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三十六章《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教科书说:“……在社会主义阵营,没有也不可能有经济扩张、不等价交换、竞争、强国剥削和奴役弱国等。”
事实上有。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多方面的合作,以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互助为基础,它胜利地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事实上也是没有做到。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的分工可以使各个国家作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平等成员,彼此取长补短,因而有可能节约财力和人力,消除国民经济中个别部门的不必要的平行发展,以加快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每个国家都可以集中自己的人力财力来发展在本国有最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生产经验和干部的部门,而且个别国家可以不必生产能靠其他国家供应来满足需要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在工业中达到合理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在粮食和原料生产上达到最适当的分工。”
这一段里面的提法不好,我们甚至对各省都不这样提。我们对各省的提法一向是:凡是自己能够生产的,就自己尽可能地发展,只要不妨碍全局。
欧洲的好处之一,是各国林立,各搞一套,使欧洲经济发展较快。我国自秦以来形成大帝国,那时以后,少数时间是分裂、割据,多数时间保持统一局面。缺点之一是官僚主义,统治很严,控制太死,地方没有独立性,不能独立发展,大家拖拖沓沓,懒懒散散,过一天算一天,经济发展很慢。
现在,我们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全国各省又是统一的,又是“独立”的,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如此。从政治上来说,各省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服从中央的决议,接受中央的控制,独立地解决本省的问题;而中央的重大决议,又都是中央同各省商量,共同作出的。例如,庐山会议的决议,就是如此。它既合乎全国的需要,也合乎各省的需要。能说只有中央需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地方就不需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吗?从经济上来说,中央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不要限制、束缚地方积极性。我们是提倡在全国统一计划下,各省尽可能都搞一整套。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只要能就地取材,就地推销,凡能办的事情,都尽可能地去办。不能办的事情,当然不要勉强去办。这里要注意,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地方应当服从中央的调度安排。以前曾经担心,各省都发展了各种工业,像上海这样的城市的工业品会没有人要。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我们的各种工业品并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上海最近提出了向高大精尖发展的方针,他们还是大有事情可做的。
在国与国的关系上,我们主张,各国尽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为原则。自己尽可能独立地搞,凡是自己能办的,必须尽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实在不能办的才不办。特别是农业,更应当搞好。吃饭靠外国,危险得很,打起仗来,更加危险。他们和我们相反,不提倡各国尽量搞,而提倡“可以不必生产能靠其他国家供应来满足需要的产品”,似乎想用经济力量来控制别的国家。他们不懂得,这样“管”起来,对他们自己也不见得有利。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关系,以全面互助和把不发达国家一直提高到先进国家水平为特征。
有的国家革命那么久了,经济上一直还很落后。
教科书说:“由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分工,各人民民主国家便易于消灭从资本主义继承下来的经济落后状态和经济发展的片面性,为工业化创造有利条件,巩固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而不依靠资本主义世界,更迅速地发展经济和增进人民的福利。”
在这行后面,新的增订本加了三段话,其中有句话说:“使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总的水平逐渐拉平”。据说,目的是想使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大体上相同的时间之内,一起进入共产主义。这个理论、这种提法,都不对。各国人口不等,资源不同,历史条件不一样,革命有先进和后进的区别,怎样拉得平呢?一对夫妻生了十个儿子,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聪明些,有的愚蠢些,怎么能够拉平?“拉平”实际上是布哈林的均衡论。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国之内的各省,一省之内的各县,都不平衡。拿广东的卫生工作来说,佛山市和岐乐社搞得好,因此佛山和广州不平衡,岐乐社和韶关不平衡。他们反对不平衡,幻想平衡,是错误的。
