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儿童节让大家看到这条新闻,很有点旧貌换新颜的意思,儿童由是有了另一个正式称呼——小朋友,这是北京公交集团送跟小朋友的节日礼物,虽然不值钱。在大家的印象中,北京公交集团那些长达十几丈的公共汽车经常野蛮驾驶,强行变线,不守交规,它们跟送礼一词似乎从来都没什么关系,除了偶尔送反应不及的私家车剐蹭之礼外,它们吝啬得像葛朗台,恨不得票都不扯给你。着蓝色工装售票员经常从车窗伸出一只手,代替转向灯,比警察还理所当然地要求旁边车辆、行人避让。北京特权车确实多,闪灯的有不闪的也有,公交车也基本都是特权车。这次,由他们主动跳出来,向社会郑重宣布礼貌用语,一开始的效果有点反起来了,那就是:吓人一跳。但又仔细想想,公交集团的企业文化也许奉行“内外有别”,那就是对车上乘客有礼貌,对车外的非乘客没礼貌。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想想也就释然了。
我注意到北京公交集团印发的“规范文明用语”里最大的改变是“同志”被限用,这很好,很对,古德。同志当然应该被限用,要不然程青松同志首先就不高兴了:凭什么所有的人都有同志资格?谁规定的?如果所有人都是同志,同志哪还是弱势群体,还大张旗鼓争取同志权益干神马?对,不能把眼下用的这个“同志”概念放之四海,那样会“皆不准”。以前叫“同志”,那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志同道合”,有阶级概念,现在阶级早没了,资本家和无产者及劳动者混在一起,很难分辨,富士康青工敢叫郭台铭“同志”吗?因此再见人就叫同志,落伍了,上海话说:拎不清了。以前的人,要求只有一种志向或志愿,当然可以叫同志。现在不一样,要求想得一样的只有一群人,那是真同志。
也就是说:过去的同志现在不能叫同志,因为他们是假同志;现在的同志可能以前同志资格都没有,不过他们是真同志。这话很绕,为了不绕,限制“同志”的年龄,将“同志”限于“老同志”很及时,把影响控制到最小,否则会引起社会秩序错乱。当然,还有先生、小姐的使用,这个我有些许的不同意见。先生倒还好,公关先生不算很多,至少没小姐多。小姐这词,现在的歧义则比同志还多。虽然北京前不久才扫荡了很多小姐,小姐这个概念稍微收敛点,但难保小姐们不“反扫荡”。到那个时候,“小姐”称谓再被提起总带点夜幕低垂下的暧昧色彩,对女性不太公平。我建议,学习小姐概念最早被异化的珠三角坊间做法,把年轻女性一律叫成“靓女”(考虑北方语系特色,叫美女也行),这样会避免对方一怒之下回应“你才是小姐”的尴尬。
我一直觉得同志、小姐这两大概念早就该重新诠释了,别一直冤枉好几亿人,否则对不起我们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次北京公交集团先于《现代汉语词典》带了个好头,值得表扬。这样操练、熟习几年之后,下一步,自然就应该把中小学教材里的“同志”一词删掉,改称先生,或只现名字了。要不然,孩子们可能会对某些敏感词后面的“同志”后缀非常敏感,纷纷咨询老师:“他们当年也是同志吗”?老师脸红后依然无法回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