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礼炮”(SALUT)的推力矢量型AL-31FN涡轮风扇发动机。
资料图:中国歼11型战机。
据俄罗斯国外传媒网5月22日报道,美国战略之页网站评论称,中国虽然早已走上仿制外国装备的成功道路,但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比如在军用喷气式发动机方面就遇到较大困难,致使中国严重依赖俄罗斯产品,而且短期内很难改变。
美媒称,中航工业至今未能掌握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和质量监督方法,甚至无法达到俄罗斯发动机厂商的工业生产标准,无法满足军队当前的要求。尽管努力了多年,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中国目前只有20%的军用飞机使用国产发动机,其余80%全是进口产品。
美媒称,最近十年中国一直在大力促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但在许多方面遇到了苏俄当年遇到的问题,很难自主设计出需要的产品,研发能力较低。不过中国现在也有几个优势:一是中国了解俄罗斯以前的失误后能避免许多问题;二是中国有更多的渠道得到西方发动机生产技术;三是中国有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促进发动机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国产歼-10飞机和WS-10A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只是“在错误中学习”的一个过程。
美媒称,中国多年来一直在仿制俄罗斯两种发动机,其中AL-31中国版WS-10A用于苏-30、歼-10和歼-11,RD-93中国版WS-13用于JF-17。中国虽已掌握了AL-31生产技术,成功仿制出使用寿命相当长的发动机,但可靠性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这是一个严重问题,毕竟在空战中发动机故障非常致命。
军用喷气式发动机极其复杂,中国在仿制和自主研发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经常在努力解决旧问题时又出现新问题。两年前中国曾宣布要为歼-10换装国产WS-10A发动机,替代俄制产品,不料去年却被迫再次订购数百台AL-31FN,此前俄售华AL-31发动机数量已超过千台,因此WS-10A的大规模使用根本无从谈起。中国声称WS-10A性能先进,相比AL-31FN有了很大改进和完善,但是中国仍旧无法掌握喷气式发动机方面的一些关键生产技术。况且,俄方也在积极完善这种产品,已使其修理间隔寿命由900小时增至2000小时。中国生产的喷气式发动机质量不是很高,可靠性差,很难实现5年后摆脱对俄制军用发动机依赖的目标。为此不仅还要做大量工作,而且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至少近期内暂时难以真正摆脱俄制产品。俄方确信中国无法很快解决发动机研发和生产问题,因此一直都在试图利用发动机问题限制中国,迫使中方做出各种让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