鲁迅的战斗方法很值得学习。成仿吾曾说鲁迅第一是有闲,第二是有闲,第三还是有闲,并且说有闲就是有钱。鲁迅当时是向封建主义、买办文人进行坚决斗争的。创造社的成仿吾等很幼稚,这样批评他是不对的。鲁迅对这件事情很不满意,出了一本书,就叫《三闲集》,并且写了一篇序,说这是为了对付成仿吾的。鲁迅总是抓住成仿吾,一有机会就向他进攻。有时攻一下潘汉年或李初梨,主要是攻成仿吾。鲁迅的战斗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所有向他射的箭,统统接过来,抓住不放,一有机会就向射箭的人进攻。人家说他讲话南腔北调,他就出《南腔北调集》;梁实秋说他背叛了旧社会,投降了无产阶级,他就出《二心集》;人家说他的文章用花边框起来,他就出《花边文学》;《申报》的《自由谈》编者受到国民党的压力,发牢骚说,《自由谈》不要谈政治,只准谈风月,他就出了《准风月谈》;国民党骂他是堕落文人,他的笔名就用隋洛文。他临死时还说,别人死前要忏悔,宽恕自己的敌人,但他对自己的“怨敌”,“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战斗精神和方法。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各国的相互关系摆脱了根本矛盾和利害冲突。过去,在这方面,虽然有过某些错误和缺点,但现在已经顺利地克服和消除了。”
有问题。
教科书谈到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经济合作的计划性。教科书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对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期间,它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长期贸易协定。”
对中国的写法,同前面写别的国家有点不同。
教科书说:“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的发展,以它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完全独立和自主为特点。”
赞成。
教科书说:“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都是中小国家,对其中每一个国家来说,发展所有的工业部门,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也是力不胜任的。”
就某些产品来说,有些国家有这里所说的“力不胜任”的问题。蒙古人口不到一百万,各种东西都搞也有困难。我们国内有些人口少的省,例如青海、宁夏,现在也很难什么都搞。
教科书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大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拥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因此它自然给自己提出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任务。”
这段写法可以。要知道这是经过我们同他们争论,才这样写下来的。过去,他们和东欧的一些国家都曾经要我们不搞完整的工业体系。像捷克、日本这些国家,铁矿等资源靠外国,还发展了钢铁工业,我们资源多,怎么能不搞呢?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苏联和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或者由国家严格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我国的对外贸易是严格管制,完全不对。
教科书说:“每个国家都输入它所必需的商品,并输出其他国家需要的商品,同时没有一个参与国强迫对方接受它所不要的商品,而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市场是屡见不鲜的。”
事实上有卖肉带骨头的贸易,这是一种政治性的贸易。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世界市场的商品价格是稳定的。这种价格是在完全遵守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双方的自愿协商规定的,因此不会有任何的歧视和不等价交换,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所特有的价格繁多现象。”
不是那么一回事。
教科书说到一九五〇年,苏联按优惠条件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亿美元的长期贷款。
贷款这件事,斯大林在世时,赫鲁晓夫刚上台时,他们做的和这里写的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好,我们要懂得这个原则。根本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制度决定一个国家走什么方向。只要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就决定社会主义国家总是要同帝国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妥协总是暂时的。社会制度变了,这个国家走的方向就要随着改变。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国家不单单是扩大和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两个世界体系的和平经济竞赛,并不排除两个体系的国家之间发生经济联系,反而要求建立和发展这种联系。”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了两个世界市场的论点。教科书在这里强调两个世界体系的和平经济竞赛,强调在两个世界体系间“建立和发展”经济联系。这是把实际上存在的两个世界市场变成了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的两个经济体系,这是从斯大林的观点的后退。
在两个经济体系之间,其实不只是竞赛,而且有激烈的、广泛的斗争。教科书避开了这种斗争。
教科书谈到苏印协定。
苏联帮助印度建立的钢铁厂,现在已经从一百万吨扩大到二百万吨。苏联帮助印度建设这类企业,赫鲁晓夫有他们的打算,尼赫鲁也有他们的打算,现在得利的是赫鲁晓夫他们和印度大资产阶级。在相当长期内,印度大资产阶级可以剥削工人,但是这个工厂建成以后可以增加好几万工人,这样一个几万人的重工业企业,可以成为印度无产阶级积累力量的一个重要基地。从长远看,印度的革命总是要成功的,这个钢厂、这类企业,将来总是人民的财产。
现在尼赫鲁挂社会主义的招牌,行资本主义的实际,这对印度工人有欺骗作用。甘地主义的影响,也对印度工人有麻痹作用。印度还没有像蒋介石那样的屠杀人民的反面教员。这些都是印度无产阶级的不利条件。
教科书说:“社会主义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基于平等互利原则所建立的经济联系的发展,将帮助不发达国家摆脱落后状态,使它们在同帝国主义列强的关系中能够处于比较独立的地位。”
这个道理讲得对。
三十六章,除少数地方外,一般还好,讲得不错。
(待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