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毛主席的“文革"思想
党 仁
文化大革命运动,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不管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评价如何,且不必说,但它作为大事件,像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那样震憾了世界,影响深远,这是人们无法否认的。
怎样看待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我想应从毛主席多次讲他一生做了“两件事”来理解。毛主席这样说,记载的有:l972年2月,在会见尼克松以后,有一天对他的护士长 吴旭 君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那个小海岛上,另一件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吴说,你做了那么多的事,怎么只有两件?主席说,值得提的就是这两件。” 1973年,在毛主席游泳池住地开政治局会议,张玉凤在场,她听主席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注1)。 1976年6月15日 ,毛主席召见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江青等谈话时,讲他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非论不多,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啰!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都没有完。”(注2)毛主席把自己一生概括为做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文化大革命。可见文化大革命运动在主席心目中的地位有何等的重要性。对此,可从几个方面去认识,去分析。
对毛主席说的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是不能绝对分开的,是有机构成的两个部分。毛主席说:“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注3)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形式上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从实质上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前提。当新民主义革命任务完成以后,也就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后,那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同时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然而,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已经进行近三十年,并取得巨大成就之后,有人拿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否定社会主义革命,打着反民粹派思想,打着反“左”的旗号,要退回到民主革命阶段,搞什么“补课论”那是违背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对于文化大革命,就是毛主席说他一生做的第二件事,怎样认识,首要是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之争,毛刘之争,也就是权力之争。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者是这样认为的,我国也有人跟着学舌,但中国共产党人是不能这样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认识。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人生目标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当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已经蓬勃发展,深入人心的时候,他能不爱护她么?问题是社会主义能不能巩固,能不能坚持下去。他曾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注4)从这些话,可以看出毛主席是站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决不是个人恩怨。
其次,从革命的形式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有三种形式:一是夺取政权,二是改变所有制,实行公有制,三是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革命。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前两种革命已基本完成。而第三种形式的革命,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也是抓了一些,包括经常的政治理论教育,以及毛主席抓的那些运动。但是意识形态领域是很复杂的,也是难度比较大的,要人们把几千年形成的小私有观念,把资产阶级及其他阶级思想丢掉决非一朝一夕,或搞几次运动能够解决的。而这又是关乎社会主义的命运,关乎国家的前途。这不能不引起毛主席的忧虑。他总结建国后的各个斗争,就认为应当有一个大的全面的运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文化大革命。l967年2月,毛主席同卡博·巴卢库谈话中说:“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回地、由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注5) 文化大革命不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也是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大革命。它的内容按毛主席的布署包括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诚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还要让厂长、副厂长的薪金要同工人差不多。按照毛主席的这些措施,能使干部思想革命化,保持同群众的联系;能使国家机构革命化,更适应经济基础和政治需要;能使人民思想革命化,以利在生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隔几年再搞一次。使整个革命热情、精神能保持住,并有所发展。如果能这样,我国社会主义是能够巩固,并稳步前进,应当是完全可能的。
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搞过,是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20世纪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包括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而独创的。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20世纪出现的社会主义社会,会不会变质,复辟资本主义。对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说是比较清楚了。因为有了相当数量公开变质的国家,但是这个变质,即复辟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还是能避免的,这有探讨的必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当实际劳动的人口要为自己的必要劳动花费很多时间,以致没有多余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例如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的时候,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永远不会错过机会把愈来愈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理论和实际的公共事务,因此,只是在现在,任何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才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注5)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单从社会财富不发达的角度,来说明人类历史上产生阶级统治的原因。我们社会主义的执政者是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同劳动人民是血肉相连,鱼水之情,是替劳动人民在执政。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会产生变颜色,成为人民的统治者,也就是不会倒退到资本主义。但是从生产力角度来说,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有巨大发展,但仍属于实际劳动人口要为自己的必要劳动花费很多时间的阶层,并实际存在一个管理阶层,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又有可能产生“不会错过机会把愈来愈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同时,在外部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在内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有走资派。这就会出现有人利用手中权力,搞特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纠正,其他人也来仿效,“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那就很有可能出现由替劳动人民执政者蜕变为人民的统治者。
这种蜕变的情况不是绝对的,有可能避免。至于怎样避免,取决于条件。就是自觉和不自觉地纠正蜕变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就是通过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斗私批修,兴无灭资,使领导人思想革命化,时刻把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看成是自己的疾苦,那样,就可以避免。不自觉纠正,就是当政者自己认识不到自己已经脱离群众,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为自己或某些人、某些单位捞好处。他不自觉,要纠正,就要通过外力,通过同志、群众,群众运动来帮助他,纠正他甚至清理出去。而毛主席领导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全面地,由下而上的纠正。l966年12月26日,毛主席73岁生日,晚上临时通知陈伯达、张春桥等六人到家中吃饭。(四素一汤,每人一碗面条),在此毛主席讲话说:“苏联的教训说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能不能保持住政权,能不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是新的中心课题。问题出在党内,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阶级斗争没有完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同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在党内代理的全面较量。”(注6) 毛主席把防止脱变,作为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中心课题”,并发动文化大革命,全面地纠正蜕变,教育干部、教育人民。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大革命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环节,根本措施。
