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为了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以更好地认识与纠正当时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毛泽东同志给中央、省区、地、县四级党委委员写信,建议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提出也可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随后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他又重申了这一要求。
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召开时,他拟定讨论的十八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读书”,就包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从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日开始,毛主席和他所组织的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等参加的读书小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采取边读边议的方法,通读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到一九六〇年二月九日结束。该教科书下册为社会主义部分,共十七章(第二十章至第三十六章)和一个结束语。
在读书过程中,毛主席紧密结合我国十年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发表了许多评论,写下了一些批注,真正地、初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指导意义相当巨大。
读第二十六章《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②
教科书说,苏联从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五七年,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93倍以上,而消费品的生产增加17.5倍,消费品生产已达到的水平和增长的速度还不能适应居民对这些消费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这里说到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五七年苏联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了九十三倍,消费资料生产增长了十七点五倍,问题是,九十三同十七点五的比例,是否对发展重工业有利。这么多年来,消费品生产只增长了那么一些,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又不讲“物质刺激”呢?要使重工业迅速发展,就要大家都有积极性,大家都高兴;而要这样,就必须使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轻重工业同时并举。
在农业区,我们也要搞工业。
教科书说:“规定工业和农业间的正确比例对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有极重要的意义。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比例一方面应当保证工业起主导作用,以便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用工业品供应农村;另一方面应当保证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发展,以便用必要数量的食物供应城市居民,用原料供应轻工业。”
对。
教科书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资源分配的比例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合理而经济地利用这些资源的程度。例如,如果制造一台机床的金属平均消耗量减少,那么机床制造业总的金属需要量就会减少,或者机床的产量就会增加。这就使冶金业和机器制造业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合理而经济地利用资源是保证生产不断迅速发展的条件之一。”
他们的机器很笨重,以吨计算,消耗金属很多。
教科书谈到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配置所建立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消灭不合理的过分远的运输,尽量使生产接近于原料产地,接近于燃料和动力资源,以及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消费地区。”
即就地取材。
教科书说:“各地区的综合发展要求各区间建立合理的经济联系,实行工业的专业化和协作,但必须从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出发,必须考虑全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按比例发展。”
即全国一盘棋。
教科书说:“全国通盘有计划地配置工业,保证在以往落后的农业地区建立新城市和工业中心,使农业接近于工业,从而消灭城乡间的本质差别。”
好,我们注意了这个问题,到处动手办工业。
教科书说,“……仅在1954—1956年期间在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地区就耕种了3600万公顷土地”。
地球是有限的。到了全地球的荒地都开完了,那时只能够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利用海藻这些方面发展。
教科书讲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的经济合作问题,以及还必须估计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世界体系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发展。
不搞关门主义,是对的。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计划化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它要求经常总结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利用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用计划来指导国民经济,这就是预见。科学的预见基于对客观的经济规律的认识,并根据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业已成熟的需要。”“正确地计划社会主义经济的条件,首先是掌握并善于利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
这段讲得好。“社会主义计划化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这个当做任务来提,是对的。问题在于能否掌握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掌握到什么程度;在于是否善于利用这个规律,能利用到什么程度。
教科书说:“……必须在经济区和各经济部门内部,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深刻地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种研究,来计划各部门间和各企业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正确分配比例,这是实现由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某个时期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要求所产生的社会主义计划任务所必需的。”
提出了任务,就有事做了。
教科书说:“……在实践中,计划并不是经常都能充分反映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的。”
