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改革开放30年,进军号角在哪里?
许远国
原载:人民网 强国博客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七八年十一月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已经走过30个年头。在这三十年中,中国人民每年都在总结着,看着身边的变化,数着口袋的收入,想着未来的事业,思考着眼前存在的问题,这是必然的现象,这是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表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直是这样做的,一直是这样思考遇到的问题的,要不然,中华民族能够有着几千年沉淀的优秀的中华文化?要不然我们总是在世界上称我们是优秀的民族,古老的历史,幽久的文化,要不然世界肯定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30年过去了,但是,我们很少听到中国官方对30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而胡锦涛任总书记的第二届,面对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集体,领导人民向着现代化目标前进,针对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肯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有条件的更正了某些失误,努力冲破思想束缚,在执政为民上,立足于做实事,百姓得实惠的事,使我们这个国家呈现出思想活跃,开始了进行新的思考的局面。所以,到了改革30年到来的时候,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的大总结,总结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肯定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吧?
我们的党历来是注重总结工作的,在战争年代,是打一仗总结一次经验。在和平时期,也是注意总结经验的,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怎么搞,用什么模式搞,是总结出来的。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斯大林让中国只搞农业,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不同意,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的国情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于自力更生的问题,党内也有过不少争议,不然怎么出现了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话?人们知道,这话不是老百姓说的,而是大当官的说的。所以,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有着当年打下的坚实的工业基础,现在还吃着那时候的老本。所以,搞好总结,很有必要,特别是毛泽东对搞好总结,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说,“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现在投入那么大的精力,拿出那样大的动作,搞30年的大总结,如果不是为了发现,为了发明,为了创造,为了前进,还总结他做什么呢?所以,现在搞30年的总结,老百姓是想看到我们党有什么新发现,有什么新发明,有什么新创造,如何吹响新的进军号角,使大家在这30年中积压的许多情绪得到很好的释放,各路英雄豪杰,如何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可是,现在呢,我们却发现,现在总结了不少东西了,说了不少总结的话了,写了不少总结的文章了。比如,人民网嘉宾访谈,打了不少招呼,做了不少总结,给人们提示了不少问题和思路,结果呢,网民不满意,给顶了回去。比如中央党史馆的石仲泉先生,到人民网弄出了个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包括毛泽东思想,被大家批得灰头灰脸。主管改革开放杂志的主编高尚全,是总结改革开放的专家,据说很有水平,可是跟网民们一交流,就交上火了,结果别别扭扭地,含糊其词地弄出了个前30年的封建社会主义,后30年的特色社会主义,网民们又十二分的不满意,给顶了回去。又比如,经济学家厉以宁,搞出了个中国发展有两层,一个是已富层,一个是待富层,人们听不懂,认为这是理论上支持两极分化,特别是人们对他的不满在于,他对互联网的批评很反感,要顶住互联网的压力,一到强坛,就让人们给治的不好看。人大代表洪可柱在人大会议上提案要查处他的财产来源,搞得人们意见很大,很不光彩。而总体上,专家学者的访谈,让人看出,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近60年,切割成两块,割裂了60年的历史,你共产党搞的社会主义制度,当年的基础和框架还是那个框架,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呢,人们对这样的总结30年,相当不满意,而且还有人十分的不满意,让人觉得这是有人胡来,不是胡锦涛讲的科学发展观!
后来专家学者没说了,由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当年,众所周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称做两报一刊,是当年最权威的报刊,最权威的消息,大家看问题想事情都按照两报一刊做行为准则。可是,现在的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四期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文章,纪念文章之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之二:《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之三:《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能走回头路》。之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咋又让人看出也不怎么像科学发展观,倒是像小脚女人,裹足不前,更让人看出,放不开手脚,有作茧自缚状,总是读后让人打不开眼界,听不到嘹亮的声音,看不出是雄壮的进军号角,而且中间的有些观点,有些例子显然出了错误,造成让人误读误解,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批评之声也随之而来。
当然,写这样的文章的人,不会只是这样的水平,肯定是定了调子,有了大前提,写手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正如有网友批评指出的那样:人民日报4篇纪念文章,写得都很无力,除了堆砌一大堆含有褒贬意义词汇来得出改革前一塌糊涂,改革后光明无限,有说服力的东西很少!由此看来,在人民群众中间,看惯了当年大气磅薄的文章,习惯了把中国历史不仅是今天的,而且是昨天的,百年的,千年的历史放在一块对照,用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把握,做出规律性的判断,指点江山的结论。而对当今的这种说不清楚是什么方式,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经历了几代领导人领导的时代,是喜好选择,还是都放在一块,搞不懂,所以,就怀疑起来,就叹息起来,就糊涂起来!
