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雪芹a网友商榷;关于提拔“红二代”问题的不同看法
说:“提拔红二代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
所谓“提拔”,显然是针对党的组织部门选拔领导干部而言,因为毕竟是党管干部。对于选拔干部标准,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对于选拔高级领导干部,毛泽东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他们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他们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他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说“提拔红二代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不知“红二代”中有哪些人是与历史“巧合”的 ?史料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既然没有记载,又何来“巧合”?说什么“历史的必然”,难道是天降大任于“红二代”?
既然提出“红二代”一说,那么与之相对的便是“黑二代”。如果说“提拔红二代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岂不是将“黑二代”统统排斥在外?其实,不论是“红二代”还是“黑二代”,只要是符合党的干部标准,都应当在选拔之列。当然,在买官卖官之风盛行的年代,说这些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即使是当今的“黑二代”,只要他背叛了原来的阶级并具备领导干部的素质,也应当在选拔之列。否则,岂不是在搞变相的“血统论”?如果在选拔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这个问题上说“必然”,毛泽东倒是这样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
关于“‘红二代’是指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问题。
所谓“红二代”的提法既不严谨也不科学。“红二代”是针对所谓“红一代”提出来的。那么,对“红一代”如何界定呢?在所谓“红一代”中,有跟着毛主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也就是赞同文化大革命的,应该说这些老同志是当之无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在老同志当中也有一些人反对文化大革命,也就是反对继续革命。这样的人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大官”。毛泽东对这些人的评价是:他们有好房子、有小汽车,比资本家还厉害。所以,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走资派他们是被打倒的对象。当然,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之后,许多当年被打倒的对象又被“解放”了,又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被重新“解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算不算“红一代”?他们的子女算不算“红二代”?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下,无论是“红一代”还是“红二代”恐怕都不好界定。
关于“到现在即使我们想提拔普通工农进入领导层,特别是高级领导层,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问题。
请问:您是中组部的干部,还是中央政治局的成员?您怎么知道“普通工农进入领导层,特别是高级领导层,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另外,您下去调查过吗?如果您既不是中组部的干部,也不是中央政治局的成员,同时您也没有调查,那么,您就不该说这样的话。普通工农进入“领导层”尤其是进入“高级领导层”,真如你所说“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吗?――我看不是。问题的关键是想不想找。毛泽东时代不是就找到千千万万的普通工农进入“领导层”甚至进入“高级领导层”嘛!陈永贵,一个普通农民当上了副总理。吴桂贤,一个普通工人,也当上了副总理。他(她)们作为农民和工人的代表,参与国事,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当然,那是在毛泽东时代。那样的事情,也只能发生在毛泽东时代。工农兵登上上层建筑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这是毛泽东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必将载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史册。
关于“最革命的革命小将几个月后突然成了‘保守派’,甚至差一点成了革命对象”问题。
