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案再次印证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和“精英不靠谱、贪官靠不住!”
山西阳泉 平民作家 阎建生
药家鑫一案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就可以分清其中的是非曲折,甚至根本不需要浪费司法资源,让一个傻子判案都不会判错,但却在若大的中国闹得沸沸扬扬,那么,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杀人案件,何以引发这么大的争论?最根本的原因是公众对司法腐败的不信任,对无良精英满口喷粪的人神共怒,对各路捞人贪官的共同还击。毫无疑问,按照现在的法律标准,以药家鑫的行为,就是让幼儿园的三岁小孩儿断案,也会依照常识——杀人偿命,判处其死刑的,而且药犯领此死刑既是罪有应得,也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人们担心药家鑫有特殊的背景,法院会做出不公正的判决,所以才引起大家的关注。近些年来诸多交通案件,强势的一方呼风唤雨,甚至操纵或封杀舆论,这一切都让百姓对司法极度的不信任。归根结底,药案是社会矛盾的缩影。
围绕药案本身论坛上已经探讨论述得淋漓尽致了,通过药案从发生到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的全过程,都印证了毛主席早年说过的一句话:“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同时印证了特别是时代一个显著特点:“精英不靠谱、贪官靠不住!”
一、药家鑫一案云集的两类人——卑贱者和高贵者
在药案中公众以及社会精英的表现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就是数量最大的,就是坚决要求判处药家鑫死刑的,这些人应该是普通阶层的百姓——就是本文所说的“卑贱者”群体,他们痛恨特权阶级,如果宽恕药家鑫,无疑会引发这一阶层的不满。
第二类是不希望判处药家鑫死刑的——即本文中所指的“高贵者”,如果说“高贵者”都是药家雇佣的枪手,可能有点不现实,药家的势力再大、经济力再充沛,动员这么大的力量、这么多的精英同时通过各路舆论和各种手法挽救其撞人之后见人家未死又杀人八刀的儿子,也是不大可能的。我认为这些人中,又可以分出二个类型来:一类是类似于愚公移山中的“智叟”式人物,他们本质也不是太坏,主要出发点是悲剧已经发生了,判决应该最大限度减少悲剧,而不是简单的杀人偿命。杀死药家鑫不如挽救药家鑫,杀死药家鑫对受害者毫无益处,比药家鑫危害更大的战犯经过改造还变成了对社会有益的人,何况一个由于冲动,无知,缺少爱心,不正常的教育造就的药家鑫?不过这类人没有想到的宽恕药家鑫对法律带来的伤害,以及公众对司法和政府的越发的不信任。说到底,这帮人其实因为事不关已,屁股没有坐在张妙家的立场上,没有从张妙26岁被撞后又被扎八刀死亡,以及张妙留下的二岁半儿子和年轻的丈夫和年近六旬的父母的终生痛苦出发,说的话难免无关痛痒,不过高谈阔论而已,如果张妙是自己的女儿或妻子,这帮人通常是会暴跳如雷、高喊千刀万剐的。
第二类人中的另一类,就是所谓的精英和贪官了,因为他们可能案发前也不认识药家什么人,但案发后,百分之百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了药家,最可能的途径就是孔方兄了,这是特别是时代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这个群体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就在孔方兄调集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践踏法律、践踏正义、践踏生命、践踏卑贱者这个目标,走在一起了。于是,高贵者——精蝇砖家和贪官——所谓的高贵者们,就在中国舞台上,借药家鑫一案演出的一幕幕愚蠢至极、昏招迭出的丑剧。
二、高贵者们昏招迭出,把本来有一线生机的药家鑫判了死刑
1、上CCAV
