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李光满:如何阻止和化解这场危机,坚决打赢这场战争?

李光满 · 2024-11-06 · 来源:李光满说 | 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这是一套组合拳,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竞争、不能躺平,保持社会活力,另一方面则要保持社会和个人适度宽松,让大家能够轻松、愉快生活。

图片

  11月1日,我写的《如果不能阻止和化解这场危机,中国将不战而败!》一文引起巨大反响,全网阅读量达数百万,显示当前大家对中国人口问题十分关注,讨论十分热烈。现在我们继续讨论中国人口问题。

  首先我们继续看一些数据。以下数据均来自官方数据,如果没有官方数据而是引用调查或研究数据则会注明。

  第一,结婚率和离婚率。民政部网站发布《2023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办理结婚登记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之后,一路下滑,到2023年只有768.2万对,结婚率为5.4‰,十年时间结婚数锐减一半。2024年1-3季度,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下降16.57%。

  自1985年以来,我国离婚率一直在上升,1985年为0.44‰,到2019年达到3.36‰,2020年和2021年因疫情和离婚冷静期新规而有所下降,到2023年又开始回升。2023年办理离婚手续360.53万对,比上年增加72.6万对,离婚率从2‰上升为2.6‰。

  离结比从1985年的5.51%一路上升,到2023年达到46.93%。

  这些指标显示,一方面中国的结婚率在下降,另一方面是离婚率和离结比在上升,婚姻和家庭极不稳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现状看形势是严峻的。

  第二,结婚年龄。中国的平均结婚年龄近十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的1980年,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3.59岁,其中男性为24.5岁,女性为22.74岁。到2010年初婚年龄到了24.89岁,其中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大约推迟了一岁半。再到2023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推迟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与2010年相比,初婚年龄又推迟了大约4岁。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当前初婚年龄的整体趋势,即晚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成为趋势。与2021年开始实施的《民法典》规定的男性和女性结婚年龄分别22岁和20岁相比,实际初婚年龄晚了大约六岁。这一数据可能意味着我们在几十年时间内会减少一代人。

  第三,单身人口和大龄青年。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在20至49岁适婚年龄段,单身人数达到1.34亿,特别是25至29岁年龄段的未婚率达到了51.3%,城市中30岁左右未婚人群的比例也达到30.7%。即25至2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一半以上没有结婚,城市这一年龄段人群有三分之一没有结婚,农村这一数据更高,特别是农村的男性在这一年龄段未婚比例更高。

  单身和未婚大龄青年增加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必然是新生儿下降,由此也就带来整个人口规模的减少。

  第四,人均收入。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中位数为3303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1元。这里讲的是人均,普通居民的实际收入肯定会比这个数字更低。

  2020年,时任国务院领导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1000元收入大致相当于四十年前的多少钱大家心里应该清楚。

  由此可以看出,四十年来,我国普通居民的收入增长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速仍然很慢,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收入增长缓慢给大家的结婚生育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第五,房价。二十年来,我国房价上涨迅猛,从2004年到2018年,我国房价平均涨幅应该在十倍左右,有些城市涨幅更大,2019年开始有些回落,但总体上看,仍然处在高位。一个普通收入的居民在一二线城市购买一套100平米的住房大约需要10到30年的工资收入。与美国和日本同类城市相比,我国一线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要高于美国和日本。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这些年为了购买住房,很多人和家庭花了几代人的存款,还有很多家庭用20到30年的贷款在房价高点购买住房,还有一部分购房者在购房后,所购房屋成了烂尾楼。因为高房价给普通家庭生活状况带来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也给适龄青年的生育带来了压力。

  第六,医疗费用。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3.76亿人,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在2023年达到9.63亿人。

  2023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的人员医药费用达到了19581.56亿元,居民医保基金支出为10457.65亿元,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68.1%,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享受待遇26.1亿人次,其中住院2亿人次,次均住院费用7674元。

  2023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为17750.73亿元,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为84.6%。2023年职工参保人员待遇享受达25.3亿人次,其中住院0.8亿人次,次均住院费用为12175元。

  从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76亿人和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63亿人看,我国医疗保险已经实现了覆盖绝大部分人群,门诊和普通小病尚能承受,但大病仍会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特别是对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生一场大病可能会使全家重新陷入贫困。有些农民工不敢病,病不起,因为生一次病就可能丢掉工作,还要担负高额医疗费。医疗负担是影响适龄青年生育和养育孩子的一个后顾之忧。

  第七,教育费用。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其中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82亿元,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8427亿元,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0154亿元,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30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640亿元,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630亿元。

  各级教育每个学生平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幼儿园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6243元,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5895元,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2054元,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5811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4839元,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40721元。

