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杨华教授的著作《县乡中国》,通过精确的调研数据和朴素、流畅的文风,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县乡生活的广阔图景,读后收获很大。
当今天我一收到姊妹篇《县乡的孩子们》,就涌上马上翻阅的快感。利用大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部新作,不同的是,这是杨华与雷望红调研团队的成果。每一个单篇文章,由一个执笔完成的,虽然文风有些差异,但基本上涵盖了当下县乡孩子教育的现状。在各个执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充满了对当下县乡教育的忧虑与展望。应该说,这是一部十分扎实的深入调研之作。
近年来,我借去茶乡调研的机会,深入走访了当地农村,对空心村现象十分担忧。空心村现象与当下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教育的改观,密切相连。通读《县乡的孩子们》,让我找到了空心村之所以形成的深层答案。
和上个世纪的农村教育相比,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县乡村的教育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校合并政策出台之后,面对中小学资源的相对集中,出现了县城高中、乡镇初中、乡村小学的集聚现象。
当下在县乡学校受教育的孩子,多是“70后”和“80后”家长的后代。作为这些家长,已有了相应的文化教育层次,对孩子的期待有了明显的不同于上一辈认识层次的提高。
当下,农村生活状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乡村生活的变迁,意味着更多年轻父母离开家乡到城市里打工。接受教育的孩子们,也只好在隔代教育的环境下选择新的获取教育的方式。知识教育与养活教育的变化,已经不同于上个世纪乡村教育的稳固化家庭氛围,而并校的策略,又让大量的教育资源向乡镇和县城转移。在著作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下农村教育的变迁。
城镇化势必带来教育资源的转移,而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源转移,让乡镇中学和县城中学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这一代受教育子女的父母“望子成龙”思想,根源在他们本身所拥有的不同于上一辈的文化认知,让他们在生存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力量。势必把这种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在分析当下的教育时,是高考这个指挥棒在指挥着更多农村家庭“从农村走向城市”,更多空心村的出现,背后隐藏着是更多家庭希望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愿望。从县城买房、想法到优势学校就读、尽量避免去读职高等选择原则,正成为当下农村父母的期待。新时代的县乡教育,正裹挟着一代孩子前进的脚步。
分析了乡村小学的兴衰,针对乡村小学合并后,硬件资源的浪费、教学人才的浪费,深怀忧虑。一方面,更多家长选择了到乡镇和县城就读小学,另一方面,为追求所谓乡村小学达标,没有生源的学校却出现投资浪费的现象;分析了乡镇中学发展的前前后后,剖析了教育新城建设给乡镇中学带来的师资动荡。
农村教学资源的集中,一方面让更多优势教育资源汇聚到县城,另一方面,让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增加了更加沉重的成本支出负担。农村父母甘愿举债在城里买房,是想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多母亲选择了从初中开始陪着孩子在县城租房读书。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家庭的额外负担。
以具体的调研数字说话,不仅充分分析了县乡教育的当下困境,也为县乡教育的未来指出了道路。
县中与乡校,是关注的对象,在二者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分析了师资力量和生源的平衡,更有利于农村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成为思考的重大问题;面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变迁,对缺少更多社会关爱与家庭管理的孩子们,那些因网络而沉沦的孩子们,更加成为焦虑的问题。
认真分析了校园霸凌产生的根源,深深担忧游戏、手机和网络小说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探析了过高精神压力下的陪读妈妈的内心世界,对其形成原因和社会风险进行了仔细解读。如何形成更好地家校互动与校社关系,是维护校园正义的关键。
“双减”,是当下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对城乡家庭引发的不同改变,对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对比性研究,针对中西部县城职教的不同特点,客观分析了困扰我国当下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对未来的职教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希望建议。
对教育新城的建设具有客观批判性建议,提出镇域中心校建设是保证县域教育均衡建设的重要载体。敏锐地捕捉到当下乡村教育生态的变迁,认真而务实地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寄宿制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举措。
这是一本通过调研写成的扎实著作。书中有些观点未必和当下实情精准对接,但瞄准中国县乡教育的脉搏,直面更大范围内的农村孩子教育问题,靠数据说话,以现实问题为考量,其研究方法和做出的建议,符合中国当下国情。这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探索,因袭《县乡中国》的说理路径,这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认真分析了县乡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应该被更多教育工所关注。
县乡的孩子们,占比很大,他们的成长,蕴藏着中国未来的希望,也叙说着教育公平的方方面面。该著作是由一个调研团队完成,执笔人未必保持相同的文风,但从每篇文章所反映的不同侧面,完全可以看到当下县乡教育的端倪。中国教育要保持坚实的底座,需要关注更多身处县乡的孩子们。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更多教育者,关注当下县乡孩子们的独特窗口。
(2023年10月22日星期日写于翠城游燕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