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握在谁手里?
温靖邦
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悄然点燃之际,欧美的军事理论家们浑然不觉,依旧醉心于研究一些局部争端及其解决方式,完全忽视了某种争端背后潜藏的巨大危险;而对于警告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个别战略家,他们则群起而嘲笑之,以为神经过敏。
经济要求,永远是战争最根本的原因。
第一次大战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向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提出要求——重新划分资源、市场的控制领域遭到拒绝以后,双方延伸较劲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在德国,原因依然在于军事诉求。德国在很短时间内治好了一战留给它的创伤,基本消灭了失业,工业生产突飞猛进,GDP直线上升。然而,希特勒在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制造了危机。国内的需求进入饱和阶段;要继续发展,只靠内需是没有办法解决了。而资源与高速运转的工业生产也成了尖锐的矛盾。要解决市场狭小与资源短缺,用经济手段挤进英美的传统领域是不可能奏效的,即使能插进一只足,也只能达致“软性”控制的效果。德国当时的经济速度需要的却是“硬性”控制。所以就只能靠“硬性”手段夺取了。
但是希特勒并不像后来大家对他的妖魔化那样,整天满脑子癫狂的念头,想干什么就径直去干,完全不考虑后果。揭秘资料说明,他有过一系列战争“试水”的行动,例如吞并奥地利以及苏台德事件等;如果当时英美等大国坚决予以阻止,甚至武装调停,二战的发生可以推迟很多年。可惜张伯伦姑息主义占了上风,英国为了不致祸及自己——他们当时太怕战争了,默许了希特勒的胡作非为。希特勒看透了那些政治懦夫,终于放心大胆地开动了大战的车轮。
今天的世界局势与当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的经济发展到了顶峰,规律性地遭遇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是以金融危机的面目出现的。其后必然更深更广地影响实体经济。其实,处在顶端的金融形态出现病态,病灶却发生在实体经济上。所以金融危机的返归影响,对实体经济的摧毁将是致命的。有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这次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未见到谷底,目前的现象还只是表症而已。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只能起到缓释剂的作用,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垄断”的经济形态之致命伤。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浪型地往谷底涌去,摆脱危机的办法只能靠战争了。
美国垄断集团明白,一旦能“硬性”控制(而非后殖民主义方式的“软性”控制),他们的可怕遭遇便可得到解脱,又可以阔气地过上若干年了。
他们当然不会坦陈这一真正目的,而是打起一面炫目的旗号:人权,自由,民主,反专制,反恐。各受害国的“第五纵队”也起劲地帮他们宣传这个。
十年前的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以及晚近增兵阿富汗,打着救灾旗号拥大兵占领海地,正是他们的“试水”之举。
如果当初国际社会对他们粗暴践踏国际法的行为进行坚决阻止,今天他们决不会那样猖狂。
国际姑息主义空气让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了。可以断言,更大的“试水”之举不久将会发生。
如果姑息主义不能摆脱,大规模战争的危险也不能消除。
制衡与遏制,是推迟大战的防波堤。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