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义思维与实践:思维精英李枚瑾对外行双重标准的思维原因(外一篇 以聂卫平为镜,照一照李枚瑾)
李枚瑾在“答肖鹰教授”一文中讲,“我希望有学术素养的人,在批判一个不同行业的专家话语时,一定先让自己成为此专业的行家。正如王小波先生的一个句话:要做思维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
李枚瑾这段话,起码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质疑、批判、使得她承认“我犯了一个我不该犯的错”的肖鹰教授;另一个人,当然,就是她引用其语录“要做思维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的王小波。
这两个人,肖鹰与王小波,相对于李枚瑾的本行犯罪心理学,都是外行。
经查,肖鹰,男,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专著有:《中西艺术导论》、《美学与艺术欣赏》、《真实与无限:中国当代文学的哲学阐释》、《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
很明显,肖鹰所学专业及其工作经历,相对于犯罪心理学是外行。
经查,王小波(1952-1997)作家,汉族。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等。
很明显,王小波所学专业及其工作经历,相对于犯罪心理学是外行。
有了以上两个很明显,就可以看出下面一个很明显,即,李枚瑾对肖鹰与王小波这两个外行,有着很明显的完全不同的双重标准。
李枚瑾对肖鹰这个外行所采取的标准是,“我(心理学专家李枚瑾)希望有学术素养的人(肖鹰),在批判一个不同行业的专家话语时,一定先让自己成为此专业的行家。”意思是,你肖鹰这个外行要批判我,一定要成为心理学这个专业的行家之后,才够批判我的资格。否则,你肖鹰根本没有资格批判我。
李枚瑾对王小波这个外行所采取的标准是,我要按,你也要按王小波所说的,“要做思维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意思是,他王小波这个外行,是我这个犯罪心理学专家李枚瑾的精神领袖。换言之,我李枚瑾这个犯罪心理学专家跟定了王小波这个外行,“要做思维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
从此,可以看出思维精英李枚瑾对外行的双重标准是有天地之别的,把一个外行肖鹰踩在脚下;把另一个外行王小波供在天上。
从逻辑上来看,李枚瑾在短短的同一句话里,对两个外行采取的如此不同的双重标准,是犯下了严重的自相矛盾。这,只能说明,李枚瑾这位试图自我修炼成思维精英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至目前为止,其思维还处于十分低级的水平。在吉安看,其实,是处于思维混乱的状态。
只有在思维混乱的状态之下,一个人的思维,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明显的自相矛盾。
思维精英李枚瑾对外行双重标准的思维原因,就是思维混乱导致严重的自相矛盾。
纵观李枚瑾于马加爵、杨佳、药家鑫三案后所放的马后炮,三炮相互矛盾,是李枚瑾思维经常性混乱的另一明证。
需要指出的是,由王小波领导其精神的李枚瑾,“要做思维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对于中国整个的司法界,应该是敲响了极大音量的警钟了。
众所周知,法律的基础就是道德。
如果中国的司法界各部门,全都由高呼王小波“不做道德精英”口号的李枚瑾这样的人来做权威,中国的法律,必将形同虚设,或将荡然无存。
而正是“不做道德精英”的口号,导致李枚瑾在本不该通过电视向社会大众,宣传她的关于药家鑫杀人动作的心理研究时,错误地进行了不道德的宣传。不道德的涵义是指,李枚瑾既然是向社会大众宣传,当然,也就包括向审判药家鑫一案的所有司法人员在内进行宣传,当然,也就是公然地试图对药家鑫的审判施加不道德的影响。
很明显,中国司法界的某些部门,已经被李枚瑾这样自觉地、下意识地“不做道德精英”的人所占据。
中国的司法,于中国的安定的关系来看,由于正在遭受“不做道德精英”口号的影响,故,危险大得很咧。
常言到,德艺双馨。德,就是道德,德在前。艺,就是专业,艺在后。不论中外,不论古今,凡优秀的专业人士,皆为德艺双馨。
看那“不做道德精英”的人,必定是德艺双臭之类。
王小波写的东西究竟如何,吉安看过,多年后,所能回想起来的,就是他如何描写他自己的生殖器。充其量,不过就是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面,鼓吹性解放的一个丑角。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枚瑾,一方面以外行为由,拒绝社会大众对她的监督、质疑和批判,同时在另一方面,却拜如此“不做道德精英”的且早已死去的外行人,为其精神领袖,其德、其艺,想不双臭都难!
