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精蝇们丑化爱国主义的又一出闹剧
——也谈奥运冠军“感谢门”
于再清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句“运动员夺得成绩的时候,不仅要感谢父母,首先还要感谢国家”,居然成为那么多人攻击的靶子,以至于“政协体育组小组讨论前,众多委员纷纷为于再清鸣不平,都认为报道描写得有出入”(《京华时报》3月9日)。
对这一事件,正如一位精蝇所言:“事情原委究竟如何,还不便断言。不过这事蕴藉了丰富的舆论质地,值得说道。”于是乎,立刻发出了一只只的“利箭”:哪个母亲会在乎感恩的排序(2010年03月09日07:56 汉网-长江日报) ,先感谢国家的排序爱国主义(2010年03月09日08:12 ),何必挑拨国家与爹妈的关系(2010年03月09日08:08 华商网-华商报),先谢国家再谢爹妈折射说真话有多难(2010年03月09日08:14 ),周洋感谢爹妈的境界不低( 2010年03月09日08: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在此不一一细述,仅请看一位精蝇代表评论的丑恶嘴脸和令人恶心的说词。《南方都市报》报道后,百眼耸立马就跳了出来,撰文道:“正常官员不该这么没素质”,之所以说这位官员不正常、没素质,就是因为他说了开头那么一句话。那么这句话错在了哪里呢,文中列举了若干理由:
一是这样的说法很落后。“如果要拿进步来衡量一些事的话,你会有不适应感,比如都什么时候啦,还有人认为周洋夺冠后说“让父母生活得更好”有问题,应当先爱国再爱父母。”
(简评:先爱国再爱父母就是落后?先爱父母再爱国家就是进步?“都什么时候啦”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在狂呼:变了天了)
二是这样的说法是人为制造的。“我一直认为,“先爱国再爱父母”像是人为制造的一句话。”
(简评:精蝇就是精蝇,话还分人为制造和非人为制造,不知道他的屁话是不是人为制造的?)
三是这样的说法没必要、不好玩。“很多年前是有过夺冠后大谈爱国的,也没什么错,大家都那么说,就正常。可现在,国家自信得可以,不必天天听人民夸国家,否则像个撒娇的女朋友,天天要求男朋友说“我爱你”。这事谈恋爱时玩玩可以,上升个人与国家之间,就不好玩了。”
(简评:这段话委婉的透露出了该精蝇的心里话:先说爱国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为什么说呢,因为国家还不自信,所以需要大家夸,现在强大了、自信了不需要人民夸了。言下之意:过去因为没改革开放国家穷可以爱国,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富了不需要爱国了。)
四是这样的说法是大话、不真实。“周洋刻苦训练,奋勇夺冠,爱父母,就是对这个国家的爱,但不必说出来,话太大,往往显得不真实。而真实的百姓越多,这个国家越可爱。”
(简评:爱国家是大话?说爱国家就不真实?那什么是真实?骂这个国家就是真实的?)
五是这样的说法让人很担心很难过。“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周洋改口了,先感谢国家再感谢父母。不知是因为压力还是授意,反正不好。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已经学会挑好听的说,我们很难过。”
(简评:他很担心,只是因为周洋先感谢国家;他很难过,只是因为周洋先感谢国家,而且据他自己认为这个感谢国家还是好听的。)
看似一个很细小的先感谢国家还是先感谢父母的排序问题,何以招致精蝇们这么多的口诛笔伐,乃至于人身攻击为:不正常、没素质?
