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分析
近年来高校团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项目化。与项目化方向相配合的就是高校团学组织以各种项目划分业务部门。依笔者理解,以一个项目作为一个部门的重点抑或是全部工作,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在一个具体工作之中综合各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实现对项目所在范畴的全面贯通深刻体现。
那么,目前团学组织部门中的这些项目能不能达到上述的要求呢?
笔者所在高校的团委按照以下板块设置部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竞赛,社团管理,文艺活动,非课程活动信息平台运营,宣传工作,团员管理,办公协助。
学生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包括自主研究(自然、技术与社会)、投入实践(交流自然研究成果、开发技术与产品、介入社会事务),这是一组有着很强联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中国问题/解决别国问题”。
竞赛不能做到顺应这个过程,相反,它力图创造一种不同于这个过程的过程(竞技技巧、与他人竞争),以竞争为主导实际上扭曲了自主研究、投入实践的过程。
为了顺应真正的自主研究、投入实践的连贯过程,团学组织应该把这个过程作为若干个项目,这类项目的每一个项目都应该完整体现上述连贯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点,可以从不同的入手点出发确定项目,这样每一个项目虽然入手点不同,但落脚点有可能是交叉的。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的同时结合问题对一些本来是理论课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例如:设置“居民吹哨我报到”项目,以居民(村民)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然而居民(村民)的生活需求有可能最终落在自身(如家庭室内),也可能最终落在更广的范围内(某城市/某乡镇/某县/某一个或几个省/全国/多国/全球/太空【卫星空间站等】);再例如,设置“从人民中看中国”项目,从民众的具有小局部/广域社会意义的任何一种现象入手,对其的研究可能导向社会问题(如中国的主导生产关系/法律带路党问题/政权机关专业化加剧是反群众路线的这种问题等),也可能导向技术问题(创造新生产力巩固公有制)。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凭借和参与者的落脚点就是交叉的(既有可能是社会问题也有可能是技术问题,既有可能要求社会性解决方案也有可能要求技术解决方案【类似中医与公共卫生】),但是由于入手点不同,因此有分设的意义可言。现有的项目如“挑战杯”等聚焦社会重大需求,因此也有分设意义,但是参与者边研究边学习的就是不一定是本科专业知识了。无论如何,在这些项目中,都应该使每一个参与者(而不仅是获大奖者)共同得到的收获占总收获的绝大部分。因而甚至在某些项目中不应强调评奖。应该强调的相应变为每一名参与者的研究过程。
显然,这些项目也同时包含了技术与社会实践——技术本就应该为社会(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实践自己本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实际上它已经包括了目前团学改革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目前这种社会实践集中在假期,实际上它也应该包括在学期之内(因而在学校附近,是经常的、贯穿于整个学期的)。为专门的志愿服务设置一个独立的机构显然是不妥的。二者都需要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而这并不因为导向两种行为而变成两种事情。经常是学生首先观察分析社会,然后决定自己是组织社会实践(目前意义上的)还是组织(注意这个词)志愿服务。对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本来就是一种社会实践。同时,在校团委层面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部门都缺少总结与改进职能,经常是干完一个具体事情就过去了。
一个项目本身不一定持续很长时间,它的存续期限是不以顶层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项目化的部门设置必然涉及部门的撤销与转变。此外,一些部门的工作还存在经常性的交叉。例如,社会实践有时会经常导致校园内的文艺宣传——例如,解放前宣传土改,创经常需要与深入调查协助土改的本校其他学生一同参加土改工作队。现在,宣传社会进程的文艺作品创作同样是需要深入生活的。因此校团委单独设置大的文艺部门就容易过分强调自身工作、将其与其他事项相割裂。
最近一轮高校团学改革也提出了“工作人员-志愿者”的理念。很多高校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一般将“工作人员”当作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去看待。这样,“工作人员”就形成了对“志愿者”的管理关系。那么,“志愿者”在被“工作人员”管理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些什么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在学生组织中担任志愿者时的经历来总结。
