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重庆

nk_zhang · 2010-10-15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按:继10月11日,“雷锋传人”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后,10月14日又走进了重庆。薄熙来主政的重庆打黑除恶,唱读讲传,高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得民心,“民生重庆”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广受海内外华人关注和好评。重庆实践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振奋人心,大有前途。1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盛赞《“民生为本”的重庆探索》“将为实现经济社会转轨发展提供一个新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郭明义同志走进重庆正逢其时,正逢其地。祝福重庆的社会主义事业越搞越好,祝愿祖国走上康庄大道!

附1:

胡锦涛: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
2010年10月12日 08:39:17  来源:新华社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李长春会见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了郭明义同志和报告团其他成员。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热忱为他人排忧解难,用真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精神境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

    李长春指出,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全体人民的道德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生动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要通过大力宣传郭明义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更多的人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推动更多郭明义式的道德模范和雷锋传人涌现出来,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贡献。

    王兆国、刘云山、徐才厚和李继耐等参加了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和辽宁省委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市基层干部群众、在京国有企业职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以及首都高校师生代表6000多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郭明义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过程,报告团其他4名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了郭明义的模范事迹和高尚品德。现场听众深受感动和教育,全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据悉,首场报告会后,报告团将赴部分省市作巡回报告。(完)

附2:

“雷锋传人”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昨日在重庆举行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10/15/content_21136542_1.htm

( 2010-10-15 07:50:55) 稿件来源:重庆日报

  “助人使人快乐,奉献使人幸福”

    昨日,朝天门码头,“雷锋传人”郭明义与他资助的黔江贫困儿童张猛一起观看两江夜景。     记者 郑宇 摄

     昨日,解放碑步行街,郭明义在解放碑参观时被市民认出,这位市民激动地拥抱这位当代“活雷锋”。

    “幸福的含义不取决于钱多钱少,房子住多大,有没有车,而取决于一个人活着是不是只想到自己,有没有想到别人。”13日晚,刚下飞机的郭明义,在住地房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他阐释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对幸福意义独特的理解。

  重庆印象

    “‘红岩精神’激励我前进”

   第一次来到重庆的郭明义,对重庆却是向往已久。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采访还没有开始,郭明义便哼起了那首著名的《红梅赞》。一曲哼完,他抿嘴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没唱错吧?”

    “重庆在我记忆中,一直有着特别的印象。”郭明义说,小时候读《红岩》,看电影《烈火中永生》,知道重庆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这里有渣滓洞、白公馆,有江姐、许云峰等英雄人物,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郭明义说,每每想到这些人,他们高大的形象就会激励自己,好好工作,好好帮助别人。

    对重庆正在广泛开展的“唱红歌”活动,郭明义称赞这是弘扬红色文化,激励当代人勿忘传统,传承奉献精神。他竖起大拇指,幽默地用重庆话说了句,“唱红歌,要得!”

    幸福含义

    “帮助别人很快乐,40平方米的房子里睡觉也很踏实”

    无偿捐血,帮助贫困生、孤寡老人,并不宽裕的郭明义永远是那么慷慨大方。至今仍住在那间不足40平方米房子里的他,一再向记者解释,尽管自己并不富裕,但生活并不苦,也可以说生活非常好。“晚上睡在家里,房间不大,我却感觉到非常踏实,非常快乐!”郭明义特别说道:“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我才愿意帮助更多的人。”

    “幸福不取决于钱多钱少,房子住多大,有没有车。”他幽默地打了个比喻,“如果有100平方米的房子,老伴做清洁肯定会更累。房间小,一家人距离也更近,想看不想看,都得看,更容易交流。”

    “助人使人快乐,奉献使人幸福。”在郭明义看来,幸福取决于一个人活着是只想着自己,还是常常想到别人。他说,“人为自己活着,就一文不值。把自己的生命同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找到了通向快乐和幸福的道路。快乐和幸福属于为党忘我工作的人,属于为人民忘我奉献的人。”     

附3:“民生为本”的重庆探索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10/14/c_13557523_2.htm

