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伊朗石油部长称将向欧洲某些国家“停油”。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伊朗欧盟“石油战”扰乱国际油市 国内成品油价又要“抬头”? 新华网上海1月30日电(记者刘雪、王蔚、陈云富)龙年伊始,伊朗与欧盟之间的“石油战”不断演绎,使得地缘政治成为当前国际原油市场最大的扰动因素。 受国际油价支撑,国内三地原油变化率至今已连续十五个交易日走高,成品油调价窗口隐现。专家认为,如果国际油价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近期国内成品油价可能面临上调的风险。 “石油战”两败俱伤 兔年春节期间,世界主要产油重地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导致国际油价一路飙涨。龙年伊始,波斯湾地区局势再起波澜,欧盟和欧佩克主要产油国伊朗打响了一场“石油战”。 1月23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针对伊朗的石油禁运令,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制裁。作为回应,29日伊朗表示打算停止向欧盟供应石油5年至15年,并再次扬言封锁海上石油运输重要关卡霍尔木兹海峡。 在专家看来,伊朗与欧盟之间的这场“石油战”对双方均无益处。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认为,欧盟通过制裁伊朗共识的主要推动力来自美国,此举并不符合欧盟利益。意大利等国目前深陷债务危机,而停止面向伊朗进口原油寻找替代渠道势必会造成另一波经济动荡,这对于债务缠身的欧盟国家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于伊朗而言,石油是伊朗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也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对欧盟石油出口受阻也将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因伊朗石油主要出口区域为亚洲,欧盟的禁运制裁短期之内无法伤到伊朗的根本,相反,如果伊朗叫停伊朗石油对欧出口,对于意大利等国来说,可能真的将“被反咬一口”。 中国国际期货高级分析师刘亚琴表示,目前伊朗问题已成为国际原油市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虽然伊朗问题是否会激化仍待观察,但这场纷争将会为投机基金提供做多油价的借口,届时国际原油市场将再起波澜,高油价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 |
2012年,全球经济前景扑朔迷离,国际原油市场上各种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国际油市将如何演绎难下定论。总体来看,专家认为地缘政治因素、金融避险因素以及欧债危机恶化影响新兴经济体等因素,有可能成为影响2012年国际油价运行的三大不确定因素。
首先,中东局势是国际油价走势最大的影响因素。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欧亚所所长余建华认为,伊朗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口的石油占世界贸易量的40%,所以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国际油价必然飙升。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陈克新表示,如果没有欧债危机负面因素的抑制,伊朗局势对油价的带动很可能已上升到120美元/桶,如果地缘政治因素继续演绎到爆发战争,油价上升到200美元/桶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次,资金避险因素或助推油价上涨。上海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欧债危机拖的时间越长,投机资本对欧债抛售的趋势会进一步增加。国际原油市场金融属性非常强,如果油价高涨,一定是因为资金避险的因素导致,而不是实体经济的推动。
最后,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峻挑战,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分析说,欧债危机会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多大的冲击是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国内调价窗口隐现
由于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挂钩,因此,国际市场的跌宕起伏关系着国内民众生活成本的高低。去年在利比亚局势推动之下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国内成品油价一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是否还会再创历史新高?龙年伊始,成品油价格是否又要上调?