CCAV,一个国家的喉舌,全国最大的电视台,CCAV,本来应是一个全民尊重和信赖的TV,但由于多年来的制假造假,睁眼说瞎话,毫无良知,在中国人民,甚至在全世界人民眼中都已是声名狼籍,连前总理朱镕基都认识“都是用来胡说八道的”(这话是朱镕基说的,朱镕基称自己现在每天都看CCAV新闻联播,就看看他们胡说些什么东西),一些不学无术的砖家叫兽在上面胡乱点评,杀人是弹钢琴习惯动作,而这期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镜头对准了药家鑫,CCAV更是对药家鑫痛哭的镜头多次播放,那些主流视频网站(也可以称为主流广告网站,因为现在中国的视频网站广告比电视台的要长,这也是中国特色吧)也是成天以药家鑫痛哭下跪为标题搁在那首页上。谁关注过受害者张妙?看那意思她不过一普通小老百姓,死了就死了,无所谓?药家鑫痛哭,这也能叫标题?把谁关那里面准备判死刑谁他妈也哭,他哭是因为后悔吗?他后悔是后悔杀人吗?不是!他那是害怕死刑,他那是后悔自己被逮住了,假设他没被逮住,他杀人后心里会有一点悔意?他会流一滴眼泪?一个携带长刀开车撞人后杀人的大学生,你希望他在道德层面上后悔痛哭,这是不可能的。媒体的关注对象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奴性和阶级性,中国人的犯贱,中国人一向喜欢讨好更有权势的阶级,要不广州地铁上的老外不会这么嚣张的。但保药方的策划却忽略了民众对CCAV的蔑视,调动了自以为是重器的——CCAV,能少花钱吗?这殃视一秒钟的广告费是多少啊?他们替钱云会说过话吗?替马家爵说过话吗?没有!这就是沦为利益集团小三的CCAV。药家原本寄望于能造势的预想完全落空,不但落空,而且造成了反效果,节目一径播出,不但造成了反药方的强烈抵制,而且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反效果:很多不知道药案的观众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这其中的相当部分立即加入了反药方的阵营,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2、砖家乌鸦嘴
身穿警服的砖家本应是全民信赖和尊重的贤人达仕,但今天基里巴斯国的砖家名声之臭已家喻户晓,由李砖家一经出口,弹琴说立即招来满天的炮火, 这一下又陡然增加了反药方的力量,卷入口水激斗的人更是人山人海了,人们把对这些年来对祸国殃民的砖家的愤怒一下子喷发出来,对砖家的恨化成了对药必死的民声要求,原本指望砖家的权威能够镇住民众甚至引导民众走上“理性分析”的道路,结果事与愿违,赔了夫人又折兵。试问,这李砖家替23岁的大学生马家爵说过话吗?说过,那么,这头母驴是如何说的呢?“当他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当他意识到自己犯了罪的时候,他就希望赶快死,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生观才是他无情感反应的必然原因,也是他真正的杀人动机,而不是贫穷。” 对22岁的大二学生药家鑫杀人,李教授曾通过记者提问说:“这8刀仅动作就要持续十几秒,他在被害人的呻吟中如何完成这一行为过程?他为什么没有‘不忍’的感受?”解释药家鑫故意杀人,李教授用的理论是:“在很多心理不成熟的人当中,他往往是把人只看做一个不良的刺激物,他觉得只要把这个人做掉了,这个刺激物就消失了,他却不明白生命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3、问卷调查弄巧成拙
审判的时候,法官居然以发问卷的方式来征求意见影响宣判结果,在场400多旁听的绝大多数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农民少的可怜,这问卷什么效果也就不用多说了,这法官如果不是贪官,那是谁都不会相信的,你为什么不调同样数量的农民或张妙家的亲戚参与问卷调查呢?是真的太愚蠢了,还是什么原因?问卷调查本来是个好点子,但细节设计太粗糙,太张扬,偏坦太明显,结果又成了激起人民愤怒的导火索,不但没起到至关重要的预想作用,反倒又成了以势压人的把柄,越发激起了人民的斗志,誓将药犯送上路不可。
4、校友狂言加速了死亡进程
对同学的同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以高技巧高水平的文字修饰技术把它展现出来, 天知道保药方的女将如此脑残至极,口不择言,直白到了昏天黑地的地步,非但没有鼓起保药方的志气,反倒给反药方送去了枪炮子弹,真真正正成了蒋氏运输大队长,这一仗怎能不败?