  以上为国家教育投入情况。虽然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很大,但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仍然较高。关于普通居民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并没有官方数据,有些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平均每年达8464元,占到了家庭收入的17.1%,有些家庭教育开支占所有开支的比重达到7.9%。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比例相对较高。

  另外,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教育并不成为负担,他们更愿意也更有经济能力支付更高的教育费用用于子女的全面发展,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学习,还有些家庭把孩子送到国外深造。

  教育负担主要发生在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有研究显示,在中国,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家庭将高达56.8%的收入用于教育,这一比例远高于高收入家庭。这意味着低收入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相对较重。我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一次全面而详细的家庭教育负担调查,摸清我国各级各类、各阶层学生家庭特别是普通家庭在教育方面负担情况,以使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减轻普通家庭的教育负担和压力。

  第八,大学生就业情况。2021年应届毕业生调查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就业,15.8%选择自由职业,12.8%选择慢就业,9.6%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

  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158万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022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从2022年的15.9%上升到18.9%,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2022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2022年的9.3%下降到4. 9%。

  2024年7月、8月、9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分别达到17.1%、18.8%和17.6%。

  一项面向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各学历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连续三年下降后,2023年实现自疫情后的首次回升,其中,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为91.68%,其次是专科毕业生88.37%,最后是本科毕业生83.11%。按照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统计,大约有150万到200万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得到就业。

  这里的“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急于寻找全职工作,而是以游学、支教、创业考察、休息、旅行、充电等方式暂时离开就业市场,以多种方式规划未来。这种慢就业成因复杂,或许是为了延后就业,或许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许是因为家庭条件较宽裕,不急于就业,或许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其中很多“慢就业”就是隐形失业。

  现就人口方面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再谈九点我的看法,以供大家讨论。

  第一,人口问题是国家的重大根本问题,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文化传承等诸方面健康与否的根本问题。现在有人提出对人口下降不必过于担忧,认为中国不必追求人口数量,而应该将人口自然减少到10亿甚至10亿以下最好,这样通过人口的自然减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还有人认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程度的增长,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他们的理由是发达的西方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人口低增长或负增长,人家的生活照样过得很好,并以此为依据证明我国人口负增长是正常的规律性的事情,不必过度焦虑,甚至认为这是好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状态和趋势。

  我认为这些想法是错误和短视的,都是以现有美西方国家为参照的。如果我们将人口降到10亿,仍然会有人说,美国才三亿人口、欧洲加在一起也只有7.4亿人口,日本也才1亿多人口,我们为何不像他们一样,把人口降到5亿呢?哪怕是5亿人口也还是比他们多很多。如此我们就按照西方人口论者的理论和意图自己消灭了自己的人口,美西方就可以不费一枪一弹消灭大量中国人口。如果中国人口真的下降到10亿甚至再下降到5亿,那么整个西方就在人口上对中国形成了整体压制,中国的人口优势、民族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当中国人口真的只有10亿或5亿的时候,当我们整体性陷入严重老龄化社会、严重缺乏年轻人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就会丧失殆尽,我们国家在与美西方的竞争中也就会不战而败了。

  第二,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在处于适婚年龄段的人群和处于生育年龄段的人群大部分是计划生育时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如果这一时期的人大量不婚不育,不要孩子,不要家庭,结果将会是大量家庭消亡,而且即使这其中的一部分人结了婚、生了孩子,仍然会有一部分夫妻会因为生育成本太高压力太大只愿生一个孩子而不愿生多个孩子,仍然会使部分家庭逐渐消失。长此以往,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精神内核和民族文化就会随着家庭的减少、家庭观念的淡化而面临重大危机。

  要维持家庭、人口更替平衡至少需要平均每个家庭生2.1个孩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的生育长期低于这个总和生育指数,甚至降低到了1,就必然形成人口负增长趋势,人口无法保持正常更替繁衍,国家和民族无法延续,家庭无法存在,社会结构将面临崩溃。如此就会对国家、民族乃至家庭形成极大冲击和巨大灾难。

  当中国人口增长进入负增长轨道并形成趋势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正在陷入一场巨大的人口危机,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人口灾难,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觉,它的影响不是某一项政策失误、某一阶段经济陷入低谷所能比的,这是一个长期而影响深远的问题。

  第三,我们有一些人的思想上还存在着一种美西方强加给我们的观念,就是美西方的东西就是好的,就是我们需要学习、引进的,如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生育率下降,我们要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就应该把生育率降下来,哪怕我们的生育率已经低到1甚至低于1,他们仍会认为我们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追求和适应低生育率,大量减少我们的人口。

  可我们现在已经逐渐觉醒,知道西方的价值观并不都是先进和优秀的,如LGBT运动、毒品合法化、女拳运动、金钱至上的实用主义、人权高于主权、保护动物高于保护人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过度的自由市场等等,如果都按照西方这一套去做,人类终将陷入文明倒退、相互灭绝的状态。因此对西方的东西,我们要理性、冷静观察,仔细鉴别,看看哪些是有用的,真正文明的,哪些是无用的,甚至是邪恶的。

