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最近又上了风口浪尖,这是网红学者,尤其是大网红学者永远的宿命。围绕着挺罗和骂罗,网上分为两派,交锋十分激烈。
对于罗老师点评时事这件事,笔者在徐州铁链女事件时写过一篇《支持罗翔老师建议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条法条》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网红学者要以“学者”为重,而非“网红”为重,自带流量的大网红学者,最好格局打开,不要老想着蹭流量。比如李星星事件时,罗老师“假设媒体报道为真”,一通输出,普法是普法了,也引领了一波舆论风潮,但架不住最后发现《南风窗》整的是一篇虚假报道,事件本身不是个幼女问题,而是个仙人跳问题。
从李星星事件到造桥仙人事件,罗老师吃第一波流量,也倒在第一波流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没有丝毫吸取经验的意思。可以说现在大多数热点事件中,罗老师提供的已经不是法律价值或者知识价值,而是情绪价值。
这点在徐州铁链女事件中尤其明显,罗老师身为刑法学的教授,带着一帮法理学的教授,跟其他刑法学教授打擂台。我算是全程围观了打擂过程,实话实说我个人是非常不解的,法理学老师们不懂这是司法问题而非立法问题,也就罢了,你一个刑法学教授也不懂吗?一个写明要数罪并罚、内嵌了死刑、顶格刑罚已经是死刑的罪名,还要怎么加重?凌迟吗?连坐吗?(见《支持罗翔老师建议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条法条》)
我还记得当时有某个经济学的教授过来硬蹭这事,写了一篇号称”最深入本质的文章“。文章写得很长,引用了很多学者,批评了很多学者,很唬人,但其实完全是外行,本着“重判”的出发点一本正经地出了一堆会造成“轻判”的建议,出主意的人洋洋自得,还浑然不知。(见《分析绑架囚禁性奴问题最深入本质的文章????》)
当时那位经济学教授谬误百出的文章在网络上热度很高。我查了下,果然没有一丁点法学背景,就算是做公共知识分子,也要先调查再发言不是?也要认清自己发言的边界不是?咬文嚼字不是不可以,但也得咬对路不是?
法律本来就是个有悲剧色彩的学科,谁都能说两句,谁都以为自己说得对,当然不是不让人说,也不是说法律人自己每次都能说对,但讨论问题之前,把基本的情况摸一摸,发言不要太离谱,尤其是对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不要着急下场,我以为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大众的敬意。
过分蹭热度、过分玩弄情绪价值,是会遭受反噬的,就比如这次引发争议的“排满”的用法,罗翔的原视频只能拼命删评论,数万评论和谐到五千条。
一个有趣的细节,被骂了两天之后,罗老师也撑不住了,视频下面补充了一段参考文献,意思是我讲的东西都有出处,大概是希望用“学者”人设来对冲“网红”黑流量。
这个思路其实和多年前某教授怒斥网友的“我是xx大学教授,你什么身份”本质上是一致的,跟罗老师自承的偶像德肖威茨在被芬克尔斯坦从材料数据上怼得无言以对开始输出“我是哈佛教授,你呢,你就是嫉妒我”,本质上也没啥差别。但问题是,这种找补没实质大用。(见《哈佛教授是怎么为以色列辩护的?》)
因为你贴再多文献目录,你都绕不开那个问题:为什么在这个热点事件中,你要选择“排满”这个角度?你肯定是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有些话不方便说,想通过这个东西来表达。
知识区网红想找新颖的角度切入热点事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小心,因为知识这个东西,几十年苦功,也只能耕耘一小块,轻易跑到自己的领域外,说不定就晚节不保了。
OK,说到这里终于引出了今天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罗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做一个全区网红,观看罗老师,学习罗老师,要以他的专业范围(刑法学)为准。
我以自己举例,我们当年学刑法,老师是张明楷老师等,教材是“太黄太厚”,所以一般要查专业性的知识点的时候,我习惯翻书和笔记。对于广大的非法律人,罗老师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普法者”。在罗老师横空出世之前,刑法圈最出圈的普法材料可能是教司法考试的柏浪涛老师的音频,以及车浩老师给北大本科生考试编的那些神出鬼没的案例,但他们都没有红到罗老师的程度。
我自己是偏法哲学方面的,听过几次罗老师讲理想国、功利主义等法哲学书籍,我的建议是别听,因为会讲错。
以我自己的一个专业边沁功利主义举例,有次罗老师张口就来,批评说功利主义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这个批评大概是他从“每个人做利益计算会导致利益冲突”里推出来的,这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但凡罗老师读过一篇关于边沁功利主义的正经论文,也不可能说出这个话来。
所有研究边沁的人第一课都会学,边沁明确反对相对主义,功利主义是作为对相对主义的批判而产生的,罗老师完全说反了,这个低级错误,就被他轻而易举地推送给了成千上百万人。
为什么说边沁的功利主义反对相对主义呢?因为边沁功利主义的评价标准自始至终唯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多数幸福。所以不存在“你的利己”跟“我的利己”冲突了、相对了这些问题。没有“你”的“我”的,而是看“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多数利益”。
这里提下,对边沁功利主义感兴趣但又苦于无法入门的朋友,可以看去年复旦出的一本新书《边沁的法律、政治及哲学思想》,是伦敦大学学院边沁研究中心的菲利普·斯考菲尔德教授在复旦哲学院的系列讲座演讲稿合集。菲利普·斯考菲尔德教授也是我留学时候的老师,他是历史学家,常年负责誊写、编辑、出版边沁手稿,所以他讲的哲学贴近文本,故事性还强,非常好读。
总的来说,有两个罗翔,一个是刑法学者罗翔,一个是网红罗翔,网友们为罗翔打得不可开交,两个罗翔自己也在天人交战。
作为网红的罗翔,有很多让我们失望的地方。作为刑法学者的罗翔,在中国国力日益崛起、重新寻找在世界定位、城市化和法治化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时代最终会有答案。
作为普通观众,在观看罗翔的时候,首先要给自己提个醒,我现在在看的是刑法学者罗翔,还是网红罗翔。看不同位面的罗翔,期待值是不同,警惕心也是不同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