那么,如果这样说没有实例的话,还是举例说明吧!比如有许多网友提出,纪念文章之一,要论述1978年中国处于“命运抉择”,要站在很高的历史角度才能论述,而拿命运来说话,就会证明如果不改革就一定是死路一条,但例子是崩溃的边缘,可是用简单一句“崩溃的边缘”就没法论证是死路一条的,崩溃边缘还没有死啊,怎么会是死路一条呢?崩溃的边缘,但还可以在边缘上转回来嘛,是不是?把改革的问题说成是生死的问题,人们觉得听上去很恐怖,不舒服,缺乏说服力,没有让人有轻松的感觉。然而,人们从历史资料中查出,1978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八位,怎么是崩溃边缘呢?
第二篇文章则让人看出一个举例十分不当之处:文章指出“当年”戴高乐机场每小时吞吐60架次飞机,有网友指出,2004年戴高乐机场才有60架次/小时的吞吐量。戴高乐机场第一航空港是1974年建成,所谓“当年”就是这个时期。1992年扩建了更大的第二航空港,并建设了A、B、C、D候机厅,1997年后增加F、E候机厅,2003年投入使用,吞吐量才达到现在水平。其实,老老实实说数字也就够了。比如当时戴高乐机场是每小时20架次,这也是首都机场的10倍呀。这篇文章又说“3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也很不准确。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中国低于中国贫困线人数也有5500万,低于每日1国际元(购买力平价法计算)1.19亿人,低于2国际元竟然有4.14亿人。中国低于每天1国际元占人口占9.9%,而同样发展很快的国家:印尼7.5%,韩国2.0%,马来西亚2.0%,泰国2.0%,墨西哥3.0%,阿根廷6.6%,巴西7.5%。统计表上列出29个各类国家中,中国贫困率只比9个国家高,其余19个都比中国强。而人们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从哪里来的?国家贫困线是根据物价变动经常上调的。拿1980年贫困线数字来套2007年低收入得来哪里谈得起科学对比!
第三篇文章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能走回头路》,但人们提出,允许中国有红色资本家,红色资本家有没有剥削?剥削现象出现是不是走了回头路?所以,这样的论证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又如,这个议题说道“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也没有说服力,因为解放前工人农民的收入更低,而且还没有社会地位,1978年的收低,但与当今的物价价格相比,也是无法比出个深长的,因为那个时候,生活日用品非常便宜,而现在呢?肉类,副食品类同样也不能拿人民币价格与当时的价格相提并论,如此论证,只能以偏盖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说回头路的问题,人们到是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即无内债,又无外债,没有卖淫、贩毒、吸毒、黑社会等丑恶现象,失业问题也解决的很好,当年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怎么不总结呢?人们之所以有怀旧情绪,这无不反映着当今世风下降是活生生的事实。
第四篇文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文中又举例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体制对发展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存在排斥市场调节、利益导向这一内在缺陷,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凸现,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又忘记了设计师的社会主义不是没有市场,资本主义不是没有计划,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这个科学结论了!特别是中国因为计划多一点,总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今年体现的更充分,大凡在艰难时刻,采取有效的计划手段,这哪里有错呢?何必拿这些话来说事?不是说改革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么?不是邓小平强调的三个有利于么,不是不争论么?怎么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证明,现在中国还没有发现有什么成功的模式,还没有准确的定义,还在困难的时候,关键的时候,毫无疑问地搬出计划经济那一套来,比如拿出20万亿资金拉动内需,主要搞机场,公路,高速铁路、农田基本建设等,国家发改委要求年底花完一千亿,各省都到那里领计划指标,这不是计划是什么?只要做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别争论了,你何必在写文章时搞什么切割呢?
总之,中国的老百姓,盼望着对改革开放30年进行总结,盼望着中国的笔杆子,思想家,政治家们,放开眼界,按照胡锦涛决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搞出科学的,合理的,客观的,公正的总结出来,盼望着这个总结,能总结个上上下下团结和谐都认可的东西来,而不是现在的让人看着不伦不类,听着不舒服,不痛快的东西来。其实,你不总结,百姓心中也很有数,你一总结,形成文字,就形成结论,如果起点低,自己的认识就很模糊,结果倒反把人们的思想搞乱,把问题搞的复杂化,这又何必?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总结,就搞出了个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搞建设来。而今天,不总结则已,一总结,我们同样需要勇气,需要思想大解放,需要看到成绩,看到问题,需要实事求是,需要团结一致向前看,需要总结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向着新的努力方向迈进,可是,现在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吗?我们到底听到了哪里吹来的进军号角了吗?听懂了吗?这不是正要发问的问题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