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入油田
提笔惊觉,与《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这本书结缘已有3年。3年前,我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进入中国石化报社工作,在湖北潜江的江汉油田进行实践锻炼。
侯丽《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张欢译,三联书店2024年版
初入潜江,油田的景观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和大庆一样,潜江也被分为东城和西城。江汉油田坐落于西城,这里的主路“五七大道”,以1969年发现江汉油田的“五七会战”命名。
大道两侧是标准化的城市布局,局机关、住宅、广场、学校、医院、水杉林、二级单位的楼房,勾勒出“五七大道”两侧的天际线。真正进入油区,就要拐进乡路,在农田之间能看到或新或旧的磕头机,慢条斯理地上下点头起伏,从地底采出原油。它们是石油工业最醒目的标志物。唯有通往井场路两旁杂生的芦苇,记叙着60年代之前这片土地原始的空旷荒芜。
1960年代的大庆油田
在江汉油田半年时间,我跑遍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二级单位,爬上过高耸的井架,登上过敦实的大油罐,见过修井机从3000米深的地下抽出长长的管杆,也在除夕采气平台的铁皮房里和守井人一起巡井跨年。很有幸在油田实践锻炼期间,我的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洪喆老师推荐我阅读了侯丽老师的学术专著《大庆:为了石油的建设》,以文字为媒介,让我从2020年的江汉油田进入60多年前的大庆油田,回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
二、石油与城市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能源命脉,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20世纪初期,受地质理论的局限,各方勘探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我国被视为“贫油国”,石油资源一度被外国资本垄断。这也意味着当时我国获取能源代价高昂,而且极易被其他国家扼住命脉,抗日战争年代更是牺牲了无数生命,只为了将石油从滇缅公路运进国境线。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不但为国家能源安全增添底气,也成为推动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加速引擎。
大庆会战第一口油井
但是建设大油田也并非易事。6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外部援助陡然归零。在这样的困局中,为了快速发展现代化工业,我们走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通过大规模劳动投入和群众科学创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匮乏的资源条件下,极短时间内另辟蹊径创造出工业奇迹。
在今天重返60年代的大庆油田工业经验,同时也是回顾新中国如何自立自强创新走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助于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以中国自身经验为主体理解今天丰富的现实可能性。
1960年代的大庆油田
我们在书中看到,60年代的大庆城市规划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建制化学科范式、符合经济现实的城市规划新模式。他们因地制宜,运用当地群众的生活经验,以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干打垒”为基础,创造出实用且节约的“科学干打垒”住宅区。这种房屋虽然无法提供舒适的现代生活,却能在当时匮乏的物质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保证石油人的基本生活。大庆油田的实践从建设需求和现实的物质技术条件出发,给出了一套工农业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城市设计方案,高大的钻井机、磕头机与大片的农田和谐共存成为大庆独特的景观,形成了与西方工业城市截然不同的“去城市化的工业化”经验,成为全国工业城市的模板。
钻井队工人们在严寒中工作
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能够把握方向的领导干部、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青年和普通的产业工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他们深入实际、攻坚克难,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奠定基石。
“铁人”王进喜
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较过去呈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油气的勘探开发正在向新区块挺进。如今,我国原油年产量已从80年代的1亿吨提升至2亿吨,天然气年产量从0.1亿立方米起步,增长至2300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为9.4%,发展迅速。
三、开发新气田
石油石化人一次次离开本土,前往偏远的山区、荒漠,开发新的油气田。现在,地理意义上的江汉油田已超出了潜江这一城市的范畴,重庆涪陵、山东清河、陕西坪北都有江汉油田的油区。涪陵页岩气田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油气区块。
