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的一个笔记,是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用的,不是准备发表的著作。1888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出单行本时,恩格斯将马克思的原稿附在该书的后面第一次发表了。发表时,恩格斯曾对马克思的原件作了某些编辑上的修改。
《提纲》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几百个字,但它包含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贯串这个《提纲》的一条红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观点。 《提纲》以实践的观点,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界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由于这个《提纲》是在1845年写的,那时马克思刚刚完成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所以恩格斯说,《提纲》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本书第4页)在那个时候,马克思就那样明确地提出关于实践的观点,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已经形成。当然,《提纲》的有些提法还没有最后定型,这也是事实。
下面谈谈对《提纲》主要内容的理解:
(一)
第一条是《提纲》的总纲,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总的看法。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就是不了解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不理解人的能动作用。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要是批判旧唯物主义,同时也批判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是:旧唯物主义在回答人能不能认识客观世界和如何认识客观世界这个问题上,是讲反映论的,但它是直观反映论,而不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能动反映论。
什么是“事物、现实、感性”?这是旧唯物主义常用的几个词。事物,是指我们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现实,也是这个意思,就是它不是人头脑里想出来的东西;感性,意思稍有些不同,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可以接触到的外部世界的事物。这三个词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讲的我们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1)旧唯物主义对于“事物、现实、感性”,即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把它看作是实践的对象、看作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造的对象。他们认为,人们对于自然只能是适应,能够适应就行了,认识只是为了适应,不是为了改造。(2)那末怎样认识这些认识的对象呢?靠直观反映。直观反映就是仅仅凭着人们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外界事物,好比人照镜子一样,从镜子里面看镜子外面的东西。这样当然只能看到事物的外形、事物的表现,而不能深入到里面,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1)旧唯物主义者把认识看作是高于实践的,他们认为不要实践也可以认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就是只按照客观事物的自然形式搞直接反映;“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他们不靠实践,不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去认识事物。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看法恰恰相反,把实践看作是高于认识的,他们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一刻也不能脱离实践,离开实践就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61页)(2)主观与客观、知与不知如何统一,主观怎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旧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只要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到人们头脑里来,人们就算认识了,主观与客观就算统一了,至于认识得正确不正确,那就无法检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知与不知的矛盾是能够统一的,如何统一,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通过实践人们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认识到逐步地取得正确的认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73页)可见,两种看法的根本区别是关于实践的作用。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懂得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们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马克思说:“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是批判唯心主义的。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能动作用,但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却对人的能动作用,作了重大的发展。当然,这种发展是唯心主义的发展,它同辨证唯物主义者说的人的能动作用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唯心主义者说的主观能动作用,指的仅仅是人的思想、思维的能动作用,而不是指人在实践活动方面的能动作用。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从康德起,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都是强调人的思维对于客观世界的支配作用的,特别是黑格尔达到了高峰。黑格尔强调“绝对观念”支配一切,这个“绝对观念”由于内在的冲动,它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历史,最后还能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唯心主义把思维的能动作用强调到很高的程度,它把这个方面大大地发展了。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它仅仅是精神和思维的能动,而不是人们真正现实的能动,不是人的实践活动,因此,这种发展不会产生出现实的结果来,没有实际的意义。
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这样抽象地发展精神思维的能动作用,使自己走进了死胡同,只能由唯物主义来予以纠正。但是德国后来出现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却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反而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马克思又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费尔巴哈本来不满意德国唯心主义哲学那样突出思维的能动作用,所以他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就是说要研究物质对象,这是对的。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活动看法不正确,他不把人的活动看作是客观的活动,物质的活动,实践的活动;相反,他倒是看重了人的理论活动,认为理论活动才是人的真正的活动。他看不起人们的实践活动,认为这只是卑污的小商人的活动。这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由于他轻视革命实践就停止不前了。
(二)
