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毛泽东开辟革命道路的两把利剑 ——学习“两论”《实践论》和《矛盾论》有感

三门醉侠 · 2020-12-23 · 来源: 马列游侠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曾说过一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极为通俗的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

  一、掌握“两论”精髓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曾说过一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极为通俗的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这个“理”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块基石:剩余价值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说是无产阶级开天辟地的两把板斧。我们可以用今天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1.0版,列宁主义是2.0版,那么,毛泽东主义就是3.0版。具体到如何干社会主义,我们总结毛泽东走过的革命道路,认为毛泽东的“两论”,就是他把马列主义哲学通俗化,并成为他开辟革命道路的两把利剑。  

1.jpg

  《实践论》是解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即“知和行的关系”问题的。它强调的是通过实践,来认识真理,是解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所以也叫做“认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毛泽东思想,所谓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形成的。这集中体现在他通过革命实践的摸索,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三大路线上。即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政治路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和组织路线(支部建在连上,党领导军队)。

  人说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尤其是辩证法,是研究人的大脑的思维规律的学说,而“两论”又是其中的精髓。但是,哲学对一般人来说毕竟是苦涩难懂的,而天天跟群众打交道的毛泽东,不能不把马列主义通俗地表达,从而也把自己铸就成了一位通俗化大师。他通过“两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把老百姓难以理解的马列主义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容易地理解它和吸收它。比如《矛盾论》,就是运用矛盾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各种矛盾,以期推动事物按照预想的方向发生变化,简单说来就是寻找突破口的问题。“四渡赤水”(用兵真如神)、“转战陕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矛盾转化的条件)均是毛泽东运用“矛盾论”的经典案例。

  “两论”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肃清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写的,下面我们更具体地来加以说明今天学习“两论”的现实意义。

  二,正确路线从哪里来

  今天还有一些同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耿耿于怀。这是大可不必的,这个命题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中也大致是这么表达的(即“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同时这个命题也正在检验着今天的一切呢。当时提出它的政治意义大于理论意义,可以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是“实践”的概念是指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阶级斗争),并不包括和尚念经和打桥牌玩游戏等等所谓“实践”;二是,有人用毛泽东的矛(实践认识论),戳毛泽东的盾(把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说得到了“崩溃的边缘”),意在达到否定毛泽东的目的。所以,不能据此否定实践认识论本身。

  毛泽东在1971年的一次南巡中,在谈到党的历次路线斗争时说过这样一段开辟革命道路的经验总结:“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那么,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从哪里来呢?只能来自于社会革命实践。

  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它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以及组织路线均来自共产国际。当时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列“本本”,很少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必然导致政治路线上的错误:机械地套用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大城市为中心,“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结果屡遭失败,几乎将革命葬送,最后不得不走上井冈山,求得暂时的生存。

  正是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即所谓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提出了“地方武装割据”的主张,并最终完善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政治路线图景。那么组织路线呢?其实雏形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那就是“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后来在古田会议上完善为党领导军队的根本组织路线。这就是毛泽东对“实践认识论”的经典运用事例,也可谓是他开辟革命道路的一把利剑。

  三、寻找突破口

  我们再说《矛盾论》。这篇文章不仅讲了矛盾的普遍原理,讲解过程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革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说是用矛盾论对当时的中国革命进行了一个深刻的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法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就是矛盾。在说明关于矛盾的一系列原理之前,毛泽东首先把两种对立的宇宙观,即两种世界观做了说明——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就是世界的本源、本质,即存在;“器”就是有形的东西,即现象。这句话就是讲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问题。能够较好地说明形而上学思维的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盲人摸象。

  统治阶级信奉形而上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就是讲“天命如此”、“命中注定”、“历史的终结”,就是讲私有制的永恒(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相对而言,辩证法就是革命的哲学,革命的世界观了。它讲事物的发展是由于事物本身的矛盾所引起,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中,是社会内部各阶级的阶级斗争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是什么“天命注定”的。