记得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把毛主席这句话从正反两个方面套用在于再清副局长身上,那就是:“于局长这句话,好就好在提倡爱国主义”“于局长这句话,孬就孬在提倡爱国主义”。这正是引起精蝇们气急败坏的地方,因为提倡爱国主义击中了他们改革开放以来所说所为的要害:
——他们害怕爱国主义,因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开门揖盗,在开放的旗号下卖了国家的资源和人民的血汗,在经济上重新沦为殖民地。。。。。。
——他们害怕爱国主义,因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摧毁公有制,在改革的旗号下催生私有化浪潮,视国人之国为一己之家,肆无忌惮的攫取国家财富。。。。。。
——他们害怕爱国主义,因为他们明白他们的既得利益是建立在对国家利益的侵害上的,是建立在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剥夺之上的。。。。。。
归根结底,爱国主义这个词以及背后的含义,是令他们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的,因为他们知道背叛这个词的下场。所以,近些年来,他们极其害怕这个伟大高尚的词——爱国主义,无所不用其极地围剿爱国主义,摧毁爱国主义,玷污爱国主义,扭曲爱国主义,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不再拥有爱国主义的信念。
可惜的是,对我们这些屁民,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评价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君不见:毛泽东主义大旗、爱国主义大旗始终高高飘扬在亿万人民心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小丑的跳梁之技阻挡不住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
附文:周洋成了南方系记者利用的工具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763856
Alarm
这个风波最让人不齿的是:周洋成了“妓者”利用的工具 36
别看于再清在网上挨了那么多骂,其实他说的话并无出格之处,他大可以安安心心等待风波过去、该干嘛干嘛,网络舆论的特点就是空前的自由、但是也空前的没有约束力,来得快、去得也快。
南都的“妓者”李月刚也不怕,他的稿子写得狡猾极了,虽说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丫就是一刀笔吏、就是一个滥人,却也抓不住什么把柄好好整治整治他。名声有损?人家并不在乎这个,这个职业首要是人家的一个饭碗、只要能挣钱就成,如果他同时还是“Pussy加汁教”的信徒,还能享受到额外的精神层面的慰藉呢。
真正承担了压力、并且是不折不扣遭受了池鱼之殃的,是周洋这个刚满19岁的小丫头。她和她的家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南方系的“妓者”硬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被南方系李大“妓者”利用的工具——这他妈的算什么事儿啊?!!
找到新闻的最初来源了:南方都市报 6
出自《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李月刚:
于再清政协会议批评周洋 别光谢父母还应先谢国家
同时,《南方都市报》的原始报道不见踪影,但是有了这么一篇报道《高健:于再清没提周洋名字——录音显示本报昨日报道于再清、高健言论均系发言原话》,也被从南方报业网删除、百度快照还在:
原页面(已删除)
百度快照
补充:这个事情已经演变成了一场风波,这篇论坛上的帖子特别有意思——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能派到“两会”作报道的记者,应该逻辑思维能力不会太差继而出现如此重大的词不达意的失实报道,要不就是这个人与于再清有什么夙怨,使得他敢于“一身剐” 地制造假新闻。不管怎样,如果真是这个记者的不当报道,他一定要倒霉的。03月09日的京华时报的报道称:“当时在场的记者也都表示,完全没有印象于再清在会上批评谁。”
同样是中国的的新闻媒体,差距怎就这么大呢?相信许多百姓的头脑已经被搞昏了,真的不知道该相信谁了。这绝对是一个公共信任危机。无奈之下,只能把“做人不能太CNN”这句话送给报道基本不属实的媒体单位了。
一点感想:刀笔吏可怕 10
我没有河里陈郢客MM在文字上抽丝剥茧的功夫、没法鞭辟入里解剖得清清楚楚彻彻底底,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够读得懂、读得透南方系“妓者”的大作,我现在最突出的感受就一条:刀笔吏可怕。文字,对于常人来说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但是到了刀笔吏手里、那就是拨弄是非的工具、就是杀人的刀!
《南方都市报》,又是南方系……难怪手法那么似曾相识! 2
Alarm:找到新闻的最初来源了:南方都市报
第一个熟悉,在于如此娴熟地运用“刀笔吏”的技术手法,这是南方系十分钟情的看家本领。
第二个熟悉,在于始作俑者《南方都市报》挑起了这么一大风波,居然能够把自己藏到不起眼的角落,连网站上相关的报道都全部删除(原始报道和那篇看不出想说什么、说了什么的稿件),就好像这事和自己没啥关系——这倒也符合南方系一贯的滑头作风。
其实南方的高明之处在于 2
通过巧妙的文字编排把于某的发言和周洋的行为对立起来。那个标题可能是编辑为了强化这个意思替于某总结的。另外凤凰上转载这篇报道时用的标题也是“体育总局副局长批周洋:夺冠后应先谢国家再谢爹妈”,挺奇怪的。链接出处
不奇怪,南方系、凤凰网形成所谓战略联盟 2
而南方系媒体的势力有目共睹,南都,南周,还有北京的新京报。
南方系人马控制的媒体就更多了,网易,搜狐,新浪等等。武汉的一家新报纸长江商报似乎也和南方系有勾搭之嫌。
然后,凤凰网的一些节目中,比如天天读报,很明显渗入了境外的一些中文媒体,比如亚洲周刊。
而南方系和国内的一些反体制美国鹦鹉控制的媒体,比如炎黄春秋等,沆瀣一气。其整合形式比如深青社,后因太过嚣张而身份暴露,近年运作的极为隐蔽。胡星斗曾经上过凤凰做评论员,估计是因为凤凰受到压力,而昙花一现,近年他似乎在内地也不好混,和亚洲周刊贴的较近。---我的臆测,不尽准确。
其实整个事情可能像我昨天说的那样 3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能就是一帮政协委员在谈论运动员感恩心的问题,有人就拿周洋做榜样,这位局长就插了句也要感谢国家之类的话。马上就被信仰普世价值的记者抓住小辫子了,拿到各种媒体平台上去大肆渲染一番。现在国内舆论的风气就是如此,以后还会更甚。这个鱼头在吃了这次亏后,会学乖点吧,毕竟是学文学出身的。
南方系的妓者继续带头这么玩,记者这个行当就得被他们毁掉 4
这帮家伙简直是现阶段严重败坏中国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的罪魁祸首。以前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更有人(包括一些行内人自己)抬高到“社会良心”的高度,记者采访挨了打那可是件大事情,会得到全社会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像现在这么玩,玩多了、玩滥了,以后记者真的成了“妓者”,从“社会良心”变成了“社会渣滓”,那才好玩呢!