5、元旦歌舞MV的故意流出昏招之极
家鑫在元旦歌舞MV上的表现可以看出是很镇定和紧强的,这样的视频是在高墙铁壁中拍摄的,非一般人是不可能明目张胆地端着机子在边上拍的,它能流传上网也决不是个人的一时兴起,应该也是一招,意在展示一个才华非凡的青年形象,可是,策划团队根本没有作认真的市场分析,就糊里糊涂急燥操作,同样是预期作用没起到,反倒又增添了民众的仇和恨,社会高压快到爆锅的地步。
6、装穷。药案发生后,药家父母先是装穷,到张家本来是赔情道歉,求得人家原谅的,结果一副穷酸样,先是掏出两万块,后来又从另一个地方掏出一万块钱,这哪是救人原谅的样子?这也就算了,第一次接触嘛,难免考虑不周,但此后的事情演绎得让人瞠目结舌,甚至让同情药家的人也扛起了追命大旗:药家的律师竟然明明知道药父母的究里,却信口雌黄,什么下岗职工、自由职业者,殃视甚至还把一幢破楼的六层展示给观众:这是下岗职工药父母的家。其实,早在殃视和药家律师胡说八道之前,人们就陆续知道了药家的底细:药父哪是什么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者,原来是西安某厂的军代表,正团职,享受副师级待遇。这个策划可谓是蠢招中的蠢招,一副为富不仁、不官不仁的形象跃然纸上,更回激起了民众的反感和抵触。
7、一审判决后的赔偿问题
一审判决后,张妙一个年仅26岁的生命,挨了车撞又挨了八刀死于非命的生命,法官判出的民事赔偿金只有45000块钱,张妙的丈夫只是说了句赔偿太少考虑上诉的话,药家这个时候抓住张妙家属说四万五赔偿太低的话语(的确也太低),大肆描绘张妙家属的贪得无厌的脸嘴来丑化张妙家属,以获取民众的同情,打算顺理成章的在二审时活动活动然后改判,就不被舆论反弹。这一点上他们算对了,的确论坛上逐渐显露出对药家的同情,舆论呈现反复了,原因就在于此。但是,药家和药案的策划团队却没有算好有利于自己之后,下面一步怎么走,或许药家鑫一家人本来就是这个德行,强势了就不饶人。药家鑫杀人我估计就有这种强势不怕人的心理存在。针对当时的张妙,药家鑫是属于绝对的强势的,所以当时他杀一个下位者,他觉得跟杀一条狗没啥区别。在舆论出现有利情况下,本来就不占理的药家父母一时得势就应该放下身段,主动的去和受害方接触、赔偿、取得谅解,以低调的姿态悄悄的处理好二审的事宜,但是药家太得意忘形了,以为再进一步就能把张妙家属打倒在地永不翻身了,不依不饶的组织枪手持续的攻击本已受害者家属,使其受伤的心理雪上加霜,他们算错了农村人也是有尊严的,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钱面前低头的。这下,张妙家属干脆就不要这点钱了,而且我们能看得到,药家这个时候就算想拿钱和解,张妙家属已经没法收这个钱了,不要说四万五,哪怕是一百万的诱惑,张妙家属就算看着动心了,估计也没法食言去取了,双方都被逼到了真正的死角上!
