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金融机构所有权结构效益效率比较分析
李济广,周玉洁
摘 要: 笔者对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上市金融机构进行绩效比较分析,范围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及保险、信托类金融机构。首先明确了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及最终控制人的所有制性质,然后利用资产净增加值率等指标来分析不同性质股份控股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效率,再结合社会效益与宏观效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近年国家控股金融机构经济效益高于非公有控股金融机构经济效益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股权结构; 经营业绩;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6511( 2012) 04 - 0065 - 05
一般认为,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组 织结构的基础,合理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提高治 理效率并取得优良业绩的重要保证。2000 年以后, 国内开始关注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研 究。股权结构分为所有权结构和股东规模结构两大 结构。研究所有权结构的影响在我国具有更重要的 意义。
一、文献概述
关于所有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 主要有 3 种观点。
一是认为二者无关或影响复杂。李维安、曹廷求以山东、河南两省城市银行的调查样本为依据,对我国区域性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银行控股股东的性质并没有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1]。迟国泰、孙秀峰、芦丹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独资银行的成本效率,没有显著差异[2]。严太华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相差不大,并在不断接近[3]。赵振全、赵石磊、王佐理得 出结论: 股份制银行的成本 X 效率总体上高于国有银行,但梯队现象明显,少数股份制银行 X 效率严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何蛟、傅强、潘璐实证结 果表明: 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成本效率较高,但利润效率最低,外资银行利润效率最高。股权结构改革后, 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不仅改善了银行 的成本效率,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利润效率的提 升[5]。丁俊峰认为,股权结构的设置对银行绩效不 存在必然的联系[6]。
二是认为非国有股权效率高。姚树洁、冯根福、姜春曾计量出非国有银行比国有银行效率高 11% ~ 18%[7]。汪来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其研究的样本 银行内,随着国有股权占比的下降,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增加[8]。Xiaoqing Fu 指出,X 效率股份制银行效率高于国有银行,国有银行改革后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9]。庄宏献、叶正茂认为,在保险企业股东结构中,股份性质的非公有化、非国有股份数量结构的相对集中,对企业经营效益有明显的作用和影响[10]。赵旭峰、汪宽文、刘荣香认为,国有法人控股 的证券公司的绩效优于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控股的证券公司的绩效,第一大股东为民营性质的证券公司的绩效,又优于前两种情况[11]。
三是少部分学者认为国有股权效率高。李仪简、高正平的研究结论是: 国家股权在总体上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同时,国家股权与银行绩效又呈现一种左低右高的非对称 U 型曲线关系。银行绩效随国家持股规模先下降,然后上升[12]。谢 晓霞、李进得出的结论是: 政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保险公司业绩呈正向关系,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不利于保险公司业绩的提高[13]。
二、金融机构效率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在衡量金融机构绩效的指标选择方面,国外经 常使用托宾 Q 值,这对研究金融机构绩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内大多数学者在评价金融机构效率 时,主要采用现成的企业财务指标。首先,采用最多 的是总资产收益率( ROA) 或净资产收益率( ROE) , 即仅以利润为中心。其次,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银行 的状态,近年有人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 4 个方面进行研究,即用多指标评价金融机构的效率。这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都处于中间状态,不一定反映实际效率,成长 性( 增长率) 本身也不是效率。一个类似的做法是引入“不良贷款率”作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加以 平衡。丁俊峰提出用“净资产收益率除以不良贷款 率”作为指标进行研究[6]。不少学者进行了成本效率研究,即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研究。迟国泰和杨 德等建立了以营业投入、借贷资金为投入,贷款、证 券与投资、非利息收入为产出的指标体系[2]。赵振全、赵石磊、王佐理提出了以存款、贷款、投资作为产 出,以人力资本价格、固定资产价格、存款价格作为 投入的观点[4]。
以上指标衡量的都是微观效率,即金融机构自
身的经营效率。上述文献综述中的实证研究也都是 微观分析。经济效益还有宏观效率。西方宏观金融 效率概念来源于金融系统的功能主义观点,这一分 析范式把银行等金融系统的功能归纳为: 动员储蓄、资本配置、风 险管理、监督经理和促进创 新,等等[14]。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也是注重宏观经济效益 的。宏观金融效率主要表现为: 通过金融机构宏观投资效率与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起促 进作用。
