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苏共亡党亡国十五论之二: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真正的广泛的经济民主

萧湘延 · 2011-04-27 · 来源:
苏联解体20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真正的广泛的经济民主  

——二论苏共亡党亡国

萧湘延

苏联是在沙皇俄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完成了工业化的过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00年才走过的历程。这是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也充分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没有多少经验可以遵循借鉴。列宁进行了伟大的探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917年俄国革命胜利后,就着手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经济体系,坚定地剥夺剥削者的全部财产,并将其收归国有,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国内战争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战争的条件下。为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需要,苏俄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非常的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特殊政策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实行余粮收集制;二是普遍实行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三是贸易国有化,禁止一切私人的贸易和地方商品的流通,主要消费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四是在分配方式上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实行平均化和实物化分配。在当时特殊战争环境和特别困难的条件下,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为集中有限财力,打败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军事共产主义的重要作用,也给苏俄领导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可以借助这些非常措施、非常政策,加快消灭资本主义,提前实现社会主义,于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在实践过程中,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的反对。1924年2月,喀朗斯塔得水兵叛乱。喀朗斯塔叛乱表明苏联不仅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也遭到了自己同盟军的反对。工农联盟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为消除日益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稳定社会。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及时把工作重点从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定从苏俄国内实际情况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一、在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度,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所需物品;二、在工业方面,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国家还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在国营企业中,除了国防工业外,在相当程度实行了商业原则,普遍推行经济核算,企业成为国家经济计划指导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三、在商业方面,废除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允许私营批发、零售商品,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四、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扩展到国际关系中建立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实行平等互利的对外开放政策;五、在分配制度上,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度,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制度、提成制、分红制。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根据俄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险恶的国际环境提出来的,符合当时实际,对迅速恢复发展生产、稳定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新经济政策,苏俄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系。     

新经济政策体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向前开拓的理论勇气。正当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列宁因病逝世。列宁的早逝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悲剧。继列宁而起的是斯大林,尽管他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但他的理论水平弗如列宁远甚。列宁逝世后,他生前所做的理论探索也就戛然而止了。1927年,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和沙赫特经济破坏案件。斯大林认为城乡资本主义发展是导致粮食收购危机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要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快消灭城市私人资本,消灭农村富农经济,结束新经济政策。1929年新经济政策结束后,苏联采取了以下措施向资本主义发动了全面进攻:一是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展以集体农庄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农业,大办集体农庄,强迫农民把牲畜、家禽、农具、住宅、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化;二是在农业全盘集体化基础上,由限制富农政策过渡到消灭富农政策;三是废除土地租佃和劳动雇佣法,禁止富农租佃土地和雇工剥削;四是禁止私人经营各种形式的企业,禁止国营与合作社营机构出售私人企业的产品,通过行政关闭私营厂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最终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指令计划、高度集中和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指令计划、高度集中和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公有制经济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苏联经济迅速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经济门类,建成了许多重大的经济项目;二是利用这种体制有力地调整了经济结构,使苏联的基础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三是有力地加大了落后地区的投资,使生产力布局得到调整,比如加速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四是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客观地说,斯大林经济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超级大国。  

毋庸讳言,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苏联问题专家陆南泉认为有这样几点:“ 第一,难以克服异化问题。这样导致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缺乏主人翁意识,对生产不可能有强烈的责任感;第二,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难以结合;第三,经济发展往往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第四,由于缺乏竞争,是低效的消费型经济,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难以得到改变;第五,出现了一批缺乏主动精神的“传声筒”的经济领导干部”。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进一步发挥。本来二战以后,苏联就应该下决心审时度势,下决心进行改革,而且当时主客观条件都非常有利。但是当时苏联的声望如日中天,致使苏联经济体制弊端不仅没有得到改革,反而进一步强化。二战后,亚洲、东欧和拉丁美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苏联模式被作为“神圣”、“正统”的模式被输到外国。由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遭遇很多问题,致使政局动荡、问题不断。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起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不多,吸引力不强。1950年,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抛弃和否定了苏联的经济模式,实行工人自治,走上了独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认真分析借鉴前苏联的经济体制后,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著成《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新探索。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尓巴乔夫先后发起改革。但由于正确的改革思想、明确的改革目标,最后都没能取得成功。最后僵化的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致使苏联灰飞烟灭、土崩瓦解。  

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阶阶段,或者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许多天才的设想,他们认为要推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但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论述社会主义,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作为产生社会主义为前提,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发育程度为着眼点来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前提的。但来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实现突破,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率先取得革命胜利。在这样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大课题。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关系来看。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过度超前和滞后都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不断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是一个过渡阶段,也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地完善。  