总之吧,一连串的昏招迭出,把本来尚有一些生机的药家鑫送上了断头台。
三、卑贱者们坚守道德和法律双重底线,同样把药家鑫判了死刑
在药家鑫一案中,最无助、最无奈的要算是张妙的家人了。王辉,张妙的丈夫,一个年轻的普通农民,无论是政治资源还是经济力量,根本没有能力跟药家过招,绝对请不起CCAT做节目,请不起狸霉尽说人话,请不起400大学生听一审(即使请得起,法院也不会同意苦主家去那么多人旁听),更请不起一个以无良精英和贪官污吏为阵容的策划团队。据媒体报道,他们家请的律师是张妙的本家,叫张显。里里外外也就这位姓张的律师和张妙的丈夫在忙乎这个力量悬殊的中国特色官司。但从张家对本案的处理过程看,却显得“卑贱者”最聪明,他们在道德上,不吵不闹,不怨不艾,既不向药家索要多少钱财,也不向说客们低头弯腰,一句“不要带血的钱”,决不在“带血的钱”上签什么刑事谅解书,这就让道德上占尽了上风,尽显了中国农民不卑不亢、不向强权屈服的顽强个性。法律上,他们始终坚持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坚持让杀人者偿命。而且,在本案目前为止的全过程上,显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特别是一审判决出来后,他们面对法官的45000元赔偿判决,一纸放弃赔偿的申明,一句“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的声音同,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民族精神和人民气节。说句良心话,张家的策划团队,再次印证了毛主席的科学论段: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是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张妙死了,一个无助的弱民,死在药家鑫的激情下,留下一个牙牙学语、每天追问“妈妈是不是被人杀了?”的可怜孩子和一个温馨殆尽的破败之家。而那些把自己标榜的无比威严与正义的大盖帽们,却没能给这个孩子和不幸家庭送来一丝阳光与温暖。相反,却在他们受伤的心灵里无情地撒了一把盐。为了金钱,有人出卖了法理与自己的灵魂,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知、最愚蠢、最肮脏的人。然而,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农民挥起了他有力而正义的巨手,给了这些无耻叛逆们一记响亮而正义的耳光!
让我们再观一遍张显博客的全文吧,这掷地有声的申明,就是六十年前用手推车把共产党从平山推进北京城的农民们最真诚、最真实、最顽强、最坚定的声音:
今天下午,我们到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阐明了我们不会上诉,支持判决的立场。现特向大家说明我们的立场和意见如下:
1、对于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我们表示支持和感谢;
2、对于民事部分,虽然我们认为有不合理之处,如:死亡赔偿金、张妙父母的赡养费属法律之规定,应当支持的却未支持。现在我们需要重申我们的一贯立场:不愿接受带有血的钱,不愿要药家鑫家的钱。所以,我们对民事部分不合理的地方放弃上诉;
3、就判决书中药家鑫应向我们支付四万五千余元的赔偿,我们也放弃向药家鑫的追要。要求药家鑫用生命为他的行为来赎罪,虽然,药家鑫父母对我们淡漠无情,但我们还是考虑到对方的未来。我们自愿放弃法院所判给我们的民事赔偿,留给药家鑫父母的养老。
最后,我们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
诉讼原告人:王辉(张妙丈夫)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平选(张妙父亲)
诉讼代理人:张显
共同诉讼代理人:许涛
2011年4月25日
我们再来看看张妙家属弃药家鑫民事赔偿的策划,是多么的聪明之举吧:
首先,这一招的确高明,不过这都是被药家及药家的枪手们——高贵者们风刀霜剑相相逼迫的结果。事件开始到现在,我始终没有在任何论坛上跟随潮流发表过任何意见。但我密切持续关注这个事件的热情没有消退。纵观整个事件,药家父母和这个家庭的策划者的确是失败之极!失败之极!且不说教育孩子的方式导致药家鑫撞人、捅人的必然这么带主观猜测的事情,就说事件发生到现在,他们一错再错的处理方式,用愚蠢之极形容是决不为过的。