“志愿者”在实际中一般是“工作人员”的学弟学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体现出一种“志愿者”对“工作人员”的的顺从关系。“工作人员”也往往是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志愿者”。“志愿者”设置的本意是吸收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自主管理。既然是学生的自主管理,那么“志愿者”与“工作人员”之间就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目前来看,二者简直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学生组织的工作实现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给“志愿者”分配任务完成的。一般“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对接工作的形式是询问“现在有某事项,有谁愿意干”。在这个过程中,看不到一点有助于“志愿者”独立思考、交流意见的迹象,“志愿者”根本不能独立自主,受到尊重地表达自己对于工作的看法——每周例会开成了单向的布置会。
二、团学组织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项目组织的好不好、对学生内在发展有没有好处,普通学生自己最有发言权。因此,团学组织项目化改革必须依靠广大的普通学生。而普通学生是经过十几年应试教育上来的,大部分还不具备真正的自我发展意识(而这大部分当中不是娱乐至死者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需要持续深入地进行思想工作,才能使普通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合理诉求(费尽心思“往上爬”在社会主义社会显然不是合理诉求)。这样,普通学生才能分析这些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是否全面、深刻的促进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学生的显著的、差异较小的正面发展,从而将自己组织为一个整体推动进行项目的优化与调整。志愿者不是团学组织工作人员的奴才,而是代表所有普通学生参加自主管理,因此,理应强化团学组织志愿者与全体普通学生的实际联系,以全体普通同学的力量监督团学组织工作人员(学生骨干)正确履职、通过长期艰苦的过程实际地反对内部官僚主义。目前“骨干动脑,志愿者动手”的现状是对志愿者独立负责精神的不尊重,必须得到改变。
三、团学组织如何实现上述任务?
(1)在一个体系内实现共青团和学生会具体改革的普通学生参与——校级学生代表大会与团代会联席常设论坛
常设论坛由学生委员会主办,听取非骨干普通学生对团学组织项目与志愿者工作体验的
意见与建议,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应该注意的是,讨论过程中应有一些原则内容,如团学组织项目化的方向是什么、如何衡量它对普通学生的作用等。如果涉及到对这些原则内容的质疑,应该即时组织全校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些原则下展开的讨论也应该使表达意见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除却特殊情况外,对应团学组织及其部门负责人必须到场当面接触表达诉求者并与之交流。讨论结果应当及时向全校(全社会)公布。团学组织及其部门必须执行讨论结果,执行不力者可以监督和处分。应通过校媒实行公开监督,处分主体应为普通学生,可能的实现形式包括撤职等(如何实现是一个问题)
常设论坛的最长开会间隔应结合考试安排确定,一般应为两到三周。开会形式应该亲近学生,最好开成茶话会的形式,因而会场布置要讲究。这种会可由学生委员会委员主持。
除此之外,还应定期组织对本单位学生骨干的整风会。
(2)校级学生骨干问题
应当改变校级骨干加分做法和行政保研待遇。现在的加分与行政保研待遇是一种将学生骨干与广大普通同学区分开来的做法,这两种待遇的存在实际上已经使学生骨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普通同学。离开了党的群众路线,取得再大的工作成绩,也是根本错误的。因此,应当将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学生骨干入职培训的第一议题。学生骨干在团学组织工作时,应该将自己的职能转变为总结志愿者的工作观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加以升华并引导志愿者对自身工作形成深刻理解等内容。在转变职能中,必须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从而)保护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骨干培训的时间实际上十分紧张,为了用好宝贵的课程时间,就应当将行政能力课程改为《党的群众路线》课程并改革上课形式与方法。
(3)《党的群众路线》课程的一种设想
