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各有志,留在一线城市也好,返乡也好,辞职也好,移民也好,都是个人的选择。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风险和收益,慎重选择,不后悔就好。
2、手持大棒,面带微笑。那样的笑容最真诚,最能让对方感动。如果手里没有大棒,或者有大棒却没有勇气使用。那样的微笑,在对方眼里,就是二哈傻笑。
3、一些果粉认为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四分五裂。蒋介石面对烂摊子,在抗战中那样拙劣的表现是理所当然的。抛开委员长统治下淞沪溃败、花园口放水、长沙送暖、四川反复抓壮丁、河南大饥荒囤积粮食,这些烂事不说,这些人知道不知道这个烂摊子怎么来的?这些人大约不知道320事件(挤走汪精卫)、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武汉南昌定都之争、412反革命叛乱(屠杀左派和革命群众)、武汉南京之争。北伐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没有彻底消灭军阀,统一全国,而是新瓶旧酒,一群新军阀替代吴佩孚、孙传芳,这事要问蒋介石。
论孙中山的接班人的话,蒋介石根本就排不上。一步步,蒋介石阴谋阳谋逼走胡汉民、逼走许崇智、打击共产党、逼走汪精卫、排挤西山会议派、垄断党权和军权,最终在上海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另立中央和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从武汉国民政府的角度看,蒋介石就是一个趁着北伐犯上作乱最终得逞的军阀头子。
4、只是改造老旧小区而不是大规模棚改。两者规模相差甚远。
*************************************************
昨晚,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
自2015年12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9次。其中,2018年加息4次,累计加息100个基点至2.25%-2.50%区间。 进入2019年,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则明显转变。1月1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对后续加息没有预定计划,将“保持耐心”,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灵活而迅速地调整政策”。多名美联储官员亦纷纷转鸽,认为应暂停进一步加息,直至厘清各种风险对美国经济的阻碍程度。 3月21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月议息会议纪要,决定暂不加息。6月20日,美联储再度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2.25%至2.5%之间不变。至此,美联储年内已两度按下加息的“暂停键”。
高盛甚至预期美联储会降息。
高盛在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周三暗示最早将在下月降息后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该银行分析师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和9月各降息25个基点,并且不排除更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
于是,今天股市、外汇(对美元汇率)全线上涨。
其中的逻辑是,美联储有可能放松货币,给了其他国家央行进一步宽松的空间,美联储如果放松货币,美元自然有贬值的压力。
这里的问题是,其他国家货币宽松的上限,真的取决于美联储吗?
制约货币宽松的是宽松的副作用,一是泡沫,二是物价,三是汇率。
其中,汇率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汇率下跌的副作用,一是本币汇率下跌,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刺激通货膨胀。二是本币汇率下跌,刺激资本外逃,可能诱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
汇率下跌的正面作用,是本国商品相对廉价,有利于出口。但是,如果本币汇率下跌是由于本币超发导致的,那么本币汇率虽然下跌,以本币计算的商品价格也会上涨。(比如,货币R相对货币U的汇率从6:1下跌到8:1,但是货币R计算的商品A的价格已经从600上涨到了1000,那么以货币U计算的商品A的价格,不考虑关税的话,必然从100上涨到125。)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有效增加出口,那就是未知数了。
之所以说汇率相对泡沫和物价出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是因为泡沫和物价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更直接。
所以,如果本币已经长期超发,本国资产泡沫严重,物价上涨压力极大的话,即使美联储降息,本国国内货币政策下调的空间也有限。
当然,以上的分析是建立在货币当局理性基础上的,如果货币当局因为某种原因或压力采取非理性的做法的话,那么以上判断自然要做出极大的修正。
比如,像委内瑞拉或者民国末期那样,货币政策已经完全不考虑本国物价,那么以上的判断自然完全失效。当然,那样一来,政权也岌岌可危——委内瑞拉也确实如此,民国则最终被推翻。
不仅如此,在一些国家,为了避免爆发金融危机,由央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无差别救助,那么这些国家本身就有巨大的增发货币的冲动。央行的救助行为,说到底,是增加货币供应,帮助商业银行等金融摆脱债务困境。
美联储是否放松货币,都很难对既定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放水是既定政策,水量大小而已,考虑无差别救助需要增加的货币供应量,美联储放水减轻汇率压力,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实在不足挂齿。
何况,截至目前,美联储只是暂停,而不是彻底转向,即使转向,通过层层传导作用,产生足够影响也是若干个月以后的时间。在此之前,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不知道暴露多少回了。
这不是说美联储货币政策不重要,而是说,在本国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资产泡沫较大,为了救助本国金融机构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已经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本国的货币政策的灵活度本来就不大。除非美联储货币政策剧烈调整,否则本国货币政策基本会按照既定的逻辑路线演绎下去。