关于宏观金融( 银行) 机构效率的所有权效应问题,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和发展国有银行具有很好的宏观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益。由国有银行控制有利于贯彻国家计划,有利于贯彻宏观调控意图,也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需要。一些人认为,信贷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在 干预途径中,国有产权最为直接也最便利。特别是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克服信贷市场失灵而建立国 有银行更是必要的。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政 府可以通过国有银行国家所有权促进战略部门的发 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影响金融 效率和经济效益。他们认为,国有银行往往成为政 府寻租和施惠的工具,政府可能通过国有银行将资 源配置于经济低效,但政治需要的项目。政府也不 太可能去认真甄别战略部门并真正地对其提供信 贷,国有银行既可为政府偏好的国有部门提供融资, 也可为财政赤字融资。国有银行的预算软约束导致 企业预算软约束。在我国,不少人主张银行引进私 有产权,主要是认为私有产权能提高治理效率,并有 利于对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尽管金融效率的所有权效应问题引人关注,但以中国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甚少。米运生、周文良、刘仁和对银行所有权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 结果表明: 国家所有权对中国宏观金融效率的影响均为正向,但系数较小; 银行国有化程度与金融效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虽然国有银行总体上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它也不利于信贷资本的高效使用和 最优配置[15]。
学术界评价金融机构效率的标准和指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注意最能反映“效率”的指标,即资产 净增加值率或社会贡献率。“效率”的含义是投入 与产出之比。站在股东的角度,反映他的投入产出 的基本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但在经济学上,这最多 是所有者的“收益”率。利润率只能是股东管理学 的效益指标,而经济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问题的。站在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金融机构最基本的投入 是其运用的资产,而不仅是股东自有资本,也不是借 贷资金或人力资本价格、固定资产价格、存款价格。其产出不仅是利润,也不能用存款、贷款、投资、收入 来表示和概括,产出是新创造的价值。新创造的价 值难以计算,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是在 行业间、企业间转移的,但整体上可以按企业产出中 所包含的新价值即净增加值来计量。净增加值体现 了企业的全部贡献,包括国家税费、所有者收益和职 工劳动报酬。资产净增加值率 = 经济主体提供的净增加值/ 经济主体占用的资产总额 × 100% 。劳动生产率( 人均净增加值) 也是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效率的指标。
目前,在金融机构宏观效率研究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仅能以货币表示的效益进行衡量,而无法对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笔者主要利用资产净增加值率指标,重点分析不同性质股份控股公司的经营效率,再辅之以宏观效率和社会效益分析,以比较不同所有权结构的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
三、各类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情况
笔者分析的范围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以及保险、信托类金融机构。截至 2010 年末,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共有 16 家上市银行类金融机构,15 家上市证券类金融机构和 5家上市保险类金融机构( 下面文中的 36 家上市公司均以简称表述) 。
所有权股权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股份在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及相互关系,股权结构的实质就是不同种类的股东控制权的大小。就我国上市金融公司而言,不同所有权性质的股份包括国家股( 本文将国家法人股归入国家股中计算) 、法人股( 指非国有法人股,包含外资外人股) 、自然人股。上市金融机构有的是国家控股,有的是法人控股,个别的是 自然人控股。当然,也有个别企业控制人的身份不 明显。通过分析各家金融机构的前十大流通股和十 大限售股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可以看出各家金融 机构的所有权差异,并判断出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我们可以从各家银行的年报中得知它们的控股股东 和实际控制人。在由实际控制人控股的 16 家上市银行中,有 12 家银行是受政府、国有投资公司和国有骨干企业控制的银行,即国有控股银行,其余为非 公有法人控股银行。同样,在 15 家上市证券类金融机构中,共有 11 家是以国家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为实际控制人的金融机构,3 家保险类上市企业由国家控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开信息比较其业绩和 效率。由于近年来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股 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故只观察近 3 年的经营业绩,以反映近期经营情况。
表 1 2010 年末我国不同性质控制人上市银行资产净增加值率指标 单位: %
银行 |
工商 |
中国 |
建设 |
农业 |
交通 |
中信 招商 |
兴业 |
浦发 |
光大 |
华夏 |
南京 |
民生 |
北京 深发 |
宁波 |
控制人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国家 |
法人 |
法人 法人 |
法人 |
指标 |
2. 21 |
1. 94 |
2. 30 |
1. 90 |
1. 78 |
1. 91 2. 21 |
1. 72 |
1. 73 |
1. 67 |
1. 32 |
1. 75 |
2. 00 |
1. 60 1. 78 |
1. 64 |
均值 |
|
|
|
|
|
1. 87 |
|
|