对。
教科书说,苏联共产党中央十二月全会(1956年)、二月全会(1957年),以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都指出,计划机关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没有充分估计到保证完成计划任务所需的物力和财力的实际可能性,没有规定足够的原料、燃料和材料的储备。
我们在一九五九年春也碰到了这个问题。
教科书说,计划机关还规定了规模庞大的建筑工程,这就在完成计划方面造成过度的紧张,使资金分散在许多新开始的工程上,并降低了基本建设投资的效果。
结果是大家都完不成。
教科书说:“物资后备、财政后备和劳动后备对于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如果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就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保证生产不断增长。”
有不平衡,有比例失调,人们才能够进一步地认识规律。一九五八年秋天,我们的计划部门提出了一九五九年生产三千万吨钢的要求,但是没有计算矿石能否供应,轧钢设备是否平衡,运输能力是否适应,结果弄得很紧张。过去我们在革命战争中,曾经说过,人是要吃饭的,人是要用腿走路的。看起来,炼钢也有这两个问题,它吃饭就是吃矿石,它走路要靠铁路。
所谓后备,就是除了正常的供应以外,还有剩余的物资。
教科书说:“利用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是有计划领导经济的必要条件。这种规律的作用,使工从物质利益上关心执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计划,它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决定性动力。”
前面说基本经济规律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方向的规律,这里又说个人物质利益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决定性动力”,这不是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吗?而且后一种说法把消费品的分配问题当作决定性的动力,这是一种分配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就以分配问题来说,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分配首先是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资料在谁手里,这是决定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教科书在这里不讲生产资料的分配,只讲消费品的分配,并且把消费品分配当作决定性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上述正确观点的一种修正,是理论上的一种很大错误。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计划化要求深入研究并尽量利用国内外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保证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技术的迅速进步、工艺规程的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有计划的经济管理,是以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为依据的。这个原则的前提,就是集中的有计划的领导经济同充分发挥劳动群众的创造积极性相结合,同地方经济机关、党组织、苏维埃机关、工会以及各个企业在制定计划和争取完成、超额完成计划方面的必要独立性和广泛主动性相结合。”
这里讲工艺规程的不断改进,当然是对的,但是没有讲其他规章制度也要不断改进。而且,不断改进的话好讲,真正做起来就难了。
教科书把党组织放在地方经济机关之后,地方经济机关成了头,它又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这就使地方党组织不能在当地挂帅。党组织不挂帅,要在当地充分动员一切积极力量,发挥广泛主动性,是不可能的。
教科书说:“计划规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主义计划化具有实际的动员性质。计划指导着全国千百万人的劳动,给劳动群众指出明显的远景,鼓舞人们去创造劳动伟绩。生产计划的现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众的积极创造性。”
好。
教科书说:“工人,集体农庄庄员,工程技术人员,职员在生产会议上讨论企业计划。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找出了不少发展和改进生产的窍门。”
好。
教科书说:“制定计划只是计划工作的开始。列宁把俄国电气化计划称为党的第二纲领时强调说:‘这个纲领在每个工厂里,每个乡镇中天天都会改进、修改、完善和变更。’”
对,好,讲到了问题。
教科书说:“群众积极参加完成和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斗争,这是加快共产主义社会建设速度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不对头。
这里把群众的斗争只看做重要条件之一的说法,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论如何,不能认为历史是计划工作人员创造的,而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这本书看起来是书生的话,不像革命家的话。文章不讲逻辑,甚至形式逻辑也不讲,表明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实践,他们对经济问题不很内行。
教科书说:“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经济杠杆运用得越多,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生产组织、掌握现有技术和采用新技术的物质鼓励因素运用得愈多,这种斗争所收的效果就愈大。”
这本书很多地方一有机会就讲个人物质利益,好像总想用这个东西来引人入胜。钱能通神。这本书没有体系,可是在这点上却有体系。他们说,这个问题和个人物质利益有关,那个问题也和个人物质利益有关。似乎离开了个人物质利益,就什么事也办不成。试问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物质鼓励出来的吗?这样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原则,反映了他们相当多的经济工作人员和领导人员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他们不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在这一种情况下,不靠他们的所谓物质鼓励,他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前一句话是讲要尽最大努力来生产。为什么把这两句话分割开来,总是片面地讲物质鼓励呢?在他们那里,唯物主义者就成为不战斗的了。
教科书说:“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官僚主义集中制毫无共同之处。计划领导的过分集中,不充分了解和考虑地方条件和可能性而企图由中央编制一个无所不包的计划,以及对待计划工作的狭隘本位主义,都会造成各种错误,束缚地方的主动性……”
批评得好。
教科书说,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的改组,“进一步扩大了加盟共和国在有计划领导国民经济方面的权力”。
这本书有个好处,把地方分权写进去了。
教科书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发展极不平衡,必然加深生产中的比例失调现象,与此相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保证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有计划地发展科学和技术。”