很简单,这就是南方系惯用的“搅混水”技巧 4 1
他们是唯一的消息来源,其它各家媒体都是有意或者无意跟风,等风波掀起来了,南方系脚底抹油、开溜。
至于为什么其他人、其他媒体都说于再清没点周洋的名字,很简单,因为南方系的标题就是:于再清批周洋。
这些都不奇怪,就是南方系惯用的刀笔吏手腕,抓住别人的片言只语大做文章,“文革”期间抓“现行反革命”最常见的招数。
我倒不觉得于局长有什么不妥的 6
我倒不觉得于局长有什么不妥的
Alarm兄有见地,只是妓者无事生非而已。
回到于局长这段话,有说法不是针对周洋,我以为,就算是针对周洋,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虽然这种话,由于局这种有地位的人说出来,似乎给人的感觉有些权势压人,但换个角度去看,人家只是希望运动员的境界高一些罢了。
在这种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成功确实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拿与西方许多领域的俱乐部体制或职业体制有别,绝大多数中国的金牌,如果不是国家支持,别说拿金牌,基本上都不可能进去比赛。说一句感谢国家,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河里许多人都在科研领域做事,拿了基金项目,出成果时也就要求一句话:获得……资助。我们大家都觉得自然。为什么在这一块就觉得人家说不得了呢?
再说了,人家这个发言,从语境来看,只是一种讨论,最多只能算是suggestion,怎么也够不上demand。现在这个时代,骂政府谁都可以;批评名人,谁都有权。因为这不过是suggestion,既然谁都可以suggestion,凭什么人家因为是政府官员不能说呢?
退一步想,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诲。年轻的时候,我也受不得批评,尤其长辈和领导。过很多年后想想,其实人家愿意教诲,还是对你抱希望的。虽然不用说于局对周抱希望,但有望于更多的年轻人,确也可以看出来。说到底,许多人恐怕是觉得这句话是体育局长说的而生反感的吧。
说了不少,但仍然觉得有些辞不达意。姑且如此吧。还有,既然冒出头了,我是准备受砖头和鸡蛋(唔,西西河里扔的是蛋,好象还是有营养的)。不妨再总结一句很多人不爱听的:妓者固然是无事生非,许多听众心理也不成熟。
按照后续的新闻报道,当时于还说了别的话 9
当时的情况是,大家在讨论中提及了周洋的感言,夸她懂事、孝顺,于插了一句:我觉得她心里有话还没说完……再后面就是那句引发争议的话。只要语文及格的人,结合会场环境和于的上下文,不应该把于的话解读为对周洋的非难,更不应该上纲上线到什么政治高度。大能的“妓者”把人家的片言只语择了出来,大肆渲染和有意识地解读,实在是很无聊、也很没有职业精神的做法。
再次强调一下:最早的报道出自《南方都市报》
3月9日,同在现场采访的《京华时报》记者表态:完全没有印象于副局长在小组讨论会上批评了谁。如果你感兴趣,不妨用关键字“南方都市报 李月刚 于再清”搜搜相关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南都自己的表态(所有相关稿件全部从南方报业网删除)。
感谢父母是应该的,感谢国家培养也是应该的,但是排名顺序应该所谓,只要心里知道感激就行了. 本以为争论的焦点会集中在是否一定要把感谢国家培养放在父母之前,谁知道焦点竟然是要不要感谢国家培养. 真没想到会是这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