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论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王生升 · 2010-04-20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论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张洪平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是流通经济学研究中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争议颇多、分歧较大的焦点问题。虽然许多流通经济学专家已有绕开这个头疼问题的倾向,但是流通经济学研究的实践却证明,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无论如何都是流通经济理论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理论出发,对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问题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的理论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的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1 马克思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理论的批判继承

    (1)亚当·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第一种划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2篇第3章“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中这样写道:“有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够。前者因可生产价值,可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制造业工人的劳动,通常会把维持自身生活所需的价值与提供雇主利润的价值,加在所加工的原材料的价值上。反之家仆的劳动,却不能增加什么价值。制造业工人的工资,虽由雇主垫付,但事实上雇主毫无所费。制造业工人把劳动投在物上,物的价值便增加。这样增加的价值,通常可以补还工资的价值,并提供利润。家仆的维持费,却是不能收回的”①。这里亚当·斯密在概念运用上显然有些粗糙。例如,“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可生产价值”等提法,都有些不科学,或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但读者还是可以从中看出生产劳动的明显的特征。生产劳动是这样一种雇佣劳动,这种雇佣劳动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把与资本家雇佣自己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再生产出来, 而且还要在此之外为资本家生产一个剩余价值。马克思把斯密生产劳动的定义,归纳为“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②非生产劳动就是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交换的劳动。马尔萨斯曾指出,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是亚当·斯密著作的基石,是它的论述的主要思路的基础。马克思高度评价亚当·斯密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这一划分方法。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在这里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要领。它的巨大科学贡绩之一(…)就在于,他下了生产劳动是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这样一个定义”。③按照这一划分,一种劳动成为生产劳动,不在于这种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所固有的各种特殊的性质,而在于劳动的特殊的社会形式。

    (2)亚当·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第二种划分。前面已经提到,在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第一种定义中,还有象“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等不科学的成分。实际上,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这些不科学成分构成了亚当·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第二种划分。在上述引文之后,斯密接着说:“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那似乎是一部分劳动贮存起来,在必要时再提出来使用。那种物品,或者说那种物品的价格,日后在必要时还可用以雇用和原为生产这物品而投下的劳动量相等的劳动量。反之,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用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④在这里,亚当·斯密已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归结为,是否固定并且实现在可以出卖的商品上。这时的斯密已经不再关心固定并实现在可以出卖的商品上的劳动量是多少及其构成如何。按照这种划分,一个劳动者,只要它能够用自己的劳动生产物质产品,哪怕是他仅仅将相当于自己所得到的工资那么多的劳动量物化在物质产品中,他的这一劳动就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将斯密对生产劳动概念的这一理解,称为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的第二定义。对这种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方法,马克思评论道,亚当·斯密在这里“越出了和社会形式有关的那个定义的范围,越出了用劳动者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来给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下定义的范围。”⑤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亚当·斯密从“触及了问题的本质,抓住了要领”的生产劳动第一定义,退回到“越出了用劳动者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来给生产劳动所下的第二定义的理论错误。斯密走入歧途主要是因为他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一方面反对重农学派,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重农学派的影响。斯密反对重农学派将剩余价值生产仅仅限定在农业生产的范围内,强调加工工业也是象农业一样生产剩余价值的部门,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他又受重农学派的影响,把加工工业的劳动神秘化。他认为加工工业的劳动,即使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这种劳动也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这和重农学派将“纯产品”看作是自然的赐予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把斯密对劳动物化的这种错误理解方式称为“苏格兰式”的理解。当然,马克思在严厉地批判亚当·斯密生产劳动第二定义的错误时,还是看到了亚当·斯密生产劳动第二定义的某些合理因素。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化虽然不能象亚当·斯密那样按苏格兰式地去理解,但“商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最基本的元素形式”。因此,把“‘生产劳动’解释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比起把生产劳动解释为生产资本的劳动来,符合更基本得多的观点。”⑥后来马克思在阐述自己的生产劳动观点时,就是吸收了斯密生产劳动第二定义的科学成分,提出了“生产劳动一般”,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逻辑展开分析的。