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搞经济建设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建立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公有制经济体系的同时注意发挥非公经济的补充作用。建立强大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铲除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经济基础,是苏联一切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但根据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要给私有制经济留有一定空间,这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会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增强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二是必须坚持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决不能允许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最终归于消亡。如果放任私有经济的发展,不坚持限制、利用、改造的原则,难么就会走向历史的反面,为资本主义复辟产生强大的经济基础。  

二要科学发挥计划和市场的作用。人类最终要归于计划经济,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商品经济也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合理运用市场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或有市场的计划经济,但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计划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小。这样人类的经济活动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有序,实现人类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苏联实行的是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导致经济体制不活、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  

三要让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和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必须享受更加广泛、更加真实、更加健全的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不仅要享受广泛、真实的政治民主。而且还必须在劳动过程中享受民主,真正当家作主。在苏联,工人阶级虽然被宣布为国家与社会的的领导阶级,是社会的主人,但由于普遍推行一长制,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民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依托工人阶级办企业,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体作用。比如,取消企业干部任命委派制,由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民主选举,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前南斯拉夫在工人自治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没有取得成功,起码有两个原因,一是苏联的干扰与破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起来,在政治、经济体制都是照搬苏联模式,问题很多。南斯拉夫的铁托、匈牙利的纳吉、卡达尔都根据国情进行了大胆探索。但苏联视自己的模式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搞大国沙文主义,其他国家的任何改革都视为离经叛道,横加干涉,使南斯拉夫的改革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二是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改革,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结果出现工人阶级把企业分光吃尽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每一个企业都是市场竞争主体,工人的民主选举企业的负责人,是对自己的饭碗负责,因此他们将更加庄重而审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在旧中国并无多少现代企业,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可谓是一片空白。在企业的管理上,中国照搬了苏联模式,结果出了很多问题。坚定的共产党人、老革命家、时任鞍钢总经理的马宾同志,在苏联一长制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提出“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实现工人、技术和干部三结合。相对于苏联的“一长制”,这是伟大的创造。毛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已经诞生了50多年,但在当今世界仍然是最先进的管理办法。  

四是要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斯大林认为,只有重工业才是工业的基础。苏联非常重视重工业的发展,钢铁、机械等工业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苏联不重视民用工业的发展,人民日用生活品非常匮乏,生活水平得不到长期改善,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降低了社会主义吸引力,从而也使一部分群众对资本主义生活心向往之。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毛主席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解放后不久,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论十大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对正确处理重、轻、农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陈云同志有深刻见解,他提出“综合平衡论”。邓力群说陈云同志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  

从1978年开始,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年取得了成绩举世瞩目,遇到的问题堆积如山。著名统计学家李成瑞在《大变化》一书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私有制经济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006年全国企业实收资本(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48%与52%;全国就业人员(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32%和68%;全国GDP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为37%与63%。二是收入分配已经形成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局面。从1995年起,我国基尼系数先后超过印度、印尼、韩国、伊朗、埃及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仅次于巴西、南非等少数国家),也超过了法、德、英、美、德、意等资本主义国家,还超过了俄罗斯、保加利亚等由社会主义公开复辟的国家。根据我国权威部门专家调查结果:我国最高收入10%的富户财产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的10%的穷户的财产仅占1.4%,两者的比例约为32:1。三是社会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型,新资产阶级兴起,工农大众弱势化。2005年的私营企业主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企业主群体相比,户数相当于那时16万人的26.8倍,雇工数相当于那时250万人的18.8倍,资本额相当于那时24亿元的639倍。工人阶级出现了雇佣化、贫困化、弱势化、分散化的现象。四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尖锐化,过高的环境代价使GDP的增长大打折扣,并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据测算,我国环境污染损失约占的GDPDE 3%到8%,生态破坏的损失约占GDP DE 3%到8%。五是国民经济在对外关系上面临着日趋附庸严重危险。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4%,大大超过美国、日本这样的外贸大国18%—20%的对外依存度;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只有5%。在我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拥有资产控制权。李成瑞指出,“五个方面的变化,最根本的是第一个问题,即私有制经济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以及阶级关系的大变化,是私有化的直接结果。对外经济的附庸化趋势,是国内私有化的带外延伸,而且损害民族利益,危及独立自主的原则。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尖锐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深层次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私有化泛滥,唯利是图、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行为对高耗能、搞污染的庇护作用。”   

中国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关口,要么是历史倒退、资本主义复辟;要么是历史进步,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就是要建立真正的广泛的经济民主。一是恢复重建的强大的私有制经济体系,公有制经济要有质上、量上和管理上的优势,严格限制私有经济的范围和空间,对私有经济实行严格的限制、利用和改造的政策;二是要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运行体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计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小;三是在企业内部实行真正的严格的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先进的管理制度,让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当家作主;四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行新的集体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工农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这是一股妖风
  3.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8. 朝鲜领导落泪
  9. 这是一股妖风
  10.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9.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