  在人口问题上,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危机远比美西方严重,如果还要按照西方那一套去做,我们无异于自取灭亡。

  第四,前面八个方面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快速下降并进入负增长的原因相当复杂,是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形成的。这里暂且不谈西方价值观给青年婚姻观、生育观造成的影响,这一点我在上篇文章中已经写得很多。仅从现实的就业、结婚、家庭、生育、教育、住房、医疗等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看,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面临着极大的压力,除了有些人受西方某些丑陋价值观影响不愿结婚和生孩子以外,极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影响生育、影响人口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由于通胀水平的不断升高和货币的不断贬值,生活成本也在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的是住房成本、医疗成本和教育成本的不断攀升,再加上科技取代人工导致传统就业岗位减少,使得普通劳动者就业难度加大,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在加大,抑郁症患者增加,由此带来的是对结婚和生育的心理恐惧,这是我们所有人在研究人口问题、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必须考虑的。

  第五,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必须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而所有措施中最核心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年轻人所承受的巨大生活压力问题。

  现在我们在支付巨大教育成本之后,特别是在互联网平台挤压和AI冲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越来越难以找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工作却收很低,低到无法组织家庭生养孩子,如现在的农民工,外卖小哥、很多工业流水线上的打工人。这不是他们的问题,也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

  政府的责任是什么?是研究在互联网和AI时代,如何将新科技时代大资本利用机器人、大数据所形成的利润中的大部分合理合法、公平公正地转移和分配给普通人,也就是在科技大爆发而引发大量工作岗位转向非人工的时候,如何保证普通人的生活,使这些人有生育、养育孩子的经济能力。

  如果不解决高科技、机器人、大数据、大平台抢走部分工作岗位而大资本又夺走了大部分利润的问题,人口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是的,核心是要在资本、科技和工人之间重新合理的分配利润和利益,不能让少数掌握平台、技术和资本的人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大量工人因科技发展和平台垄断而失去工作岗位、失去工作优势的人失去工作和生活来源,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政府重新设计分配方式,增加劳动在分配中的份额,加大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使绝大多数普通人能够获得财产以及能够用这些财产去组织家庭、培养后代、享受生活。

  第六,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思想问题,即我们的发展到底是为了谁、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为了大资本获得更多利润?是为了科技不断取得替代人工的突破最后让人失去工作?还是为了人本身,为了绝大多数普通人过上好的生活,为了普通人能够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能够保持家庭的延续?或者说到底是大资本和机器人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还是广大劳动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一个首要的根本的问题。

  如果我们越发展,绝大多数人越贫穷,生活的压力越大,越996,越生不起孩子、养不起孩子,生活越艰难,越来越像长工一样或者连长工都不如或者说根本都当不上一个长工,那么对老百姓来说,我们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是的,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问题,解决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谁的问题。如果资本家的钱越来越多,而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我想,那不是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

  我们不能把科技进步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我以为这可能是未来影响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问题。

  第七,如何解决谁是主人公、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我们现在都知道,互联网平台抢走了实体店的生意,让互联网有做不完的生意而让实体店整体性破产,让无人数失业,除了送外卖,还能干什么呢?而且现已经连找一个外卖骑手的工作都已经很难。还有互联网平台拿走了我们所有的数据这种生产资料去开发创造价值,可老百姓在丧失数据这种生产资料的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那么如何让这些互联网平台对那些被他们剥夺了工作或被他们逼迫破产的实体店进行财富转移?这不是这些互联网平台所愿意做的,那么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由国家控制这些互联网平台,另一个是对这些互联网平台课以高额税率,让国家重新分配财富。

  现在各种工厂越来越多的使用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已经抢走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这里我们应该关注到,工作是人的权力,而不是机器的权力,当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法律和政策重新分配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社会收入,使绝大多数普通人仍然享有随科技和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普遍性利益,仍然能够维持家庭,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进而能够生孩子、养孩子、使家庭得以维持和延续。

  当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理想的工作岗位时,我们就需要改变这种状态,这是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新课题,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严峻形势。

  第八,我觉得这些年有两次对普通人财富的收割洗劫事件。一次是2015年的股灾,一次这些年的高房价,这两次事件把很多家庭掏空了,甚至不仅把他们的钱袋子掏空了,还使很多家庭和个人背负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房贷重负。

  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更多的大资本家赚更多的钱,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随着经济发展过上更轻松、更殷实、更快乐的生活。我们要认识到,创造财富的是劳动者,不是资本家,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永远无法解决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人口问题,人口危机就会永远存在。

