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有困难,就向储户存款伸手,企业经营不好,即向百姓存款动刀,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非常反感,认为这是“拿储户的钱,补贴银行”、“割百姓的肉,补企业的膘“、“让老百姓为企业银行让利买单”。银行需要考虑自身的经营,但也要维护百姓存款的保值增值;企业需要提高效益,但也要为社会为百姓创造财富;有关方面,需要照顾实体经济的利益,更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继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内的五大国有银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之后,6月12日,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迅速跟进,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引发群众普遍不满。主要表现在:
一是银行频繁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自2021年6月至今年6月12日,银行共启动了5轮存款利率下调。仅今年以来,银行就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如此连续多轮下调存款利率,储户不理解,群众不满意。
二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尤其是定期存款下调幅度大,存款期限越长,利率下调幅度越大,不利于存款保值增值。此次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后,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从0.25%降至0.2%,下调5个基点。整存整取2年期、3年期、5年期挂牌利率均分别下调10个、15个、15个基点。有居民坦言,如此幅度的降息,这是逼百姓不存款、花钱呢。
三是导致居民存款收益大幅度下降,影响居民家庭资产收益。以50万三年期定期存款为例,利率下调后,较之前减少收入11250元。面对如此大幅度的降息,不少储户纷纷表示,幸亏存的早,否则又是一笔损失。也有人开始发问,以后钱应该怎么办?
四是在经济正常恢复,经济迅速回升,物价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居民存款不仅没有随物价上涨而上涨,反而随物价上涨而下降,直接导致币值不稳定。为此,储户不理解,群众不满意,居民普遍反映:市场物价走高,让钱不值钱,银行下调存款利率,让钱更不值钱。有居民甚至愤恨地说:“都说白菜不值钱,现在存款还不胜白菜价。”而且在贷款需求上升、贷款利率有望走高、存款利率没有下降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银行人为的压降存款利率,这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
五是对银行等有关方面宣传的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不认可、不买帐,对银行等有关方面宣传的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银行息差压力、减轻实体经济负担,非常反感。
储户普遍反映,经过三年特大疫情的冲击,我国城乡居民理财观念再次强势回归传统,趋于保本保守,存钱保本保底、存钱应急应灾的思想再次成为主流,年轻人之前普遍接受的“贷款买房买车”、刷卡消费、超前消费、分期消费等消费热潮开始降温,年轻人之前普遍采取的举债创业、负债经营等创业模式遭受冷遇,导致银行存款在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连续大幅度上升。同时,受收入下降收入不稳,对经济恢复前景不明、世界经济下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不高、创业热情锐减。因此,有关方面设计的通过释放存款,刺激消费、扩大投资的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难以有效,老百姓普遍抱有“该存的还要存,该不花的还是不花”。
另一方面,银行息差收窄,息差压力加大,经营承压,这是真实情况、银行当前面临的经营问题。但这是疫情期间企业贷款意愿下降、主动归还银行贷款导致的,也是保稳定保增长政策引导下屡次下调银行贷款利率产生的。应该说,在疫情严重的情况,实施这一政策是应该的、积极的。但在经济恢复期、增长上升期、物价上涨期,仍然延续持续这一政策,甚至加大力度,有没有必要、效果好不好,需要认真掂量掂量。银行一有困难,就向储户存款伸手,企业经营不好,即向百姓存款动刀,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非常反感,认为这是“拿储户的钱,补贴银行”,“割百姓的肉,补企业的膘”,“让老百姓为企业银行让利买单”。
银行需要考虑自身的经营利润,但也要维持百姓存款的保值增值;企业需要增加自身的效益,但也要为社会为百姓增加财富;有关方面,需要照顾实体经济的利益,也更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是对银行等方面宣传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认同。自2021年以来,银行已经连续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对于下调理由,银行等有关方面多次宣称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的结果,是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实际情况是,大银行下调、小银行也跟调,国有银行下调多少,股份制银行也下调多少。银行方面下调几次下调多少,储户既不知道,也无权参与,市场化成了银行一家化。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大幅上升,但贷款需求也在大幅上升,从市场资金供求的角度,市场并不存在存款利率下调的压力,此种情况下,为什么银行借口利率市场化一再人为地压降存款利率?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