一审结束之后,民众心中的怒火得以平息。其实那些喊打喊杀的民众,他们和张妙家也好,和药家也好,既无冤无仇、也无亲无故,当初一片倒的要求判处死刑,本就是以药的死作为对这个社会不满的发泄口而已。在没判决之前,有多少人会以为药真的会被判死刑?不相信会判决死刑是因为对这个社会的特权阶层已经死心!当死刑判决真的下来之后,民众的怒火得以发泄,冷静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本就不恨药家鑫,恨的是药家鑫代表的特权阶层。既然药已经被判决死刑了,潜意识里面,已经把药排除在特权阶层之外了,这个时候就转而同情药的死刑判决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在舆论出现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下身段,主动去和受害方接触、赔偿、取得谅解,以低调的姿态悄悄的处理好二审的事宜,可是药家却得意忘形,不依不饶的组织枪手持续的攻击本已受害者家属,以论证其子的杀人理由成立:农村人难缠,使张妙家属受伤的心理雪上加霜。在这种残酷得近乎于疯狂的情形之下,张妙家属干脆就不要这点钱了!于是,我们看到张显和王辉的掷地有声的申明:
1、不愿接受带有血的钱,不愿要药家鑫家的钱,民事部分不合理的地方放弃上诉;
2、放弃向药家鑫的追要判决书中药家鑫应该支付的四万五千余元的赔偿。
3、虽然药家鑫父母淡漠无情,但考虑到对方的未来,自愿放弃法院所判给的民事赔偿,留给药家鑫父母的养老。
4、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
四、“卑贱者们”为药家救药开出的处方,比高贵者们的集体智慧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从理论和法律上讲,保药本来是有很好的上层基础与现实环境的,胜算很大,但结果是导演们刚愎自用,演员们无耻无良,过分低估了民众的影响力,根本不了解老百姓的情感思路,结果导致了今天的万分被动之局面,正确的套路应该是:
1、放弃CCAV造势平台。平台本身已失去公信力,再加上前面已有一个恶评连连的李刚痛哭剧,观众已反感,就算平台没有问题,翻拍旧戏也是失败,太迷信CCAV了,岂不知此台的导演早已江郎才尽。
2、放弃砖家。中国的砖家早已臭满了长安大街,那怕你穿了身虎皮,民众们更不鸟你, 所以请砖家不如请预写讲稿的“群众演员”。
3、问卷调查本来是一着妙棋,设计周全,作用巨大, 因为这也是一种民主,可惜贪官们知识浅薄,只信蛮力,不信民力,细节设计太粗糙太漫不经心,痛失一局好棋。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学生民众人数均等,填写问卷不要放在庭审上,而是应该事先安排考场,学生一方不用多费心,结果不会出差,对民众一方应该不怕麻烦不怕工作量大,实行一对一的面试型问卷调查,比如,考场就设某室内,主考方先对答题者进行约谈,谈完再写卷子,这样一来,就算民众中仍有顽固者,但绝对会出现一半以上的完美答案,民众总归是民众嘛,不可能个个刀枪不入,届时再在庭上宣读问卷,岂有后来的的口舌是非?
4、严控网上保药党的言论,发现问题马上解决,还让人家进去截屏,真是马虎至极, 保药党纪律性太差。正确作法是学校组织亲情轰炸团,隔三差五地去张氏家送温暖,从药案发生到一审作出判决,正好是秋收春种,其中还有五大节日——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和元宵节,以及清明节,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排着长队到张家帮助秋收、秋种、秋耕和春耕、春种,帮助张家安排节日生活,大娘大爷亲闺女,打扫卫生加做饭洗衣,特别是利用好清明节,全院师生排着队给张妙烧纸上香、吹打(这还是音乐学院的长项呢)超度张妙亡灵,好言好语加丰厚财物(实际上这个花费仅需数万而已),只要坚持五六个月,绝对可保张氏一家意志消存,斗志全无。
5、元旦歌舞MV,这种纯碎刺激人犯红眼病的东西,怎么能流传于网络上?! 简直是猪脑子,网络上“卑贱者”成群,“红眼病”患者结队,你这不是让人添堵让招恨吗! 正确的做法是小范围高级别的圈子中传看一下,坚定大家保护人才保护精英的信心就行了,是内部补药不能外传的。
6、音乐学院既然乐意做救药团队急先锋,不妨在张妙二岁半的儿子身上做做功课:一,送一架幼儿学习用的钢琴,派一名绝对顶尖的钢琴老师教琴,甚至可以私下保证:此儿到16岁时,可提前入院成为特招专长生,难不成张家真的难缠到不顾及失去母爱的幼儿的将来,非得一命顶一命才甘心?