|
|
|
|
1. 75 |
|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巨灵信息、和讯网。
表 2 上市银行资产净增加值率平均值 单位: %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巨灵信息、和讯网。
( 一) 银行类金融机构经营绩效
从表 2 可以看出,2008—2010 年 ,国有股控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值明显比法人股控股公司高。2010 年国有股所占比例较低的金融机构业绩水平,相对低于国有股权比重大的银行业绩水平。
在资产净增加值率这个最重要的指标上,3 年中国有股控股银行表现出了其实力。四大银行都有较高的资产净增加值率。2009 年,只有四大国有银行资产净增加值率大于 2% 。这反映了国有股控股银行进行资本增值的能力更强,创造综合效率的实力更强。从 2008—2010 年经营业绩来看,在国有控股银行中,国有股占总股本比例高的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表现得相对较好。
表 3 2010 年末我国不同性质控制人上市证券公司资产增加值率指标 单位: %
证券 公司 |
中信 海通 招商 宏源 光大 华泰 兴业 西南 国元 山西 东北 |
广发 太平洋 长江 |
国金 |
控制人 性质 |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
法人 法人 法人 |
自然人 |
指标 均值 |
13. 82 6. 78 6. 12 10. 25 7. 71 5. 84 6. 78 7. 18 7. 31 6. 37 6. 41 7. 69 |
8. 71 8. 29 6. 89 7. 96 |
11. 40 11. 40 |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巨灵信息、证监会网站。
表 4 上市证券公司资产净增加值率均值 单位: %
控制人 |
2008 年 |
2009 年 |
国家 |
13. 32 |
7. 62 |
法人 |
- 2. 05 |
5. 36 |
自然人 |
20. 54 |
11. 77 |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巨灵信息、证监会网站、招股说明书。
( 二) 证券类金融机构经营绩效
从表 4 可以看出,2008 年和 2009 年两年,由国有股控股的证券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平均值, 高于法人股控股的证券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平 均值。2010 年的指标反映了法人股控股证券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与国家股控股的证券机构相 同。以自然人为实际控制人的国金证券的指标值较 高。但是,由于此类公司在上市证券公司中仅有 1 家,因此,说自然人股控股公司具有相对优势并不具 有说服力。
在资产净增加值率方面,只有 1 家自然人股控股证券公司在这一指标值上占有绝对优势。而2008—2009 年国有股控股公司的资产净增加值率平均值,还是明显高于法人股控股的证券公司,而2010 年相同。
( 三) 保险、信托类金融机构经营绩效
表 5 上市保险、信托公司资产增加值率 单位: %
机构及控股人性质 |
2008 年 |
2009 年 |
2010 年 |
|
中国人寿( |
国有) |
2. 84 |
3. 89 |
3. 90 |
中国太保( |
国有) |
2. 65 |
3. 95 |
4. 29 |
中国平安( |
法人) |
1. 75 |
3. 49 |
3. 29 |
国际信托( |
国有) |
10. 36 |
9. 55 |
10. 88 |
安信信托( |
法人) |
19. 20 |
15. 57 |
23. 03 |
数据来源: 公司年报、巨灵信息、和讯网。
1. 保险类金融机构
保险类金融机构在资产净增加值率这个效率性指标上,3 年中基本上是国家股控股的保险机构占优势,表明在保险行业中,国家股控股公司还是具有相对优势和竞争力。由于三大保险机构占有我国保险市场的八成,所以这基本反映了我国保险机构经营业绩的现状。
2. 信托类金融机构
从 2008 年到 2010 年,信托类金融机构 3 个指标值均为法人股控股公司最高。但由于信托类机构 的上市公司数量过少,所以比较指标值所得出的结 论不具有全面性。另外,从社会声望和知名度的角 度来说,几家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之间并无明显差 距。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在内部控制上差距也不大,因而无法对信托类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孰优孰劣得出可信结论。
从总体上看,国有银行在民主、制衡、严密监管等体制尚未健全,还存在个人专断和较多腐败的情况下,盈利水平和经济效益还是高于、好于非公有法人股控股金融机构。如果国有银行能够健全各种体制,其绩效将会更好。
四、金融机构的宏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基本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以国有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业总资产大幅增长,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一些金融机构已跻身于全球大银行之列,并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 2002 年到 2011 年,10 年间我国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总资产,从 17 万亿元猛增至 107 万亿元,盈利水平从2002 年的仅 600 亿元,跃至 2011 年的超过 8000 亿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从 2002 年末的23. 6% 下降至 2008 年末的 2. 45% 及 2011 年末的
1. 0% 。截至 2011 年末,核心资本充足率达 10. 2% ,
而巴塞尔协议原规定只有 4% 。2011 年末,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本分别是 2002 年的 2. 87 倍和 6. 51倍,而 2002 年时保险总资产只有 6000 多亿元,到2010 年已经达到 5 万亿元以上。这期间,国有股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
