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要在城市生活,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居住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城市,人口居住是以社区为主要聚落形态的。因此,对社会发展而言,亟待解决的是在城市社区空间中如何“安置”农民工的问题。
“混合社区”是农民工与市民在居住空间上的拉近
对于移民在迁入地的适应与融合,西方很早就开始“混合社区”模式的实践。近年来,国内一些从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学者也提出了“混合社区”的概念。所谓“混合社区”,指的是农民工与市民混合居住的城市社区。这种社区主要特点是居住人口多元化。在农民工与市民的融合研究中,混合社区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农民工与市民居住隔离,大量农民工集中居住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居民不融合的一种积极回应。
混合社区的建立,意在使市民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交往绕开空间屏蔽,实现在场式交往,借此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也就是说,希望农民工与市民在相同的空间和共同的规范下能够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拉近彼此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当然,这个结论来源于理论上的论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居住空间上的拉近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融合结果是多样的。混合居住模式的确增加了农民工与市民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甚至也能够在两个群体之间实现低度交往和融合,并建立起某种弱邻里关联。但是,在某些开放式的社区,流动人口与市民两个群体之间并没有出现融合迹象,甚至出现群体相互隔离的局面。可见,融合不是混合居住模式必然的结果,更不是唯一的结果。
居住上的共同在场未必带来交往的共同在场
居住空间的分异与社会结构的分化是相关的,二者表现为一种“互构”的关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混合社区的设想立足于从空间整合的视角来破解这种“互构”的关系。那么混合居住是否能解决农民工与市民的这种隔离困境呢?
从实践看,市民和农民工住在同一社区并不能自然而然形成整合性的社区共同体。农民工与市民虽然同住一个社区,但不同的生活路径和工作经历使得两者之间在空间中的行动并不能实现实际的共同在场。两个群体间的交往实际上呈现出“离散型”的特点,尤其是社区内的农民工。农民工早出晚归,从空间上看,白天他们远离了社区和社区内的居民,接触的主要是与他们从事相同职业的工友或老乡,并逐渐在工作场所形成了属于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和交往圈。社区内的城市居民在工作中接触和交往的对象也基本上是自己的同事、同学以及当地市民。可见,居住上的共同在场并没有带来交往的共同在场。“混合社区”的空间内部形成了农民工与当地市民两个“单体同质型”的隔离性群体,无法形成“区域场所环境—社会群体或阶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社会关系再生产模式,难以实现有效融合。
事实上,社区中农民工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不多,没有表现出所谓的“外倾性”主动交往的行为,也没有形成关系紧密的农民工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流动的他们对于交往和结识陌生人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过好各自的生活”是他们共同的愿望。正如帕克所说:“城市生活的一个极大特征就是,各种各样的人虽然经常见面,但却从未互相充分了解……虽终日在社区的街巷中经常相遇,但他们依然属于各自不同的世界。”
实现真正融合有待社区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外在支持
农民工进城后,长久地远离农村共同体,容易导致其传统社会关系的断裂和社会支持网络的解体。那么,通过规范化的社区管理为农民工建立起了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否能提高农民工社区融入的能力呢?
从实践看,为做好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高农民工的社区融入能力,有的社区建构起了一整套的“新居民”互助服务网络,通过创新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模式为农民工建立起了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尽管如此,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也并没有表现出理论上预想那样的高度融合,而是呈现出低度交往和低度融合的状况。主要表现在:
首先,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节假日的社区活动、聚餐、讨论会、互助小组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才得以共同在场。虽然这种形式已经形成一定的常态化机制,但短时间的共同在场并不能产生很高的情感能量,从而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交往需求。
其次,社区内农民工与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向邻里求助的现象较少,一般更倾向于向物业求助。这表明,社区居民(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当地市民)并没有建立起很强的邻里意识,邻里之间的关系仅仅表现为“知道这家是谁、是做什么的、出门碰到打个招呼”而已。
再次,尽管通过互助服务站、义工队、志愿服务队等社会支持网络为农民工提供了社区的宏观支持,但来自社区内邻里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微观支持还未有效地建立起来。
综上,在城市社区,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弱交往与弱关联的交往特点导致混合社区内部农民工与市民之间不可能轻易达到交往和融合的目的。由于身份和职业的同质性,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最频繁的工作场所的同事顺其自然地成为他们交往对象的首要选择。混合居住只是提供了农民工与市民实现在场交往的空间场域,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两个群体的融合,还需要有相关政策与制度、组织构架以及社区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外在支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