2010年10月14日 16:40:1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留言】【打印】【关闭

从南岸眺望蓝天白云下的朝天门,重庆城日新月异。(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不沿边、不靠海,底子薄、困难多,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循。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重庆坚持以民生为本,推动发展转型。

  “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

  前不久召开的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出台了广受老百姓赞誉的“民生10条”,决定在未来两年半时间里,将在解决全市群众最关心的10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将民生新举措推向一个新高潮。

  以百姓幸福为根本,舍得在改善民生上下大力花大钱

  “民生10条”,两年半投入3400多亿元,直接惠及2000多万人

  安居、上学、看病、就业……翻开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通过的《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10大民生工作,件件直指老百姓最忧、最盼、最急的难题。

  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个《决定》很“不一样”——说的全是老百姓牵挂的生计大事,而且都是看得懂的大白话:3年之内,建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家庭住房困难,租金为市场价的60%,而且环境好、交通便利;为300多万农民工解决城镇户口;让渝东北、渝东南地区95%的农户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改造、新建2000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为130多万孩子每天免费提供一杯奶、一个鸡蛋、一顿肉;基层公立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零利润”;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条条都点到群众心坎里,桩桩都是百姓关切的大事。

  重庆的决策者们认识到,居民幸福指数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量,还取决于城市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以及市民气质、精神状态、是否有主人翁感觉等。这些方面做到位,百姓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

  因此,《决定》对自然环境、公众安全、社会公平等格外关注,不仅有美好的规划蓝图,更有切实的数字目标。比如,环境方面,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1天以上;安全方面,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设立5000个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终端;公平方面,提前实现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农村所有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养老保险金,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提出“民生10条”的《决定》,不足5页纸,3000来字。然而,这份可能是重庆历史上最薄的全委会文件,却是一个真金白银的民生“大手笔”——为落实《决定》,今后两年半时间将投入3400多亿元,名副其实的“一字千金”!

  对此,重庆的理念是,不看高楼大厦建了多少,不求GDP增长多快,但求老百姓生活幸福;给老百姓办的事都是对的;给老百姓花的钱都是正确的。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给父母花钱,还有不应该的吗?

  2008年7月,重庆本届政府就启动实施了紧扣民生的“五个重庆”建设。“森林重庆”为了让老百姓多吸氧,两年造林800万亩;“畅通重庆”让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让群众的人身、财产和家庭安全有保障;“健康重庆”让孩子长得壮、老人能长寿,120多万学生有了塑胶运动场;“宜居重庆”让全市百姓特别是中低收入者都有房住,而且价格低、环境好。

  从财政支出看,2009年重庆财政民生支出682亿元,已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1.7%,创历史新高,这已是该市连续第三年民生支出占总支出半数以上。同时,“打黑除恶”扶正祛邪,主城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1%,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唱读讲传”抵制低俗文化,提振了精气神。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好处。

  59岁的王原辉,祖孙三代5口人都找到各自的幸福理由:老伴说,门前垃圾站变成了龙头寺公园,环境好了;女儿女婿说,公交车多了,门口在修轻轨,出行方便了;上小学的外孙说,学校很近,新近还来了警察叔叔,条件越来越好了;王原辉自己说,原来没事就打个麻将,现在每天都和老伙伴们唱红歌,跳健身舞,身体好了,精神头更足了……

改善民生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思路

  改善民生,营造了一个大市场,扩大了消费、拉动了内需,经济实现高质量快速增长

  传统的思路是,先发展经济挣钱,有了钱再改善民生。现在人们日益深入认识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行不悖,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发展经济的过程,而且是更基础性的工作,这正是重庆的思考逻辑。

  “我们不仅要算当前账,也要算长远账,做到中长期平衡;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社会账,做到综合平衡。”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认为,加大民生投入,可以解决贫困群体的困难,还会促进消费,使发展由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这是真正的启动内需,是长周期的启动内需。”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定宇心中有一本账。他说,全市未来3年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将会使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拿出原本计划买房的积蓄,用于改善生活,从而有力刺激消费。