在文革中,从全国来看,所谓“红卫兵小将”确实存在“保守派”和“造反派”,否则不存在两派之争的问题。另据文革史料记载,在红卫兵运动当中北京曾经有一个叫“联动”的组织,他(她)们大多是高干子弟,之所以叫他们“保守派”那是因为他们要保的是他们当高干的父母,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大官”。“联动”一些成员参与打砸抢,还要打倒周恩来。正是“联动”鼓吹“血统论”,并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后来,“联动”被中央取缔。如果所指的是“联动”组织成员,那么,在这些“红二代”中间 ,“必然”应当提拔的“红二代”应该不会太多。
关于“红二代”上山下乡问题。
说,“由于历史的机缘,红二代们小小年纪就遭遇大浪淘沙式的革命风暴,和刻骨铭心接受工农再教育的过程,因此他们政治上更为成熟,作风更为坚韧。”
其实,凡是那个年代的过来人,无论是“红二代们”还是工农子弟,有多少人没有经历过所谓“大浪淘沙式的革命风暴”,又有多少人没有过所谓“刻骨铭心接受工农再教育的过程”。难道就因为“红二代们”由于“社会等级和生活条件的差异”, 他们就“比别的同龄群体里‘红’的更多,红得更彻底”? 他们就“在政治上更为成熟,作风更为坚韧”?恐怕不能这样推断。那些工农子弟包括当时有的“黑二代”,他们长年生活在社会的下层,要说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他们要比“红二代”深得多,因为他们就在劳动人民中间,并始终与劳动人民在一起。有句话叫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果按所说什么“‘红’的更多,红得更彻底”,什么“在政治上更为成熟,作风更为坚韧”,那么,应该是千千万万的工农子弟。
所以,关于“当梯队式接班把这个年龄段推到社会生活的重要岗位,特别是在工农干部人选缺位的特别情况下,红二代就必然成为历史的焦点”论点,我想许多人都不会认可。在选拔干部尤其是在选拔高级干部这个问题上,如果“红二代必然成为历史的焦点”,那么将是历史的倒退,因为这不能不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恢复了封建世袭制度。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但愿在选拔干部尤其是在选拔高级干部这个问题上,“红二代”不会成为“历史的焦点”,而是的主观臆断。
附:提拔红二代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什么是红二代,不必兜圈子,大家其实都是指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这个“红”是说老一辈是革命的。第二代是不是革命的?那只有这一代人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实际上无论出身于什么阶层,都有革命的,也有不革命的,也有反革命的,革命家的后代也不会例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革命的主体是工农劳动阶级。而革命家群体算不上一个阶级,只是参加工农革命的,并成为革命领导层人们。既然革命家的后代并不一定也是革命者,那么特别提拔红二代本来是没什么道理的。但是红二代成长过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变,把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推到历史的前台,使提拔红二代成为历史的必然。
事情是这样的,本来革命的主体既然是工农劳动群众,那么从工农革命者中培养党的干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十分强调从普通工农中选出领导者和管理者,因为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必须对旧的国家机器进行逐步和彻底的改造。而选拔普通工农干部是这个改造的一项主要任务。但是由于我们前些年片面强调知识化,强调学历文凭,使得工农干部的培养受到很大障碍。到现在即使我们想提拔普通工农进入领导层,特别是高级领导层,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领导层保持我党的党性,也就是党的无产阶级性和党的革命性,就只能在已被学历文凭筛选过的现有人选中,挑选最认同工农,和最认同革命的人,也就是挑选党性最强的人。而在普通工农人选缺席的情况下,使红二代成为现在最突出的人选的,是历史上的另外两件重大事变,那就是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
红卫兵运动可以说就是红二代发起的。当年给毛主席写信的清华附中的“红卫兵”中,不少属于红二代。最早的红卫兵组织中红二代占了很大比例,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中这些第一批红卫兵后来被称为“老兵”。但是这批“老红卫兵”在文革中受到的思想震荡却是同龄人中最大的。第一次震荡是许多这些本来最革命的革命小将几个月后突然成了“保守派”,甚至差一点成了革命对象。第二次震荡是后来的上山下乡运动。由于社会等级和生活条件的差异,红二代们感受的思想冲击比其他同龄人更大。这两次震荡使他们比别人对社会产生更多和更深入的思考,因此他们后来的革命,不革命,或反革命的选择都更为彻底,更为坚决,更为深刻。就是说并不是红二代中比别的同龄群体里“红”的更多,而是红得更彻底。同样道理,红二代当中后来变成反革命的,也是更为彻底,魏京生,张戎等就是例证。这样,红二代就成为那一代人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
由于历史的机缘,红二代们小小年纪就遭遇大浪淘沙式的革命风暴,和刻骨铭心接受工农再教育的过程,因此他们政治上更为成熟,作风更为坚韧。当梯队式接班把这个年龄段推到社会生活的重要岗位,特别是在工农干部人选缺位的特别情况下,红二代就必然成为历史的焦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