在国际油价支撑之下,近期国内成品油调价参考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连续十五个交易日走高,甚至有机构监测的数值已经超过了4%的调价红线。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并未公布三地原油变化率的详细算法,各家研究机构测算的数据有所偏差,总体趋势均为上扬。根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监测,截至1月27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变化率为4.1%,已经超过了调价红线,并连续十五个交易日保持上扬态势。能源研究机构东方油气网测算,截至1月27日,三地原油变化率为3.436%,同样连涨十五个交易日。
“近期成品油调价能否实现仍充满不确定性。”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若布伦特油价在111美元/桶附近,则难以满足调价条件;若布伦特走高至113美元/桶之上,并保持一周时间,才有望在2月上旬开启调价窗口。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即便当前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考虑到国内春运的形势,调价时间点可能向后拖延。
欧盟25国通过“财政契约”草案 英、捷置身事外 | ||||||||||||||||||
|
|
中新社布鲁塞尔1月30日电(记者沈晨)不幸遭遇“大罢工”与“大降温”的2012年欧盟首次峰会1月30日晚“圆满”落幕,德国、法国等25个欧盟成员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通过“财政契约”草案。这项旨在强化财政纪律的政府间条约有望在3月初的欧盟峰会上签署,以期避免债务危机重演。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介绍说,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目前只有英国和捷克不同意加入“财政契约”。英国的态度早在去年12月底的欧盟峰会上就已明确,只是捷克“近乎180度”的转变令人意外。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对捷克临时改变态度很是不解。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12月能够接受的事情,现在就不能够接受了。”据萨科齐透露,捷克总理内恰斯以“宪制原因”拒绝加入“财政契约”。 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当晚欧盟25个成员国就“财政契约”达成一致意见,是此次峰会的“壮举”。德国是“财政契约”的主要牵头方,默克尔一直坚持要控制各国的财政赤字,并对违反规定的国家自动进行“惩罚”。 根据25国通过的“财政契约”草案,欧元区国家以及其他愿意加入的欧盟成员国将施加更严格的财政纪律,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将自动受罚。 欧盟领导人在此次峰会上就欧洲永久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达成一致意见,相关条约有望在近期签署。根据去年年底峰会达成的协议,欧洲稳定机制将提前一年至今年7月生效。 欧盟首次峰会当晚还传出“利好”。默克尔和欧元集团主席容克都指出,与民间投资者就重组希腊主权债务的谈判接近达成协议。欧盟此前明确表示,如果该谈判无法达成协议,希腊就得不到价值130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 “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尤其是帮助年轻人就业”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范龙佩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稳定还不足够帮助欧洲走出现有困境,欧盟必须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下大力气。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指出:“我们不仅需要严谨的财政纪律,同时也需要增长。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计划,并在付诸实施。”据悉,欧盟领导人在此次峰会上初步同意,将2007年至2013年预算中未动用的200亿欧元资金转而用于创造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欧盟就业与社会状况报告》,欧盟27国去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失业率创历史新高,达到9.8%,其中青年等群体失业情况最为严重。该报告以2011年11月为例指出,欧盟青年当月失业人口共计560万,青年平均失业率达到22.3%,比2008年春上升了约7%,西班牙等国青年的失业率更接近50%。而西班牙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也表明,该国去年第四季度失业人数为527万人,失业率高达22.85%,其中年轻人失业率超过了40%。(完) |
欧盟25国通过“财政契约”草案 | ||||||||||||||||||
|
|
—————————————————————————————— 新华网布鲁塞尔1月30日电(记者李明 缪晓娟)欧盟成员国领导人30日晚在布鲁塞尔召开今年首次峰会。会上,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欧盟25国通过了旨在加强财政纪律的“财政契约”草案。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在峰会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5个欧盟成员国将在3月的春季峰会上正式签署草案,随后启动批准程序,一旦得到17个欧元区成员国中的12国批准便可付诸实施,这意味着所有缔约国将遵守更严格的财政纪律。 根据“财政契约”中的自动惩罚规定,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将有权对结构性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0.5%的国家进行处罚,最高金额不超过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1%。 范龙佩说:“这部条约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好的监管。”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财政契约”草案的通过“令人印象深刻”。他还强调,欧洲经济复苏与信心恢复不仅需要“纪律”,也需要“增长”。 欧元区国家随后发表集体声明说,这意味着欧元区朝向更紧密的财经一体化与更有力的经济治理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解决欧债危机、改善经济增长和实现财政可持续性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透露,捷克在当天的峰会上拒绝加入“财政契约”与该国批准程序有关。据当地媒体报道,捷克政府计划举行公投来批准“财政契约”,但执政联盟内部并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捷克总统克劳斯则反对通过公投来批准“财政契约”。 面对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在去年12月召开的欧盟冬季峰会上,除英国以外的欧盟26个成员国均同意缔结“财政契约”,通过政府间条约的方式来强化财政纪律,加强经济稳定、协调和治理。英国首相卡梅伦以这份契约威胁到英国金融业地位为由拒绝加入。