《党的群众路线》课程应当与前述的学代会/团代会联席常设论坛一样,都是学生骨干养成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习惯的凭借。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课程中,也应该贯穿着学生骨干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实践。这个课程可以选取近几年团学组织服务学生的经典案例,邀请当事同学与上课的学生骨干共同复盘。在复盘当中,上课的学生骨干通过案例当事学生的引导(当事学生上课前事先梳理上课学生骨干面对案例时可能的工作思路),将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离党的群众路线还有哪些差距。在找到问题与差距之后,案例当事学生、学代会与团代会代表、学生委员会委员、所在部门志愿者以及普通同学将以各自的形式(课上及课下,更多的是在课下)帮助学生骨干从工作和生活内容中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课程也可以邀请近期上课学生骨干所在部门对接工作涉及的普通同学及志愿者对近期工作中当事学生骨干的表现发表意见。
(4)部门与子部门——各部门下不再划分子部门(太割裂)或直接以子部门为载体建立子部门临时沟通体系
这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现有的大部门之下,不再设置常设的子部门,改为设置临时项目组。在这种临时项目组中,各工种处于一组之内,便于沟通与充分交流意见,也有利于各工种站在全局视角分析问题。
另一种是将现有的子部门进行整合,相近职能的子部门只保留一个。在一项具体工作中建立各子部门之间的临时沟通体系。由于目前的部门设置反应的部分领域之间的联系明显较弱,这种设置做法可能有点激进。
四、团学组织实现上述任务的阻碍
顶层设计的执行方式本身就构成一种阻碍。
一部分问题在于上级团组织是否真正理解党的群众路线。在团学组织中实行工作人员与
志愿者分离的改革,本身就存在着“工作人员对谁负责”的问题。改革前,团学组织骨干由部门成员内部选举产生。改革后,作为工作人员的团学组织骨干不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报名-面试-任命产生。这就产生了“本届骨干对上届骨干负责”的荒谬现象。事实上,团学组织骨干理应对全体普通学生负责。只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才能真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以任命-加分-(行政等类别)推免三个环节为内容的所谓学生骨干“培养”过程实际上正在把学生骨干培养成高踞于普通学生(将来就是人民群众)之上的精神贵族。这本身就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在造就大批违背党的群众路线的人的团学改革进程中,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上级团组织是否真正理解党的群众路线。
另一部分问题在于高校团学组织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反对机会的、来自顶层的标准——各高校两级学生会每学期都要填一张自评表,而它们只能填写,根本没有机会去思考自评表上的标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本校实际。
还有一部分阻碍来自前序教育阶段与社会的绝对优势。
现在的高校本科学生,除了某些城市以外,在升入本科以前经历的基本都是六年起步(初高中)的极其残酷、极其喧宾夺主的应试教育。
这带来的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其习惯了弱肉强食的丛林逻辑,因而无法提出一个团结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的方案——甚至是观点。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革命进程还能够培育出把资产阶级(或者说“全体国民”)作为一个整体的其民主派(提倡整个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实行专政),那么当今的中国教育确实没有培育出什么有广泛整体意识的人。相反,这些人将身边的绝大多数同龄人都看作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也许是人形动物)。
这些刚刚升入本科的学生(尤其是选择竞争学生骨干的学生),没有辨别团学组织体制好坏的能力,面临一个团学组织,往往是介绍什么就认为是什么,没有任何冷静的分析与质疑精神。因而在担任学生骨干以后,也就不会怀疑自己的作风与集体生态(部长团本身以及主席团-部长团-志愿者三级体系在工作体现的常态)有什么问题。
而社会的示范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大多数企业与政府机关(后者的工作氛围更是家喻户晓)中上司/上级的霸道姿态(愈发严重),文化作品(恐怕是文化垃圾)中满大街的“霸道总裁”,60后、70后家长(不知今后80后家长补位后会怎样?)言传身教的腐朽思想(人性自私——校园霸凌者的家长是否也是腐朽思想布道者?),都使得大多数高校学生不能具备任何一种包含“集体”“平等”这些概念的思想。
结语
从团学改革出发,讨论仅仅停留在高校应该怎么做是没有意义的:要想其做出改变,首先应当让社会特点发生根本转变。因此,我们应该分析的便是:如果它不变,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如何在我们变成这样的条件下,使社会特点发生根本转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