这段写得不对,既否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某种平衡,也否认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某种不平衡。资本主义技术的发展,有不平衡的方面,也有平衡的方面。问题是他们这种平衡和不平衡,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衡和不平衡,在性质上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例如解放初期,我们的地质工作人员只有二百多人,地质勘探情况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极不平衡,经过几年来努力加强工作,这种不平衡已经走向平衡。但是,技术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又出现了。我国目前手工劳动还占很大比重,同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不平衡,因此有必要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来解决这个不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的技术部门出现以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更加显著,例如,我们现在要搞尖端技术,就感到许多东西不相适应。
技术的发展是这样,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教科书没有接触到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波浪式前进。说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点波浪也没有,这是不可能设想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而是螺旋式地上升,也就是波浪式发展。我们读书也是波浪式的,读书之前要做别的事情,读了几个钟头以后,要休息,不能无日无夜地读下去。今天读得多,明天读得少;而且每天读的时候,有时议论多,有时议论少。这些都是波浪,都是起伏。平衡是对不平衡来说的,没有了不平衡,还有什么平衡?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因此有平衡的要求。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在各方面、各部门、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断地产生,不断地解决。有了头年的计划,又要有第二年的计划;有了年度的计划,又要有季度的计划;有了季度的计划,还要有月计划。一年十二个月,月月要解决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计划常常要修改,就是因为新的不平衡的情况又出来了。
教科书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的规律这一章写得很长,但是没有提出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在其他的问题上,他们也没有研究矛盾。例如,数量和质量,产值和品种,都没有当做对立的统一来研究,这表明他们没有运用辩证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科书将战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地高速度发展,同美国经济的发展遭受到经济危机进行对比。
找一个国家来比赛,这个办法很有意义。这是政治鼓舞,不是物质刺激。我们提出赶英国,第一步按主要产品产量来赶,下一步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来赶。造船业、汽车制造业,我们还比他们落后得很远,我们一定要争取赶过他们。日本这样小的国家,都有四百万吨商船,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强大的船队怎么能行。
现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同马克思时候的危机不同,有了变化。过去大体上是七八年或十年来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九年,十年中美国来了三次。
具体情况变化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规律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一个国家内部也是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使不平衡得到调节,但是不平衡并不消失。“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因为消灭了私有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所以就有可能自觉地掌握和利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这个客观规律,以造成许多相对的平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绝对的。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总是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矛盾、斗争、分解是绝对的,统一、一致、团结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了这样的观点,就能够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其他事物;没有这样的观点,认识就会停滞、僵化。
计划工作中的各种平衡表,也是暂时的、过渡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不能设想,有一种平衡表是没有条件的,是永远适用的。
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本书提到了国家,但没有加以研究,这是这本书的缺点之一。当然,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研究不能太发展了。生产力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了;上层建筑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阶级斗争论、国家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研究的,是阶级斗争学说、国家论、党论、战略策略,等等。
世界上没有不能分析的事物,只是:一、情况不同;二、性质不同。许多基本范畴,特别是对立统一的法则,对各种事物都是适用的。这样来研究问题、看问题,就有了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本教科书就没有运用这样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事物。
教科书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垄断化的企业和部门的内部竞争虽然受到限制,但随之而来的是各垄断组织之间、垄断化的企业和部门同尚未垄断化的企业和部门之间的竞争急剧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想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和消除生产过剩危机的一切企图必然遭到破产。”
好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观点。
(二十六章读完。待续)
据邓力群同志编辑整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国史研究学习资料清样本名义于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一书的主要部分《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记录稿》收录,基本保留了毛主席读该书时批注和谈话的风貌。
邓力群同志是这篇文献的原始记录者,先后六次对它做了系统整理;最后一次于一九九五年夏季在北戴河整理定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