国有金融效率方面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宏观效率上。国有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与国外私营银行部分存款保险制相比,更能动员社会储蓄。国有银行更能服从国家经济计划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道义劝导。在国家计划大方向正确的条件下,一方面能更好地配合国家宏观总量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有股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国有金融资产稳健经营,越有利于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有利于控制投机和过度金融创新,维护金融业的稳定。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国有金融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公有金融为主体有利于发挥金融机构在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枢作用和主导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有金融可以有效控制资本的投机流入和大量外逃,可以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
国有金融较高的社会效益是广义宏观效率的一部分。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金融领域以国有金融为主 体有利于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经营活 动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国有金融作为公有 制经济为社会共同富裕、收入平等提供了可能性。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人的全 面发展”、平等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国有经济的经营活动会更多地考虑社会 责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廉价的服务。国有经 济应由人民管理和监督,如果按公有制经济的本性, 对国有经济实行人民管理和人民监督,那么企业会 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将银行过分私有化,使私营股东获得了金 融企业控制权,除了对国家性质产生深刻的负面影 响外,还会因企业的唯利是图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 果。在微观领域,股市大量的违规事实说明,银行私 营股东可能通过自利性交易和资产转移等手段侵占 公司资产,管理者侵占股东利益,大股东侵占非控股 股东的利益。在各家银行的主页上,我们经常看到 银行私营股东的内控情况总被描述得很好。尽管如 此,实际生活中我们仍能感觉到银行与银行之间的 差距。比如说,中小银行人脉网络不良影响更大,在 这一点上,国有股控股大银行的内部控制会略胜一 筹。在宏观效率方面,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 机构,也不会自觉考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美国金融危机表明,私营股东的过分逐利可能使其 在经营中忽视风险控制。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控 制,很容易引发社会风险。从对待社会利益等方面 来说,小的银行、非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银行更容易 产生损害顾客利益、恶性竞争等问题,私营证券机构 内幕交易也更多。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国有股控股金融机构经济效益优于非国有法人股控股金融机构经济效益,法人股控股金融机构经济效益优于自然人股控股金融机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曹廷求. 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来自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证据[J]. 经济研究, 2004( 12) .
[2]迟国泰,孙秀峰,芦丹. 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实证研究
[J]. 经济研究,2005( 6) .
[3]严太华. 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SFA方法的实证研究
[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 1) .
[4]赵振全,赵石磊,王佐理. 参数法下中国商业银行成本 X
效率实证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 4) .
[5]何蛟,傅强,潘璐. 股权结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J]. 财经科学,2010( 7) .
[6]丁俊峰. 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基于创新指标的实证研究[J]. 当代财经,2009( 8) .
[7]姚树洁,冯根福,姜春. 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 8) .
[8]汪来喜.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分析
[J]. 海南金融,2009( 10) .
[9]FU X,HEFFERNAN S. Cost X - efficiency in China’s bank- ing sector[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7( 1) .
[10]庄宏献,叶正茂. 国有保险企业股权结构变革与经营绩效的实证[J]. 求索,2005( 8) .
[11]赵旭峰,汪宽文,刘荣香. 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 10) .
[12]李仪简,高正平.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国家持股与银行绩效非线性关系的视角[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 4) .
[13]谢晓霞,李进. 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业绩研究———中国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分析保险研究[J]. 保险研究,2009( 8) .
[14]Bodie R C,Merton R. The Design of Financial Systems To- wards a Synthesis 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R]. NBER Working Paper,No. 10620,2004.
[15]米运生,周文良,刘仁和. 宏观金融效率、所有权效应与中国的银行自由化[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 .
原载《管理学刊》
另见:李济广何帅:《中国上市金融企业的股权结构绩效分析》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15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