  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也算了一笔账: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将新增30万个就业岗位,年新增300亿元销售值,为地方创造6亿元税收。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既是重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又将成为当地拉动经济、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

  民生与发展的账还有很多:户籍制度改革,300万农民工转为城市户籍,如果保持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水平,每年将拉动300亿元消费;

  医疗、教育、社保的改善,将大大解除老百姓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预期,进而刺激消费并带动经济增长……

  据测算,重庆推进10大民生工作将投入的3000多亿元,可带动内需至少4000亿元;今年完成民生投入1200多亿元,能拉动GDP增长4至6个百分点。

  “重庆将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这种见效相对较慢的措施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说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在形成。”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教授说,“民生10条”的根本,是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以抓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和扩大内需,推动民生与经济协调并进。

  薄熙来指出,很多同志习惯把“发展”理解为吸引投资,推动GDP增长;认为改善民生是“赔钱”。其实,改善民生是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只顾闷头抓GDP,想快也快不了,路子也会越走越窄。“发展是硬道理”,如果发展不能改善民生,那就不是“硬道理”,而是“没道理”。

  重庆正以生动的实践证明,改善民生不仅不分散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思路。2009年全市GDP增速达14.9%,今年上半年达17.6%,均列全国第三。在美国《时代》周刊去年评出的“亚洲最佳投资城市”中,重庆排名第七。近两年,重庆利用外资增幅稳居全国第一,总量居中西部第一;今年1至6月,实际利用外资又增长22.9%,内资增加了1倍多。

改善民生既要舍得投入,也要改革创新

  抓民生不仅大投入,而且在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8月1日,来自重庆合川的农民工陈刚,成为重庆“户籍改革”后第一个拿到“农转城”户口簿的人。

  “重庆户籍改革的特点,就是给农民穿上城里的‘五件衣服’时,暂不脱下农村的‘三件衣服’。”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我国的城市户口,穿着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五件衣服”,农村户口则穿着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灵活处理了农民转户进城后的相关土地权益问题,为农民转户进城设计了一套弹性退出制度,允许农民3年内保留对土地、林地、宅基地的收益,以合理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公租房建设被业内专家视为新一轮住房改革的关键步骤,其核心在于改变单一的住房供应模式,构建起市场和政府“双轨制”的住房保障体系。同时,还打破城乡和内外差别,租房对象不设户籍限制。

  “没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就难以实现民生领域的根本性突破。”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说,重庆推进10大民生工作,从起点上就非常注重制度框架设计。过去的实践表明,单靠“发礼包”、“送温暖”等是不可持续的,更无法确保民生核心地位的落实。

  重庆落实“民生10条”需要投入3000多亿元,而重庆去年财政收入才1000亿余元,“小财政”如何支撑“大民生”?靠的是智慧,是改革。

  首先,创新财政保民生机制。市财政局长刘伟说,重庆坚持两个“不动摇”:一条是一般预算支出的50%以上用于民生;一条是市与区县财力分配比例控制在25∶75,使区县财政从“保运转”向“保民生”转变。其次,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民生筹资模式。新增的3000多亿元民生投入中,600多亿元由财政直接出资,其余部分将以各种渠道融资,并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政府直接投入22.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达100亿元。公租房建设,政府性投入约200亿元,市场融资500亿元,建成投入使用后,租金完全能支付利息,保证现金流平衡。第三,发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支撑作用。市国资委主任崔坚说,重庆民生投入近年来做到只增不减,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发挥了“第三财政”的支撑作用。重庆八大国有投资集团每年用400多亿元的经营收益投资公共设施,既直接改善民生,也为财政腾出相应的空间,支持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这是一张破冰前行的民生改革清单,也是一张意义深远、凝结着更多希望的清单。这些建立在体制机制创新基础上的惠民政策,必将让百姓享受更持久的“民生大餐”,也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干部群众鱼水相亲,本身就是民生内容,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10万干部“三进三同”,20多万干部“大下访”,结50万户“穷亲”