目前的债券市场虽有暗礁,但这和未来“垃圾债券”启动后的情形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原先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企业都是属于资质比较好的,但将来资质可能会良莠不齐。而由于风险大、流动性差,垃圾债券的出现,对于债券投资者的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高收益债券的启动已被列入议事日程。 12月1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要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的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适应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需要,逐步研究推动地方债、机构债、市政债、高收益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创新。” 其实,郭树清已不是第一次公开提及发展高收益债。 2010年4月,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的郭树清就指出:“随着中国债务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应引入垃圾债券,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这或许有一点激进,我们很可能要用一个更合适的名称,比如创新债券或高收益债券。” 中信建投债券承销部董事总经理黄凌指出:“目前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仍以国有投资机构为主,风险偏好比较趋同,大部分集中于中低风险的债券,高收益债券的市场需求相对较低,使得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然而,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段亚林表示,“从欧美的情况来看,高收益债券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市场规模日益壮大,这说明高收益债券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投机工具,避而远之。” 1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将债券市场投资者按照产品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分为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 专业投资者参与范围较广泛,尤其是可以参与高风险等级的债券交易品种,而普通投资者仅能参与风险较低的品种,即国债、地方政府债、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公司债和企业债现券,以及质押式回购的融券交易。 符合证券账户净资产不低于50万元、最近3年内具有10笔以上的债券交易成交记录、具备债券投资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测试、签署风险揭示书并做出相关承诺等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才可申请成为专业投资者。 这意味着自2012年2月1日起,普通债券投资者将无缘上交所债项评级在AA级以下的债券以及质押式回购的融资交易。 “高收益债的推出也将打破中国债券市场低风险甚至是零风险的投资格局,对中国债券投资者而言,‘闭眼买债’时代已然走到尽头。同时由于高收益债券流动性较差,政府需建立专门的市场,加强信息披露,仅允许专业投资者入市投资。”段亚林对记者表示,“我们相信只要规划合理、监管得当,中国的高收益债券市场一定会成为信贷市场及股权融资的有益补充,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是将若干家中小企业各自发行的债券集合在一起,采取“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模式的债券,由担保机构作为第二偿债来源,因而能够提升债券信用等级,降低发债成本。 高收益债 又称垃圾债券(junk bond),是指由信用较低或盈利记录较差的公司发行的,评级低于投资级的债券(一般为BBB级以下),此类债券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 垃圾债券“传奇” 具有高收益特点的垃圾债券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市场。此前,这些垃圾债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为融资而发行的。由于与高门槛的信贷无缘,这些小公司只能靠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但是因为自身信用等级低,有的甚至没有评级,一些主流、顶级的机构是不青睐的,因为很难销售并且对机构的声誉风险很大,而且大投资银行也不感兴趣,投资者也基本上不碰这些债券。同AT&T和IBM等蓝筹公司的债券相比,垃圾债券可谓渺小至极。 在这样一种强烈对比下,有人看到的是垃圾债券毫无前景,避而远之。而有人则看到的是财富和垃圾债券市场的巨大空间。80年代,“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M. Milken)首先将垃圾债券运用于公司购并,“垃圾”变成了“核武器”,并为企业界和投资界广泛接受。 垃圾债券的诱惑力在于它的高收益。总有那些爱冒风险的人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加享受那份高风险带来的刺激感,垃圾债券游离于证券市场的边缘,在不成熟的市场中膨胀和壮大。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由于投机过度,进入发行低潮,高收益债大鳄德雷克赛尔公司被迫破产。1990年美国仅发行9只高收益债券,融资13亿美元。 而当时的情形在描写华尔街内幕交易丑闻的权威之作《贼巢》(Den of Thieves)及讲述华尔街债券市场起伏的《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中都有栩栩如生的描述。 1997年以后,高收益债券又开始迅猛发展,2010年美国高收益债券发行量达到2400亿美元,成为融资市场的重要产品。 欧洲高收益债券虽然兴起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统一货币后的欧洲经济飞速发展,欧洲中小企业大量发行信用级别较低的高收益债券。 近年来,随着欧洲股市泡沫破灭所带来投资级债券的违约率提高,很多原本仅投资高等级债券的基金开始关注高收益债券市场,使得高收益债券的投资需求进一步增加。2010年欧洲高收益债券发行量为480亿欧元。记者 汤雅婷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