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的精神病,肯定不是“猥亵女上司”这种表象。他得的,实际上是很常见的精神分裂症。重要起因是,如今的他,再也写不了任何文章了。
“当年明月”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是活出自我。但他那个原来“我”不见了,这个新的、勉强在体制内混着、江郎才尽的新“我”,让他感到难以忍受。于是,精神分裂了。
自媒体文章《知情人透露当年明月“发疯”细节》说:“他长期失眠,精神萎靡,昼夜颠倒,出现幻听,幻视。”
我相信,这个传闻应该是接近真相的。本文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他的病是中国人的常见病。当然,也是现代人类的常见病。只是,“当年明月”的病因,有着中国社会自身的特殊性。
2006年出版的《明朝那些事儿》是现象级畅销书。“当年明月”22岁时就将4100万现金存折交到了妻子手中。此后,他就踏上了仕途。
不可否认,“当年明月”是有相当才华的,尤其是,一个人年轻气盛时,往往激情四射。因此,这本书里面确实有不少人生感悟性质的“金句”。
但,我的朋友苗大师认为,尽管“当年明月”有自己的东西,但《明朝那些事儿》不过是“大学生习作”。
之所以大热,是因为那时的中国社会思想还比较幼稚,但市场就信这个。
我补充说:很多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那里寻求寄托,所以对这种历史普及很感兴趣。我之所以一直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兴趣,是因为感受到的现实压力太切身。
苗大师说:是,文化上瘙痒的人非常多。
我认为,我们的这个简单对话,基本上勾勒出了“当年明月”发财致富的秘密。
其实,直到今天,从整体来看,中国人在自我意识上,都没有太多进步。例如,绝大多数人还在争论传统文化、国粹等问题。
但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思想毕竟出现了明显分层。世界正在发生巨变,中国人必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因此,这些年海量的哲学书籍出现,争论的问题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了。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因此,人生意义、“自我”等成了很多人的议题。《我的阿勒泰》之类书籍开始畅销。此外,政治哲学的话题,例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左右之争”、美国大选、文明冲突等成了知识群体的兴奋点。
中国人精神上的彷徨、焦虑、不安也由此开始。“当年明月”是中国数亿精神病患者之一。因此,本人当然是同情他的。
我今天刚好翻完了《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这本书,腰封上写着:“我们每个人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这让我想起了黑格尔的“我即我们”。这
些哲学家的说法,本来就叫人抓狂。单个人是孤独的。但,必须公共生活,同样令人不安。而中国人历来是不太乐意睁眼看世界的。因为,这需要智力、勇气,承认生活的变动不居。
关于自我的不确定性,齐格蒙特·鲍曼的《自我》一书中,引用了诺贝尔奖得主伊利亚·普里高津的说法:“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持续‘构建’的世界,它受概率法则的支配,不再是一种自动装置。于是,我们从一个‘存在’(being)的世界,被引入一个‘成为’(becoming)的世界”。
但,中国人的主流是“求稳”的。我们潜藏在内心中的思维,仍然不是现代人的。所有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当年明月”也不例外。
《知情人透露当年明月“发疯”细节》这篇文章说:“家庭环境源自于家里的公务员背景,父母也希望他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一个如此成功的人士,最终却选择了“体制”,因为在中国,“体制”是稳当的。任何社会当然都离不开“体制”提供的秩序。但,“体制”就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个‘成为’(becoming)的世界”。在“体制”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广泛的“公共领域”。后者正是前者的更新之源。
最近,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新结构转型》中译文发行了。整个世界的公共领域正在迎接新的变化,尤其是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影响。齐格蒙特·鲍曼同样寄希望于公共领域。
《自我》下面的这段话,是对现代人精神状况及其困境的最好总结:或许可以这样说,“体制”和公共领域分别基于互不相容的关联逻辑或原则:“体制”的关联总是垂直的——总有人在顶部负责,有人在底层听命;公共领域的关联则是水平的,所有相关方被赋予平等的权力。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公共领域”理解为“社会生活”。在这里,人人平等。公共领域接纳所有人。所有人的命运都休戚与共。这是一个伦理世界,而不是被各种话语、身份等社会符号所肢解的象征世界。
但,自从“当年明月”踏上仕途,他就逐渐疏远了这个伦理世界。例如,家庭生活出现挫折。现代人生活在手机世界中,“公共领域”被自己亲手关闭了,因此同样会出现这类问题。尤其是中国人,至今还没办法接受现代、后现代话语。而我们的生活又是现代、后现代的。因此,人们在精神上普遍找不到安身之处。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病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