  一件件民生实事,如何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除了注重制度创新,重庆还特别强调改造党员干部作风、继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重庆的决策者们深刻认识到:民生工作是“日久见人心”的事情,如果对人民群众缺乏真情实感,如果党员干部作风没有真正转变,再多的民生投入都将大打折扣,更无法持久。因此要求,各级干部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对群众投入真情,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惦记群众利益。要发扬党的老传统,跟工农群众交朋友,与困难百姓“结穷亲”,了解老百姓的所忧、所盼,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这样,不但畅通了民意渠道,还潜移默化地增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

  从去年开始,重庆在全市机关干部中组织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三项活动。“三进三同”是机关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项活动”开展以来,20多万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难题,共解决信访个案11万件次;还结了50万户“穷亲”,出资金、出技术、出点子,让600万群众直接受益。

  “干部下乡真为我们办实事!”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双骑龙村村民赖寿宽说,今年5月,区委书记刘光全住进村里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大伙提出希望把出村的路整一整。刘光全认真调研后,责成区交通局等部门硬化村前土路,为群众解难。

  抽样调查显示,活动开展后,认为重庆党群干群关系好或很好的比例由56.2%上升至75.8%。不少干部感叹:“干部下去了,民意上来了;问题解决了,民心回来了。”

  重庆还在全市基层推行“三项制度”,即村、社区建立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更好服务群众的长远制度设计。

  黔江区冯家街道渔滩社区四组居民王思杨说,过去是“干部动嘴,群众跑腿”,现在变成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江北区观音桥街道低保户蔡明道说:“干部的心比针尖尖还细,越来越关心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我们心里很舒畅。”

  “‘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是巩固执政基础、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大事。”重庆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黄远固认为,活动锤炼了党员党性,改善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长效机制后,将为推进“民生10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可喜的是,这次重庆市委全会把“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列入10件民生大事,使之制度化、常态化。要求区县党政领导干部每人每年下访12次以上,各级机关干部每年至少7天、新招录公务员和新提任领导干部至少30天“三进三同”;村和社区党组织要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刚性职责和看家本领,严格督促考核。

  薄熙来对干部们语重心长地说,光阴似箭,党员干部真正干工作的时间也就三四十年。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退休之后无愧于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

  “民生为本”的重庆探索证明,人民群众是最公道的,也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心为百姓,老百姓就会将心比心地拥护党支持党。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好,关键看老百姓怎么想。与老百姓鱼水相亲,就会一通百通,干工作就事半功倍。2009年,重庆市、区两级各类信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25%,最高达45%;群体性事件下降45.6%。重庆主城区110报警量同比下降40%,打架斗殴等矛盾纠纷下降20个百分点,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当今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既是矛盾凸显期,也是发展关键期。重庆对民生的认识与实践,将为实现经济社会转轨发展提供一个新路径。

  枕着江风入眠,重庆人的生活因此而富有诗意。随着民生不断改善,一座更加和谐的城市、一种更加幸福的生活正悄然走来。

  编后

  民生观是经济观,是社会观,也是政治观。

  重庆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统揽之下,民生与国计、公平与效率、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分孰先孰后,不是对立冲突,而是辩证统一、相得益彰的整体。

  认为只有牺牲经济发展才能搞好民生建设,同以牺牲民生建设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样,都是对科学发展的误解。保民生与促发展,互为目的,也互为前提。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发展才能真正为民生服务,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来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发展目的、发展动力的转变,重庆的民生建设实践令我们理解,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民生建设不只是物质建设,不能仅仅以财富的增长、物质的丰盈来衡量。重视公平正义,重视幸福尊严,重视人的感受,兼顾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这是重庆民生建设战略思路的另一大亮点。从扶贫济困到保障民权,从服务生存需要到满足发展需求,在重庆发展民生事业的进程中,我们更加真切地体认到,归根结底,科学发展观就是人民幸福观。

  民生建设是一面镜子。到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我们的经济发展理念、社会治理理念和政府服务理念,重庆的探索引人深思。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这是一股妖风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