  如果讲“天命注定”,湘江之战后,面对三十万武装优良的敌人的包围时;“转战陕北”期间,胡宗南十倍于我之敌的进攻时,很多人恐怕都有了“天命如此”的心理准备了。

  人们都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神在哪里呢?就神在他对矛盾论的驾轻就熟的应用上。

  湘江之战结束后,剩余的三万中央红军其实已经出现了逃跑主义的严重倾向,直白点讲就是不知所措,只顾逃命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石达开的例子就发生在这里。这也说明生存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怎样生存下来呢?蒋介石也懂得利用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的包围,红军指战员的恐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恐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运用矛盾论才能求得生机。其原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在条件具备时是能够转化的。现在我方被动,敌人主动进攻,采用什么措施能够使我方主动,使敌人被动,就是促成矛盾转化的条件。这就要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各自优劣势所在。敌人三十万武装优良的军队,并形成包围圈是其优势,我方三万人小米加步枪固然是劣势;但敌方是军阀联军,各怀鬼胎却是其劣势,我方人少便于统一协调机动则是优势,一旦找到敌人包围圈的薄弱环节实行机动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将会失效,我方将获得主动。这就是“四渡赤水”这一杰作所应用的基本原理。

  “转战陕北”时面对胡宗南十倍于我的精锐,毛泽东能够在战略上藐视,并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同样是如此。传说中毛泽东留给胡宗南的那张纸条(即“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即表现了毛泽东的胸有成竹。

  《论持久战》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巨大存亡危机时,毛泽东运用“矛盾论”思想写就的一篇杰作。一方面是根据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确立了抗日战争使得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和比较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国情和优劣条件,确立了中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思想,然后以此为据,讲了如何推动矛盾的转化,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其实矛盾无处不在,运用矛盾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以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来讲几个事例。该原理我们可以通俗表述为薄弱环节理论。

  两千多年前,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大家都知道军功爵制强秦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唯有秦国能够实行这一制度,并接受商鞅变法呢?秦孝公奋发图强,企图把秦国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是一个主观因素,秦国奴隶主力量相对薄弱,军功爵制能够被推行并普遍产生了先进的封建地主农民的生产关系,则是客观原因。也就是说,先进的封建土地关系能够在秦国生根发芽,而不像在其他六国被奴隶主势力所剪灭,各种原因从客观上造成,秦国成为新的生产关系生长的薄弱环节。

  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处断裂的事例,我们还可以再举几个。

  500年前的中世纪,是封建社会的末期,世界大致可以划分为儒家世界、穆斯林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三分天下。儒家世界和穆斯林世界的封建中央集权势力强大,而基督教世界的封建势力却比较分散和软弱,资本主义萌芽便在这个薄弱环节找到了突破口,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资本主义便在欧洲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并最终向着全世界扩张,进而消灭了穆斯林世界和儒家世界的强大的封建中央集权。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会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但这一设想并没有实现。因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强大的资产阶级抑制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正如今日的美国一样。直到列宁时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由于各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后发的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从而引发了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在俄国形成了薄弱环节,造成俄国统治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平衡被打破,阶级力量发生倾斜,从而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无产阶级革命处于迷茫彷徨,既没有马恩的也没有列宁的现成方案可循的时候,毛泽东天才地运用了他后来概括为《矛盾论》的基本原理,先后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指出,军阀割据的中国特殊国情,造成了中国革命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农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斗争的方式是武装割据,以此确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当然,发展市场经济也是遵循薄弱环节理论的。农村是原社会主义的软肋,以此为突破口,首先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商品化,并培植城乡资本力量,也是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成功的一个例子。

  “矛盾的特殊性”与“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矛盾论》一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毛泽东在这里也费了更多的笔墨进行了论述,我们只有时常加以应用才能熟练地掌握这些原理。比如关于矛盾特殊性方面,他讲,促使暴露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才能暴露某事物的本质,就为我们认识某个人或事物提供了启示。我们常说,过去看走了眼,“今天才认清某人”或“今天才认清某个事”,就是因为暴露了某个人或事物的特殊性,才使得其本质得到暴露。这告诉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促使暴露某人或事物,才能认清其本质等等。

  再比如,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有人去做了一点儿工人调查,访谈了几个工人,就简单地对工人阶级下了结论。一个工人,他在有帮手和社会资源的资本家面前,自然是软弱无力的。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自我保护,不得不小心谨慎,在社会中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一分子,是难以看不出他的大公无私和革命性的,而一般只有在集体的阶级斗争中才能充分地表现出其阶级性。要知道“一个工人是一条虫,一群工人才是一条龙”的道理,就要明白一个工人是个性(特殊性),工人阶级是共性(普遍性),共性寓于在个性之中,个性是需要充分暴露的,而工人阶级的共性正是通过一个个工人个性的抽象表现出来的。等等。(2020-12-22)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4.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5. 清华大学哈弗版经济管理学院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6. “氢政治”: 三个颠覆性预测, 为何都指向中国?
  7.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8. 星燧:普京的“闪电”中东行
  9. 司马南:黄金万两——一项美国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错?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4.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5.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9.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记忆:流浪汉张来娃儿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