第四,认识修正主义的问题,或者是认识党内资产阶级的问题。过去,人们对于修正主义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苏论战文章,及其他方面的文献中认识的。知道什么是修正主义,它的危害,它产生的根源。同时,说修正主义者,就是苏修领导集团。至于中国党内有没有,自己身边有没有,是没有考虑过,也不知道。这就是说对修正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上,书本上,并没有在实际中应用,违背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不光一般人是这样,就连党的高级干部中为数也相当多。如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省长方志纯,回忆他参加1966年中央华东局会议的情况,是这样写的;“会议内容是传达贯彻五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在讨论会上,“许多同志虽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发表了一通讲话,但是对于文件中这样一些文字一‘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是很不理解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不是一个,也不是几个,而是‘一批’。大家琢磨来琢磨去,越琢磨越觉得不可理解,越觉得不对劲。”(注7) l957年3月,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到了l966年6月,包括党的高级干部在内还分不清什么是修正主义,这不能不使毛主席失望,不能不使毛主席忧虑,所以,他要搞一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修正主义,去反对修正主义。毛主席对他的护士长吴旭君说:“我考虑发动群众。我想把批判的武器交给群众,让群众在运动中受到教育,锻炼他们的本领,让他们知道什么道路可以走,什么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我也准备它失败。”(注8)这就是我们的毛主席,冒着自己73岁高龄的风险,冒着失败的风险,也要为中国人民能战胜修正主义着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着想,这是真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主席离我们而去了,到现在已有28年。在这期间,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这些国家都倒退到了资本主义:而新的当政者,却是原来各国共产党内的要员,他们是党内的资产阶级分子,是党内的修正主义分子。其他国家,还承认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除朝鲜、古巴以外,都放弃了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而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所没有的,也是不相符的。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印证了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理论,关于反对修正主义的理论,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正确。现在,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但不会永远处于低潮,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继续革命的理论,宣传毛主席的思想,使更多的人提高识别修正主义的能力,反对修正主义,迎接社会主义革命新高潮。
第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问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l890年,恩格斯在论党的干部时指出,干部“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中。”(注9)毛主席关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论述,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并且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建国后,更是反复强调。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说:“再说一遍,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注10)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也不可能巩固。毛主席反复教导,我们也是相信群众的。那么,为什么群众运动来了,我们又怕群众呢。当然运动中有过火行为,那么过火行为又是怎样来的,是不是群众都不讲理?这里有很多值得分析的问题。斯大林没有搞上层建筑领域的大运动,赫鲁晓夫以后的,更不会搞,那么苏联情况怎样?在1964年,毛主席对苏联的情况有个批语,是这样写的:“四十七年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人贵族和农民贵族,即城乡两种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他们以工人、农民的代表者出来说话,欺骗工、农。而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即贫农、农民,则不相信他们,向他们进行尖锐的各种形式的斗争。”(注11)毛主席是用工人贵族、农民贵族来表示苏修领导集团的。到l991年“8·l 9’ 事件,叶利钦站在议会大厦前一呼,群众都跟叶利钦跑了,军队也跟叶利钦跑了。接着苏共下台,苏联解体。群众跟叶利钦跑是受叶利钦的欺骗,但前提是群众不相信苏联共产党。脱离群众,早晚要被群众抛弃。
毛主席领导和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群众运动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中的阶级斗争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l967年5月,毛主席同刚果(布)政府的一个代表团谈话中说:“我们的一些事,完全没办法,我们政府、中央、公安部毫无办法,红卫兵、群众一起来,就有办法了。几十年我们不清楚的事。红卫兵一闹就清楚了。”(注12)同年10月,同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谈话又说,我们有一部分干部不接近人民群众,也不接近下级干部,做官当老爷。对付这些人,我毫无办法,因为国家这么大,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我都没见过。人都不认识。“这回好了,群众就整他了。”“为什么我们不怕乱呢?因为你不让他乱,这些矛盾就暴露不出来。”(注13)毛主席还说:“用群众方法来审查干部,有可能要冤枉一部分好人,但横竖不杀,搞错了将来平反。”(注14)
最后,文化大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1997年,有人访问纪登奎,他说:“林彪事件后,已经证明‘文革’在理论上、实践上失败。毛主席的头脑是打问号的。”(注15)有人认为,文化大革命失败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林彪有野心,但以前并未暴露出来。“9. 13” 林彪自我爆炸后,在揭林彪问题中,也只说林彪过去好贪功,能沾上的,不能沾上的都要想法去沾点,也未说林彪有野心。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被定为党的接班人,随着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他的野心也就膨胀难收,以致想抢班夺权,与毛主席分庭抗礼,分裂党、另搞资产阶级司令部。毛主席敏锐地发现了林彪问题。果断地成功地解决了林彪问题,消除了党的一大隐患,有何失败之说!接班人出了问题,能否定整个运动么?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基本正确,有所不足”。“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还说:“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l、打倒一切,2、全面内战。”(注16)这些评价是正确的。
对文化大革命评价不一致。是正常现象。阶级观点不同,站的立场不同,看法不可能一致。有些人是由于认识不清,还有些人是受冲击,有气。对这些人,相信会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丢掉个人得失,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有不少人已经这样做了。毛主席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注17)光明在前。
2004年12月20日
注释:
(注1)2008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638页。
(注2)《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774页。
(注3)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46页。
(注4)《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382-1383页。
(注5) 1969年4月28日 《人民日报》
(注6)《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453-1454页。
(注7)《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405页。
(注8)《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426页。
(注9)1972年5月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70页。
(注10)《毛泽东选集》5卷第459-460页
(注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第11册第179页
(注12、13、14)《毛泽东传》 (1949--1976))第1479、1501、1502、1750页。
(注15、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每13册第488页
(注17)《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8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