,对他们进行打家劫舍。打个比方,张维迎把自己的牛仔裤卖给美国人谢国忠,谢国忠给张维迎打了一个欠条(美元),张维迎把欠条(美元)给银行(陈志武)拿走一笔相当的钱(人民币)。现在张维迎认为银行(陈志武)手中的借条(美元)代表天外飞财,要把这张借条平均分配给他一份,并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财富效应。问题是,他本人愿意跟陈志武交换角色吗?
看来张维迎有必要把邹恒甫重新请回光华教教他。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