    2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理论

    (1)生产劳动一般。作为方法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经讲到生产一般。马克思说:“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的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⑦按照这一逻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首先指出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具体分析了这三个要素之后,马克思接着写到:“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⑧这就是马克思在其代表性著作《资本论》中第一次给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由于这个定义是从生产一般的角度给出的,所以学术界通常把它称为生产劳动一般。但是,正像用生产一般“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⑨一样,生产劳动一般也同样不能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一般劳动过程,而且更具特征的还是价值增殖过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这个定义后面加了一个注释。马克思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⑩后来,在《资本论》论第1卷第14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中,马克思又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对生产劳动范畴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2)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进一步规定,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作为一般劳动过程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过程的协作性质,出现了“总体工人”,生产劳动的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又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更切近规定,生产劳动的范围又缩小了。马克思说:“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   由此我们可以断言,马克思并没有将从一般劳动过程的角度看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范围限定在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从上面这段引文来看,马克思所讲的总体工人还是就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的,因此,总体工人所包含的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与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之间的分工,应是企业内部的分工。因此,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应该是指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以及在企业内部分工范围内,所有为共同产品生产服务的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按照这样的理解,生产劳动除了直接生产者的劳动以外,还应该包括在企业内为新产品生产所进行的产品开发、研制以及企业的生产管理等非物质生产者的劳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家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又强调说“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并强调,“生产工人的概念决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   

    从马克思以上对生产劳动所下的两个定义的逻辑关系来看,生产劳动一般是基础,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的生产劳动特殊是在生产劳动一般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规定。因此,原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一般和反映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劳动特殊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单纯的一般劳动过程的观点出发,实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更确切些说,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对我们表现为生产劳动。但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观点出发,则要加上更切近的规定:生产劳动是直接增殖资本的劳动或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简言之,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就是实现在商品中并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与之相对应,资本主义非生产劳动,就是不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或者虽然实现在商品中,但不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二、关于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问题

    关于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问题,一直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问题。从流通领域劳动的构成来看,流通领域的劳动包括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所必需的劳动,和纯粹意义上的商业劳动。纯粹意义上的商业劳动也就是为实现商品形态变化所必需付出的劳动。

    1 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以及相应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将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劳动归结为运输劳动、流通领域储藏和保管劳动等等。马克思认为,运输劳动从使用价值生产来看,它生产的是商品的位移。马克思说:“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资本,会部分地由于运输工具的价值转移,部分地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把价值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后一种价值追加,就像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下一样,分为工资补偿和剩余价值。”   因此,运输劳动只要从属于资本,就是生产劳动。同样,流通领域储藏、保管等劳动也和其他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一样,只要从属于资本为资本家生产了剩余价值就是生产劳动。

    2 纯粹意义上的商业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

    商品形态变化,无非是W—G(售卖)和G—W(购买)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劳动力,马克思肯定这种花费对于作为整体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因素,但马克思认为这种花费是非生产性的。首先,马克思还以花费在诉讼程序上的劳动不能增加诉讼对象的价值量为例,来类比证明花费在商品形式变化的劳动的非生产性。其次,马克思以煤炭燃烧生热时燃烧劳动的非生热作用,来类比证明纯粹商业劳动的非生产性。马克思进一步认为,这种劳动在由产业资本家自己亲自承担的时候,是非生产性的。这种情况不论交易规模有多大,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即使这种交易活动由产业资本家手里转移到第三者或商业资本家手里,也不会有奇迹产生。“如果一种职能本身是非生产的,然而是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的因素,现在这种职能由于分工,由少数人的专门工作,变为他们的特殊行业,那末,这种职能的性质本身还是不会改变的。”   随着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并转化为商业资本,它所雇佣的商业劳动不同于产业雇佣工人的劳动,它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他给资本家带来利益,不是因为他直接创造了剩余价值,而是因为他在完成一部分无酬劳动的时候,帮助资本家减少了实现剩余价值的费用。”   因此,“对产业资本来说,流通费用看来是并且确实是非生产费用。然而对商业资本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流通费用对商业资本来说表现为他的利润的源泉,在一般利润率前提下,他的利润和这种流通费用的大小成比例。因此,投在这种流通费用上的支出,对商业资本来说,是一种生产投资。所以,它所购买的商业劳动,对它来说,也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劳动。”   可见,马克思在这里是从另一种意义上使用生产劳动概念的。对产业资本来说,商业劳动不创造物质产品,不直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按原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定义,它不是生产劳动,而是非生产劳动。但是对商业资本来说,这种劳动作为职能资本的一个部分,它执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并借此为商业资本获取商业利润服务。因此,对商业资本来说它是直接的生产劳动。可见,商业劳动不是原本意义上生产劳动,而是派生意义或广义的生产劳动。