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首口页岩气井--焦页1HF井钻获20.3万立方米/天的高产工业气流,拉开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序幕。
涪陵页岩气田
大规模的页岩气勘探开发,让涪陵焦石坝这个往日宁静的深山小镇变得热闹而繁华。气田会战初期,由现场管理、钻井、测井、录井、压裂、测试、工器具维修等近8000名工程建设者陆续进驻焦石坝,镇上的人口骤然增加了一倍。他们租住在当地农户家中,用乒乓球台当办公桌。与60年代的石油会战类似,大规模人口涌入尚未开发完全的乡镇,生活条件艰苦,石油石化人依旧秉持“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5年建成我国首个百亿立方米产能的页岩气田,连绵不绝的武陵山脉又成了石油人工作生活的新阵地。
随着气田的建设,涪陵的生活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各种社区、商场、公园也慢慢兴起。很多调去重庆涪陵的江汉人都是3个月“上山”、1个月“回家”的工作节奏。与本世纪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不同,石油石化人总是逆向而行。在远离城市的油气区域,石油工业与城镇的发展形成了有益的互补。
我曾在涪陵页岩气田驻站3个月,每周我都会跟车进入生产一线。一路上,庞大的山体在车窗框出的景别中无尽绵延,只有通过崎岖的山路才能进入散落在群山中的生产现场。
不同工种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石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钻井队的工作跟着钻机走,往往一个队伍就有五六十人,井打到哪里,队伍就跟到哪里,他们的居住点随着勘探工作的探进而移动。地层情况复杂,每次钻井周期纪录的刷新都来之不易,技术员告诉我,井场上只有有用的技术才是好技术,钻具和泥浆体系都要根据地层特性作出相应的调整,与生产结合紧密。钻井队员分工明确、通力协作,一口井的顺利完钻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采气站的工作相对稳定,通常一个班组十几个人就住在采气平台上,每天固定时间去区域的各井站巡检。有些站点由于过于偏远,只有两个人住在站上,每三个月轮一次班。我曾在一个采气平台听了站上所有人的故事。有对夫妻年轻时便在东北的井站上一起守井,从东北到西南,两个人把工作过成日子;有采气人从江汉采油厂临时调过来,心里仍挂记着在潜江的亲人;有人在采气站独当一面,成长为技能大师,把家安在了涪陵。
采气平台的驻站员工过春节
因此,书中晓华所经历的石油行业工作细节总会令我有种熟悉的既视感。今天的石油工业中仍留有60年代的影子,当年发现的油田至今仍为我们贡献着油气产量;作为模范典型的石油精神,在今天也延续为平凡岗位上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构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具体实践。
四、译者与书
这本学术专著出现在我结束学术生涯、进入石化行业的转折阶段,对我有独特的意义。本书所展开的60年代石油工业史精准嵌入了我读书时所关注的20世纪技术史和媒介史,打开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通路。本书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透过大庆城市的设计与建设,折射出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环境变化以及发展路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女性规划工晓华的个人经历,讲述她在大庆的工作、生活以及个体抉择。作为在新世纪成长的一代人,我再次体认到,我所经历的不过是漫长历史中的一个短暂剖面,要将个体放置在整体历史的背景下,了解过去、理解现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因此,在王洪喆老师推荐阅读本书之后,我出于单纯的知识共享的心态开始了“野生”翻译,通过“北京媒介小组”公众号进行分享,后来又经过王洪喆老师的介绍,认识了侯丽老师。感谢侯丽老师的信任,把翻译的任务交给了我,为我粗糙的译稿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审校,所幸有侯丽老师的把关,最终译稿得以回归原意。感谢王洪喆老师,不仅在我们读研期间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工作后关心支持我们的成长。感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读书》杂志的卫纯编辑,为这本书的最后面世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时也要感谢中国石化这个大平台,让我有了完整一年的实践锻炼经历,也让我对石油石化行业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和更深刻的情感。感谢中国石化报社领导对我的栽培、同事对我的关怀,包容我初出象牙塔时的莽撞,给予我成长的机会和空间。感谢江汉油田、中科炼化的领导和同事,非常热情地接纳了当时十分稚嫩的我,带着我进入生产现场,认识了可爱的石油石化人。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很多回忆都涌上心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庆油田纪念邮票
当下,能源行业面临新的变革。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激活页岩油气、深层超深层油气潜力,加大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力度,同时在氢能、地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探索新的可能性,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而来的能源故事仍然未完待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