由此看来,药家的策划团队真是糟糕透顶了,既不了解中国国情,也不晓得百姓心情,愣往贪官、精蝇、砖家身上找出路,而贪官、精蝇、砖家呢,又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狗东西,他们唯钱是瞻,唯官是从,早已坠落成“丧家的资本家的泛走狗”,哪能承担得起救人于斧钺之下、拯命于刀枪之间的能力和智慧呢?昏招齐出,糗事连连,泱泱一个强大到无限的精英贪官阵容,不敌西安偏郊一农民,让药家鑫在翻盘之际判成死刑! 真正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通过药家鑫一案,还让我们再次观瞻了精英砖家和贪官们的本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精英不靠谱,贪官靠不住!依靠精英治国治党改革维稳,就像药家依靠殃视、歪嘴和尚、无良砖家一样,迟早是要出事的,而且一旦出事就不再是药家这样屁事,而是国运关天、党运关天、民运关天的特等大事!
附一篇网文:《不要把专家学者太当回事》
冼岩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大区别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依据理想设计进行实验,并得出一般性结论。由于无法有效控制社会实验的条件,社会科学的结论只能来自对所采集社会现象样本的抽象与概括。换言之,自然科学理论的运用适于演绎法,可从一般性结论推导出具体结论;社会科学理论本质上是归纳法的产物,只具有概率意义。
由于社会实验无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任何社会科学结论都只是对某一特殊现象的提炼和概括,是针对性结论而不是一般性结论,它不能自动适用于“同类现象”。这就是不管50年前还是现在,西方“普适理论”进入中国总是步履维艰甚或碰得头破血流的原因。
由于无法根据将影响因素充分简单化的理想条件来进行实验,社会科学的每一对象都是独特的,无论是理论所赖以产生的现象还是理论将要被运用于其中的对象。社会理论概率意义的大小,取决于它搜集同类样本覆盖率的大小。但即使理论的适用率达到80%,你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可能恰恰就属于另外的20%。何况对概率的估计其依据也只能是得出结论时的样本数量,而时间会不断制造新的样本。
因此,社会科学理论的有效性十分可疑,它完全达不到类似自然科学的那种有效性。自然科学对人类的意义是指导性的,它可以直接作为人们行动的依据;社会科学理论却只具有借鉴意义,它只能作为人们采取行动时的参考。既然是参考,兼听则明,显然多方参考、参考不同理论而不是只迷信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
虽然社会科学理论在适应性和有效性上与自然科学不可同日而语,但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专家们往往夸大自己理论的适应性与有效性,混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本质差异,以“科学”的名义要求人们给予其相当于自然科学的信任。这种过分僭妄,在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们自己所倡导、营造的所谓“尊重知识、尊重专家、与国际接轨”等话语氛围下,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
为什么专家学者都喜欢提倡“与国际接轨”?除人所共知的原因外,这里面还有不为人知的奥妙。既然社会理论其实只能作为一种参考,那么人们认识和行动的主要依据只能是对认识和行动的对象本身信息的了解;结论的高下优劣,取决于这种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专家学者无疑比一般人更了解理论,但他们未必比一般人更了解对象本身,未必更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例如经济学家显然比其他人更懂得经济学,但他们未必比其他人更懂经济——理论与理论所试图折射的事实是两回事。在对人们认识和行动的主要依据即对象本身的信息了解上,惯于端坐在观念象牙塔中的专家学者,比之时时处在第一线的其他人,并没有优势,甚或还有劣势。提出“与国际接轨”,就可以化解这种在具体情况了解上的劣势。“与国际接轨”的言外之意是:普通人的日常经验不能作为认识与决策的依据,只有专家学者从书本看来的、谁也没有切身体验过的“国际成功经验”才管用——这样,话语权和主动权就被牢牢掌控在知识精英手中,尽管其实他们并不配。
知识精英是以知识为业的人,他们的主要优势不是对认识和决策的主要依据——客观事实——更了解,也不是他们的意见、建议更有效,而是由于他们拥有一整套知识体系的支撑,能够较快形成一种整全性思路;当他们把知识系统当作一种话语系统时,他们对自己意见的表述,能做到更有力。因此,他们真正擅长的并不是找到正确答案,而是为某种既有观点辩护,为某种具体利益代言。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总是追捧专家学者,在许多问题上倾听他们的声音——媒体追逐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不是意见的中肯有效,而是表达的强势有力。