(外一篇)
以聂卫平为镜,照一照李枚瑾
吉安
2011年4月24日
古人云: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以聂卫平为镜,照一照李枚瑾,或可使李枚瑾知些得失。
经查,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出生,河北深县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 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是其个人颠峰时期,也为围棋在中国大陆的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我的围棋之路》、《聂卫平自战百局》等书。
举聂卫平为李枚瑾之镜,在于两人有共性,即,都是本行业内的权威人士。
称聂卫平为中国当今围棋界的权威人士,相信无人反对。
称李枚瑾为中国当今犯罪心理学的权威人士,相信很多人反对,因为李枚瑾的种种错误言行,称其为权威,实在是名不符实。
但,即便如此,吉安仍然假设李枚瑾与聂卫平有着这么一个共性,如此,才可将此文写下去。如同,需要先假设一个方程式,才能将一道数学题解下去。
下面来看看聂卫平这面镜子。
在吉安的记忆中,聂卫平从来没有以中国围棋界的权威自居过;聂卫平从来没有以围棋界的垄断者自居过。相反,在聂卫平的颠峰时期,在赢得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11连胜之后,他在电视中,不辞辛劳地多次复盘讲解各次比赛的棋局、经过、经验和教训,通过电视,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围棋的专业知识。相信,正是因为聂卫平这样平易近人的讲解,使得许许多多的围棋的外行,变成了围棋的内行。反过来,促进了中国围棋事业的蓬勃发展。
聂卫平更是从来没有向李枚瑾那样,对外行的人高高在上地讲过,“我希望有学术素养的人,在批判一个不同行业的专家话语时,一定先让自己成为此专业的行家。”
聂卫平如果有李枚瑾这样的思维,讲出与李枚瑾同样愚蠢的话来,那他的棋艺,也就到了自我终结的地步。恰相反,聂卫平是巴不得任何人,不论内行还是外行随时向他挑战的,是巴不得听到任何人,不论内行还是外行的不同意见的。而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棋艺、棋力不断地升华、提高。
古人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今吉安将内行、外行代入,曰:“内行千虑,必有一失;外行千虑,必有一得。”
相信聂卫平懂得这个道理。
用聂卫平这面镜子照照犯罪心理学专家、自诩思维精英的李枚瑾,可以看出李枚瑾就完全不懂这个道理。
否则,李枚瑾不会对肖鹰以及其他所有外行的人讲出,“我希望有学术素养的人,在批判一个不同行业的专家话语时,一定先让自己成为此专业的行家”这样荒唐可笑的话来。
为什么这话荒唐可笑,因为这话,在逻辑上有极大的诟病,在逻辑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一句话,换言之,李枚瑾这整句话都是伪概念。李枚瑾在这句话里所表达的“希望”,听起来,似乎她是想建立她那个行业的行规,其实,不过只是她个人的一种荒谬的空想。
举个例子来作解释。
例如,食品的造假。制造假牛奶的,就是一个专门性很强的行业。一般普通的人,不具备造假牛奶专门的知识,是不可能制造出假牛奶的。
倘若李枚瑾关于她那个行业的行规的空想可以成立,必定就适用于一切行业,当然,也就适用于制造假牛奶的行业。
难不成,制造假牛奶的行业的人,也可以仿效李枚瑾,讲“我希望有学术素养的人,在批判一个不同行业的专家话语时,一定先让自己成为此专业的行家”?
而在吉安看,李枚瑾的空想,却正是一切造假行业梦寐以求的,当然,也正是犯罪心理学这个行业中造假的人所梦寐以求的。
所谓空想,就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想使任何一个行业,规避社会大众的监督、质疑和批判,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作为犯罪心理学专家,且自以为是思维精英的李枚瑾,面对社会大众的质疑、批判,在无力回应,无理反驳的情况下,竟试图为自己构建起一道如此空想的防火墙,难道不是荒唐地很,可笑地很吗?
用聂卫平这面镜子照照李枚瑾,应该是可以使李枚瑾知道一些得失了。将得到些什么,失去些什么,李枚瑾自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