第二条讲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此岸性”是当时哲学家常用的一个词,也就是现实性。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的标准?这在哲学史上始终是争论不休的问题。看法有各种各祥,但基本上是两种:唯物主义者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但是承认客观真理的人,如果不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可能滑到唯心主义方面去。费尔巴哈是承认真理的客观性的,他说:“你的思想只有通过客观的考验,作为你的客体的别人承认的时候,才是真实的。”但是他对真理标准的看法就不正确了。他说:“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才是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他强调直观反映,把直观反映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不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本身不能成为检验理论的标准,思维不能检验思维。要检验思维是否正确,就要跳出思维的圈子,找客观的标准。可是客观本身并不回答你的认识是否正确,感性直观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怎么办?只有把思想、理论作用于客观,靠实践的结果来回答思维是否正确的问题。毛主席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61页)
(三)
前两条是批判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作用,不理解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第三、四条批判旧唯物主义在社会观、历史观方面的错误。
第三条批判了十七、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性格和智慧是被环境决定的,是被教育决定的。因此,要改变人,只有先改变环境,改变教育;环境变了,教育变了,人才能变。怎样改变环境,改变教育呢?他们认为,要靠聪明伟大的人物出现,由他们设想出好的计划,并通过他们的活动来改变政治法律制度,改变环境, 然后群众跟着也就变了。这种观点完全走到历史唯心主义方面去了,因为:(1)他们把人完全看作是被动的,没有任何主动性的,他们不懂得人一方面固然受环境决定,另一方面人还能够改变环境。(2)他们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不是经济基础;而政治法律制度又是由立法者定出来的。(3)他们轻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社会上只有少数人是先知先觉者,而大多数人是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者,人民群众只不过是执行伟大人物的计划的工具而已。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教育,革命的理论,革命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是能够起伟大作用的。但是教育不能代替革命,理论不能代替实践,领袖不能代替群众。我们不是教育万能论者,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践,是群众的革命行动。教育只有同革命结合起来,理论只有同实践结合起来,领袖只有同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伟大的作用。千百万群众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理论的唯一来源,是领导人取得经验的唯一来源。毛主席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854页)这是群众观点,实践的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话的意思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两者是一致的,不象旧唯物主义认为的那样,先是环境变,然后人才能变。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革命实践,一方面改变了环境,一方面也就改变了人自身。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273页)
(四)
第四条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这段话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传统的宗教方面是有贡献的。“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意思是把世界分为两个,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神的世界。“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意思是所以出现神的世界,应该从人的世界这里找原因,就是说应该从人类社会中寻找产生宗教的根源。因而,他把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认为上帝就是人,是人自己创造了上帝。这种看法是对的。
马克思接着说:“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段话是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费尔巴哈虽然主张要从人类社会中寻找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这是对的。但是他的分析仅仅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面,他从抽象的人、人的自然本性中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而没有从社会矛盾、经济基础、阶级关系中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这样,费尔巴哈的出发点虽然是唯物的,但最后还是走到历史唯心主义方面去了。
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到底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根源就在这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以在天上出现一个宗教的独立王国,是因为在地上的世界里有一个阶级对抗社会存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由于对许多社会现象不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常常在宗教上找出路,把希望寄托在天国;而统治阶级利用了这一点,把宗教作为欺骗麻醉人们的工具。
最后一段话:“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这是马克思指出的消灭宗教的途径、道路和方法。意思就是只有通过革命实践从根本上改造社会,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和压迫,才能彻底消灭宗教。
(五)
第五条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的作用。
根据前面两条分析,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一方面能够正确说明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行动有其决定作用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正确说明人对环境的反作用。他一方面能够揭露宗教的神秘外衣;另一方面又不能彻底粉碎宗教。这是什么原因呢?马克思在这里回答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意思就是费尔巴哈虽然是个唯物主义者,他不满意唯心主义的抽象思维,而讲感性直观,强调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客观的反映,这是对的。但是他不能进一步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因为他讲的那个“感性的直观”,就是靠单纯的感觉,靠直观反映;而不是靠“感性的活动”,也就是不懂得靠人的实践活动。
(六)
第六条批判费尔巴哈用抽象的、超阶级、超历史的观点看人的本质。
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去说明神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接着批判了他在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1)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孤立地空谈宗教感情,抽象地讲人的本质。什么是人的本质?这在费尔巴哈那里完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一讲到人,就把人理解为“类”,类就是说人有共同性。什么共同性呢?费尔巴哈说,人人都有理想、意志、心三个东西。他尽用这些抽象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本质,而不讲人的阶级性,他完全把人看作是超阶级、超历史的、抽象的人,这种人在现实世界是根本找不到的。
(2)他不是从人的社会属性上去说明人的本质,而是从人的自然属性上说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是从生物学上看人的,他把人了解为一种与动物一样的自然物,所不同的只是人具有理智,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此,在他看来“理性”就是人的“绝对本质”,这种本质是天生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共同特性,它是不受任何外部条件决定和影响的。