同样原因也使得决策者针对知识精英的咨询,成为方便的选择。决策咨询的目的,是打破决策者本身的视野局限,听取更多不同声音。由于受咨询的对象有限,能够快速形成整全性思路且能赋予它一种强势表达的知识精英因而成为首选。
专家学者的表达强势得益于两大法宝,即统计数据和经典理论,分别对应于人们常说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虽然这两样东西看起来很具“说服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其实只具表达意义而不能对具体判断构成实质性支撑。专家学者大多脑子里装满各种观念,这些观念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就成为有色眼镜,常常会左右视线,遮蔽事实。因此,专家学者的优势只是在建立抽象的理论模型方面;当面对具体事实时,具有常识经验的人从切身体验得出的判断,常常优于专家学者从观念导出的判断。
就统计数据而言,专家学者常常是从观念得出结论,然后再寻找统计数据的支撑,以取代对具体信息的了解。在统计数据面前,掌握具体信息的人往往会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了解的只是片面,专家学者的数据才代表全面。其实,事物包含多个方面,认识事物也可以有多个视角。从不同视角出发,可得出不同的统计数据,导向不同结论。针对具体事物的不同结论,都有可能找到数据方面的支持;这些数据其实往往只是有利于某一结论,并不足以支撑某一结论,更不足以排斥其他结论。只有在变项数量被限定的假想状态下,统计数据才可以作为构建模型的砖瓦,而对结论提供确切无疑的支持。但在专家学者有意无意的误导下,统计数据在对具体事物的判断上也成了不容置疑的论据。这在当下中国尤其是一种讽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统计资料的基础十分脆弱,其真实性十分可疑,自相矛盾的地方屡见不鲜,而且这一点常常被专家学者们用作质疑对自己不利证据的理由。
就经典理论而言,其基本结论实质是对理想状况的假设和描述。借用萧伯纳的话说:它唯一的毛病就是它从来没有被实施过。现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科学的经典理论,不可能标准践行于经验世界,而只能在观念世界中自圆自洽。例如,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百分百的自由市场、自由主义政治或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描述的,并非是现实世界本身,而只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或参照系,它与现实的差距因时因地因对象而有异。因此,当试图将经典理论作为一种论据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参照时,必须服从严格的适用条件与适用范围的限定。但在专家学者的话语霸权下,经典理论已成了可以独断乾纲的普适性论据,就像万金油一样被到处贴用。
社会领域内的每个对象都是独特的,因此对每个独特对象本身的了解程度,才是决定认识和决策优劣高下的关键。在这方面,能够与对象长期相处、互动的第一线人员具有先天优势,他们的缺陷往往只是不惯于作宏观或抽象思考,因此易被专家学者在话语上、表述上压倒。当他们也习惯了宏观和抽象的视角时,无论在认识、决策还是对认识、决策的表述上,他们都将占据优势。反之,知识精英的优势基本上只是一种表述层面的优势,他们在对对象的具体认识上往往具有劣势,因为他们的思维易受囿于各种既有的抽象性结论。由于对理论比对事实了解更多,由于理论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理论而不是从事实本身出发,这就颠倒了人类认识的正常顺序。受囿于先于事实进入头脑的理论,这是知识精英的共同局限;能够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学者,往往是那些先发现问题再潜心于理论的“半路出家”者,从马克思到科斯、从康晓光到吴思,都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胜过专家学者。当前这种全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顶礼膜拜、大多数人心甘情愿让少数人代替他们思考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少数人处心积虑的结果。这既是对民众的愚弄,也是一种社会病态。真正的理性启蒙就应该告诉大众:不要把专家学者太当回事!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