    3 生产服务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

    这里涉及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劳动的生产性问题。人们都记得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多处谈到的: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了5镑,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在书商指示下编写书籍的莱比锡的一位无产者作家却是生产劳动者。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佣,为剧院老板赚钱而唱歌,他就是生产劳动者。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如此等等。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这类服务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呢?其实,这些非物质生产者的劳动和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马克思将非物质生产领域纯粹为交换而进行的非物质生产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况:(1)非物质生产的结果是这样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脱离生产者而存在,因而可以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如书籍、绘画,以及所有与艺术家所进行的艺术活动相分离的艺术品。(2)产品同生产行为不可分离,如表演艺术家、演说家、演员、教师、牧师登台表演以及医生出诊等情况。(3)国家官吏、军人、法官、警察等。其实这里不过就是两大类:一类是部分物化的精神产品;另一类是部分服务就物化的精神产品来说,其中一部分生产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另一部分的生产却不能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例如,以图书为例,图书生产和销售还是按照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的标准来进行的。这是能够按照商品生产和流通规律进行调节的部分。但另一部分就很难纳入商品生产和流通轨道进行调节了。例如,将牛顿定律写入其中的物理学著作的价格,无论如何也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牛顿发明牛顿定律时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也可以说,牛顿发明牛顿定律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和书商售书的价格关系不大,甚至是没有关系。再如,歌唱家的出场费,无论如何也反映不出歌词创创作劳动的贡献,更反映不出音乐发明人发明音乐的劳动贡献。有鉴于此,马克思才讲,“在这里资本主义生产只是在很有限的规模上被应用”,“这里的大多数情况,都还只局限于向资本主义生产过渡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流通领域生产服务的劳动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按照商品生产和流通规律进行调节的部分物化精神产品。按照原本意义的生产劳动的定义标准来看,只要这种劳动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这种劳动就是生产劳动。相反不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就是非生产劳动。(2)不能按照商品生产和流通规律进行调节的部分物化精神产品的劳动以及无法物化的生产无形产品或生产“服务”的劳动,不是原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但是这种劳动也有从属于资本的,为资本增值提供服务,这种劳动可看成是广义的生产劳动。当然,这种劳动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从属于资本的,而和作为收入的货币相交换,不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是非生产劳动。  

    三、流通过程的重要作用和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

    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重视和加强流通工作是必然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一定时期内在舆论上和实践中提高流通领域劳动者的地位,也是加强流通工作所必需的。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试图通过证明流通领域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以期望达到提高流通领域劳动者的地位,加强流通工作的目的。

    批判斯大林的无流通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的一股潮流,也是中国流通经济学脱离传统的苏联范式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在无流通论的批判者队伍中却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又回到了无流通论。他们已不满足把流通领域劳动的功能看成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他们认为纯粹商业劳动也是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纯粹商业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差别,只是这种纯粹商业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不是有形产品,而是无形产品“服务”。这种纯粹商业劳动所创造价值不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而是凝结在无形产品“服务”中。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流通过程就已经不是和生产过程相区别的一个独立过程了。换言之,流通过程不过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这不就是人们所批判的斯大林的无流通论吗?造成这种理论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思想的长期影响。这些人在头脑中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要证明一种劳动重要性,就必须证明其和农业劳动一样是生产的。马克思从来没有用把一种劳动说成是生产劳动的办法来提高这种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相反,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这种生产关系把工人变成资本增殖的直接手段。所以,成为生产工人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   事实上,流通领域劳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是由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一种劳动重要与否,取决于这种劳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完全不必问津其是生产劳动还是非生产劳动。

    注  释:  

    ①④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03、304 

    ②③⑤⑥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8、148、153、165-166、442-443 

    ⑦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2、25 

    ⑧⑩(11)(12)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05、205、205、55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9

    (14)(15)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48、148     

    (16)(17)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35、337 

    (19)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56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2.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3.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4.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5.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6.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7. 《邓选》学习 (十)
  8.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9.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10. 领导者没有战略眼光,谈啥雄心壮志?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2024请回答,中国市场经济“边”在哪里?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