马克思在这里告诉我们:不要抽象地去了解人的本质,而应当具体地去了解人的本质;不要用人的自然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而应当用人的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阶级性)去说明人的本质。毛主席说:“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827页)
(七)
第七条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的关于“宗教感情”和抽象的人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宗教感情”并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它不是人类所固有的东西,它“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同样,马克思认为人也不是抽象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属于一定社会关系里面的人。在阶级社会里,人总是处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中,人是有阶级性的。
费尔巴哈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一定的阶级关系看人,无论如何是不能理解人的本质的。
(八)
第八条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批判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所以他不能了解理论的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概括和提高,实践出理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懂得了这一点之后,理论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了,它完全是可以从实践上理解的东西。所以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理论又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理论是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和不断提高的。
费尔巴哈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仍然是他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了解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作用。他过分强调了理论,把理论神秘化,结果变成为理论而理论,为艺术而艺术,为哲学而哲学,为宗教而宗教。完全使理论与实践脱离,使理论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九)
第九条批判费尔巴哈是个直观的唯物主义者。
直观的唯物主义,就是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不承认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就是这样的唯物主义者。直观就是仅凭人的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把认识看成是照像式的简单的反映,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不是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
直观的唯物主义强调要理解感性,理解现实,理解对象,一句话要直接了解客观事物,这一点是对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认识客观事物。费尔巴哈认为,仅凭人的感觉器官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我们说这样是不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改变客观事物,不能光靠直观反映,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如果仅凭直观反映,最多只能对“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个人或某些事物做一些描写、说明,而不能认识整个社会的本质,作出变革这个社会的革命理论来,当然就更谈不到实际地去改变这个社会了。
(十)
第十条分析旧唯物主义同新唯物主义对立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以上九条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关于实践的问题。旧唯物主义强调感性,强调直观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强调实践对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作用。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为什么新、旧唯物主义有这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呢?这是有它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的。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十七、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和十九世纪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实际上都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论,它们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即资产阶级社会。这些唯物主义只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某些现象作了若干说明,而不能揭露其社会的本质,他们更不能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的立脚点是共产主义社会,即“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它是用实践的观点武装起来的,它的历史使命是解放无产阶级,并通过解放无产阶级来解放全人类。
(十一)
第十一条是《提纲》的总结论。
这一条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过去旧的哲学在任务、作用上的根本区别。以往的哲学只是这样那样地去说明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仅是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革命的哲学,它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 * *
总起来讲,《提纲》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关于实践的观点。有了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就能够分得清了;有了实践的观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就好理解了,二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有了实践的观点,就能深刻地懂得认识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真理和不断地发展真理;有了实践的观点,就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精神,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学习马克思的这个《提纲》,更加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我们从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和其它一系列著作中可以看出,毛主席一方面紧紧地依据和牢牢地坚持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特别是毛主席关于实践第一,关于两个飞跃(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及关于认识发展的规律问题,使马克思关于革命实践和人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得到了最深刻、最充分的阐明,并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的发展。我们要把马克思的《提纲》同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著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习,深入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提高我们的思想和理论水平,增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