  我们现在还在全力保护资本家的利益,可是我却没有看到这么多年有哪一部专门保护农民工权利的法律出台,这不是法律的缺失,而是我们的思想出现了偏差,很多人都在宣传是资本家、是企业家、是高科技创造了今天的财富,而我要说,我国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最大的功臣是农民工,是普通劳动者,是劳动人民,而他们所得到的却最少,受到的歧视和不公却最多,而这正是影响当前人口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九,今天我看到一条消息,湖北省孝感市将从2025年1月1日起执行一项《孝感市鼓励生育若干措施》,规定夫妻一方为孝感市户籍且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将享受育儿补贴、产假补助、以及教育、住房等方面政策支持。孝感市走在了很多地方的前面,其做法力度很大,也很及时,值得向全国各地推广。

  我希望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相关措施之后,国家卫健委能够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鼓励生育的措施,而且力度要大一些,要更大力度地减轻生育、养育孩子的压力,降低生育和养育孩子的成本。

  解决人口问题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它不仅包括生育和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低收入、高房价、高医疗和高教育负担问题,出台一系列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的措施。

  如生育孩子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家庭因为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那么政府可以投资兴建一批免费的托管机构。如孩子看病贵的问题,就由政府专门设立一个有关孩子的医保基金,彻底解决孩子的看病问题。如住房贵的问题,就可以在现在房价低的时候由政府出资收购一批住房,向生养多个孩子又无力购买住房的人群低价出租。如教育费用高,可以以增加助学金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助。

  这是一套组合拳,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竞争、不能躺平,保持社会活力,另一方面则要保持社会和个人适度宽松,让大家能够轻松、愉快生活。我认为我们现在在城市建设、交通方面的投资已经到了一个转换阶段,下一阶段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大家的家庭、心理、情感、文化方面的问题,真正培育起一种人人关心生育问题、国家鼓励生养孩子、社会支持生养孩子的氛围。

  人口问题是事关国家未来和国运的大问题,人口负增长必然会给我们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主动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阻止和化解人口危机,使我们国家始终保持人口优势,始终保持国家活力、竞争力、创造力,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承续能力,始终保持家庭和家族的更替和繁衍能力,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英雄气,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打赢人口战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王卧龙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金星苏州演出被取消!她怎么成了过街老鼠了?
  2. 美国“大选”,很难“善终”!
  3. 姜萍事件反转了,最大的耻辱是谁?
  4. 子午|最终,姜萍扛下了所有
  5. 霉帝大选隐藏阴谋
  6. 三天不进食壮烈牺牲,历史书照进现实!
  7. 那场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根本力量是什么?(民众的大联合)
  8. 鞍钢宪法与末位淘汰
  9. 时间检验
  10. 荒唐的美国大选,西方民主的末路
  1. 再这么搞下去,老百姓还能信什么?
  2. 当前各阶级分析和任务
  3. 郝贵生|从钱学森同志谈“摸论”说起
  4.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满屏:毛主席万岁】
  5. 子午|9个月立案7.7万村官!腐败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6. 王其臣|胡锡进又重出江湖!不过这一次他很低调
  7. 美国人最怕的事情要来了?
  8. 李家内斗!李显龙弟弟逃亡英国,炮轰新加坡
  9. 没文化,还装X
  10. 钱学森的“错误”与李锐等人对毛主席的污蔑
  1. 井冈山观心|毛新宇“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方法对不对?——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根本遵循
  2. 毛泽东大传第四版 第八卷 乱云飞渡 第6章
  3. 华国锋时期,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最低级的造谣文章
  4. 多次辱骂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人,竟然被任仲夷说“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并被辽宁省委追认为“烈士”! 改革开放后,任何一个人如果公然对国家领导人进行那样的谩骂,会不会被判刑?会不会被评为“烈士”? 这个由读者来判断。 这也是为张志新平反、追认其为“烈士”的“任仲夷”们以及他们的后台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就是在可以公开批评根据领导人的美帝,一个美国公民大喊“绞死拜登”、“
  5. 王忠新:“翻案不得人心”!决不能放任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党基国本
  6. 井冈山观心|林彪事件到底应该怎么看,他是毛主席忠诚的战士吗?
  7. 毛新宇将军回答“新京报”记者提出的问题,必须那样慎之又慎!
  8. 被审判的戚本禹、造反派五大领袖等人,谁“拒不认罪”?谁“认罪态度好”
  9. 英雄已去世,毒蛇却高升!
  10. 小庄:分配问题不解决,刺激又能起多少作用呢?
  1. 莫易|举世无双
  2. 李家内斗!李显龙弟弟逃亡英国,炮轰新加坡
  3. 郝贵生|从钱学森同志谈“摸论”说起
  4. 当前各阶级分析和任务
  5. 当前各阶级分析和任务
  6. 中国“币权”派与“税权”派的区别一览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