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都是在债务、物价和资产泡沫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增加货币供应,避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
《纸牌大厦》之中曾经分析过,可以通过增发货币,选择涨沫,避免崩。
如果是封闭经济体的话,在经济体高度垄断、技术储备耗尽的情况下,增发的货币,成为失业的货币资本,四处乱窜投机,至少两个选择,涨和沫。
对资本来说,选择滞和沫,没有必然规律。唯一的规律是,哪个利润高,选择哪个。哪个条件成熟,选择哪个。一般来说,资本的投资方向,都是选择好垄断的生产生活必需品。
比如,有些国家(比如当年经济转型的东欧),住宅没有市场化,也没有股市,多余的货币资本不可能炒作房产和股票,自然就选择涨。
比如,当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大多数人陷入债务危机,纷纷抛售房产和股票,美联储救市的资金自然不会为中小资本当解放军。所以,短时间内石油价格暴涨,推动全球物价上涨。
比如,有些国家因为疫病、虫害、气候等原因,导致某些农产品供应暂时短缺。资本自然选择垄断这些农产品。
比如,有些国家经过产业机构调整,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渠道高度垄断。资本的选择不言自明。
比如,有些国家住宅高度所有权分散,大多数人已经拥有自由住宅,资本选择投资住宅的概率就不大。
再比如,一般来说,资产泡沫都需要增加居民杠杆率,如果居民的杠杆率已经极高,短期内多数人工资大幅上涨,覆盖债务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资本投资土地等资产的难度就大。
涨和沫可以同步发生。如果资产价格上涨的空间较大,那么涨的幅度就不会太大。反之,如果资产价格已经极高,居民自有资产率较高,居民杠杆率极高,那么资产作为蓄水池基本失效,物价就很容易剧烈上涨。
这不是说房产价格不会上涨,而是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房产价格类似劳动力价格,属于从属上涨,而不是主动上涨。
有人认为,房产价格会随物价同步上涨。这种观点对个别人口不断涌入土地高度垄断的地区,比如一线城市,完全成立。但是,对大多数国家多数地区是有条件的成立。成立的条件:一是土地垄断程度,二是人口大规模净流入,大量人口没有立锥之地,三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之中获利颇丰。其中,第三条最关键,是决定性的。对政府来说,土地是获得财政来源的媒介,具体的获利方式可以是政府垄断土地供应高地价卖地,也可以是民间获得大量土地以后政府收税。财政收入丰厚,是最关键的,其他都可以忽略。只要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地价(房价)并不是政府决策的最终考虑因素。许多国家房产价格较低,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已经从卖地发财进化到了坐地收税的阶段。对普通居民来说,购买成本下降了,持有成本上升了,他们的负担未必减轻。
所以,这种情况下,生产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直接。与其关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不如关心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涨幅。
以上是对封闭经济体的分析。
在开放经济体之中,资本的选择,除了涨和沫,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逃。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价值符号从央行流出,经过各种渠道,进入经济循环,成为货币资本。
这些货币资本,如果对本国经济预期不好的话,完全可能在本币相对稳定的时期,兑换成外币,转移海外。
有些生产性资本,也可能因为本国物价上涨、地租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而转移海外,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有些国家,出台种种政策鼓励产业转移,加剧这种倾向。
这种情况下,大量本币被兑换成外币消耗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国的物价上涨和资产泡沫。代价是本国外汇储备下降。如果本国外汇储备数量较多,那么只要不看本国外汇储备数量,在短期内,很难看出明显的负面作用。
如果本国增加外债,以外债获得外汇,增加外汇储备的话,那么问题的爆发还可以进一步后延。事实上,无论是当年的泰国还是韩国,都曾经选择过通过增加外债,维持外汇储备的政策。对泰国和韩国的领导人来说,借债无所谓,只要别在自己的任期内暴露出来就好。
对当时的泰国和韩国来说,只要外债还能借到,还能还得上,就还能暂时维持虚假繁荣。虽然增发货币,但是物价变化不大,汇率变化不大,资产泡沫似乎也还平稳(因为多余的货币流出去了)。
但是,一旦外债达到一定水平,外资担心泰国和韩国的偿债能力,泰国和韩国就可能无法继续在海外融资,那时就是原形毕露的时候。
所以,对开放经济体来说,外汇储备减轻外债的余额是重要的经济指标。这个指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也大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资本外逃对资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当资本外逃达到一定水平,本国外汇储备无法继续维持的时候,就会山穷水尽。
那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国内物价上涨,本币汇率下跌,资本外逃,资产价格下跌,相对外币暴跌。该国政府为了维持物价和汇率稳定,顾不上失业暴增,大规模削减财政支出,疯狂加息。
所以,我们目前应该关心的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能否从根本上改变其他部分国家不断日益恶化的经济局势。
能否让其他国家物价更加稳定?资产泡沫更加稳定?资产外逃下降?
目前看,都做不到。
趋势已经注定,只是时间和幅度问题。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是让其他部分经济日益恶化的国家有可能继续苟延残喘,却并不改变最终的结果。
所以,即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其他国家也很难大幅度调整货币政策。至于大规模基建,由于规模巨大,副作用大且难以消化,除非本国政府完全不考虑未来的副作用,否则可能性更低。
至于美国经济崩盘,其他国家坐收渔利,只要美国政府不被颠覆,美军不被歼灭或解散,基本是痴心妄想。因为这需要美国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或者美军输掉争霸全球的战争,这两种可能性,目前看都微乎其微。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